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借殼重組’的概念東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錦湖集團借殼上市,在當前其內部紛爭激烈的情況下,應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蘇禹接過話頭,繼續說道,“楊昊與他父親決裂後,楊錦城若不能儘快完成企業的上市,讓支援他的股東,利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那麼……錦湖集團內部的許多人,恐怕就要再度倒戈相向了。”

“畢竟,錦湖集團這家公司,根基並不是楊錦城奠定的。”

“楊昊雖然年輕,根基淺薄,平時也沒表現出個值得讓人信賴的樣子,但畢竟決裂後,是代表著他母親,也就是錦湖集團這家大型地產企業真正創始人蘇玉湖的利益身份的,同時也代表著錦湖集團內部,還未被清退的那批老人,乃至許多還未被楊錦城徹底改革換制的老團隊利益。”

“換句話說,錦湖集團當前如果不透過上市,將利益蛋糕擴大。”

“那麼,其內部新、舊兩股利益團體的碰撞,會越發的激烈,其集團分裂態勢,也會越演越烈。”

“當然,錦湖集團借殼上市的這個機會,我們是參與不上的。”

“人家當前需要的,是大機構、大券商公司幫忙操盤上市,並提供參與定增的資金,咱們公司當前沒有這個資質條件,也沒有這個人脈網路,進不去這個圈子。”

“至於二級市場上的潛伏佈局……”

“以我們基金現如今的體量,參與這樣的投機性機會,只能說就算賭對了,那也是聊勝於無,對於基金的整體淨值提升有限。”

“所以,也不必去浪費這份時間和心力了。”

“手裡掌握的資金體量越大,就越得學會捨棄一些市場機會才行了。”

“嗯!”黎夢點了點頭,說道,“我只是好奇……如果楊昊不滿他父親,想要拿回自己對於錦湖集團的繼承權,乃至控制權,怎麼才能辦到?”

“暫時是不太可能的。”蘇禹說道,“但未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畢竟不管怎麼說……”

“楊昊手裡能打的牌,還是很多的,比如他不止是楊錦城的兒子,還是前錦湖集團董事長蘇玉湖的兒子,除此之外,他手裡持有的錦湖集團股份,不比楊錦城低多少,再加上錦湖集團中,一切不滿楊錦城的人,都可以算得上他的盟友。”

“還有聽說他最近跟倪家的大小姐走得挺近的,我猜他應該知道如何反擊他父親了。”

“但如果錦湖集團成功上市,楊昊手裡現行持有的股份,就會被大量稀釋了。”黎夢說道,“這樣以後就更難了吧?”

“那只是有更多的機構、借殼的企業方,以及大量的散戶入場了而已。”蘇禹說道,“他手裡的股份被稀釋,楊錦城手裡的股份,一樣要被稀釋,而新增進入的機構,以及借殼企業方,基本上都是唯利潤是圖的,並不是楊錦城的死忠力量,最多……算是中間力量吧,如此……影響也不大。”

“倪家?”梁斌聽了半天,也接話道,“楊大少爺這是要演美男計,借外援了?”

“哈哈……美男計。”蘇禹忍不住大笑了一聲,“梁斌,你覺得楊昊這傢伙,算得上美男嗎?而且……據我所知,人家倪大小姐,可是少有的大美女呢,人家能看上他,他是大賺了好不好?”

“那肯定是不如蘇禹你帥,你有魅力。”梁斌笑著回應,“你還記得咱們以前工作的營業部,對你戀戀不忘的那個櫃檯小雅不?你刪了人家聯繫方式後,聽說現在她都還對你……”

“打住!”蘇禹皺了皺眉,“以前的事,咱能不提了嗎?”

“行,不提。”梁斌笑了笑,端起一杯啤酒,跟蘇禹碰了一杯,轉移了話題,“最近我和何倩又調研了幾家有融資需求的初創潛力企業,按照你說的,都是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尋找的新興行業公司,哦……其中還有一家P2P公司。”

蘇禹說道:“P2P公司就不考慮了,其它的,下週你把你們的調研報告,以及對方的融資企劃書給我看一看,然後我們再研究研究最後的投資物件。”

“蘇禹,你是不看好‘金融創新’下,P2P行業的未來嗎?”何倩問道,“我看很多投資機構,就我所知的許多知名投行機構,都在往‘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行業擠呢,國家在政策支援力度上,也相當的大啊,看起來……金融創新搭上‘移動網際網路’的這班快車,未來前景會非常廣闊。”

“就當前機構們投資火熱的這些P2P平臺,就算是金融創新了?”蘇禹輕笑道,“這不過是將信貸業務搬到了網路上,而且其風控還嚴重不合格,傳統業務搭上網際網路這班快車,也許會創造奇蹟,但同時也可能會藉助著網際網路的資訊優勢,造成一定的災難,這個行業……未來亂象恐怕會不少,我覺得還是審慎投資。”

“同意!”黎夢接話道,“對於新興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特別是規模擴張最為瘋狂的P2P平臺業務,我也持審慎態度,金融創新,我的理解是傳統金融,藉助著網際網路的資訊優勢,更快,更迅捷的服務到個體,而不是在在信貸上撕出一條口子,把民間機構借貸,乃至許多民間高利貸打包成為網絡科技公司,打著‘金融創新’的大旗,就真的搖身一變,成了新的東西。”

“真正的金融科技,金融創新。”

“是像同花順、東方財富這些資訊服務平臺和交易軟件平臺,讓傳統的市場交易,藉助著網絡科技和移動網際網路,變得更迅捷,更方便;還有如同許多銀證機構,紛紛正在全力開發的手機銀行、掌上交易軟體之類的東西。”

“當然,也不是說藉助著網路資訊渠道優勢,擴張信貸,啟用民間沉澱資金活力就不好,只是說……這個方向上,需要更好的政策引導,如果行業野蠻生長,在資本以追逐利潤為一切前提下,這些民間機構平臺,既沒有政府信用背書,也沒有如銀行一樣的內部系統來進行風險託底,那麼其未來面前的不確定性,是非常大的。”

“其實,現在有些平臺,已經展現出了一些問題。”

“別說是將民間高利貸搬到網路上了,甚至平臺打著‘金融創新’、‘普惠金融’、‘平民理財’的幌子,非法吸儲,借新還舊的旁氏騙局也出現了。”

“失去了政府信用背書和內部監管系統風險託底的這兩條紅線,極致的利潤追求下,所謂啟用民間沉澱資金活力的這條路,肯定會走歪,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理解,這個新興事物和新概念,反正我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不覺得新,只覺得投資風險,遠大於投資機會。”

“行!”何倩說道,“既然你們兩位都覺得這個投資方向上,存在著巨大的投資風險問題,那咱們在以後的投資選擇上,就只有避開這個領域了。”

“哦,對了,蘇禹……”

何倩頓了頓,又道:“以前咱們大學同學中,主動提出想來咱們公司的人,有好幾個都聯絡我了,你怎麼看?”

“你身為公司風投部的主管,你有招人的權力。”蘇禹說道,“你要用什麼人,你自己決定之後,可以與秦總監交流,但我想說的是咱們‘禹航投資’公司,當前還家小業小,公司也不是收容所,同學們看得上咱們公司,想進來,我歡迎,只是……招聘條件不能改,進來的人,也必須一視同仁。”

“一個公司,要想發展,不能沒有人情,但也不能全靠人情。”蘇禹繼續說道,“固定的制度和程式,可能會存在著發展的上限,但卻能保證發展的下限,古人說舉賢不避親,只要有能力,是人才,不管是同學,還是其他人,我都歡迎,‘禹航投資’也都歡迎。”

“那我明白了!”何倩點了點頭,回道,“我讓她們把簡歷投給公司人力資源部,讓他們按照公司既定的招聘需求來普篩吧。”

其實,說到底,她也不想把熟悉的同學招進來一塊共事。

畢竟,她現在已經是一部門主管,讓同學進來在她手底下工作,她這個領導不自在,進來的同學肯定也不自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此,還不如用新人,這樣就不會存在任何心理負擔了。

“黎夢,你今天電話,也應該被打爆了吧?”何倩在回應蘇禹之後,微笑地看著黎夢詢問道。

黎夢迴道:“我開勿擾模式了。”

“呃……”何倩一陣無語,吐槽道,“感情我才是最傻的一個。”

“哦,對了,王燦呢?”何倩發現今天王燦居然沒來,有些疑問道。

“他說最近結識了一個妹子,對方好像對他挺有意思的。”蘇禹說道,“剛下班就約會去了。”

眾人邊吃邊聊,然後直到晚上9點半左右,方才散去。

蘇禹和梁斌喝了不少酒,於是最後便由黎夢開車將大家一個個的送回家。

到了家裡,蘇禹洗簌完之後,躺床上,翻看著手機上爆炸的留言資訊,選擇重要的回覆,然後又刷了一會股票論壇和財經新聞,以及市場新的公告內容。

“安彩紙業宣佈停牌了?”

蘇禹在市場新釋出的公告裡,看見安彩紙業發的停牌公告,有些意外:“看來錦湖集團借殼上市的事情,應該要明牌化了,就是可惜……安彩紙業這支票的流動性實在太差,只買進了700來萬的籌碼。”

“不過,城郊挨著錢江的那塊地,總算是在錦湖集團的內部紛爭中,給摘出來了。”

“後續的錢江新城開發中,應該能派上大用處。”

當然,這也還好他從錢總那裡借款,提前出手拿下了這塊地。

不然,等到他從市場中賺足這麼一筆買地的資金,再找安彩紙業集團談判,現在已是後悔晚矣。

想了一會在錦湖集團這條線上,後續的一些佈局。

蘇禹便繼續滑動著螢幕,瀏覽著新的市場公告和資訊,然後……緊接著,他又看到了一條令他頗為驚訝,且相當重要的企業公告。

那公告是華創信測釋出的。

對方表示,已經完成了與信微集團的資產重組,從下周一開始,即9月17日復牌,且上市主體名稱將從華創信測,改為信微集團。

“這資產重組速度,挺快的啊!”蘇禹仔細看了一眼公告內容,感慨道,“明輝資本這一波,也算是完全賭贏了,信微集團歷史證明雖然是家騙子公司,財務造假嚴重,但在謊言沒有被揭穿的時間裡,卻也算得上是國內通訊行業裡大名鼎鼎的企業,這一波借殼上市,以其董事長的高調程度,以及自詡為上市募資,是為了打出國門,進軍全球,鑿運河,造衛星,造福整個人類的宏偉目標,市場溢價應該不會低,畢竟好歹也是背靠華清大學,燕京通訊界的一張名片不是?”

想著,蘇禹暗自笑了笑,又琢磨道:“說不定……市場藉此東風,能走一波延續性不錯的炒殼行情啊!”

今天的兩份重要公告,都是跟借殼重組有關。

而這條線,在‘滬市自貿區’全面爆發之後,已經冷卻了差不多2個月時間。

現在,在整個市場IPO停滯,想要登陸A股的企業,只能透過借殼上市這一條途徑的情況下,東風來臨,炒作這條線,將之打造為‘滬市自貿區’這條主線熄火下的市場短暫替代行情,保持市場賺錢的熱度,以及使其作為市場主線行情從‘滬市自貿區’向創業板‘泛移動網際網路’主線領域轉移的過度行情,還是很不錯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