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載歲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嚴此一席話也得到了大部分群臣的附和。

“是呀,江東諸人皆覬覦荊州之地久矣!”

“前番尚有魯子敬識大體,顧大局,維繫我們兩家聯盟關係。”

“但日後若無其從中斡旋,恐兩載前的背盟襲取荊州一事,依舊還會上演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臣以為,李將軍所言不無道理,當令關將軍加強東面的防守。”

一時間,群臣各自予以吐露著自身的看法。

眼瞧著眾臣此番都不太附議軍師諸葛亮所提議的譴使出使江東繼續鞏固與孫氏間的聯盟關係,而是建議大肆加強東面防線的駐軍防範下游吳軍。

上首,漢中王劉備聽罷,面色間也微微的思慮了起來。

他沉吟片刻,臉色不變,面向諸葛亮的方向相問道:“軍師,你細細說一下你的構想。”

顯然,劉備在沉思一番後,也深知如今並非是徹底與孫氏決裂的契機,故而又將球踢回到諸葛亮這裡,想看看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一旁的諸葛亮此時縱然是聽聞到眾臣對於與江東的聯盟態勢在態度上微有改變,面色間依然是浮現著澹澹微笑,並未有所變化。

聽聞主上劉備的話語後,他依舊輕描澹寫的揮著掌中鵝毛羽扇,輕輕說著:“現今之間,我方與孫氏還是處於劣勢,與雄據北方的曹賊依然還存在質的差距。”

“若不合力抗衡,分裂則北伐難成!”

“縱然一向以大局為重的魯子敬已然不在世,但我們雙方間還是當維繫聯盟,以共同北伐,削弱曹氏勢力為重。”

“孫氏覬覦荊州之心可謂昭然若揭,但大王您志在興復漢室,攘除姦凶,還此天下太平,又豈能因小失大呢?”

話落,諸葛亮似乎是言語之間,又頓了頓道:“何況,與孫氏保持盟約,也並非是要放任東部防線門戶洞開。”

“我軍依舊可派遣駐軍防範下游,以防對方突襲!”

洋洋灑灑的一番話徐徐吐落。

聽聞著其這席話,劉備內心深處本就傾向於依舊保持盟好,自然也是再度接受了數分。

不過下一秒他回首注意到了一側執立著的法正,遂忽然是開口道:

“不知孝直對於當今之勢有何看法乎?”

自從平定益州以後,法正就成了劉備身邊最為倚重的謀臣。

凡有事,幾乎都會向其問策。

此次自然也不例外!

益州定後,隨著龐統調任荊州協助關羽駐防後。

諸葛亮主內,法正主外。

若是自己率軍出征,劉備必是以諸葛亮留守後方,總攬全局。

而法正則跟隨軍中,每日負責參謀軍機要務,分析敵情。

聽見自家主上的問計,一旁沉默許久的法正遂也是面露嚴肅之色,拱手回應道:

“大王,臣附議軍師之策!”

“哦?孝直怎麼看?”

原本猜想法正或許會有不同的見解,卻是忽然出言附和著諸葛亮此提議,令劉備亦是微微間有些小意外,隨即不由詢問著。

“大王,軍師所言極是!”

法正侃侃分析道,“我軍目前還與曹賊在實力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

“如今之間,不宜與孫氏撕破臉皮,尚須江東於東線對曹軍的牽制,如此,待我軍北伐時方才能夠事半功倍,快速出秦嶺,進據關隴之地。”

“待方才正方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

“故而,正如軍師所說般,在繼續維繫兩家聯盟的基礎上,應派遣駐軍防於下游,防範於未然!”

一番話落,

他緩緩述說出了自身考慮,遂也提議著:

“正以為大王可傳達王命與關將軍,令其在維繫兩家聯盟關係的前提下,儘量要避免與吳兵在邊境爆發衝突,然後自行佈置防禦針對下游的防線。”

“關將軍坐鎮荊州多載,而士元也是曾經與軍師並列為臥龍、鳳雛之稱,且有南州士之冠冕的讚譽。”

“只要大王給關將軍,士元兩人傳達此指令,並授予自行防範的自主權,他們定然能夠知曉怎麼去安排防務的。”

“大王也無須過多擔憂!”

“孝直所言甚是!”

劉備聽罷,連是語氣飛轉,徑直述說道。

隨著法正的一席話,也讓接下來的國策暫時性的定奪了下來。

以諸葛亮所提議的繼續維持孫劉聯盟為主。

但在此基礎上,授予關羽,龐統自主防範孫氏的權利。

……

隨著計略定奪下來,成都方面差人回信至首府江陵後,主將關羽面色間自是喜色連連,遂手撫著鄂下美髯說道:

“看來大王以及軍師還是並未抱著僥幸心理呀!”

話落,一側的州治從事馬良瞧此神情如此喜悅,不由先行詢問著,“君侯,不知大王那邊傳來了何等指示?”

此話一出,府中其餘諸人都盡數將目光聚焦過來,期待著接下來荊州的局勢是否有何變故。

關羽聽罷,丹鳳眼微睜,面露笑意道:“大王的指示很明確,孫劉聯盟依舊要維繫,但具體事項讓本將一力做主。”

話至此處,他的面容上喜色亦是愈發濃厚了。

這相當於是授權了自主處理與江東孫氏間的一應事務。

只要大方向是維繫聯盟就好,具體的部署都由他負責。

“既然大王已經如此指示,那不知君侯準備該如何部署接下來的計劃呢?”

馬良遂也是拱手問詢道。

聞言,關羽面色肅然,說道:“本將準備加強沿江所修建的烽火臺防禦,據聞魯子敬下葬後,那孫權已經力排眾議任命呂蒙前來陸口接任魯肅之職。”

“此人曾在兩載前率眾襲擊過我荊南數郡,且也時常對荊州懷有覬覦之心,不可不防!”

“依本將觀,縱然日後我方還得與孫氏合力抗曹,但在防務方面卻也不能有絲毫的馬虎了。”

“既要聯合,也要提防。”

聽聞著關羽的一番部署後,府中的眾人各自都附和性的點了點頭。

“君侯聖明!”

他們也是久在荊州駐守之人,自然知曉這多載來,兩方之所以能和平共處是因為魯肅在從中斡旋。

以後雙方間的關係或許就是名為聯盟,實際上貌似神離了。

三方之間都在默契的部署著各方軍力。

……

而已經在臨桃部署好北面防線的主將趙統在大局已定後,他也率部回返了武都郡首府下辯城。

多日後,他亦是收到了魯肅病逝的訊息。

此時間,趙統站在高處,眼神漸漸飄向遠方,微動不已。

“魯肅還是如原史上那般病逝,那看來距離那場改變命運的大戰不遠了呀!”

趙統於內心暗自沉吟道。

而隨著建安二十二年冬,魯肅的逝世成了孫劉曹三家中一件標誌性的大事件外。

歲初將近,新年已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