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武都時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漢中郡的局勢徹底得以穩固。

已於沔陽設祭壇稱漢中王的劉備也是快速做出了決定,攜主力各部班師回朝。

而趙雲與趙統父子二人也將再度分隔一方。

但在趙統北上之際。

趙雲,張飛互相交談,確立了兩方間的婚姻大事。

一番鄭重的交待過後。

趙統跟隨著霍峻攜部徑直過陽平關,往西北面的建威趕赴武都。

由於此番是新上任。

武都、陰平二郡又是與西羌各族毗鄰,境內也多氐人各部落,局勢是異常複雜。

霍峻此番也並未選擇北上經沮縣,奔往郡治下辯的道路。

而是徑直沿西北的建威行軍。

也有趁機沿途巡視二郡各地間的風土人情。

瞧著趙統這一載多來的種種表現。

以及現在主上對他的大力培養與歷練。

也令霍峻一時間對他有所刮目相看。

一路上。

二人雖然年紀上相差甚遠。

但也基本上是無話不談!

從兵法韜略,排兵佈陣以及是治軍方略等等各方面。

不過嘛……

大多是霍峻在說,趙統靜靜傾聽著。

倒也不說是接不上話。

主要還是考慮到霍峻乃是長輩。

自己作為晚輩,保持必要的謙遜之禮還是有必要的!

多日以來。

透過與趙統的這段時間交流。

對於其統御將士,用兵之道,霍峻心下都是流露出濃濃的欣賞之意。

甚至是現在從其謙恭的品性方面,瞧其基本是繼承了其父趙雲的性格。

霍峻面上亦不由再度浮現出數分喜色。

而這一路的交談下來。

也讓二人間的交情極度升溫。

“阿統,從漢中奔赴至建威途中的各地風土人情,不知你可有否感慨乎?”

隨著關係間的逐漸熟絡起來。

霍峻也是直直以親近的稱謂稱呼著。

聞言,趙統似是沉吟了半響,遂徑直說道:“呃……從統近日來的所見所聞來看,此二郡間的民情的確跟漢中方面有所差異。”

“特別是境內所居住著的氐人各部族,他們有一部分尚且還隱居山間,過著隱戶的生活,自然也就並不在繳納賦稅的行列中。”

“晚輩以為,這也是武都,陰平二地一向被視做人煙稀少,三不管地帶的主要因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畢竟,若是強行遷徙民眾至山下定居,以統一管理,繳納賦稅,想來他們都是極其不願的!”

“何況,這些部族間也幾乎大多是氐人部落,若是當真採取了強硬手段,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氐人間的暴亂。”

話至此處。

趙統再度思吟了一番後,又道:“不僅如此,境內還有絕大部分的氐人部落的生活習性也與我等不盡相同。”

“即便能夠統一節制管理,恐也並非一時半會能夠與之融合的!”

“這大概也是我軍接下來將面臨的難題吧。”

此言徐徐而落。

聽聞著趙統的一番分析話語。

霍峻亦是投以讚許的目光,點了點頭以示附議,面色間也流露著濃濃的笑容。

聽聞著趙統的分析。

霍峻忽然覺得,他的確是一位可塑之才!

就這樣的年紀,憑藉這一路所過的所見所聞,就能得出二郡間所存在的些許弊政問題。

單憑此點,霍峻便能斷定,趙統日後成就不可限量!

沉吟一番,他也遂是予以回應著:“阿統所言,確實如此!”

“由於二郡間羌氐之人雜居,並與我等漢人生活習性大不同,若是採取內地裡的政策措施的話,那恐怕不僅不能令二郡間穩定下來。”

“反而還會適得其反呢。”

“不過嘛,好消息也是,新上位的陰平氐王雷定倒也是親近我軍,能夠給與我軍穩定二郡提供些許幫助。”

“這倒算是意外之喜!”

隨著這一語出落。

似乎是看著霍峻目前也有些在思索接下來究竟該如何下達政令,令二郡間相對複雜的敵情以及是各氐族部落能夠予以歸心所煩惱。

趙統沉思半響,方才是緩緩向其表達了自身心下早有的一則想法。

“將軍,晚輩倒有一策,或許能夠令您管理二郡會有些成效。”

“哦,阿統可有何良策乎?”

似乎是瞧著趙統神情上洋溢著極度自信的面容。

霍峻遂是也連忙問詢著。

“將軍,以夷制夷,以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來管理郡內的氐人部落。”

“如此,或許待時日一久,能夠令氐人對我方歸心。”

此言一落。

趙統猶豫一番過後,將後世天朝用來管理少數民族間的政策徐徐道了出來。

此話落下。

霍峻面色上有些瞭然,但神情似是又有所狐疑,相問道:“以夷制夷,我倒是能夠瞭解,而阿統你所說的大雜居,小聚居究竟是所指呢?”

“或者說該當如何操作呢?”

言語間頓了頓,隨即趙統又繼續詳細解說著:“所謂大雜居,小聚居也就是指,可以將各部之間相互獨立的氐族人相互聚集起來似我們漢人這般。”

“組成一座座的村落,一齊聚集到一起居住。”

“而陰平氐王雷定親近我軍,晚輩想有此人的出面協助下,聚居一起倒也並未有多少難度。”

“但現在亂世已經持續了數十載,諸多隱居山間的部落恐怕早已與世隔絕了,他們未必願意出山聚居。”

“而針對這一些部落,我等便可特意劃分一塊土地,供他們聚居,這也就是晚輩所提及的小聚居。”

“至於雜居的話,便是將一部分尚且並不排斥漢人及漢文化的氐人部落遷徙至城邑間或者是城池周邊與漢人雜居,一起棲息生活。”

“而大雜居隨著時日的推遲,也將會逐漸的漢化氐人,與之融為一體。”

“不過,此策都是曠日持久的良策,得長期施行或許才會有成效,絕非短期間就能馴服郡間各氐族部落。”

話至此處。

他話語間稍是頓了頓,遂又道:“對了,將軍,不僅如此,在施行此道策略時,絕不能有欺壓氐人的舉動。”

“相反,還要時刻提供氐人些許利益,讓他們能夠理解到,自願與漢人雜居、相處是會有極大好處的。”

“而不會受到虐待。”

一番番話語而落。

將自己關於“大雜居,小聚居”的這則論點徐徐闡述以後。

趙統的話音便戛然而止。

此政策乃是跨越了一千多年後的天朝所施行的少民政策。

說實在的。

以趙統目前的經驗來看,他也不知此政策究竟能否沿用。

但此政令既然在後世都取得了卓絕的效果。

就說明此政策關於如何安頓外族人是極其正確的方案。

雖然現在是三國時代。

可能施行下來,並不一定能取得後世那樣的成效。

但其中過程,是值得去借鑑的。

至少趙統向霍峻提供了這麼一個思路。

那接下來他在制定政令下達時,所想也會愈發全面。

而趙統也覺得,自己有先知先覺,並不一定要全盤照搬。

只需要向關鍵的些許人提點一下。

或許就會有來源的靈感啟發。

而此事也果然如此。

經過趙統這一席話語所給出的各種思路。

諸如什麼以夷制夷,大雜居,小聚居。

霍峻心下也的確是漸漸生成了些許想法。

而與此同時。

他自然是眼神裡再度升起對趙統的看重。

思吟許久,霍峻忽是側首說著:“阿統,吾有一子,年紀方面比之你年輕數歲,先前他一直跟我習練武藝,研讀兵法韜略。”

“心下也早有上戰場歷練的心思。”

“此番阿統你駐軍羌道,乃是徑直與涼州的隴西郡毗鄰,正是我軍接連曹軍間的邊境所在。”

“我想讓他跟隨著你上陣廝殺,不知阿統意下如何?”

“啊?”

忽然間的一席話語。

也令趙統一時間有些面色一愣。

什麼情況?

你就要將兒子交給我帶著歷練?

但趙統心下想歸想。

霍峻也是想明白了。

此番自己主要任務是坐鎮郡治下辯,以穩定二郡間的政局穩定,或許與曹軍發生衝突的機會並不多。

而趙統本人無論是統御能力還是卓絕的戰略眼光都不俗。

或許還會時常與曹軍爆發衝突。

自己將兒子跟隨著他廝殺,或許還能搏出一番軍功呢。

霍峻想得也是極其周到。

聞言,趙統也忽然是意識到,霍峻的兒子不會就是後期為蜀漢鎮守南中的大將之才霍弋吧?

此人才能顯赫。

且對蜀漢忠心耿耿,直到劉禪投降並被押解至洛陽過後。

他方才攜部歸附了以司馬昭執政的“大魏。”

但那時節,蜀漢早已滅國,也不存在叛國的行為了。

後面還攜部接連收復了交州的日南,九真等郡。

聯想著此人的才能,外加上既然霍峻都已經開口了。

趙統也不好意思拒絕,便直直應諾了下來。

“既是霍將軍開口,晚輩自然不會拒絕。”

“只要他能夠吃得軍旅之苦,跟隨著晚輩屯駐羌道也無不可!”

趙統沉聲說著。

聽聞著其爽快應允,霍峻面上也是浮現出了濃濃的喜悅之色,遂偏向一側叫喊著:“弋兒,過來!”

此話一落。

便見一側的一位十七餘歲的少年,身著戰鎧,面上青澀,但身長八尺有餘,長得也魁梧無比。

渾身亦是無比健碩。

顯然,他也是從小習武,並未荒廢。

靜靜打量著霍弋,趙統心下漸漸也是做出了中肯的評價。

由此看來。

似霍峻這種將門世家,還是極其注重後輩的培養的。

“不知父親可有何吩咐?”

隨著霍弋縱馬奔來過後,也快速拱手沉聲相問著。

聞言,霍峻面色笑容未散,繼續說道:“你接下來便隨阿統前往羌道駐軍,可好?”

一聽聞此話,連霍峻都沒有料想到,自家兒子竟然會應諾得如此果斷。

只見霍弋連連回應著:“父親,孩兒願追隨統兄,屯駐邊境,防範曹兵的來襲。”

看著其子如此果斷。

霍峻一時間也是苦笑一聲。

他倒是有些低估了趙統對於年輕同輩小將的吸引力了。

趙統以弱冠之年齡便獨當一面,連戰連捷,戰功無數。

同齡之人,基本都有好勝拼搏之心,甚至是濃厚的衝勁。

趙統表現如此優秀。

他們第一反應自然就是濃濃的崇敬以及嚮往。

其次,便是欲效仿趙統那般,揚名於軍旅之間。

霍弋自小隨父習武,研讀兵書。

胸間早已積攢著濃濃的求戰之心。

特別是趙統與他相差不了數歲,卻已然是能夠獨當一面。

早已便視做是心中的偶像。

現在能夠追隨他麾下。

霍弋自也是求之不得!

應允得自然就無比迅速。

“好,既然弋兒沒有意見,那接下來就得好好表現。”

“切記,務必要遵循阿統所施行的軍令,絕不可抗命行事。”

話音落罷後。

霍峻也是果斷將面色間掛起的滿面笑容給收了起來,轉而是一副極其嚴肅的神情,予以吩咐著。

“但請父親放心,孩兒必不會令您失望!”

霍弋也是拱手,無比堅決地說道。

這個年齡段的少年,基本都將是衝勁,拼勁最為旺盛的時刻。

也是極為自信的時間。

回應也是果敢乾脆。

待有了這一番插曲過後。

霍峻攜部行進至建威,於此短暫歇息,又走訪調查當地的民情,心裡大致有底過後,方才攜部再度啟程。

往郡治下辯城行去。

待各部行進至下辯以後。

趙統遂也與之進行道別。

隨後領本部之兵繼續往西前進,直奔重鎮羌道。

至於霍弋,經過一番深思過後。

鑑於他才初次進入軍旅,趙統安排至自己的親衛營間。

這樣時刻跟隨在自己身邊,也能夠提升得更快。

他相信。

既然霍弋原史上便有名將之資。

現在自己在叢中指點,培養一番。

那他肯定也能更快的成長起來。

一路之上。

瞧著越往西行進,途中的道路便愈發平整起來。

一時間,趙統心下便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羌道乃是武都郡北接隴西,西毗鄰西羌各族的重鎮所在。

從地形來看,這周遭地形恐也是以平地為主。

而現在自己麾下也有一支精銳的騎士軍團。

那接下來他可就大有可為了!

趙統心下徐徐想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