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才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靜聽著王上之問詢。

丞相雅丹胸間幾乎是早已思索好良策。

故而未有絲毫的猶豫,徑直拱手回應著:“臣以為,距時局再變,最遲也不過就數載時間。”

“屆時,涼州必亂!”

“何以見得?”

徹裡吉瞧著其語氣間透著濃濃的自信般回應著,也不由相問道。

“大王,據臣所瞭解到軍情, 割據蜀地的劉備據說乃是漢皇後裔,一向以漢室帝胃自居,勵志要匡扶漢室。”

“而當今朝廷之中,那曹操位列漢丞相,卻是脅迫天子封自己為公爵,又因此大肆逼死漢室忠臣。”

話落至此處, 雅丹面上似是浮現出一絲冷笑, 拱手道:“臣聽說,數百載前, 大漢的開國之君高祖帝曾在掃滅各地間的諸侯王後,殺白馬盟誓。”

“非劉氏者,擅自稱公、王,天下共逐之!”

“正是有此祖訓,也令漢室數百載以後,人臣幾乎無有能做到公侯、王侯的。”

“現漢丞相曹操看似已有僭越之舉。”

“聽聞蜀中的劉備那邊,自於漢中登壇稱王後,已是高舉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大旗。”

“由此而觀,蜀軍遲早會大舉北上進犯。”

“到那時,曹、劉雙方必會有一場曠世持久的大戰。”

“而大爭之世,就是我方日後的擴張契機。”

一席話擲地有聲的徐徐吐落。

聽聞著丞相雅丹的一番分析,徹裡吉不由稍微是思索了一陣,隨即就無比鄭重的予以點頭,以示附和著其意思。

“丞相此言有理!”

“所以,這就是你這面建議目前與曹氏結交的因素否?”

此言一落, 雅丹遂也是面色間流露著贊同的神情,遂補充道:“此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 畢竟既然暫時不與之對壘,那何不交好呢?”

“但出了這層原因以外,臣還在考慮另外一道威脅呢。”

“丞相所指可是燒當諸羌部族乎?”

“大王聖明!”

聞言,丞相雅丹立即出言讚揚著,遂接著話茬道:“沒錯,雖說目前我方已在臨羌建都,並佔據了金城郡已西的大部領地。”

“但大王卻別忘記,燒當羌諸部落依然是與我國毗鄰,且勢力雄厚,那燒當羌王與您十分仇視。”

“若是不趁早抽出軍力予以解決,令燒當羌時刻居於我軍側翼,遲早都是一記威脅。”

“所以,臣在苦思之後,便希望於曹氏交好,然後借其兵威之勢,趁機出兵攻伐,剪除後患。”

這一番番的話音緩緩道落。

徹裡吉方才是弄清楚了丞相雅丹一力堅持要與曹氏結交的主張了。

原來是為了接下來的戰略目標呢。

“丞相所慮極是!”

“本王起兵之初, 與燒當其族攻伐多次, 其族中不知多少部落之士身死,此等仇怨已然是化解不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更何況, 現在雙方毗鄰,若不剿滅燒當羌,則勢必成我國軍事大患。”

徹裡吉聽聞其一番話語之後,短暫的思索半響,也是附和道。

君臣二人約莫是相持了有數刻鐘的功夫交談。

從各個方面提及與曹氏結交的優勢。

以及接下來己方將要發展的既定戰略。

敲定一番後。

羌王徹裡吉也是心中有數。

遂令丞相雅丹繼續代表自己前去與曹使接洽此事,負責兩國交好的各項事務商定。

約莫是持續了有兩三日。

這數日裡,楊阜等人也是在驛站裡吃好喝好,見沒人再度過來召見,他也是並不急切,依舊是靜靜耐心的等待著。

他知曉,對於聯盟一事,誰方表現得過於主動,必然會先行遭受不利的局面。

何況。

楊阜堅信,自入城到現在,對方都沒有將他強勢驅逐出境,那顯然就是有交好己方的心思。

現在,他只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著足夠的耐心靜靜等待。

等待多日。

終於是皇天不負有心人!

丞相府來人召見:“有請曹使跟隨在下一起前往丞相府。”

“我家丞相正有要事相商。”

瞧著眼前的雅丹府裡屬官奉命前來召見,楊阜也心知此事或許已經成功大半,緊隨著也一改先前滿不在乎的模樣。

心下漸漸的鄭重了起來。

“還請稍後,待吾梳妝打扮一番,再遂汝前去面見雅丞相。”

“好,還請先生儘快!”

說罷,楊阜便退居後堂,準備起來。

花費大半響的功夫,跟隨抵足丞相府,已是約莫半個時辰。

由於他是特別邀請的來客。

故而,入府以後,楊阜亦是一路暢通無阻,徑直就進入了大堂。

此刻的丞相雅丹就居於主位之上,面上依舊飽含著笑意。

楊阜見狀,此人與前番不同的卻是身著衣物不同。

前幾日於城外親自接見他所席的是上朝所穿的朝服,無比的彰顯隆重。

今日所席的只是平素間所穿的普通服飾穿著,表面上來看,倒是少了數分威嚴,多了一絲絲的和氣。

“曹使楊阜拜見雅丞相。”

“多日未見,丞相可安好否?”

靜靜走近堂下,楊阜亦是不失禮節,先行拱手行禮道。

眼見著楊阜的動作,此時的雅丹也並未託大,亦是起身還禮道:

“多謝先生觀念!”

“本相一切安好,倒是先生初來乍到,可還適應我國中的飲食否?”

一語落的。

二人間相互問候一番,遂才分主次坐定。

隨即開始商討正事。

不過嘛……

兩方結交聯合一事,此事關重大,關乎著國本。

絲毫都馬虎不得!

故而,二人肯定是要針對這其中的諸多細節予以去探討的。

想透過這一次會談就解決顯然是不可能的。

兩邊針對著聯合一事展開著激烈的探討。

而與此同時。

就在作為使者西進前往西羌國的途中時。

楊阜事先所提議的效彷當初平馬超之舉,再度徵召眾涼州豪族們一起相助,共同抵禦蜀軍的進犯一策也是得到了涼州刺史張既的大力附和。

而隨著楊阜離去,此政令也是快速下達了下來。

一瞬之間的功夫。

涼州諸郡縣,頓時就沸騰熱鬧了起來。

各大家族都各自生出了些許別樣的心思。

諸家族都沒有料到,僅僅只是蜀軍的一支偏師北上進犯,竟然能引得刺史張既下發政令,號召他們予以相助。

特別是當聽聞流傳而出的數萬軍眾卻無法正面突破蜀將趙統所親自構建的防線時。

他們一時都有些無比的好奇。

這些豪族基本上都是涼州本地的地頭蛇。

透過涼州不斷的羌亂以及各諸侯的分裂及戰亂下。

可以說,這些豪族們可謂是叢中汲取到了重大的利益。

透過土地兼併,收攏流民,以為佃戶。

又私下暗中購制武器,組建部曲,暗暗擴充實力。

想當初,馬超雄霸涼州,威勢一時無二。

為何能快速間兵敗,只得被迫率眾逃亡漢中,投奔張魯,暫避鋒芒呢?

很大程度上,這也與他殺害了名望甚高的涼州刺史韋康,因此得罪了涼州各地的眾豪族,遭受但群起圍攻有關。

由此也可看出,他們雄據涼州的勢力究竟有多麼的深厚。

漢陽郡,冀縣。

此地如今乃是涼州州府。

自然而然的,周邊就潛藏著不少的顯貴豪族。

其中勢力最為顯赫的自然就屬趙氏。

政令一經下達,他們自然就是首當其衝的受到徵召。

冀城西側,分別居住著趙氏、尹氏。

其家主就是趙昂與尹奉。

隨著朝廷的文書下發下來。

自先前參與平定馬超一役的戰事中,功勞不小,尹、趙二人都被封賜為關內侯。

不過,目前的尹奉則暫時閒賦於家,而趙昂則是依舊於郡內任職,負責天水一地的治安管控。

對於上面的徵召令。

尹奉的眼光比較敏銳,他瞬息間就感覺到了此事間的不尋常。

聯想於此,他開始梳洗打扮,穿著好後便差下人備好車馬,徐徐走出府中。

坐上車轎,往距離不遠處的趙府行去。

約莫不知所過了許久間的功夫。

趙府下人往之稟告。

只是此時正值晌午時分,家主趙昂正在當值,尚且不在家中,下人只能先行令尹奉一行於府外靜候。

然後快速朝後院行來。

此刻的後堂內,只見一年紀約莫在三旬以上年紀的中年婦女,頭頂那烏黑的頭大亮而密集,以簪子夾住。

面容上雖似有些許皺斑,可也不失美人風範。

顯然,年輕之時,相貌也是絕美之女。

且她此刻雖身穿粗布衣物,可渾身卻掩蓋不了一股瀰漫著的貴氣及才氣。

此女正是趙昂之妻王氏,本名王異。

如今的她正端詳的安坐於織房間,正對著面前的織機,進行著女工作業。

半響後,隨著一陣陣的腳步聲響徹。

方才的那下人快步奔來,於房外扯著嗓子高聲稟告著:“夫人,與家主私交甚好的尹家主現正於府門外求見,言是有要事相商。”

“夫人,您看是否讓其……?”

一言而落,織房內的王異聽聞著彙報,神色不由一動,遂也有些疑惑道:“尹奉?他怎麼此時過來了?”

“不過想來是尋夫君有要事。”

一念於此,她此刻也頓時流露著數分威嚴的面容,沉聲道:“汝速速將尹君請往正堂安坐,待我梳妝一番前去接見。”

“下去吧!”

“喏!”

下人遂也快速拱手應諾便迅速退卻。

自從前數載間諸大族為遇害的涼州牧韋康復仇,而相繼接連起兵反抗馬超。

這一戰,因此讓王異的兒子被馬超殺害。

戰後,王異悲傷之下,長時間的以淚洗面。

至此過後,她也沒有在操心諸大事。

自然對於如今蜀軍再度寇邊一事並未有所瞭解。

只不過。

她亦知曉尹奉與自家夫君的交情一向甚好。

此時他既然匆忙前來,想來定是有要事。

她一向聰慧,倒也沒有拒人於門外之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