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忠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36章忠奸

太后這話一出口,徐循就知道自己估計是把事兒給辦岔了。不過,她也是確沒想到,孫貴妃這件事上是完全沒和太后通氣。怎麼說,太后和她關係也比徐循和貴妃關係密切一些。徐循這邊都能收到訊息了,老人家這邊無論如何也該打個招呼吧。不過想想也出不了什麼大事,沒通氣那無非就是兩個結果,要麼就是孫貴妃確是病了,這也沒什麼好特別打招呼。要麼就是孫貴妃雖然有了身孕,但確實比較危險,一時間也不想聲張,不想讓老人家難受。

如果是前者,就是看脈案,問太醫那也沒有什麼。如果是後者,就得和太后通氣了,徐循這裡是準備接手家務人,一般人家接過管家棒子還得盤賬呢,雖然太后和她都不會太看重錢,但後宮肯定也有很重要東西得明確權責,這子嗣就是重要一宗。——要是孫貴妃這胎是沒保住也沒捂住,對景兒鬧出來,與她那也是扯不清麻煩。站她立場,這事兒現那必須得澄清一會兒,不然,徐循怎麼能放心把盤給接下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太后畢竟年歲是有幾分人了,派人出去以後就嘮叨上了,“不能吧,若是真有了身孕,瞞著誰還能瞞著我呀?”徐循藉機就給彌補了一句,“說不定是胎還沒坐穩,不想讓您操心。這若是謠言也罷了,若是真,那孫姐姐如此行事,肯定也是有緣由。”太后也沒有懷疑孫貴妃什麼,想了想就道,“說不定就是胎不穩,不想讓我操心。”她嘆了口氣,就和徐循發洩上了。“也不知是哪路神佛沒有拜到,你大哥那樣康健一個人,怎麼就沒有個兒子緣呢?這又不是前朝,那宋代皇帝確實是個頂個羸弱,生不出兒子倒也罷了。其實就是那時候,也不是生不出,而是養不住。怎麼你大哥到現就連個兒子影子都沒看見呢?”

這問題是誰也回答不了了,只能說命中就是如此而已。要拿陰私報應說話,說不定就是文皇帝做下大事給報應到了孫子身上也未必——自打文皇帝坐了江山,宮裡子嗣就特別不順,昭皇帝兒子,排行較末尾夭折率都挺高,好幾個都是生了沒序齒那就沒了。女兒也不說了,七個女兒足足就夭折了有三個——這還是序齒了,有些生母身份低微又夭折得早,根本都沒序上排行。徐循這件事上也要做出很慚愧態度,“是我們沒福分,不能給大哥誕育兒女……”太后瞥了她幾眼,口唇蠕動了一下,似乎是有話想說,又給憋回去了。徐循被她弄得有點莫名其妙,想想自己似乎不大適合留下來看孫貴妃脈案,便尋思著有什麼告退藉口。也許可以請示去探望一下文廟張貴妃,等太醫院人走了再回來。沒想到太后根本沒給她這個機會,尋思了一下,倒是屏退從人,一張口風馬牛不相及地就問,“近,大郎你宮裡時候,可有服用什麼丹藥嗎?”徐循一聽,倒是全明白了:太后倒是沒把責任怪田上,她比較講理,考慮是牛本身問題。“這……”徐循字斟句酌,“反正我身邊時候,是沒見大哥服用。”太后沉吟了一會,也不免嘆了口氣,“希望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吧。”

徐循對服丹藥昇仙啦,卜吉凶什麼,天然也確不是很信。——她畢竟還是認字讀書,吉兆這些東西,都是拿來騙老百姓用。而吃丹藥吃成仙,就徐循讀到貌似只有淮南王一家子,那也是漢代了。真正服藥成風兩晉南北朝,倒是盛產些捫蝨而談、裸奔散熱髒鬼神經病。她實不理解皇帝怎麼會相信吃丹藥能延年益壽,所以也很認可太后態度。“從前跟著文皇帝,多少也是有些不得已,如今既然已經沒吃了,可見也是認清了丹藥危害。畢竟只是一小丸物事,只要不吃了,過幾年藥效也就散了,就是有害,料也不會持久。”太后神色寬和了一點——“也是,也沒聽說什麼藥吃了是只能生女兒,這事,看緣分吧,也是急不來。”又囑咐徐循,“日後你也要靈醒點兒,我清寧宮,訊息畢竟閉塞,這當媽也不能把成年皇帝兒子管得太緊……就得靠你平日多留心了,別不必管,你只管著皇帝親近孌童和僧道事兒,若有,先勸,勸不回來了,你再來我這裡說。”

其實這以前都是皇后該做事,犯不著徐循來操心。只是現皇后本人基本要淡出養病了,何惠妃和孫貴妃兩人也都不像是能指望上樣子,徐循已經成為太后能囑咐後一人。眼下這個態勢,徐循雖然沒有名分,但即將掌握權柄和承擔責任,好像都是皇后級別了。徐循心裡那個糾結啊,她是滿心不想攤上這事兒,只想自己家裡好好帶點點,可又找不到什麼怠工藉口,只好硬著頭皮道,“是,小循一定力而為。”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地補上一句,“就是大哥他事,我也不好多管多問……”太后就是心情再沉重,都不免被徐循逗笑了,“你啊你啊,那點小心思能瞞得過我?”徐循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拈輕怕重,讓娘娘笑話了。”

甭管是出於什麼心理吧,徐循也是把自己態度給表露出來了:對掌管六宮,她沒有多少興趣,也沒有多少信心。其實想想也是,莊妃上頭那還有兩個領導呢,皇后沒表示異議,可貴妃沒說自己贊成她臨時晉升啊。這要是貴妃封宮是因為有孕,太后也不敢讓莊妃管了,這要是出什麼事,真說不清,指不定這兩人間就種下了嫌隙,後宮又要鬧得不能安寧了。所以,一時半會她也沒接徐循這個話茬,只是靠椅背上出神兒。

沒過多久,周太醫就宮人引導下進了內室,也許是因為趕得著急,他額前沁著密密汗珠,手裡捏了一塊帕子,剛進屋時候還擦拭了兩下,方才跪下給太后行了禮,呈上脈案道,“承蒙太后娘娘垂問,貴妃娘娘此症,起於旬日之前……”太后看了他一眼,便打斷了他說話,道,“說大白話吧,貴妃這個病,病哪兒?”周太醫忍不住又擦了擦額上汗珠,方才回稟道,“娘娘容稟,貴妃此症病肺腑,按其自訴,常覺肚腹疼痛,因天氣尚冷,外出吸過冷氣,便容易腹痛……不過天癸也有一月未至了,現還拿不準是有身還是沒有。按其自訴來說,應該是病居多。”“只是扶脈而已嗎?”太后皺了皺眉,“按壓結果到底是哪裡痛呢?”“這——”周太醫卡住了,“娘娘嬌體……”

雖說混到高位,都能召御醫進宮看病了,但問題是男女有別,有些很尋常問診手段就是沒法用,比如說確認腹痛區域什麼,那就只好由貴妃身邊侍女來做,可侍女畢竟比不得醫生。太后眉頭皺得緊了,“怎麼不把南醫婆叫去聽用?”“這……”周太醫被難倒了,“尚食局那塊,和太醫院素來沒有往來……”太后深深地瞅了周太醫一眼,“罷了,你只說她這病什麼時候能好得了吧?”“這還得看進展。”周太醫聲音都有點發虛,“若是有了身孕,則幾個月內應該是能有個結果。坐得穩,腹痛自然會消除,若坐不穩……”坐不穩話,那等流了以後,腹痛自然也就不存了。而要是母親隨著孩子一起去了,也不必再擔心腹痛問題

這時候醫療水平就是如此,很多事醫生也只能做到這樣了,太后和徐循自然都早已習慣。太后道,“如是身孕話,可別又是和皇后一樣問題吧……若是如此,不如早打胎了,不然,她如何能熬得過去那樣大出血?”周太醫玩命擦汗,“這……起碼現連是否有孕都還不知道呢,娘娘還慮不到這一步。”太后方才滿意,她揮了揮手,“只管好生扶脈,有拿不準,多和同儕們商議。”

太醫院自然也有一套輪班制度,不過管如此,每個妃嬪也都有自己偏好醫生,你比如說劉太醫現就是皇后御用太醫,而孫貴妃還是周太醫支持者,雖然他本人已經皇后流產上栽了一跤,但還是沒失去孫貴妃信任。不過徐循冷眼看來,太后是有點不信周太醫了,不然,也不會這麼明顯地暗示他去向劉太醫求助。再結合當時皇后流產後,皇帝指定劉太醫來給她扶脈事兒,以及今天太后隻言片語,徐循基本是可以肯定這個事實了:皇后流產大出血,幕後一定是有故事。只是這故事她還不夠級別知道而已。不該她知道,那就不要去問。雖然不是不好奇,但徐循也沒有表露出來意思——

不過,才這樣想呢,太后把周太醫打發走了,轉頭就和她說,“皇后事,你還不知道吧?”“這……”徐循很含蓄地說,“當時我也一心養胎呢……”“流了一大堆水泡一樣東西,密密麻麻,極是可怖。”太后說著,也不禁紅了眼眶,“孩子也是手腳相連,雖是男孩,可……唉!”徐循也沒想到真相竟會如此駭人可怖,捂著嘴一時說不出話,這才算是明白了太后剛才盤問周太醫時用意。“這應該也和大哥無關吧,”她想了半日,只能想出這麼一句安慰話來,“即使是民間,這樣事也是所多有,有母親生了好幾胎,就一個是這樣,那也不少見不是?”“雖說如此,但畢竟心裡還是免不得擔心啊,”太后說著便去抹淚,“還好點點平安康健,沒半點問題,不然,我這心如何還能安穩得下來?”她嘆了口氣,一發和徐循說破了,“就是你孫姐姐現這樣,我也是不大看好。她身子弱,圓圓那一次,消耗了太多元氣了。這一次若不是喜,不必說了,且養病吧,若是喜,孕前期腹痛,也是極不祥預兆,保得住希望都不大……”徐循還能說什麼?也只能跟著太后拭淚了——子嗣不順,不管發生哪個家庭都令人頭疼煩惱,天家又被格外放大。結果越是意就越不順,孫貴妃為了個沒影子月經未至,便要封宮保胎,態度不能說是不誠懇了,很可惜十有**,這一胎到底還是保不住……不過,即使是保不住一胎,也能令太后改變態度了,她沒再提讓徐循掌宮事兒,徐循自然也樂得不說,侍奉著太后又坐了一會兒,藉口去探視文廟貴妃,便溜出了清寧宮。

送走了徐循,清寧宮氣氛並未因此而輕下來,太后盤膝坐炕上,不知沉吟著什麼,由始至終都伺候一邊孟姑姑都換了幾個姿勢了,太后還是端凝著眉眼,不願說話。“打從高皇帝年間入了燕王府……”也不知過了多久,太后才動彈了一下,她長長地嘆息了一聲,“這都三十多年了,我這多年媳婦都熬成了婆,怎麼還是不能省心啊。”“娘娘……”孟姑姑也沒話說了。“該放下就放下吧,後宮也翻不了天。”“能放得了嗎?”太后反問了一句,“我這才是躲了幾個月清靜?”

清寧宮畢竟距離後宮是有一段路了,當媽老管兒子後院,說出去也不是事兒,太后坤寧宮流產以後,也是有點心灰意冷,凡事只讓孟姑姑去做,大差不差那就行了。也所以,孫貴妃那面,直到徐循說破了她才得到訊息,但這不代表孟姑姑一無所知啊。孟姑姑心裡對這事,也是有著自己看法,只是多少偏著孫貴妃,這會兒也就不提了,只道,“莊妃面上憨,心裡清楚,看來,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裳。”給誰管家,這是個挺敏感問題。要麼不管,要麼就得一直管,如果貴妃起不來時候管一管,等貴妃好了以後又還給貴妃,莊妃面子往哪擱啊?不然,莊妃也不會管家前把長寧宮問題給捅出來,不就是怕自己把宮裡費勁理順了以後,正好讓孫貴妃來摘了果子嗎。孟姑姑這個解讀,不能說沒有道理。太后卻沒往這個思路上想,她搖了搖頭,“別瞎說,莊妃不是那樣人。這孩子雖然看得很清楚,但卻心善,萬不至於介意這個。”主子對莊妃印象這麼好,孟姑姑立刻也就轉了話鋒,“娘娘說得是,莊妃顧慮,也不能說是沒有道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太后嘆了口氣,“去年鳳釵那事,是把她給嚇怕了,那事兒沒再往下追查,說起來,是我們清寧宮對不起她……這會兒不願再和孕婦扯上關係,也是情有可原。”

聽太後意思,清寧宮是得再攥著宮務好一陣子了。孟姑姑心中暗喜,面上卻是不露聲色,得了便宜還賣乖呢,“其實看長寧宮態度,倒沒有藉機作威作福意思……”“作威作福,她敢嗎?”太后瞥了孟姑姑一眼,似笑非笑地道,“你當莊妃為什麼把這管宮事當個燙手熱炭團?”“您是說——”孟姑姑心裡一抽,語氣也緊迫了起來。太后卻沒有回答孟姑姑疑問,她搖了搖頭,重又說了一句。“孫氏懷孕時候,她沒管過宮麼?怎麼這一胎就不肯管了?莊妃這孩子,心裡靈醒著呢……你就等著瞧吧。”她翹了翹嘴角,語調轉冷,“去,傳我話,把南醫婆派到長寧宮,照料貴妃起居。”

風風雨雨三十多年,有什麼事能瞞得過老太太?有些事,那是老太太懶得管,這想管了,還有什麼是看不透?孟姑姑心中也是暗叫厲害,忙跪下接了旨,起來帶了兩個小宮女去傳話了。一邊走,一邊回味著這一陣子宮裡人事變化——總理宮務有一陣子了,孟姑姑訊息,自然是靈通,宮裡什麼瑣事都瞞不過她。想了半日,孟姑姑卻是越想越覺得艱深、越想越覺得奧妙,她不覺脫口而出,感慨了一句,“真是面憨心奸、口蜜腹劍……”話一出口,便是一個機靈,孟姑姑掃了兩個小宮女一眼,見她們懵懵懂懂,彷彿根本沒有聽懂,這才松了口氣,忙收拾心情,再不敢多話,而是加腳步,往尚食局過去了。

徐循這裡,和文廟貴妃閒話片時,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也是逃也似地回了自己永安宮。坐肩輿上她就一直沉吟,回了永安宮,也是出了好一回神,徐循才是嘆了口氣。“終於是逃過幾個月了,”她對柳知恩慶幸道。“一聽說孫姐姐可能有了身孕,太后娘娘就不提讓我管事話啦。”柳知恩也知道她不想費這個心思,聞言便笑道,“這也是好事,您廢這個心思幹嘛?歷來管家人,做多都是錯多,還不如咱們宮裡帶點點呢。”“可不就是這話了?”徐循先是笑,後來,笑意慢慢地又淡了,“這宮裡也不知到底要鬧騰到什麼時候……”“您是說——”柳知恩眉毛已經是挑了起來。“今兒清寧宮,老人家喊周太醫進來了。”徐循撇了撇嘴,“孫姐姐這一胎,確實是有點問題……老人家也是看出來了。”

不願去爭那些虛無縹緲東西,不代表徐循會閹割掉自己智商,心甘情願地變成一個傻子,該看得出來東西,她自然還是得看得很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御井烹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