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荊州風雲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夏。

四月初。

正值初夏的時節,江南之地方才緩緩從春寒中蛻變而出。

水氣逐漸是開始增多。

暖流開始增強,轉而過來的則是氣溫的回升。

天空中的朝陽照耀至身間,似乎是頗為暖洋洋的。

而現如今間,官至前將軍,持假節鉞的關羽亦是在江陵城北郊外舉行誓師儀式。

舉行了一番浩蕩的戰前動員,令麾下各部將士無不是充滿鬥志昂揚之色後,就下達了各項指令。

命諸路主力沿水、陸並進,北上攻略襄樊。

荊州軍主力沿官道齊整而行。

聲勢亦是與日倍增。

此等強烈的攻勢下,自是無法瞞過屯駐襄樊一線的曹軍主將曹仁。

他也是在斥候所探聽到虛實後的第一時間就收到了荊州軍已來進犯的軍情。

並聽聞荊州主將關羽竟是親提主力來攻時。

一瞬之間。

他不敢有絲毫的猶豫,連是面露急切之狀,差人前去召集麾下諸部將來商議軍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與關羽的激戰。

他心知,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若不然,勢必會有極大的機率折戟。

這也是概因自曹仁奉命往來襄陽等地固守,以此來防範關羽所部軍團後,這兩載多的時日下來。

雖說兩方還從未有過正式的全面交鋒。

但區域性的衝突還是不少的。

接連的博弈算計之下,曹仁面色間對其也不由流露出了濃濃的忌憚。

心知關羽絕非是易與對付之敵。

不可有絲毫的懈怠。

召集麾下長史陳矯、牛金等人匯聚一堂後。

他也是開門見山地向眾人吐落了荊州軍盡起主力北上來犯的戰報。

此訊息一經而出,就頓時令軍府中的情緒有些許凝重起來。

面目間不自覺的透著數分難色。

眾人自調遣至襄樊一線固守後。

也與荊州軍接連在邊境有所交鋒。

對於關羽旗下的軍卒戰力可謂是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諸部將內心皆在各自尋思著,寧願將他們調往江淮前線,亦不願直面其纓。

實在是荊州軍的戰力不可輕視。

大致講述完所刺探到的軍情以後。

曹仁隨之也沒有過多的猶豫,快速下達著防守指令。

“此番那關羽如此大費周章欲起主力來犯我疆域,其戰略目標必是想趁丞相正攜大部與江東孫氏對峙於濡須之際,意圖攻克襄樊重地。”

“襄陽一線都受西,北,南三面都受沔水環繞,看似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但聽聞那關羽此駐軍江南多載來,已是訓練出了一支訓練有素的水師,而這恰巧是我軍的薄弱之處。”

“若是一昧防守,待荊州軍兵臨城下,勢必會用水軍戰船封鎖沔水,以切斷襄陽、樊此南、北兩岸之間的聯絡。”

“那樣戰局反會不利於我軍!”

話落至此處,曹仁面色間泰然自若,徐徐吐落了即將遭遇的局面。

“那不知曹將軍可有何良策禦敵乎?”

一言方落,一側略微年長,約莫已是過五旬,束髮有所發白的長史陳矯遂是拱手問詢道。

“本將之意是,攜部主動出擊,欲在野外擊破敵軍,以全護佑二地的安寧。”

一言擲地有聲的吐落。

曹仁言語中亦是浮現著極其堅定的語調。

顯然他是早已深思已久,故而沒有做絲毫的猶豫就脫口回應著。

而位於軍府兩側的眾將聽聞竟是要主動出擊的計劃過後,面色間卻不自覺的流露著數分驚詫的神色。

“曹將軍,主動出擊可否太過冒險乎?”

“畢竟,若荊州軍當真主力頻出的話,那太過勢大,單憑我軍本部之力的話,恐難以抗衡呀?”

“沒錯,更何況,還有上庸方面的賊軍,亦不能不防。”

一連數語間。

諸將所擔憂之言,亦不無道理。

如果現在曹氏不派遣援軍來援。

若當真僅憑曹仁本部與關羽所下轄的荊州軍團對壘。

那兵力上並不佔據優勢,甚至處於下風。

畢竟,他除卻要重點守護襄、樊此二點敵軍重點所攻擊的區域以外,幾乎還要兼顧整個南陽郡的安危。

自從兩載前謀奪上庸的計劃被趙統所窺破失敗過後。

曹氏於荊襄一線的防守壓力便捉襟見肘起來。

南陽郡先前的郡治,後被廢棄的宛城與上庸等郡縣距離頗為相近,最為難行的也就武當山等山嶺橫亙其中,形成了雙方的交界線。

雖說此二地間有山勢阻隔。

但宛城的地理位置也莫過於太過重要了。

徑直往北就是雒陽等地,東北方向也接連許都等中原腹地。

如若不嚴加防範,敵軍膽大包天設計翻越武當山奇襲,那局面可就被動了。

隨著眾將校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著。

雖然令接下來的戰局態勢愈發複雜無比。

但既然作戰計劃已定,曹仁也並未有打算更改的意思。

似是沉吟了好半響的功夫,他眼神飄向四周,環顧文武諸人,從身間一一掃過,繼而面露嚴肅之色,分析道:

“諸位方才所說,本將又何嘗不知呢?”

“若未有丞相所派遣的援軍來援,僅憑麾下軍力定然無法與傾巢而出的關羽軍團所相提並論。”

“但也正因為如此,我軍更要主動接戰,將敵眾御於外線之外,若不然,真坐視勢大的敵眾兵臨城下,那我軍就只有被動挨打了。”

“隨之將徹底落入下風,拱手相讓戰局主動權。”

此話一落,眾人聽罷,面色間方才隱隱有些理解了為何要主動出擊的意圖。

這是欲趁敵軍主力各部還未集結一至,先行擊破其一部,以壯聲勢呢。

所謂“以守為攻”無外如是!

但眾人卻只看到了其一,尚未明悟曹仁此計劃的真正目的。

他稍作停頓,語氣間漸漸收斂數分,反是透著略為沉靜的語調說道:“此番主動出擊,本將欲親提各部主力南下攻擊荊州軍。”

“而當陽長坂一帶,地勢平坦,道路縱橫,極度適合步騎作戰。”

“我軍雖說水師處於弱勢,可要論步卒、騎士軍團或是陸戰,孫、劉二賊壓根無法比擬也!”

此一言方一道落。

就見曹仁的面容不由再度是升起了自信滿滿之色。

即便關羽盛名於外。

這多載來亦是統御將士活躍於荊州戰場。

令己方眾將都頗為頭疼不已。

但率步騎與敵軍接戰於陸上。

曹仁卻是對關羽未有絲毫的懼色。

要知曉,他本身就是北方籍的大將之才。

前番追隨曹操平定北方各大諸侯時,曹仁也幾乎是連戰連捷,鮮有敗績。

這自然成了他傲世群雄的資本。

諸人眼瞧著自家將軍面上所洋溢著的自信,遂也並不在辯駁,紛紛拱手領命。

此計劃一經確立下來。

曹仁並非優柔寡斷之人,立即就著手付諸實施。

命麾下大將牛金調集軍中各部集結於樊城外,並籌備以渡河的船隻。

緊隨著。

差人前往襄陽城。

通報平狄將軍,襄陽太守呂常務必攜本部緊守城池,不可有失!

雖然曹仁堅決欲率部主動出擊,但他也並未膨脹到一點後路都不留,全軍壓上的地步。

他此番也只是欲率本部尋求與荊州軍的野戰罷了。

若勝,則皆大歡喜,襄樊可安!

若敗,在退軍堅守,猶未可遲。

自然,他並未調動呂常以及周邊的駐軍一齊集結起來。

隨即又差人往江夏奔赴,通稟江夏太守文聘以攜本部之師緊緊守護好江夏郡縣不失,並窺探此次的戰局之勢。

如若有可趁之機,可領部襲擾荊州軍後方。

以騷擾關羽軍團的糧道。

令其無法安心向北用兵。

吩咐完荊北一線的各項舉措過後。

曹仁在集結好麾下部眾,正欲撐船南下臨行之前,還特意手書一封命信使乘騎快馬奔赴鄴城,向留守的世子曹丕稟明荊州即將遭遇緊急戰局。

然後提議派遣軍眾護佑南陽郡的安危。

他於信中所述,若是戰端一開,僅憑自己麾下本部軍力,恐難以兼顧南陽已北的防務。

將一樁樁的事件都安然處置妥當。

曹仁方才是沒有了後顧之憂,親自攜部沿沔水北岸撐船渡河抵達南岸土地,隨即跨過襄陽、宜城等地。

徑直殺向當陽的方向。

而此時由關平、廖化所率的前部也率先於前開道。

兩軍之間,一南一北的往當陽縣所匯聚。

眼見著就要殺將至一團。

荊州的戰局也因之而緊促了起來。

彷彿陷入了風雲變幻之際。

……

而與此同時。

武都西北面,重鎮羌道。

隨著撐過了寒冬臘月的北方嚴寒。

時值四月,已是漸漸的生機盎然而起。

隨著初夏時節的逐步到來,標配的風沙次數也在慢慢的增加。

只不過。

此刻的趙統卻是顧不上這些,他開始鼓勵著麾下軍士訓練之餘組織著軍屯,播種下一些當地易與抗旱的麥子等農作物。

並且,由於武都西北部一帶地勢、環境惡劣,又兼太過靠近涼州以及各大羌族的領地,因而導致人煙稀少。

而為了方便管理以及利於屯田一事的展開。

趙統深思過後,亦將周邊民眾盡數遷移至羌道大營周邊居住,

方便軍、民屯的開墾以外,也方便管理。

敵軍來襲,更有利於護佑百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