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未來暢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蘇!”

對方詫異地看著面前的蘇禹:“你這是到這邊來玩?還是……”

“就隨便走一走。”蘇禹盯著孫天鴻,也有些意外,“孫總這是出差?”

“嗯!”孫天鴻點了點頭,“公司在長熟有個專案,需要我過來對接一下,真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你。”

“我也沒想到。”蘇禹呵呵笑道。

“聽說你準備開投資公司了?恭喜啊!”孫天鴻繼續說道,“本來之前是想投點錢, 讓你幫忙理財的,但最近不管是集團,還是公司都一大堆事情,實在也沒抽出時間與你談這件事,不過你放心,你公司開業, 第一支基金, 我是怎麼都會支援的。”

“那就提前多謝孫總了。”蘇禹繼續呵呵笑道。

“那行……”孫天鴻見旁邊還有一個美女在等著蘇禹,也就沒繼續多說, “等回到禹杭,到時候,我請你吃飯。”

蘇禹淡淡應了一聲,然後倆人便彼此擦肩而過。

各自坐到了有同伴的一桌。

“這位老闆是……”黎夢有些好奇地看了眼孫天鴻的背影,問道。

蘇禹接過黎夢給他備的早餐餐盤,回道:“錦湖集團旗下天鴻建築的總經理,以前打過交道,但關係也就一般。”

“天鴻建築的總經理。”

黎夢低語了一句,說道:“那也算是錦湖集團的中高層了,不過聽說錦湖集團旗下的安科、天鴻、天辰、承遠幾家建築公司,在安科建築出事後,應該是要合併進集團建築公司,統一管理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好像是有這麼回事。”蘇禹說道,“有點像是集團內部,神仙鬥法。”

“按照這種資源整合的痕跡, 錦湖集團應該是打算衝刺上市了吧?”黎夢想了想, 猜測道, “不然多線出擊,建立內部競爭體系,對於集團的業務擴張和內部人員平衡,也是很有好處的。”

“也許吧!”蘇禹說道,“但不管對方是不是準備上市,這事咱們都參與不上,是PE投資機構和券商的事情,咱們這小身板,也就只能看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倒也是!”黎夢笑了笑,也沒多想。

畢竟比起錦湖集團來,剛剛註冊成立的‘禹航投資’,就像是芝麻餅上的一顆芝麻,太微不足道了。

簡單的談論間,倆人吃完早飯,然後就退了房,開車回到了禹杭。

而回到禹杭後……

倆人還未來得及休息,黎夢便接到了何倩的電話,對方表示她已經向公司提出了離職申請, 且已經得到批覆,下個星期等工作任務移交之後,就可以離職,而此刻,正好趁著閒暇過來這邊找房子。

黎夢看了眼蘇禹,然後接過他手裡的車鑰匙,便準備出門。

蘇禹想了想,最終還是說道:“一塊去吧,趁著何倩找房子的機會,順便也把姚老師的租房問題給解決了,不然她帶著女兒,到了這邊,也不方便。”

說著,他便跟著黎夢一塊出了門。

倆人先到動車站接了何倩,然後便找了倆人先前租房的那家房產中介,在倆人租住的小區附近,又租了三套房子,其中一個兩室一廳、兩個一室一廳。

兩室一廳給何倩和她從原公司挖過來的那位同事。

兩個一室一廳,給準備返回禹杭入職的王燦和姚老師。

而租房合同,是以公司的名義籤的,蘇禹一口氣支付了一年的房租,算是作為自己挖這些同學過來的福利。

租完房、簽完合同之後,已是下午6點鐘左右。

眾人來到一家火鍋店,何倩看著鍋裡咕嚕冒著的紅油,不由略顯激動地給自己倒了一杯啤酒,向蘇禹敬道:“蘇老闆大氣,以後我和黎夢可就跟著你混了,雖說咱們黎大小姐,才是你的心頭肉,可作為同學,以後工作中,你也不能太厚此薄彼了。”

“哈哈……”蘇禹笑道,“何大小姐說哪裡話,以後公司的成長,肯定都得靠大家一塊努力才行,就算我厚此薄彼,公司運營的業績跟不上,那也沒有任何用處,不過是自毀長城而已。”

“那倒也是。”何倩大口喝酒,“不過你最近的事,我可聽黎夢詳細講了,感覺就十分傳奇,而且就我對你的瞭解,你也不是衝動、沒有規劃的人,我相信你能把公司業績做起來的,不然……我也不會離職投奔你來了。”

“那我可得感謝何大美女的信任。”蘇禹微笑地與她又輕輕碰了杯子。

“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黎夢笑看著閨蜜和蘇禹,也不由端起手裡的茶杯,說道,“但願咱們能闖出一條路,但願未來的國內金融界,能有我們的一席之地。”

“不是一席之地。”蘇禹強調,“而是一片天地!”

“對,一片天地。”何倩笑道,“創業之初,志氣不能輸,我相信未來‘禹航投資’,肯定能成為國內知名的私募機構,成為國內舉足輕重的股權投資機構,締造、孵化更多的創業傳奇。”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

而資本,則是血脈裡,流動的血液。

被激發出鬥志的何倩,此刻展望未來,想的便是憑藉自己的手,把資本推動到那些需要融資,且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的困難企業和弱小企業中去,扶持、幫助它們成長,讓它們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惠及更多的人群。

這是金融的魅力,也是投資的魅力。

當然,更是她選擇這個行業,努力奮鬥的初心。

“對了,蘇禹……”在激昂的暢想之後,何倩接著說道,“我在將工作任務移交給公司後,手裡還餘下三個我感覺挺有潛力的小專案,都是百萬級的投資專案,具體的資料,等待會我回去之後,發給你看一下,你若覺得可以接著接觸,那這三個專案,就可以作為公司股權投資部,起步的基礎專案來做了。”

“好啊!”蘇禹笑道,“你這工作積極態度,讓我這老闆都覺得我在壓榨你了。”

何倩聽見這話,哈哈笑道:“那等專案成了,以後看見盈利的時候,你多給提成就行了,畢竟我的夢想,除了做投行經理外,還想在禹杭啊、魔都之類的,多買房子,以後退休,能夠平平淡淡地做個包租婆。”

蘇禹想起她原本的人生軌跡。

笑了笑,說道:“放心吧,你這願望,未來一定能夠實現的。”

“那就借你吉言了。”何倩高興地應了一句,話鋒一轉,又將話題轉回了業務上,問道,“蘇禹,你對二級市場的投資和一級市場的投資差異,有什麼想法嗎?未來這兩大業務板塊,你準備如何協調?”

蘇禹回道:“二級市場資金容易進出,流動性充足,投資期限,可長可短,但一級市場進出不易,流動性匱乏,就只能做長期投資了,同時因為其流動性的差異,自然一級市場的投資,比二級市場,應更為慎重才是。”

“所謂二級市場,領先普通投資者一步,即能賺到利潤。”

“那麼一級市場,那麼便必須領先普通投資者兩步,方才能有機會獲得豐厚的回報了。”

“你所謂的一步和兩步,是什麼意思?”何倩繼續問道。

蘇禹微笑地回答:“從宏觀經濟政策和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脈絡切入,對市場所作出的一定預判。”

“這很難的吧!”何倩說道,“跟算命差不多。”

“自然很難。”蘇禹說道,“不然也不會有那麼高的投資失敗案例了。”

“如果無法做到在宏觀層面的預判,從行業切入,那麼……”蘇禹頓了頓,繼續道,“那就只能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切入了。”

“所謂術業有專攻……”

“準備投資哪一個行業,那就用對這個行業領域非常熟悉,且擁有多年經驗的投資人員進行深度調研和瞭解,然後再作出投資決定。”

“也就是說,要麼深耕,要麼預判。”

“那咱們……”何倩思考了一下,問道,“公司成立之後,應從哪一個行業領域內切入呢?網際網路金融?手機遊戲?還是當年火熱的智能機製造相關產業鏈。”

蘇禹想了想,說道:“在一級市場上追逐風口,是永遠也追不上的,畢竟投資期限很長,而投資期限很長,也就意味著投資的不確定性很高,一切的投資風口和行業變化,都是隨著時間,快速變幻和推進的,當你資金投入,風口過去,企業估值降低,行業的融資渠道再度收緊,資本自然就會如潮水一樣衰退,繼續去追逐下一個風口,而這個時候,在一級市場極為匱乏的流動性下,大機率面臨的會是虧損。”

“而且,縱然你壓中了寶,壓到了能在風口上成長起來的企業。”

“那麼,在風口上投資,則必然投入之時,企業的估值,就已經處在了當時的高位或者說泡沫之中。”

“而輪到企業成熟,投資資金熬到能夠在二級市場上退出,或者說有其它機構願意接手,往往盈利也不會太過於豐厚。”

“所以,針對一級市場的投資意見。”

“其實,我是討厭去追風的,因為真的很難追得上。”

“贊同。”何倩聽到蘇禹這番話,知道他的投資理念,跟自己差不多,內心很是高興,“與其追逐當前火熱的風口,還不如精研公司基本面,更深入的瞭解創業團隊的為人、性格和理念。”

“對!”蘇禹說道,“無論是火熱的行業,還是冷清的行業,一級市場投資的最終落點,還是人。”

“一個偉大的公司,從誕生,到成長,到成熟,離不開創業團隊的努力,更離不開一家公司創業、經營的理念。”

“就算生意模式再好,內部管理混亂,管理者不思進取。”

“那公司的發展,肯定會存在問題,肯定很難從小到大,從市場競爭中勝出。”

“而且……多投資困境中的企業,特別是那種有極大機率困境反轉的企業。”蘇禹頓了頓,說道,“錦上添花,終究不如雪中送炭。”

“嗯!”何倩點了點頭,“那就先從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開始吧,放棄PE階段的企業,畢竟這種資金需求量巨大的專案,我們本來也參與不上。”

蘇禹呵呵笑道:“是的,慢慢來,不著急。”

“我的想法是一級市場的投資,我們暫時就不從市場上進行募資了,用公司的自有資金,慢慢進行投資。”

“畢竟一級市場的流動性匱乏,資金投資期限很長。”

“在當前階段,客戶參與積極性很低。”

“就算我們進行這方面的募資計劃,估計參與者也寥寥,而且在沒有歷史業績作為保證的情況下,客戶也難信任我們。”

“至於說公司當前自有資金不充足這件事,我會想辦法的。”

“我只希望何大美女進入公司之後,看見優質的專案,不用太猶豫,符合我們公司投資範圍的,要堅決出擊。”

“有你這句話,那我就放心了。”何倩哈哈笑道。

她在之前的公司,就是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專案,好不容易跟到最後,自己非常看好的一些融資專案,最終不聲不響地就被公司領導和風控部門給否了,讓她心裡很不痛快,覺得自己忙活半天,全都是瞎忙活。

但現在蘇禹明確表示出了‘不用猶豫’之類的話。

那她覺得自己的辛苦,應該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正確反饋,不至於每次都白費功夫。

“當然……”

蘇禹停頓了一會,繼續說著自己的打算:“你剛才問在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投資的業務側重方面想法。”

“我覺得在公司成立之初,還是以二級市場的投資,為側重、突破方向。”

“畢竟二級市場流動性終究是要比一級市場強出很多,而也最容易給公司帶來短期內的效益,讓公司能夠持續運營,能夠有資金反哺一級市場的投資。”

“所以……”

“在最初,你們在一級市場的業務上,還得緩步跟進,而我們在這階段,也只能適當性地參與一些百萬級的融資專案。”

“這我明白。”何倩說道,“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唄。”

蘇禹點了點頭,隨後三人繼續閒聊,繼續暢談起關於公司成立後的業務發展問題和階段性的發展戰略目標。

而後,大概8點多鐘,三人才起身離開。

何倩沒有訂酒店,於是便同蘇禹和黎夢一塊回到了倆人所租住的房子內,與黎夢擠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吃過早飯,方才在黎夢的送別下,趕回魔都。

至於蘇禹……

休息了一晚之後,他的目光,再度匯聚到了即將開盤的股市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