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名不虛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謝晚婷見蘇禹提起自己父親的名字,微有詫異,微笑地問道:“蘇總為何會將我跟‘振華資本’的謝振華先生扯上關係?難道我姓謝,就必須得跟‘振華資本’的謝振華先生有關係才行嗎?”

“不是說姓謝,就必須得跟‘振華資本’的謝振華先生有關係。”蘇禹回道,“而是謝小姐說自己是安瀾基金的實習生,但我想……只是一個基金公司的實習生,應該是沒辦法受邀來參加這個峰會的吧?且據我所知,安瀾基金的實控方,就是‘振華資本’,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了。”

謝晚婷見蘇禹思維如此縝密,心裡佩服,微笑地道:“沒想到蘇總對我們安瀾基金,調查得如此清楚。”

“不止如此。”蘇禹笑著說道,“華信證券燕京明華路,應該是你們安瀾基金的席位吧?從外高橋的果斷出倉,到華青寶、樂視網、華宜兄弟等一眾股票的跟進,你們的投資思路和策略轉變,還是令我非常佩服的。”

聽見蘇禹這樣說,謝晚婷心裡更加驚訝了。

她原本以為,只有他們在暗中觀察、研究著‘財富路’,也就是蘇禹的操盤思路和持倉變化,卻沒想到……對方居然也在暗中觀察著他們,研究著他們的投資思路。

“比起蘇總在這些股票上的騰挪轉換和熱點切換,我們安瀾基金,還是自愧不如。”謝晚婷說道,“特別是在外高橋、滬市物貿這些股票的潛伏上,蘇總是如何提前一個多月,就知道‘滬市自貿區’這條線必然會爆發的呢?”

聽見謝晚婷問起這個問題,站在蘇禹身側的徐詳也很是好奇。

他也曾想過這個問題,完全不知道蘇禹到底是遵循怎樣的邏輯判斷,才能提前於訊息公佈一個多月前,就作出‘滬市自貿區’這條炒作主線必然爆發的判斷。

蘇禹看著謝晚婷,笑了笑,說道:“大概在今年3月份,高層調研滬市經濟之時,就提出過‘自貿區’的構想,只是當時新聞並沒有得到大家重視而已,而我……只是透過這些蛛絲馬跡,連蒙帶猜的賭中了這個機會而已。”

“就這麼簡單?”徐詳有些愕然。

蘇禹微笑地回應道:“就這麼簡單!”

“那為何你的真正建倉節點,卻是在7月份,而非更早之前呢?”謝晚婷繼續問道。

蘇禹回道:“謝小姐既然在沒有見過我的情況下,能一眼認出我,則證明你對我,以及對我們‘禹航投資’還是非常關注的,那應該知道我們‘禹航投資’公司,是今年6月份才成立的。”

“而剛成立之時……”

“我們公司第一支基金的可用資金規模,是非常有限的。”

“再加上當時‘網際網路金融’這條線,正被市場炒得熱火朝天,我也就只能跟隨著市場情緒,炒完這條線,將基金淨值適當放大一些,創造一些更多的可用資金出來,才能繼續佈局我之前就眼饞很久的,未來極有可能爆發的‘滬市自貿區’這條炒作主線了。”

“我認為,市場的任何主線行情……”

“無論是突發利好的訊息驅動型行情,還是行業基本面轉變的業績預期推動型行情。”

“在當前市場資訊解讀下,都是有跡可循,有邏輯可依的。”

“沒有任何一條大主線行情,會是市場的胡亂炒作能帶動起來的,也不存在沒有基礎邏輯的主線行情,能走出持續的賺錢效應。”

“說得好!”徐詳很是贊同蘇禹所說的這一點,“從表面上看,行情的驅動,雖然是情緒和資金,但內在邏輯,還是有消息面和基本面所帶來的預期轉變,只要我們能從市場消息面和基本面分析中,找出預期轉變的機會,那就很容易推導出市場的行情變化方向,提前一步作出反應了。”

當然,投資邏輯和道理……

在座的各位,都是業內資管體系的頂尖人物,很少有人能夠不明白。

而真正的投資難點,實際上,也不是解析這些邏輯和道理,而在於執行,在於克服人性的貪婪和恐懼。

“這位先生是……”謝晚婷聽見徐詳的這一番話,內心有所觸動,對於對方的身份,也產生了一些好奇,“確實,無論短線、長線,無論哪種投資理念,最終反應在基礎邏輯上,就是預期。”

“謝小姐認識我,卻不認識徐總嗎?”

蘇禹見謝晚婷居然並不認識徐詳,略有些詫異,向她介紹道:“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遊資總舵主,創造過私募業績神話的澤熙投資,徐詳,徐總經理。”

“明州解放南路?”聽見蘇禹介紹,謝晚婷眼裡,再度流露出一絲明亮的色彩。

她真沒想到,自己剛到酒店,晚宴還未正式開始,就見到了她一直想見的兩位人物。

“哪裡來的什麼業績神話?”徐詳自嘲的笑了笑,“至於什麼遊資總舵主的,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至少徐總依據著市場炒作情緒烈度,根據A股漲跌停板特性,研究出來的‘短線龍頭打板’戰術,還是很有意義的。”蘇禹微笑地說道,“現在沿用徐總的這一套技術,在市場中活躍的散戶、遊資群體可不少。”

“嗯!”謝晚婷也在旁邊幫腔道,“我老師也跟我說過徐總的‘短線龍頭打板’炒作戰術呢。”

“金融市場,沒有普世的賺錢規則。”徐詳對於倆人的誇讚,並不怎麼在意,微笑地道,“我總結的規律,除了最開始那段時間有一點用,能夠賺到一點錢以外,現在,其實……已經並不適用了,畢竟‘二八定律’影響下,根本就不存在讓絕大多數進入市場的普通人賺錢的道理。”

“在我看來,投資根本就沒有‘聖經’。”

“因為一切的投資‘聖經’,都不符合市場‘二八定律’的本質邏輯。”

“更何況,A股市場在我看來,也並沒有‘價值投資’生長的土壤,我們大家,包括市場上所有的投資群體,無論機構、遊資,還是散戶,其本質,就是一場零和博弈,賺的是股價漲跌的錢,而非企業分紅、公司內生成長的錢。”

“徐總這話,說得過了吧?”在蘇禹和謝晚婷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澹澹地掃了一眼徐詳,以及蘇禹和謝晚婷三人,很不認同地道,“綜合全球金融市場歷史來看,只有‘價值投資’這一條路,才是正途,風雨幾十、上百年,做零和博弈、投機的,誰走到了最後?”

“而且,當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股神巴菲特先生,一生遵循的,就是‘價值投資’理念。”

“反而是投機……”

“連傑西·利弗莫爾這樣的投機天才,最終都失敗了。”

“我並不是說‘價值投資’這條路行不通。”徐詳澹澹掃了對方一眼,回應道,“而是說這條路在A股不適合,至少……目前來說不適合。”

從他炒股開始,什麼路子,什麼理論,他都嘗試過。

結果……

屢屢失敗後,也只有透過短線情緒炒作,遵循消息面和基本面進行預期博弈的這條路,成功了。

“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市場環境,決定投資策略。”蘇禹在倆人爭論間,插話道,“A股市場,要想‘價值投資’成為主流,那首先上市的企業們,應該有長期發展的決心和意願,而不是覺得上市完成,就完成了財富的積累,開始藉助市場快速套現,收割市場散戶和跟進的投資機構。”

“而當前……”

蘇禹頓了頓,說道:“當前市場中的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長期發展的決心和意願,畢竟企業發展是困難的,但藉助市場流動性,快速套現,收割市場散戶和跟進的投資機構,只是動動手指,發一發公告的事情。”

“在投資環境沒有改變之前,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那就是空中閣樓。”

“就算在場的諸位,信奉‘價值投資’這條道路的,能夠堅定持有一支股票三年、五年的,恐怕也是極少數吧?”

“其實,在我看來……”

“盯著季報、半年報、年報炒作的所謂‘價值投資機構’,與藉助著市場情緒,進行預期博弈的資金,並沒有什麼區別。”

“大家說白了,都是在做預期管理,賺股價波動的錢罷了。”

“我看啦,大家也沒必要爭論哪條路對,哪條路錯。”明輝資本的許仲繼呵呵笑道,“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能在市場中賺到錢,只要能夠提升基金產品的淨值,能夠讓投資者更信任我們,再我看來……哪條路都是對的。”

“黑貓、白貓,抓到耗子的,都是好貓嗎?”有人反駁道,“許總,你這話,可就不太對啊,錯誤的投資理念,會把市場投資環境,引導向錯誤的方向,如果A股市場一直是以零和博弈,情緒炒作為主的話,那10年、20年,恐怕也再難以越過6124點位,迎來長牛格局。”

“都說我們與國外金融市場差距巨大,投資環境與每股差距懸殊。”

“也有很多人吐槽A股牛短熊長,美股牛長熊短。”

“最根本原因是什麼?是我國的市場潛力和企業成長潛力,遠不如美股上市企業嗎?是我國的綜合國力、經濟提升,遠不如美國嗎?”

“並不是……”

“是因為國內的投資環境,上至企業,下至市場參與者,都只想著透過市場情緒和短期預期炒作,零和博弈,彼此收割,沒有長遠的投資理念。”

“牛短熊長,有投資環境的原因,但若說市場長牛的基礎邏輯條件,也是投資環境,就有些不合適了吧?”蘇禹微笑地回應道,“推動市場股價上漲的基礎條件,是增量資金,是買賣雙方的供需關係造成的。”

“而支撐增量資金入市,以及買賣雙方供需關係轉變的基礎條件。”

“則是市場的賺錢效應。”

“也就是說……只有市場擁有著賺錢效應,投資者們看見能夠在市場中賺到錢,才會持續不斷的入場。”

“打個比方……”

蘇禹頓了頓,說道:“當前市場,銀行、證券、基礎建設、地產、白酒消費、白電消費等行業股票,無論估值還是股價,夠便宜了吧?符合價值投資的條件了吧?但各位無論是私募、公募機構成員們,有誰毫不猶豫地在這些領域內大舉增倉,撿這些便宜籌碼嗎?”

“沒有!大家並沒有這麼做。”

“反而是目光依然匯聚在市場火熱的‘新經濟’領域。”

“而且,這些行業股票,為何估值已經到達歷史極值,但就是不漲呢?”

“因為持續的踩踏效應,以及流通性貴乏效應下,這些行業領域的賺錢效應極差,共同的預期裡,大家認為投資這些股票,賺錢的難度極大,於是在人性的情緒影響下,買賣間的供需關係無法改變,也沒有足夠的增量資金入場支撐股價和流動性,那麼……自然股價就很難漲。”

“市場中,價值和股價,並不具備趨同性。”

“縱然有價值迴歸的說法,但價值什麼時候會迴歸,一年、兩年,三年、五年,乃至十年,誰能說得清楚?”

“與其追尋隨時在變動,虛無縹緲的價值。”

“還不如擁抱預期和情緒,在人性的貪婪和恐懼中,來進行投資。”

蘇禹侃侃而談,表達著自己的投資、交易見解,同時……也反駁著一些機構成員的舊有投資理念。

一時間,可謂是鋒芒畢露。

徐詳聽著蘇禹與對方辯駁的話,聽著他對於A股市場,乃至國內、國外整個金融市場的見解,內心頗有震動,同時……也隱隱生出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畢竟對方的投資理念,與他多有共通之處。

謝晚婷望著蘇禹侃侃而談,意氣風發的樣子。

聽著他那些不是很正統,但絕對鞭辟入裡,對她很有啟發的投資見解。

明媚的眼睛裡,也湧現出一抹激動的色彩,內心多有觸動,對這個年紀跟她差不多上下,但遠比她厲害的年輕人,湧起了不少好感。

明輝資本的許仲繼,望著蘇禹‘舌戰群儒’的樣子,也是微笑頷首,頗覺得與有榮焉。

畢竟,在他看來……

蘇禹是出自‘禹杭金融圈’的,此刻在整個業內精英匯聚,展開大辯論之際,蘇禹所代表的,不只是蘇禹自己,還有整個‘禹杭金融圈’的面子。

除了徐詳、謝晚婷、許仲繼、高天和這些已經認識蘇禹的業內人士。

其他的,或剛剛到來,或早已到來,不認識蘇禹的業內人士,在看見這麼一個青年鋒芒畢露,毫不示弱地與許多成名基金經理辯論,且分享的一些技巧、理論均十分契合國內金融市場,均是流露出震驚、震撼的神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財富路之名,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後續到來的業內人士裡,華信證券自營投資部總經理屠遠華眼看著蘇禹意氣風發的樣子,呵呵笑道:“果然成名之輩,都非僥倖,這年輕人……未來前途無量啊!”

“屠總這麼看好?”屠遠華身邊,基金業協會副會長,也是前華金公司投資策略部總經理周邦耀微笑地道,“投資這條道,不走個五年、十年的,都難以辨別真金啊,這年輕人……看上去天賦是不錯,但未來能走多遠,可並不一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