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獻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曹營中有些許將校不聽號令,擅自出擊,將手中屠刀斬向周邊手無寸鐵的百姓。

周邊地界瞬間是升起了一陣陣的血腥氣息。

待此事傳開過後。

作為被士民們援助過糧食等物資的漢營。

趙統亦是當機立斷,採納了屬下女官趙月之策,差遣諸人各自深入周邊之地前去安撫民眾。

一連番的操作下來。

漢軍於隴南的名聲亦是越發遠揚。

乃仁義之師的呼聲也在百姓們的傳播下逐步往隴西其餘城邑或是往涼州諸郡縣間漸漸、不斷的傳播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一番的博弈下來。

隨著曹營的屠戮,也令他們本就在士民心下不好的印象再度聲名敗壞。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漢、曹兩相對比下, 漢軍的名聲自然是備受推崇。

這一回合上。

趙統自是完勝於曹將費曜。

而當各地間都漸漸有民眾們提及起漢軍的仁義之名,且此一道道的訊息都逐漸傳至曹營。

當主將費曜聞聽到來自於百姓們的探討。

他此刻也只是面色凝重,流露著止不盡的無奈嘆息之色。

這也是麼辦法的事!

畢竟一步錯,步步錯,他還想爭取人心歸附,顯然是難以再度實現了。

且他還敢斷定,接下來不僅僅是隴西之地,恐怕乃至整個涼州諸郡都會持著同樣的印象看待己方。

己軍乃殘暴不仁之眾。

這個標籤或許是沒辦法摘下了。

只說,在兩軍間於龍桑城下對峙日久。

即便主將費曜憑藉著優勢兵力, 欲強行攻破漢營,可卻在各部的頑強鬥志防守之下,卻只得是鎩羽而歸!

眼瞧著其軍的鬥志。

費曜只得熄了強行突破敵方營壘的念頭。

又因望城谷已西之地,有著橫跨於那一片地界的白馬羌相助,護佑漢軍後方糧道。

以至於曹軍欲想接連周邊諸馬幫、羌人小部落予以深入襲擾的計劃也化為了泡影。

正面突破不成,襲擾後方又行不通。

雙方此刻只得是被迫於龍桑城下展開著對峙。

而隨著兩軍間的對峙。

遠在天水郡的首府冀城。

刺史府間。

受命出使白馬、燒當等各羌族的使者也相繼返回。

向刺史張既彙報著實情。

“啟稟使君,在下出使白馬羌,可不料卻被蜀賊給搶先一步。”

“那負責白馬諸羌全權事務處理的王子楊千萬已是打定主意助陣蜀軍。”

“在下未完成使君所交付的使命!”

此使一語道落。

另外一位使者亦是沉聲拱手說道:“在下奉命出使燒當羌,但此族的羌王卻在忙著平定族中叛亂。”

“無暇顧及我軍與蜀軍間的交鋒。”

“在下也無功而返!”

隨著出使兩大勢力龐大的羌族駐地的使者都失望回返。

張既此刻面上所浮現的神色亦是並不那麼好看。

白馬王子楊千萬一貫與馬超交好,時常與己方為敵。

無法說服,張既心下早有所準備。

但燒當羌都對己方的示好視而不見,卻是令他有所始料不及。

“燒當羌竟是如此不給我軍顏面。”

“當真是可惡至極!”

片刻之間,屹立於張既周遭的屬官聽聞著使者們所彙報的詳細情況,也不由各自面露厲色,駁斥著。

“好了,汝等遠道歸還, 先下去歇息吧。”

雖然張既此時心裡對於羌族對他的示好沒有絲毫表示而感到有所惱怒。

但他畢竟不是泛泛之輩,亦是迅速壓制住了心下的不爽之色。

言語平和的吩咐著使者先行退卻。

待其離去後,刺史張既遂稍作沉思,又令人前去召集幕僚楊阜前來商議。

等待半響。

陣陣輕微的腳步聲響卻。

一席青衫,身材八餘尺,面上盡顯威嚴之色的楊阜奔入府間,並攜手行禮著。

“使君,可否是出使的使者已返回乎?”

早已見慣了其多謀的一面,瞧著直接就猜測出了事情的真偽,對此,他倒也並不感到以外,鄭重的點點頭附和著。

“確是如此!”

“出使白馬、燒當兩大羌族的使者都無功而返。”

一語落定。

他此時間面色重新恢復平和之狀,一邊說著一面揮手示意其落座。

待其入席後,張既面色亦是不自覺的嚴肅了起來,沉聲道:“除卻此事以外,據已攜各部前往龍桑城予以抵擋入侵進犯的蜀賊。”

“但據近日來前線所傳回的軍報所示,敵卒雖兵力較少,可每一位位兵卒卻盡數是戰意昂揚的精銳之士。”

“饒是部眾遠遠少於費曜麾下眾軍,那賊將趙統卻依然穩保防線, 與之拉鋸。”

“且白馬羌還予以援助蜀軍,各部落無不是響應接連起來, 為其防範望城谷已西至羌道的交通要道。”

“以致於費曜無法發揮兵力眾多的優勢, 分遣軍眾前往後方襲擾,斷其糧道。”

“觀現今間的局勢,蜀軍已在隴南一地立足,持續與我軍相對峙著,若不能迅速將之驅逐,那時局將於我軍不利矣!”

“隴西郡不僅乃戰略重地,接連隴右與河西的走廊所在,更是良田肥沃之地。”

“若是因此遲遲無法驅逐敵軍,春耕勢必大受影響。”

“卻不知義山針對現下之計可否有何良策乎?”

一席話語徐徐吐落。

張既隨之正視著楊阜,問策道。

他此時心裡也著急吶……

自己徵召了青壯編製成軍往前線源源不斷輸送過去。

可費曜卻憑藉優勢軍力都無法正面突破蜀軍防線。

他焉能不急乎?

畢竟,羌道的蜀軍是二月中旬左右出兵北上的。

現在已是快臨近三月中。

若是在拖延一段時日,那今歲隴西周邊的春耕勢必會受到影響。

而事至如今。

他又豈會看不出蜀軍的打算?

區區數千軍馬便敢北上犯境。

且於邊地深溝高壘,屯駐兵士。

很明顯就是要以此來予以騷擾,欲阻止己方將要休養生息的發展節奏。

自夏侯淵收復涼州過後。

丞相曹操就在涼州各地規劃了屯田地。

且其中最大的軍屯就設立於隴西郡內。

調任身為本地人士且政績一向斐然的張既位居涼州刺史,就是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軍、民屯的收成產量。

但現在蜀軍卻是不給休養生息的機會。

費曜還無法突破趙統所部的防線。

那現在所面臨的局勢就很棘手了。

故而。

一番論斷之後,張既眼神間流露著濃濃的期盼之色。

希望這位一向被譽為涼州智囊士的楊阜能有良策。

聽聞著張既徐徐透露著近日來的各項軍報、軍情。

話語道落後。

他居於席上,面色間嚴肅、澹然,似是微微閉目靜靜思索了一番,思慮著現下間的局勢。

瞧其忽然如此專注,張既亦是一言未發,靜靜等待著。

半響後,

楊阜方才是拱手沉聲道:“使君,敵軍的用意已是很明顯,就是為了襲擾我方邊地,以令我軍各郡縣間無法安穩平和的發展。”

“但費將軍正面無法突破敵軍防線。”

“現又有白馬羌諸部為其拱衛後方糧道。”

“那顯而易見,主將趙統接下來是不會輕而易舉的率部離去了。”

話至此處,他言語間似是頓了頓,緊接著又道:“阜以為,當繼續增派部眾協助費將軍攻擊敵眾。”

“趙統不是仗著麾下兵士盡是精銳之士嗎?”

“那我軍就從兵力人數上擊垮他們。”

“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即便他麾下精銳戰力強悍,但在不斷的拉鋸消耗之下,終歸有耗盡的那一日。”

“而這也是目前我方引以為傲的優勢。”

“雖說去歲的漢中大戰,我軍鎩羽而歸,致使劉備全據漢川之地。”

“但此戰,巴、蜀方面亦是承擔了極其重的徭役,積蓄消耗不少。”

“故而,這也是劉備匆匆於沔陽設壇登位後,就班師回返成都休整,而非趁勢出秦嶺繼續北上的關鍵因素。”

“這證明蜀軍一方亦是需要休養生息,短期之間並不足以支撐他們參與大戰。”

“那趙統所部本是鎮守邊地羌道的邊防駐軍,可現在卻主動出擊,這也將說明他這支部眾孤立無援。”

“得不到後續援軍的援助。”

“若是軍力被我軍消耗殆盡,不僅將無法繼續襲擾威脅我軍邊地,亦是無力繼續守備重鎮羌道。”

“屆時,我方趁勢奪取羌道,亦非難事!”

“還望使君勿要有太過多的猶豫才是。”

話至最後。

楊阜面色也忽然無比的嚴肅起來,拱手進言道。

聽聞著此一番番的言語。

說真的,張既一時間有些沉默不語。

似乎在心下默默沉思起來。

楊阜之策,他已經大致明悟了。

就是不要怕繼續拉鋸下去會損耗國本。

反而是建議要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增派部眾,繼續攻擊趙統所部。

趁此機會將之有生力量一舉全殲。

瞧著其猶豫了良久,都還未下定決心。

楊阜不由又悠悠的勸道:“使君,勿要因一時之猶豫而錯失良機。”

“若不趁此機會重創敵眾。”

“那即便此番打退了敵軍的進犯,今後邊地依然會遭受到無休止的襲擾,永無寧日。”

“依阜看,徹底打疼敵軍方為正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