第二百九十六回 燃面好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玉大醉了一場,直睡到第二天大陽出竿,才合小叫花他們走下了山。他們也都已經走得疲憊不堪了。這時,前面一座別緻小城出現在他們眼前。燃面和酒的香氣飄過厚重的城牆,點亮了倦乏的靈魂。吃一碗擱足芽菜、肉末、花生與辣椒的燃面,再喝上半壇佳釀,旅途的勞頓便被一掃而盡。所以,這條路上的行商們,最喜歡在這個充滿了美食、美酒與美景的地方休憩補給,再精神煥發地迎向下一個崇山峻嶺。由於生意興隆,店裡的貨物常常堆積如山,當地人便親切地管它叫\"堆店\"。堆店門前的石板路,被太多的馬蹄踩得凹凸不平;精緻的彩繪浮雕和木刻橫樑,不動聲色地演繹出堆店的檔次與品位。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無空虛之屋”。

黃玉他們也點了一碗燃面,這燃面是地方小吃,燃面又成了地域文化。這種文化,靠汲取地方人文的土壤,靠大漠戈壁和強烈的紫外線,靠冷風和草灰強鹼,靠******的信仰和力量,靠這些養分的滋潤和哺育。燃面湯汁麻、辣、香,而且鹹味較重。燃面是湯麵,而且還是“清湯麵”,它的精彩之處就是湯清。首先是煮好麵條後分離淨煮面的渾面水,其次是加入的牛肉湯是清的,不加入醬油等有色物西北人喜食辣,食燃面不放辣椒不是地道的吃法。燃面的辣椒也是很有講究的。要保持湯清,就不能直接放入辣椒麵,否則辣椒麵會將湯染紅,就不成清湯了。辣椒必須先用溫油炸到一定火候,炸成紅油紅辣椒混合成的東西。火候不到,油沒有辣味,火候過了,辣椒糊了,就成黑色,等於廢品。這樣的紅油紅辣椒放到碗裡,辣椒和紅油漂在湯上,不與湯相混合,湯依然是清的,而用筷子挑起麵條,辣椒油附在麵條上,紅光閃閃,同時裡面還加點芝麻進去,十分饞人開胃。燃面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五大特點。即牛肉湯色清氣香;蘿蔔片潔白純淨;辣椒油鮮紅漂浮;香菜、蒜苗新鮮翠綠;麵條則柔滑透黃。這裡的人似乎對醋特別偏愛,端來一碗面,先操起大腹醋壺。調入一股香醋,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吃出燃面的酸辣清香。吃燃面往往要超出平常的食量,一碗面直吃得髮梢冒汗,還要將酸辣的清湯喝個精光。如此美味,實在不忍浪費。好吃的東西,做起來很麻煩。首先由膀圓力大的小夥子先將大團軟面反覆搗、揉、抻、摔後,將麵糰放在面板上,用兩手握住條的兩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條拉長後,兩端對摺,繼續握住兩端摔打,如此反覆,其目的是為順筋。然搓成長條,揪成20毫米粗、筷子長的一條條面節,或搓成圓條。將溜好的麵條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然後隨食客的愛好,拉出大小粗細不同的麵條。拉麵是一手絕活,手握兩端,兩臂均勻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後兩頭對摺,兩頭同時放在一隻手的指縫內,另一只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麵條形成絞索狀,同時兩手往兩邊抻拉。麵條拉長後,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繼續勾住另一端抻拉。抻拉時速度要快,用力要均勻,如此反覆。一個面節正好拉一大碗麵,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後,雙手上下抖動幾次,則麵條柔韌綿長,粗細均勻,條細如絲,且不斷裂。麵條光滑筋道,在鍋裡稍煮一下即撈出,柔韌不粘。有句順口溜形容往鍋裡下面:“拉麵好似一盤線,下到鍋裡悠悠轉,撈到碗裡菊花瓣”。(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