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天儀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黃權奉命進行稱王後的一項項事宜後。

又有原漢中太守張魯親自出面,宣揚劉備稱王乃是順應天命。

他鎮守漢中十餘載。

於郡內各地間的民望本就深厚。

劉備本人這麼多載來,仁義之心早已人盡皆知!

有這雙重的buff積累下。

漢川之地欲支援劉備稱王的呼聲也愈發高漲起來。

幾乎是達到了一呼百應!

而隨著民望的逐步增進下。

黃權親自負責於沔陽大設高壇,準備昭告天下,稱王之地。

多日過後。

待一切都準備就緒。

也不待許都方面有所回應。

當然,明眼人都知曉,現在天子被囚禁深宮,政令早已出自曹操一人之手。

他又豈會批覆這則表文呢?

南鄭西北面。

漢水已西的沔陽境內。

這日,即便是九月中旬的時節,可依舊是烈陽高照,天空中晴空萬里,白雲鋪滿著藍藍的天空。

劉備身著一席赤紅色王服,頭戴以珠玉所制的王冠,領銜於前方,後方則是文武諸臣各自執著紅、黑朝服分左右兩側排列行進著。

一眼望卻。

只見地面上撲著無比喜慶的大紅毯。

一排排相視而過,似是一條長龍一般,是那麼的莊重。

隊伍、規模也越發之大。

諸人跟隨劉備身後。

緩緩往高臺下走去。

約莫過去兩刻鐘的功夫。

文武諸臣方才一齊屹立於臺上排列著。

此會壇則盡數是甲士林立。

兩側的甲士也幾乎是個個都威武不屈。

手執長戈屹立於此,默不作聲。

渾身更是無形間散發著一股威壓之感。

隨後。

劉備再度拾步徐徐移動至高壇上。

他方才扭轉身子,面露著臺下甚至是最下方列著整齊軍陣的軍士們。

眼神裡流露著濃濃的渴求之色。

甚至是充斥著一股股的自信。

以及面上充斥著無比的莊重感。

他一時間不自覺間想起來了這數十載的種種遭遇。

自二十餘出頭的年紀便起兵,立誓要拼出一番功業。

歷經波折,飽經滄桑,轉戰南北,直到今日他方才是有了自己的基業。

佔據了荊、益二州此半壁江南。

麾下文武之士也愈發的人才濟濟。

劉備腦海裡不自覺間浮現出此種種念頭。

面上也不自覺間浮現出了一抹興奮之色。

現在乃是他事業的上升時期。

他自己也終於如願以償!

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王位。

他漸漸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方才目視著壇下諸人,滿面笑容的堅錚說道:“諸位將士,此番若無汝等之功,若無汝等浴血奮戰。”

“我軍恐也無法據有漢川全境。”

“現又蒙汝等一齊推舉我為王。”

“我也是深感惶恐,只願日後我等能北伐功成,還於舊都,再度中興大漢。”

一席席堅錚有力的話語徐徐而落。

劉備隨之更是舉起掌中長劍,奮力高呼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在今朝。”

這一句政治口號劉備奮力吼出。

亦是瞬息之間感染了現場間的情緒。

麾下文武諸臣。

底下結陣的一位位將士,也是厲聲高呼著。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瞬息的功夫。

似乎是全軍軍心士氣是達到了最為高潮之際。

可謂是軍威鼎盛。

若此時己方後勤能夠跟得上。

攜部趁勝出秦嶺已伐關、隴之地。

必將會勢如破竹!

收復西京又何足掛齒乎?

望著麾下的將士、諸臣間的人心鼎沸。

劉備面上也不由流露出了一抹會心的笑容。

隨即。

在黃權的親自主持下。

一道道稱王的步驟開始進行著。

首先是劉備親自領著諸人跪倒於地,焚香禱告,進行祭天儀式。

待此事告一段落。

黃權齊聲的宣示著,日後左將軍劉備將是大漢旗幟下的一諸侯王,並以漢中郡為封地,譽為“漢中王。”

並當眾宣佈曹氏把持朝政,囚禁天子於深宮,霍亂朝綱。

更是人人得而誅之!

與己方乃是不折不扣的世仇。

一齊再度宣示以後。

接下來,也將進入了本階段最為重要的儀式。

封賜大典!

此刻,黃權手拾著一封帛書,乃劉備親自所擬的王命。

他靜靜走到臺階上,攤開徐徐唸叨著:

“此漢中大戰無比激烈,艱難,甚至是各部將士,諸位文武諸臣,都奮力搏殺,乃是有功之人。”

“現對諸人封賞,以示祝賀。”

一語語的開場白落下過後。

黃權方才唸到了正題:

“以劉禪為王世子。”

“擢升許靖為太傅。”

“擢升賴恭為太常。”

“擢升法正為護軍將軍,尚書令。”

“擢升劉巴為尚書。”

“擢升楊儀為尚書。”

“擢升黃權為中領軍,並巴郡太守。”

“擢升關羽為前將軍,持假節鉞,總督荊州諸軍事。”

“擢升張飛為右將軍,持假節。”

“擢升馬超為左將軍,持假節。”

“擢升黃忠為後將軍。”

“擢升魏延為鎮遠將軍。”

“擢升李嚴為輔漢將軍。”

“擢升趙雲為虎威將軍,領中護軍。”

“擢升霍峻為平西將軍。”

“擢升劉封為副軍將軍。”

“擢升趙統為振威將軍。”

……

一言一語的唸叨著。

約莫過去了不知許久,黃權方才徐徐將數十於諸臣間的封賜給一一道罷。

至於諸如諸葛亮等坐鎮成都之人,則是官職大小並未有何變動。

此次受到加封的文武諸人基本是參與了漢中之戰的數十大小官吏。

一番番的加封落罷。

壇下再度是一片歡呼熱烈之勢。

“漢中王承天順命,必能掃除國賊,再度中興大漢。”

“漢中王威武!”

一記記的高喝聲持續了半響。

隨著漢中王劉備親自揮手所打斷,現場方才一瞬之間無比的寂靜無聲。

似乎是沉吟了許久。

劉備方才鄭重的宣佈著:

“此戰,我軍諸位將軍之勇,已經足以令曹賊予以擔驚受怕。”

“日後恐也不敢再度犯境。”

“且此番馬孟起,趙子龍,張翼徳等將軍,亦是勇冠三軍,他們之勇無人可擋!”

“孤深思熟慮後,欲加封五虎上將。”

“以關雲長為五虎上將之首。”

“張翼徳,馬孟起,趙子龍,黃漢升為其餘四虎。”

“日後此五位大將將是我軍之間榮譽最高之將。”

“汝等可有何異議乎?”

一語而落。

劉備再度是擲地有聲的高聲宣示著。

接下來。

整個祭壇之下,流露著濃烈的聲勢。

“漢中王聖明!”

“漢中王聖明……”

將士們,諸位群臣們一齊爆發出宛若山海其鳴般的吼聲。

緊隨著。

此番到達現場的馬超,黃忠,趙雲三將也是身披堅甲,一齊拱手抱拳的謝恩道:

“末將感謝漢中王之大恩!”

一語語而落。

一場盛大的稱王祭天儀式也在喧鬧之間宣佈結束。

各級官吏,諸群臣也將在接下來回返自己的職務裡。

而隨之,新稱王的劉備也將有許多事務急待他所解決。

首先,便是關乎於漢中守將的人選。

漢中地理位置雖是無比重要。

但卻是接壤關、涼二地的前哨所在。

亦是巴蜀之地的屏障,鎖鑰之地。

現在既然己方暫時一時半會沒有全力北伐的心思,那劉備便不可能長期坐鎮於此。

而隨著劉備離去,漢中守將該如何敲定呢?

但隨著此事劉備一直遲遲未宣佈下來。

軍中也逐漸流傳了些許的風聲。

而軍中諸將談及最多的便是,鎮守漢中郡的重任必將會是由位列五虎上將的張將軍所執掌。

“沒錯,肯定會是張三將軍。”

“聽聞張將軍從漢中王起兵以來,便一直生死相隨,從未離去。”

“且張將軍還與漢中王情同手足,勢同生死。”

“漢中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又如何會交與他人呢?”

此事也是愈發的流傳擴大開來。

軍中各部將士所聽聞,私下所議論者逐步增多。

此事也不知如何就傳到了正駐防武都郡的張飛處。

待張飛聽聞此事後。

也是一臉笑意的與麾下諸將笑口常開道:“哈哈,各部將士所言不錯!”

“本將也以為,待漢中王班師回返成都之際,我將會調防於漢中所鎮守。”

“那末將等就先提前恭賀張將軍了。”

一語落的。

麾下各部將瞧著自家將軍如此自信的神色。

也紛紛是提前拱手祝賀著,面色浮現濃濃笑容道。

而待劉備與麾下的法正,黃權一席商議過後。

也做好了接下來漢中以及周邊地區的防禦部署。

隨即。

為了以示莊重。

劉備特意於郡府召集文武諸人,宣佈此事。

但即便他已經稱為漢中王,但劉備也並非享樂之人。

也並未大肆的予以進行改造、修繕郡府。

而是基本保持了原樣,作為臨時王府。

對於劉備而言。

大造宮殿,為圖虛名那不過是無為之君方才會所做之事。

現在正值天下大亂。

一切都屬於百廢待興之舉。

能夠儘量儲存民力。

那就無需禍害漢中郡諸地。

郡府之間。

文武諸人身著正規的朝服,屹立於兩側間。

劉備也是無比莊重的穿戴好華麗,隆重的王服,頭頂王冠,居於主位之間,沉聲宣佈道:

“諸位,我軍與曹賊先前曾在陽平關下拉鋸了將近大半載的歲月。”

“即便現今曹軍已是退卻,但我方千里從巴蜀運糧翻閱大巴山脈而來,早已是人困馬乏,百姓疲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接下來,我方將進入一段漫長的休養生息。”

“而漢中郡以及周邊地區,皆乃重要的戰略要地,不可棄也!”

“為了保證各地間的穩固,孤深思熟慮後,做出了如下部署。”

先是一番番話語予以介紹一番。

方才切入到正題,宣佈著各地駐軍以及部將。

“武都、陰平二郡,分別乃是巴蜀,漢中的西甚至是西北面防線,為了維持二地間的安危以及有效管理。”

“孤思慮一番,決議在二郡間設立一位都督,以統一節制境內諸軍政事,全權管理。”

“孤欲以平西將軍霍峻為二郡都督,督軍坐鎮於郡治下辯,以負責二郡間的諸軍政。”

“並以子龍之子統,振威將軍攜部五千步騎坐鎮羌道,以協助都督霍峻防範關,涼二地的曹軍,予以來犯!”

提議將趙統放置武都前去歷練。

此事最初也是謀主所提議的。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

武都郡既是邊境。

接下來的一段時期裡,雖然曹、劉雙方或許都難以爆發起大戰。

但想來小規模的摩擦是必定會有的!

而且,武都,陰平二地境內不僅氐人等各族勢力眾多,可謂是錯綜複雜,且還與西羌各族毗鄰。

以趙統目前所展現而出的非凡軍略。

若還能在數載間在武都如此複雜的局勢中如魚得水的話!

那日後必能有所成就。

但劉備又考慮到趙統畢竟尚且年幼。

全權將二郡的軍政交與他。

此事也會太過草率!

故而,他方才是任命穩重的霍峻為二郡都督,從旁予以相助趙統管理。

此自然才有歷練的作用。

聽完此則任命,已經從陽平回返南鄭的霍峻也連忙拱手領命道:“末將領命!”

“定然會久保二郡不失。”

一番話語而落。

霍峻也是持著無比堅定的神情吐露著。

瞧其神色,劉備也是放下心來。

趙統自然是暫時沒有級別參與軍議。

此刻趙雲也站出來代替其子謝恩。

緊隨著。

劉備再度沉吟一番,鄭重說道:“至於接下來的重鎮漢中,孤欲撥萬餘精銳於鎮遠將軍魏延,總督漢中軍務。”

“不知文長可否領命?”

一語而落。

劉備眼神也掃向了左側的魏延,遂相問著。

聞言,饒是一向自傲無比的魏延,此刻聽聞竟然任命自己總督漢中軍務時,也一時間似乎是沒有反應過來。

腦海裡的想法,有些遲疑。

為什麼會是我?

不應該是張飛親自鎮守嗎?

近日來關於軍中的私議他不可能不知曉。

誠然。

他自己也覺得不太可能是他鎮守。

畢竟,論資歷,論親近程度,甚至是戰功,官職,勇武,他都無法與之相比。

但現在是當真事情出乎了意料之外!

懷揣著意外之喜。

魏延連忙站出拱手領命道:“臣魏延必定不辱大王重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