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李二出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拒絕了眾臣的提議後,楊廣又下旨道:“敕令唐國公次子李世民為左屯衛將軍,立即領本部五千人馬繼續北上長城關口,防止突厥人入關。”

李世民剛剛也是一直心中有些擔憂,本來高高興興的事情,誰料會遇到突厥大舉南下,突厥的大舉南下不但將打斷了聖上的巡視,還使得皇帝陷入到了危險之中,這種情況一個不好就會是大隋陷入無休止的征戰之中。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兩面性,就拿這次事情來說,對於李世民來說既是危險也是機遇,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功勞莫過於從龍之功和救駕之功。林子軒為什麼能夠那麼快速的崛起呀!不就是因為他當初救了楊廣嗎?所以現在的這種狀況在李世民看來,也是自己出頭的機會。

所以在楊廣下令,讓他北上防範突厥人的時候,他馬上就高興的接令了。因為此時的他已經看到自己站在林子軒面前耀武揚威的樣子,也看到長孫無垢對自己那崇拜的樣子。

李世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那是因為他從心裡就不怎麼擔心突厥人,在他看來,有長城這樣的天險,突厥人想入關也不是一件易事。而說不定,這反而是他李世民大顯身手,在皇帝面前好好表面的機會。如果突厥人來的不多,到時他擊敗了突厥人,那絕對是大功一件,這可就是徵突厥的首功。

如果突厥人大舉進攻的話,他完全可以憑藉手裡的五千人馬拖住突厥人的行軍速度。然後讓人通知楊廣撤退,到時候楊廣自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功勞。

連線派出了司馬德戡和李世民北上偵察之後,楊廣的車駕也在百官的勸阻之上。暫時的駐紮在無定河邊,等候司馬德戡的情報結果。在沒有確切的情況傳回來,顯示突厥人只是小股騷擾部隊時,這些隨駕大臣是不可能再讓楊廣的車駕繼續北上的。

對於義成公主的信,楊廣和眾臣看後,雖然相信了突厥人可能真的南下了。但是卻都還以為,有著綿綿邊境。再加定襄這個隔離緩衝地帶,突然人就算是南下,他們也能隨時得到訊息。

狂狂陣陣吹起。天空飄落無數雨絲,就在這細雨之中,一陣陣響亮的號角聲嗚嗚響起。那號角聲中還透著一比倉促,號角聲很快傳遍了整個營地。

營地中的帳篷一個接一個的被掀開。李世民手下的五千府兵一個個提著頭盔。拿著橫刀長矛,急匆匆的跑出來與自己的隊伍匯合在一起,列陣集結。

站在佇列中,士兵們一邊繼續整理著鎧甲,一邊不停的對左右旁邊問道:“是突厥人來了嗎?突厥人真的這麼快就打過來了嗎?”

回答他們的卻是一個又是一個的校尉隊正們的吼聲:“集合,馬上集合,三遍號角不到者梟首示眾!”有了這些軍官們的吼叫,士兵也不敢再多抱怨。一個個老老實實的集結列隊,檢查自己的武器裝備。

而在另一邊的路上。一隊騎兵正急馳而來。眼尖的士兵們一眼看出,這正是之前隨將軍李世民回去晉見皇帝的玄甲衛隊。看到那一水的黑甲騎士中,一身明亮白甲白投風的將軍李世民,不少軍官已經猜測到,可能是將軍已經從皇帝那裡得到了什麼任務。

玄甲衛隊如一陣風一般的疾馳而來,直到集結的陣列前丈多遠才急急一勒馬,戰馬堪堪就停在最前排的陣列前數尺遠。李世民一身亮銀明光麒麟戰甲,白色的披風,亮銀色馬槊,整套裝束像極了幽州軍的裝備。

其實李世民的玄甲衛隊就是仿照林子軒麾下的虎豹騎建立的,只不過虎豹騎全是重騎兵,而他的玄甲衛隊雖然名義上重騎兵,但是從裝備上看則是輕騎兵。

李世民騎在那匹純白色的戰馬之上,掃視了已經集結完畢的隊伍一遍,高聲喊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日,我們出戰的時日終於來到了。陛下有旨,讓本將率領麾下五千兵馬,即刻北上長城關口,嚴防突厥人入口。現在,傳本將號令,所有人馬即刻撥營啟程!全軍不得怠慢,如有違令者,斬!出發!”

五千兵馬,雖然其中一千重步兵、兩千輕步兵,一千五百輕騎兵。五百重騎兵。但是實際上,李世民的這支玄甲軍,也只能算是三千輕步兵,兩千輕騎兵,重步和重騎只是一個計劃,現在什麼裝備都還沒有。

不過李世民仗著李閥如今的得勢,又加上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得寵,兼之馬邑又緊鄰突厥,所以他的部隊也裝備了許多馬匹。五千人馬,雖然做不到人人雙馬,但是卻可以做到騎兵步兵都有馬,連後勤也全用馬匹馱運,做到了快速機動。此時李世民一聲令下,五千人馬再沒有半點猶豫停留,立即撥營北上。

茫茫雨幕之中,塞外馬邑的山丘叢林之中,一支五千人的騎兵正疾馳北上。那一面面繡著李字的旗幟早已經被雨淋溼,被風捲在了旗杆之上。五千人馬迅疾如飛,鐵蹄縱橫。隆隆的馬蹄,將道路上那泥濘的道路踩的更加泥濘,快速翻動的馬蹄將泥水踐踏的四處飛濺。

風雨之聲,鎧甲的碰觸聲,馬蹄的奔跑聲,匯聚成了一股無以言狀的力量。李世民策馬立於一處山坡之上,看著眼下這支在風雨之中行進的黑色戰甲部隊,心中湧現出一股豪情。這就是自己的部隊,完全有他一手打造的精銳部隊。他相信他的這支部隊與林子軒麾下的那些精銳相比,也相差無幾,就算是遇上虎豹騎和磐山營有毫不遜色。

風雨無阻,馬蹄翻飛,黑色的戰甲。賓士的戰馬,還有那一往無前的氣勢。所不同者,只是這支兵馬的主將換成了自己。軍隊的名字也不是幽州軍,而是他的玄甲軍。

下面的隊伍已經很快,但是李世民仍然站在那裡,高聲大喊:“快,快,再快一點,我們的目標是長城關口。絕不能讓突厥人比我們先到一步。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們絕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我們要好好的和突厥人打一仗,讓突厥人明白我們的厲害。也要讓朝中上下。知道我們玄甲軍的厲害。我們是天下精兵,我們將是大隋最精銳的兵馬。快!”

疾馳戰馬上的騎兵們,一個個的低伏著身子,憑藉著邊關兵馬的馬上騎術優勢。將騎術發揮到子最高。雨點打在鎧甲之上。濺起一片片水霧,模糊他們前進的視線。

李世民叫過身旁的一名親衛:“你馬上帶一夥人火速趕到馬邑郡城,告訴柴通守和李郡丞,本太守讓他們馬上將郡中的五千名鄉兵也集結起來,讓他們在城中待命,隨時準備與我部匯合,一同北上長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由於李淵是太原留守,所以這河東各郡都要聽從他的指令。自從李淵當上太原留守之後。就暗中將河東各城的主官用各種名義換成了李家的人。就像這五千鄉兵其實也是李氏父子暗中掌握的,當然明面上這些鄉兵都是由鄉民自主發起的保境安民的民防組織。但是實際上。這五千鄉兵只不過是打了個幌子,暗中這五千兵馬依然是和他的五千府兵一樣的訓練,鎧甲裝備一樣不少。且五千鄉兵的所有大小軍官都是李閥族人及他們的朋友。為的就是進行兩手準備,暗中積聚實力。

眼下他要北上長城,那麼自然是兵越多越好。這一仗李世民十分看重,如果他能取得一個大捷,他也將在朝廷和楊廣心中有更高的地位。就算在李闕,他也能得到更大的話語權。為了這必須勝的一仗,他將他手中的隱藏的這張王牌也拿了出來。

半天之後,馬邑郡城終於出現在了眼前,李世民沒有下令停頓,全軍繼續前進。

馬邑。

“大人!”幾名騎士從後面趕了上來,卻正是馬邑郡通守柴紹、郡丞李孝恭和五千鄉兵的統領李道宗和李道玄、史萬寶等人。

李世民放緩了騎馬速度,摘下頭盔,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

“怎麼樣,部隊拉出來了嗎?”

風雨聲和戰馬賓士聲太大,柴紹不得大聲喊才能讓李世民聽見:“大人,五千鄉兵已經全部出城,已經跟上了隊伍。另外按大人的吩咐,我們還帶了不少的弩箭和糧草,都由馬匹馱運,不會耽誤行軍速度。”

李世民暫時停下來,轉頭望去,果見後隊之中,又增加了一支新的隊伍。而且這支隊伍看起來比自己先前的這支還要大一些,五千鄉兵,還加上了眾從用於補充消耗的鎧甲器械糧草。這支兵馬雖然沒有朝廷的正式旗號,打的是各個鄉兵團。

但是這支兵馬的裝備同樣都是黑色戰甲,氣勢同樣不容小覷。

兩支兵馬加起來,一萬人馬,這就是如今李世民的全部家當。就連統兵的各個校尉隊正,也都是他一手提撥委任,這是一支雖然名義上屬於李閥的部隊,但實際上只有他一人統率的兵馬。看著這雄壯的氣勢,李世民露出滿意的笑容,向著柴紹等幾人點頭讚許。這些都是他的嫡系心腹,這是他們共同的事業。玄甲軍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一片期望,雖然成軍後,大多還是沒有見過血,但是光這氣勢就已經能和當年剛擴編時的幽州軍相比了。

一日夜,李世民的一萬人馬已經沿著桑乾河一路北上,趕到了馬邑的一個大城神武城。神武城是一個縣城,但是人口卻有數萬人,乃是桑乾河一線的一個重要城市。

“前面就是神武城了!“李孝恭指著面霧之中的城池道。

不用他說,李世民也看到了這座邊塞城池。

柴紹大聲道:“大人,連續趕了一日夜的路,人累馬乏,要不進城休息一晚,再補充一些物資,如何?”

看了看自出發時就一直在下的雨,雖然不大,但是這樣的雨天趕了一整天的路,將士們也是極度的疲勞了。

現在進城休息一晚,士兵們不但可以不用紮營,還能洗個熱水澡吃頓熱飯,就是戰馬也能得到一晚上的好好歇休。按眼下的速度到達武周山長城關口,最起碼還得要兩天兩夜,而這一路上已經沒有幾個這麼大規模的城池。

“好,馬上傳令,讓將士們入城歇休一晚。明天一早,我們就得連續行軍兩晝夜,趕到長城關口才能再休息。”李世民點頭道。

雨幕中,李世民的親衛隊副,帶著一小隊騎士向神武城馳去。

神武城的守軍也早看到了這支兵馬,為了安全起見,這個時候早關閉了城門。

李世民騎在馬上,冷眼打量著這座城池。雖然這是一座縣城,但因居於塞外,所以城池也修的十分的粗糙,但看起來卻很堅固。比中原內地的城池,卻是要堅固的多。神武城中那些居民百姓和城中的流動商販店家們加一起足有三萬多人口,城中的守軍不多,只有兩百人的步兵。不過那城牆卻修的很高,足有三丈高的城牆。李世民心裡盤算著,如果沒有攻城器械,自己這一萬人,應當能在一天之內攻下這座縣城的。

“來者止步,你們是什麼人?”城頭上,此時城中的縣令、縣丞、縣尉,還有那統率二百步兵的步兵校尉都在城頭之上。雖然遠遠看去,來的這路大軍穿的都是朝廷的鎧甲,打的也是朝廷的旗號。不過邊關城池,歷來都要小心謹慎一些。那校尉還是按慣例關城門先。

李世民的衛隊隊副,也是一名李家子弟李道林打馬來到城下,大聲喊道:“奉天子敕令,新任左屯衛將軍、唐國公李淵大人次子李世民將軍率大軍北上長城關。現在要入城歇息一晚,快開啟城門迎接大軍進城!”

那校尉之前的動作也不過是一個例行程序,此時一聽來的居然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馬邑太守,哪還敢有半分怠慢。心不迭的下令城門處的守軍開城門,自己也跟縣令等縣中官吏商家富戶們一起趕忙跑到城門處去迎接李世民。

看到城門開啟,城中也有人出來迎接,李世民點點頭:“傳令下去,全軍進城,今晚好好歇息一晚,明日四更做飯,五更啟程!”

聽到這個命令,馬上的將士們也都長松一口氣。這一口氣跑了一整天,又是大雨天,如今雖然已經是五月,但身上也凍的要死,能進城換身幹衣裳休息一晚上,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大軍排著整齊的佇列,緩步駛入城中。城中只有一個容納一千人的小軍營,根本住不下這麼多人,縣令忙叫來城中的大戶和商戶們,讓他們將自己的府第和空餘的倉庫拿出來,供李世民的一萬大軍入住。

安排好了住的地方,縣中官吏們又心看去張羅士兵們的飯菜,又在城中最大的酒樓包了場,請李世民等上官用席。

對於這些人的巴結,李世民倒是來者不拒,統統任由他們去張羅。他自己則被縣令安排到了城中最富的一家府第之中,一入府中,李世民馬上讓人準備沐浴更衣。脫下了一身溼衣,李世民剛剛躺入了那滾燙的熱水之中,門卻被啪啪啪的敲響了。

“大人,城外警戒的遊騎,在十里外的河邊發現了一名受傷的騎兵。現在已經帶回來了,是司馬德戡將軍麾下的禁衛軍!”李孝恭在門外聲音有些低沉的道。

聽到聲音之後,譁啦一聲,李世民自浴桶中騰的站了起來。(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