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進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眾人現今間所討論的戰報正是由趙統平定東三郡後,差人送往成都予以得知下一步動向的軍報。

先前受上庸當地豪族所暗中引曹軍來進犯上庸,大破曹將牛金一事尚且還未彙報呢。

這一刻。

諸人一一看罷信間的內容過後。

言語間都不自覺間流露出一片讚譽之聲。

話至最後。

法正也面露嚴肅之色的拱手說著:“主公,似趙小將軍這般,若是多載過後,我方現如今正活躍於戰陣之間的老將都垂垂老矣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來,他也定能承繼主公復興漢室的衣缽,繼續攜後輩們繼續剿賊興漢。”

“此乃主公之幸,亦是大漢之幸也!”

一語而落。

法正言語說得極其美好。

此話令劉備一聽,面上也是浮現出了濃濃的喜色。

人嘛。

都是願意聽好話的。

沉吟一陣。

從旁護軍黃權拱手說著:“主公,既然現在東三郡已經趨於穩定,關於當地派遣官員上任一事,是否該提上日程了?”

此言落下。

劉備似是心下早有人選,但他還是試探性的相問著:“依公衡之見,若是令阿統屯駐上庸,如何乎?”

“觀近一年多來的總總表現,權以為憑趙小將軍的能力,統領一方應無大礙!”

“但權不建議令其留守上庸。”

“此是為何?”

聞言,黃權繼續解釋著:“對於小將軍而言,權覺得不應該將之受限到某一地方,只做一區區郡守之才。”

“而東三郡,是日後連線我方漢中與荊州間的通道所在。”

“沿漢水水域傳遞兩州間的訊息,比從江陵跨越魚復傳遞軍情至成都的路途更方便快捷。”

“外兼東三郡距荊州不遠,有關將軍從旁照看,憑上庸之險阻,抵擋曹軍來襲的攻勢料想沒有太大問題。”

“此事倒也不必太過擔憂!”

“主公只需令擇他人上任即可。”

一番番的話語落罷。

黃權也詳細從各個方面解釋了一下。

劉備聞言過後,也頗為贊同的點了點頭,以示附議。

誠如黃權所言。

趙統作為己方二代將領中的後起之秀,自身能力顯赫。

若想令其有更大的成就。

肯定是不能將其受限於同一個地方。

如此。

只能是在限制他才能的發揮。

況且。

黃權所說不錯,東三郡相鄰荊襄,有著關羽的幫扶之下,想來也無需太過重視軍備,只需將政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便可。

不過嘛。

處理政務確並非是一朝一夕間就能處理好的。

這需要多年來的從政經驗。

以及多年的為官之道方才能弄好。

現在趙統年幼,雖在軍中已經豎立了不小的軍威。

但從政方面,或許還略顯稚嫩。

還需多加磨鍊才可!

從黃權的解釋中,劉備腦海裡也延伸出了許多東西。

隨即,他心下漸漸有了些許決定。

思索一番。

黃權又徐徐說著:“主公,現漢中已定,若不出差池的話,張將軍收復武都郡亦是十拿九穩之事。”

“而武都與隴西相鄰。”

“此地敵情複雜,且境內羌氐部族分佈眾多,日後會是我軍出兵北伐關涼之地的前哨。”

“也會是我軍與曹氏相持涼州的屯兵要所。”

“且武都郡即便日後失守,也並不會太過影響我方戰略佈局。”

“所以,權建議……”

“公衡是想提議令阿統提軍屯駐武都?”

還不待黃權話音落下,劉備便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遂出言相問著。

“主公所言極是!”

“權正是此意呢。”

“若是日後小將軍當真不幸失守,也能令其吸取失敗的經驗。”

話落。

黃權亦是直言回應著。

“嗯,孝直以為呢?”

劉備隨即也側首問詢著法正的意見。

“此事,正無異議!”

“全憑主公定奪!”

趙統作為傑出的後起之秀。

現在要予以大肆培養。

法正肯定是大力贊成的。

培養優秀的後輩儲備人才。

這是一個強有力的勢力麾下,都必須要考慮的大事。

況且。

目前曹氏一家獨大,實力遠遠強盛於孫劉兩家。

想要復興漢室。

單憑他們這一代人,想要在數載之間就完成,難度可想而知?

而似關羽,張飛等這一輩足以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年紀上已是歲月不饒人。

也在戰場之上活躍不了多久了。

這些東西,以法正的聰慧,自然也是能夠看出的。

他也理解劉備欲開始培養似趙統這類足夠出類拔萃的二代後裔等將領。

自不會出言反對!

瞧著自己最引以為傲的謀臣都沒有生出何等心思。

劉備心下也漸漸有了底。

緊隨著。

他將此事暗暗記在了心底,等待準備忙碌完關於漢中戰後的事務,待局勢徹底穩定下來以後,便付諸實施。

當此事稍微落一段落。

此時,兩側的法正、黃權二人不由相繼對視了一番,遂面上微微流露著輕笑之色。

二人輕輕交換了一番意見後。

法正隨即當先拱手勸誡著:“主公,現漢中已下,卻不知主公下一步可有何打算呢?”

忽聽聞此言。

劉備心下神色一動,一時不知法正何意,遂稍作沉吟,遂如實回應著:“我欲先屯駐南鄭,待州郡安寧,政局穩定。”

“然後便攜眾班師而歸成都,待休養數載,積蓄軍械糧草,等民殷糧豐之際,再度誓師北伐,以收復西都。”

“以待還於舊都,欲似高祖東征滅賊,效仿光武一般,滅賊興漢,再創大漢盛世。”

“卻不知孝直以為此舉如何乎?”

一語擲地有聲而落。

重新將此話題拋回至法正處。

一言而落。

法正似是胸間早有良策,此刻也是面色浮現微微一笑,輕輕拱手予以回應著:“啟稟主公,當按此行事也!”

“但正以為,再度誓師北伐之前,主公應還錯漏一事,尚未實施也。”

此言剛落。

劉備神情微微一凝,有些驚訝道:“孝直,所指何事?”

“主公,應順天承命,上表奏請天子,以表為王。”

“如此,方才可名正言順,起兵效仿高祖,光武那般伐奸賊曹氏,以匡扶漢室,重振大漢河山。”

一番番的話語落罷。

法正此時間亦是面色無比莊重的徐徐道來。

“啊?”

此言一聽,劉備瞬間面色大變,遂立即駁斥著:“孝直所言,日後休得再度提起!”

“此事萬萬不可也!”

說罷,劉備面色一板,高聲道:“我自起兵以來,拼搏至今,方才據有了兩川之地,可現今之間,天子蒙塵,尚且居於曹賊鼓掌之中。”

“天下百姓亦是身處水深火熱之間。”

“我尚顧還未有付有餘力解救之。”

“又豈能在此緊要關頭,表奏天子以繼王位乎?”

一番番的解釋之下。

劉備面色上也是越發嚴肅起來。

他直直駁斥著法正稱王之提議。

瞧著主上如此做派。

法正悄然向從旁的黃權使了一記眼色。

另一面的黃權便面色嚴謹的分析起來:“主公,您乃是漢室帝胄,又是當今天子親自查閱宗譜所承認之皇叔。”

“現天子蒙塵,被困於深宮之中,且自身沒有自由可言,又如何能拯救深受其害的大漢百姓乎?”

“主公且身為純正的漢室宗親,理應上表奏請為王,遂號召天下臣民一齊反曹。”

“以便早日清掃奸賊,肅清漢室。”

“以令大漢重歸一統。”

此言一落。

黃權也開始為劉備講述起了大道理。

此言一落。

法正遂也立即接過話茬,繼續說著:“主公,昔日,高祖帝曾有白馬盟氏,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逐之。”

“但現今之間,曹賊一介異性,尚且逼迫天子,殘害諸如荀彧這般的漢室忠臣,擅自令立為公爵,又加九賜。”

“並在鄴城周邊大肆挑選封地,又將鄴城立為魏都。”

“此人之篡逆心思,早已是昭然若揭。”

“若主公如今如不順天應人,豈不是將大失眾望?”

“主公若不上奏天子為王,又如何順天意,應民心,號召天下士民共討曹賊耶?”

“萬望主公切莫推辭也!”

一記記的話語徐徐落定。

可即便是二人已經將勸誡之言提及到了這個份上。

劉備卻依然是神情無比堅決。

直直回覆著:“公衡,孝直,汝等休得多言!”

“我現今寸功未立,尚且還未收復舊都,又有何德何能居於王位之上?”

“此話萬萬不可再提!”

“我萬死不受!”

這最後一語方落。

便見劉備渾身彷彿忽是散發著濃濃的堅定之色。

不可動搖的決心。

法正,黃權二人再度微微對視,眼神裡卻只得是一記喟然長嘆。

只得是先行閉口不談,待過後在做決斷。

二人稍後止住這道話題。

劉備隨即也差遣諸人迅速往北面去查探涼州馬超方面的戰局情況。

沉吟了好半響。

劉備方才插開此話題,徑直問詢著:“孝直,汝以為,現今之際,我軍是否還應繼續於隴西之間,令孟起攜羌族之力與曹軍所抗衡乎?”

聞言,法正稍作沉吟,遂便輕聲說著:“主公,正以為,待武都收復以後,我軍便可全線採取守勢。”

“待兵精糧足之際,再度誓師北伐,大舉出征。”

“現漢中已下,已無須在與曹軍所僵持。”

此言一落。

瞧著劉備如此堅決反對上表稱王一事。

法正也知曉此事急不得。

需得慢慢來。

遂也是絲毫不再提起,而是徑直回應著劉備的詢問。

話語落下。

片刻功夫後,他又徐徐解釋著:“先前,主公令孟起北上憑昔日之威,號召羌氐部族一齊攜眾擾亂涼州秩序。”

“乃是希望能藉此分散曹軍攻略漢中間的軍力。”

“現在我軍暫時一年半載無大舉北伐之所需,便無須在費勁心思徒耗於涼州。”

“此乃其一,其二,我軍也不可令各羌氐部族損失太多,若是因此而削弱他們部落間的實力。”

“恐待後面,他們也會因此受到緩過勁來的曹軍大力征討。”

“羌人勢力之盛,日後大舉出秦川北伐之際,得其助力,亦將事半功倍也!”

一記記的話音落罷。

法正徐徐為劉備講述著前因後果。

劉備聽罷。

亦是瞬間明白了過來。

遂連忙應附著:“孝直所言甚是!”

“那就依孝直之意,待翼徳攜部收復武都過後,便可命孟起攜部回師。”

諸人一齊商議過後。

劉備也是迅速下定了計議。

而就在漢中方面的戰事進入尾聲之際。

東三郡間。

上庸境內。

隨著曹軍主將牛金攜部大舉入侵於城下遭受著趙統率部迎擊失利過後。

接連退守至外圍防線屯駐。

待請示了許都方面的指示過後。

牛金亦是瞬間領命,遂分批命令各部退回南陽郡的重鎮宛城屯駐。

上庸再度重新恢復往日間的寧靜。

由於此刻的前房陵太守蒯祺一家已經奉命差人護送往成都而去!

此時的東三郡間政務便暫時由孟達所代理處理。

而趙統則攜本部屯駐於城外。

以為軍威,震懾內外宵小。

以防大戰過後,又會多生事端。

而孟達的第一件要務便是張榜安民。

然後專程差遣官吏前往各家各戶予以慰問。

由於此番曹軍一路侵佔以來。

沿途也是大造殺戮。

予以燒殺搶掠。

早已令郡內鄉民是怨聲載道。

看著孟達所施的一番番政策頒佈。

不過數日之間。

上庸境內的治安便煥然一新。

先前遭遇屠戮的士民們也再度安定下來。

瞧著這一番從政手段。

趙統看在眼裡,也不由暗自佩服。

此人在為官之道上的確有數分造詣。

“怪說不得原史上劉備,諸葛亮會令孟達起兵攻略東三郡呢。”

“此人倒也是一位人才。”

一時間。

趙統在心下暗自唸叨著。

可與此同時,他心下也浮現出了數分擔憂之色。

他知曉。

以自己目前的資歷,肯定是無法被任命為三郡間的長官統領三郡的。

那之後的東三郡郡守等軍政長官肯定會是另有他人執掌。

而原史之上,東三郡的安寧是由劉備假子劉封以及孟達所統領。

可如若這一世還是他們二人。

那自己辛苦所平定的三郡,恐有危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