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逍遙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連續將近十餘日的攻勢下。

雖然指揮權由吳將呂蒙所接過。

吳軍各部的軍陣也確實無比嚴謹。

但在張遼等將的協力防守之下。

即便合肥城遭受著重重強攻。

卻依然是牢不可破!

牢牢將吳軍抵擋於城下。

而隨著連連的久攻不下。

吳軍各部將士間也是愈發的受到打擊。

好不容易提振起來的軍心士氣再度低落數分。

整個營間的情緒已經是無比消沉起來。

面對著軍中的消極情緒。

諸將都已是心知肚明,知曉現今之間已經無法再度攻克重鎮合肥了。

紛紛心下萌生了退意之心。

麼辦法。

由於己方剛登岸集結之時。

就已然是遭遇到了曹軍的忽然攻襲。

那時節。

連衝陣的數百餘眾都無法圍殺。

全軍士卒間的士氣就已經是無比低落。

現在,堅城在前。

確接連攻略不下來。

軍中也已是鬥志全無,軍心一落千丈。

面對著此等窘境,孫權自然也是有所察覺。

他遂召集諸將商議一番。

最終,計議已定。

各部徐徐往江東退卻。

準備終止此次對合肥的征伐。

眾人都明白。

就以現今間的士卒鬥志繼續戰下去。

除了徒損軍力以外,沒有其他的絲毫作為。

聯想著這些。

孫權開始與呂蒙,甘寧等將商議起退兵路線。

“嗯,主公,不如先退兵至逍遙津北岸吧,然後在由小獅橋徐徐渡河過南岸,再度沿巢湖的水路退回濡須塢。”

商討良久。

呂蒙敲定出一條退兵的路段。

孫權聽罷,稍作思索,遂也拍案決定下來。

直至次日凌晨。

城下的吳軍營地間。

各部士卒在上級將官的領導下。

正逐步沿東南方向撤退。

而此刻。

張遼正巧在巡視城牆四周。

忽然之間。

從高處俯瞰而下,隱隱間發現吳軍營間似有動靜。

轉瞬間。

他便立即停卻了腳步。

遂走到了更高處靜靜觀察起來。

當隱隱察覺到正在逍遙津北岸時,被眾人所簇擁著的一人時。

張遼心緒瞬間就活躍了起來。

心下暗自思忖著:

“吳軍竟然在緩緩撤退?”

“若是能夠趁機尾隨殺出,能否突破戰果,小勝一場?”

一番番的沉思之下。

他亦是漸漸的在心下打定了主意。

遂快速往軍府奔去。

聽聞張遼請見有要事相商時。

護軍薛悌也沒有絲毫猶豫。

立即就召集起李典,樂進二將。

不一會兒。

諸將齊聚一堂。

由於時間關係,事出緊急之下,張遼也是直接開門見山道:“諸位,方才遼在巡視城防時,曾注意到吳軍似乎正在緩緩沿逍遙津撤離。”

“遼以為,我軍若是能夠攜部大舉殺出,忽然襲擊之下,必能大破敵軍,以擴大戰果。”

此話一落。

聽聞張遼竟然欲再度主動出擊。

護軍薛悌面上都不由微微浮現出了些許的驚異之色。

“嗯?此事行嘛?”

“畢竟吳軍先前登岸集結之時,就已經是被文遠,曼成你等率部突襲了一次,恐怕現在敵軍有防備呢。”

“甚至於,這或許就是吳軍所施展的陰謀呢?”

“明知無法強攻破合肥城,便故作撤退之勢,實則是想引我軍攜眾出城作戰。”

“然後在重重圍殺我軍呢。”

一語而落。

不僅僅是護軍薛悌有這個擔憂。

從旁的李典也不由應聲附和著。

即便是一向驍勇善戰,藝高人膽大的樂進此刻都不由是贊成著二人的意見。

聞言,張遼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稍作思索,遂沉聲說著:“諸位,遼針對此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我軍已經攜部突襲過吳軍一次。”

“那想必敵軍定然也是所想,必然會以為我軍不敢在出城突襲他們第二次。”

“如此間,他們的後部軍想來也並不會有太多軍力。”

“我軍出其不意下,或許能有奇效。”

一席話落。

張遼面上亦是展露著濃濃的自信之色。

但看著護軍薛悌面色間依然還掛著沉思之狀。

以及流露著絲絲猶豫之色。

張遼面上似是忽然升起一絲決絕。

直接拱手高聲道:“護軍,其實我軍根本不必憂慮敵軍是否是真撤退還是假撤離,我軍只需要觀察一番敵軍動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究竟是否往南岸的逍遙津真正撤離即可!”

“只要他們假戲真做,那我軍此次突襲也定能馬到功成!”

說罷。

他就說出了自身的計劃。

此次率部突襲,直接城內七千餘眾的守軍全權出動。

以畢其功於一役!

瞧著此計劃如此的瘋狂。

護軍薛悌也不由愣了一下。

隨即,他有些猶豫的回應著:“文遠,此事還是算了吧!”

“此次既然吳軍已然撤離,那我軍也為了穩妥起見,還是放棄出擊襲擊吧?”

“此事風險還是極高的!”

“全軍出動,一旦稍有閃失,恐怕令合肥城都將不保矣!”

一語落的。

從旁李典、樂進連聲點頭附和著。

面對著同僚間的猶豫不定。

張遼鄭重直言道:“諸位,遼有必勝的把握。”

“還請一齊出擊,我等共同並肩作戰,大敗吳軍所部,以挫敵軍之銳氣,令其不敢輕易來犯我疆域。”

此話稍落。

他話語間頓了頓,遂又話鋒一轉,徑直解釋著:“何況,今日吳軍乃是軍中士卒間情緒低落,暫時引軍撤退罷了!”

“待其軍休整完畢。”

“不知何時,那孫權必然也會再度捲土重來。”

“到那時,合肥城將時刻處在危險之中,無論何時都將需要陳兵防守。”

“若如此,則會急劇增加我東南防線的防禦壓力。”

“倒不如,我軍乾脆一戰徹底打疼敵軍,令之聞之色變,不敢輕易來犯!”

“此豈不美哉?”

張遼率先表達出了自己的建議。

無論同僚如何勸說,他都堅定的附和大舉出兵突襲吳軍各部。

但即便如此。

護軍薛悌還是沒有下達最終的信心。

思索一陣後。

他不由再度問詢著:“對了,文遠所說必勝的把握,卻不知究竟是指什麼呢?”谷

一言而出。

張遼面上浮現著微笑之色,遂輕輕回應著:“據先前遼曾攜眾巡視過逍遙津一帶。”

“逍遙津正處於施水與肥水之間的交匯處,兩岸之間有著河流的阻隔。”

“可放眼望去,方圓數里間唯有一座寬不過數尺的小獅橋。”

“遼想,只要我軍在敵軍差不多都渡過河後,在發起攻勢以後,提前命一部繞過戰場中心,前去將此橋給斷裂開。”

“然後,等待敵軍主力都基本撤退得差不多了,即便我軍此刻在發起攻擊,那敵軍也幾乎無能為力了!”

“我軍可從容圍殲吳軍斷後的吳軍。”

“如此天賜良機,還望諸位萬望不要失去!”

“所謂軍情緊急,還請萬萬不要猶豫不決。”

一記記的話語而落。

只見張遼的言語間似是也流露出了數分的急切之色。

時間稍微了過去了片刻。

隨即,護軍薛悌似乎才是被說服。

方才是有些無奈的回應著:“好!”

“既然文遠如此自信,那此次便依舊以你為將攜部殺出吧。”

“由悌親自固守城防。”

“一邊是防範吳軍突然又趁勢殺回,奪取合肥。”

“一邊是為你等接風洗塵,祝你等能夠旗開得勝,凱旋歸來。”

一記記的祝賀語落定。

張遼瞧見說服了諸人。

隨即,他也是沒有做絲毫的猶豫。

立即令李典,樂進迅速歸隊。

然後,他開始以第一時間集結起駐防全城的守備軍力。

集結起各部將士。

引領著樂進,李典快速殺出。

直逼往吳軍各部所退卻的方向追擊。

而就在曹軍密謀準備追擊之時。

此刻的吳軍各部早已經抵足了逍遙津已北。

各部士卒正在激烈且緊張的沿著小獅橋徐徐撤離。

此刻。

孫權則是佇立在高處。

身旁四周圍攏著一圈圈戒備森嚴的精銳親衛,車下虎士。

他自己此刻亦是身著金甲,腰懸利劍,身後背負著箭壺,腰間也插著一張弓。

配著接近八餘尺的身軀。

即便是統御將士稍弱的孫權。

此刻,渾身間也不由盡顯威武之軀。

眼神面對著合肥城的方向駐足了許久。

目光裡方才隱約間透著一股惋惜。

他此次幾乎是集結了江東的人力物力。

將近十餘萬眾。

他本欲一舉突破合肥這座江淮的門戶。

然後趁機席捲淮南之地,以窺視青徐兩州或者是威逼中原腹地。

幹一番大的事業!

卻未想到,自己攻城十餘日。

除卻損失不小以外,合肥城卻依舊是無比堅固。

現在含恨退兵。

他又豈會甘心?

他心間此刻又何嘗沒有稱霸中原的心?

但現實卻是給了他重重一記巴掌。

他竟然連面對敵將數百餘眾衝擊的勇氣都沒有。

反而是讓敵軍數百眾在己方軍陣間不斷拼殺,耀武揚威著。

令各部士卒的情緒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打擊。

方才令軍心都無比低落。

繼而導致了攻城時鬥志全無。

他一聯想到那日,若是自己不躲在高坡上,而是親自引領將士們圍殺了那數百眾。

己方士氣必然會迅速高漲起來。

又何至於今日灰溜溜的攜部倉促撤離呢?

面對著這一連串的心思。

孫權此時心下是無比的可惜。

沉吟了好一陣。

他方才問詢著從旁負責協助各部撤離的將領陳武道:“現在各部撤離的情況如何了?”

此言一落。

陳武不假思索的迅速回應著:“啟稟主公,現在各大部已經基本撤退至逍遙津南岸。”

“大軍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

“還有一小部分尚且還未過去。”

他也是隨即快速拱手的稟告了一番。

隨後。

他話鋒一轉,又迅速拱手勸說著:“主公,您乃是萬金之軀,現在各部主力基本都已退到逍遙津南岸。”

“不如,您也先行過橋吧?”

“後面的軍力,由末將負責就行了。”

說罷,他還特意提醒著。

只不過。

此言一出。

孫權卻彷彿是瞬間豪然說道:“嗯,不,此次由孤親自執部斷後。”

“待各部撤離過後,孤在最後撤離。”

一語而落。

瞧著孫權面上流露著濃濃的堅毅神情。

陳武卻是忽然有些懵逼。

什麼情況?

親自斷後?

一時間。

陳武彷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響後,亦是迅速拱手勸誡著:“主公,此事萬萬不可!”

“曹軍士卒間的戰力極其強悍!”

“若是待主力都退至南岸過後,一旦城內的曹軍忽然大舉殺出。”

“那時節間,恐主公您將會處於危險之中呀!”

聽聞著了陳武的一席席勸說之語。

孫權卻是並未附和。

思索了一番,遂才是沉聲說著:“不,此次由孤親自斷後。”

“若是敵軍膽敢殺出來追擊我軍。”

“那到時你等就時刻注意一下。”

“隨時準備向已經撤退至南岸的我軍主力傳送訊號,讓他們重新結陣殺回來圍殲曹軍。”

“只要敵軍膽敢追擊,那我軍屆時就可將計就計,殲滅曹軍主力,趁勢再度攻城。”

一瞬之間。

孫權亦可謂是重新思索出一道良策。

徐徐面對著諸人說著。

勸說許久。

孫權卻是執意要斷後。

陳武也無法,只得多安排親衛軍護佑在其身旁,從旁保護。

而大軍也在繼續往南岸撤離著。

眼看著,留在北岸的吳軍主力已經越來越少。

須臾之間。

張遼,樂進,李典等將已經各自攜部大舉來襲。

當曹軍將士紛紛面對著正在北岸尚且還來不及撤退的吳軍時,眼神裡似乎都在放著光一般。

見狀,張遼立即揮刀高喝著:“將士們,殺!”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一席號令傳下。

曹軍軍陣間似是吼聲頓時震動起來。

紛紛向北岸的吳軍發動了攻擊。

在張遼的率領之下。

曹軍各部亦是宛若猛虎下山般,悍勇無比的就殺入了吳軍陣間。

頓時間就短兵相接起來。

兩軍也激烈交戰至一團。

瞧著曹軍果真大舉向己方襲來。

正在觀戰的孫權瞧著這一幕似是面上浮現出絲絲得意的笑容。

好似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他隨即立即傳令道:“命令下去,令南岸的各部主力重新折返結陣殺回來。”

“圍殺曹軍,趁勢奪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