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亂上加亂?這才好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曹氏的使者到來,聽聞對方欲請援己方派遣部眾前去協助對抗受蜀軍聯合的白馬,參狼二羌的訊息。

丞相雅丹屏退來使後,亦不由沉思了起來。

他在抉擇己方此番援助曹軍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

“按其使者言,由於白馬羌仗著與蜀軍的聯合,楊千萬的野心急劇膨脹直接縱兵正大光明的挑釁世仇燒當羌。”

“雖然我國與燒當毗鄰的領地也時常爆發衝突,但燒當羌王卻是只圖自保,不思進取之人。”

“如果真讓白馬羌吞併燒當羌領地,那我方所面臨的威脅就要遠遠大於燒當羌了。”

雅丹在腦海裡如此思忖著。

他作為西羌部族的智士,從小受漢家典籍的薰陶,也深知兵法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

故而在輔助西羌王趁大漢內部軍閥割據之機橫掃以湟中為首的金城西部的漢地稱王建國,並以臨羌以王都。

受封丞相一職後,他就大肆的差人秘密潛入周邊的燒當羌以及白馬等西羌各部族的領地進行滲透,刺探軍情。

他亦十分清楚白馬羌王與燒當羌王二人時至如今,隨著歲月蹉跎,漸漸年邁後,雄心已然不再!

按理而言,此二族短期之內都對西羌國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脅。

反而是己方可以厲兵秣馬伺機大舉吞併燒當,繼而橫掃白馬羌,鯨吞二族的領地。

但白馬羌卻是有些變故忽生。

白馬羌王雖然雄心不在,但其子楊千萬卻是勇略超群之人,且自幼就深入漢地學習,可謂是文治武功樣樣精通。

後又廣泛結交漢人有識之士!

例如曾經舉兵造反的邊章、有著“九曲黃河”之稱的韓遂等漢人名士,以及於羌人中享有崇高聲望的“神威天將軍”錦馬超。

外加上此人還有極強的侵略性,野心十足。

似有一統西羌各部族之夙願。

最要命的還是,白馬羌王心知自己年老已無能力再度帶著部族發展壯大,索性將一應權利盡數過渡給其子。

以至於現在他雖是名義上的白馬羌王,但實際上掌舵人卻是野心勃勃的楊千萬。

雅丹頭腦裡聯想著自己收集到的情報。

他一時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中,暗想道:“以楊千萬的雄心,若是他當真吞併燒當羌,那勢必不會與我方和平共處。”

“極其有可能雙方兵戎相見!”

“而以此人之能,屆時的威脅將遠大於現在的燒當羌。”

隨即,他又忽然料想著,“而且,從我方才據曹使的言語中甄別到的資訊,目前來看,他們於涼州佈置的守備力量只足以抗衡來犯的蜀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白馬,參狼卻是有些無暇顧及!”

“如果無外力摻和,以燒當羌的整體戰力,遲早得被楊千萬所蠶食掉,這就不利於我方了。”

深思了好半響的功夫,雅丹方才長舒一口氣,眼神裡漸漸流露出了堅定之色,好似是已經做出了某種決定般!

他如是從羌人獨有的坐席胡床上起身,遂輕輕整理了一番衣裳,重新恢復應有的嚴肅神情,差遣侍衛去備車。

然後乘車前往王宮,面見西羌王。

雖然此番協助曹氏是利大於弊,但他也並未立即給曹使做出答覆。

他決定先行拜見西羌王說服其中利害後,再行定奪!

王宮之中,

以雅丹目前在國中一言九鼎的地位,以及西羌王對其的親近。

聽聞其求見,國王徹裡吉幾乎是沒有絲毫的猶豫就揮手命其入內。

君臣二人相見,分主次坐定後,

徹裡吉面上陰翳之色不顯,一臉和氣的問詢著,“自建國始,國中一應大小事務皆由丞相親自操辦。”

“您一向是日理萬機,此番過來,可否是有何要務乎?”

徹裡吉起初只是燒當羌東北處的一部小部落,若是無雅丹的出謀劃策相助,絕無今日勢力鼎盛的西羌國。

也正是如此,於臨羌建國定都後,他就專程的提高了雅丹的地位,受萬民推崇。

其言語間,對他也十分尊敬!

聞言,雅丹非是居功自傲的性子,按漢人的話說就是,對君,禮不可逾越,此時他也是面色鄭重的拱手說著。

如實將曹氏使者的來意道來。

待徹裡吉聽卻後,才面露疑色,問道,“不知丞相以為如何?”

“我方是否該協助曹軍?”

“羌王,臣以為,該出兵!”

雅丹聽罷,也是面露肯定之色的回應道。

“此是為何?”

“此舉於我國有何好處乎?”

隨著徹裡吉再度相問下,丞相雅丹亦是不急不緩的將自己於府中分析的種種利處都盡數給和盤托出!

“羌王,現在蜀軍入寇涼州西面,以曹氏所佈置的軍力,恐只能勉強防守州郡不失!”

“定然無有多餘的精力防範白馬,參狼二羌,若楊千萬蠶食吞併燒當羌,則對於我國的威脅實在太大,”

“我方不可作壁上觀也!”

雅丹徐徐說道,道出了自身的見解。

聽聞著其一番言語,徹裡吉面容間似乎是覺得頗為有理,遂是在頻繁點頭予以示意。

隨之他沉吟了好一陣後,說道:“丞相既然已經思慮周全,想來對於出兵已有萬全之策?”

“先說與本王聽聽吧!”

“遵命!”

耳聞著徹裡吉如此回覆,知曉其秉性的雅丹自然是明白他已是被自己說動,並不抗拒出兵了,遂面上亦是浮現著濃濃的喜色,高聲說道:

“稟羌王,臣是如此考慮的!”

“既是要協助曹氏,但我方又不能與蜀軍直面其兵鋒,聽聞那蜀軍主將乃是當年曾在長坂坡懷抱幼主於曹軍陣中殺了個七進七出而毫髮無損的趙子龍之子。”

“趙統此人聽聞年紀雖輕,可在入駐羌道邊地以來,接連不斷與曹軍作戰而屢屢大佔上風。”

“縱然先前數次以弱兵之旅對抗曹氏,卻也令曹氏兵將奈何不得,此人的統兵才能由此可見一般!”

話落至此處,雅丹先是由衷的肯定了一番趙統的才能,隨即語氣間才微微有所變幻,沉聲道:

“故而,臣以為,我方可出兵協助曹氏,但卻要迂迴行事。”

“丞相,如何迂迴而行?”

雅丹話語間稍是一頓,遂在西羌王期待的目光下朗朗回應道:

“臣建議集結大部於東北部的部落,令大帥越吉統兵徑直攻襲白馬羌領地下的各個部落。”

“如此,能對白馬羌形成鉗制,其麾下的部眾若是聽聞本土部落遭受襲擊,其軍心勢必會受影響,此舉也會讓楊千萬無法全力以赴的與燒當羌大舉激戰。”

“這也就達成了我方的目的,保住燒當羌,我方就不用面對侵略性更強勁的白馬羌。”

計劃吐落下來,雅丹隨後又頓了頓,再度說道,“至於正面的戰場,臣則建議譴一支偏師前去支援。”

“這樣,也讓曹氏那面無有指責我方藏有私心。”

“好,好啊!”

此言方一落下,徹裡吉只是短暫的沉吟片刻,他臉上就頓時間流露出了濃厚的喜色,一拍大腿道:

“丞相不愧是本王的智多星啊!”

“如此兩全其美之策,也就唯有丞相才有此大手筆了。”

“好,就依丞相此策調兵遣將而動吧。”

君臣兩人好一番的交談過後,

西羌王徹裡吉亦是批覆了下來。

既然已經做出決議。

次日一早,就由丞相雅丹主持了朝會,西羌王徹裡吉親自於宮殿中接見了曹氏來使,給予了貴方隆重的禮遇。

然後在丞相雅丹的主持下,當眾宣佈了西羌國願與“大漢”同甘苦,共進退的決心,此番蜀軍意圖入寇涼州,己方肯定會施以援手!

此事也很快就有所定奪下來。

接下來,眼見西羌國都臨羌附近的駐軍已經是在徐徐調動起來。

眼見如此迅速就說服了西羌國出兵,就連曹氏使者此時都隱隱有些感到震驚。

“這就搞定了?”

心下想歸想,但他也深知此事關重大,眼見使命已達到,他也隨之向丞相雅丹辭行,快馬加鞭返回冀城呈稟。

……

隨著曹氏說服了西羌國出兵。

而在此時的望進谷北面的各個羌人小部落的領地上,一場爭端似是已經不可避免。

隨著楊千萬對於毗鄰燒當羌領地而不肯借道為藉口而大肆出擊時,此舉亦算是惹怒了燒當羌王。

兩軍陳兵一線,宛若大戰頻發。

另外一邊沿大道以為吸引曹軍視線的參狼羌部亦是與狄道附近的駐軍相遇激戰了起來。

當這一道道訊息傳回龍桑城外的漢軍大營時,主將趙統此刻無疑是面露著濃濃的喜色,他笑看著麾下兩側將校,說道:

“好,好啊,這才是本將想要的效果。”

“打吧,打得越激烈,天下各州郡的目光才會聚焦過來。”

“那此番我軍出兵的計劃才能算是達成了。”

他與諸將一齊分享著此道令人難得的喜悅!

又過兩日,當西羌國欲起軍沿大道來援曹氏的軍情送回,趙統此刻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心情十分舒暢,大笑道:“好!”

“亂上加亂,這才好,”

“晉西北不亂成一鍋粥,我方怎麼亂中取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