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落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漢中最為關鍵的決戰正式打響。

即便曹操已下定決心撤軍。

但看見劉備軍主力全軍壓上過後。

他也是果斷的命令各部回身反打。

兩軍驍將亦是盡出。

齊齊廝殺於這一片狹窄卻又慘烈的土地之上。

鮮血浸染……

兵器交織聲直直而落。

無盡的嘶吼聲亦是宛若雷霆般的瘋狂。

張飛、黃忠,魏延,劉封,吳蘭等將。

曹軍方面。

亦是夏侯惇,張郃,徐晃,曹真,高祚,懈剽各自攜部迎戰。

雙方直從天日殺至傍晚時分。

原始的曠野之下已是無盡的殷紅。

那層巒疊嶂所堆積著的屍首無不是彰顯著這場戰火的殘酷。

激戰一日。

雙方選擇了罷兵休戰。

但此戰劉備軍各部卻是佔盡了上風。

回返臨時屯駐的營壘中。

大帳間。

饒是一向喜行不顯於色的劉備此刻亦不由面色浮現著濃濃的喜悅。

他的確需要好好分享這股喜色。

概因自他與曹軍廝殺多年以來。

與曹操也打了數十年的交道。

雙方激戰少說也有數十戰。

自己幾乎是屢戰屢敗,毫無勝績。

今日的決戰卻是大不盡相同。

己方佔據了全面上風。

他亦是頭一次壓制了曹操。

此等喜悅,焉能不喜?

“孝直,若是我軍明日繼續如此與曹軍決戰,你覺得能否一戰擊潰?”

雖然心下笑容不減,但劉備自從有了法正過後,便也養成了隨時問策的習慣。

“主公,依目前的局勢看,曹軍士卒雖已是強弩之末,但他們所爆發而出的強悍卻依然顯示出了精銳之士的戰力。”

“我軍想要正面決戰擊潰曹軍的難度太過大了。”

“依正看,不如出一奇策,重創曹軍為好?”

“只要不讓曹軍安然退出秦嶺,那待我軍徹底穩固漢中局勢過後,將可隨時屯兵威脅關中方面。”

“現黃老將軍已陣斬曹氏宗親大將夏侯淵。”

“此人曾虎步關右,於羌氐部落間享有極高的軍威。”

“可此人已亡,這對於我軍接下來的北伐將會大有裨益。”

一番番的話音落罷。

法正笑容可掬,輕輕沉聲分析著。

“不知孝直可有何奇策?”

聞言,法正稍作思索,隨即道:“主公,現子龍所部已經攻取了祁山堡,掌控祁山道與隴右之間的聯絡。”

“也斷絕了曹軍欲從隴右間協助主力撤軍的企圖。”

“那麼曹軍主力想要安然退卻關中。”

“就必然的只能沿陳倉道撤退。”

話至此處,他再度面露微笑之色,隨即微微說著:“漢中五道,祁山道已被子龍將軍所部掌控,儻駱道,褒斜道,甚至是更東面的子午道道路都極其險峻且狹窄。”

“小股部眾通行尚且不易,大部隊行軍無異於自尋死路!”

“而陳倉道寬闊,地勢也相較平坦。”

“這也是曹操會退軍關中的必經之地。”

“既如此,還請主公立即差人迅速前往祁山堡,令子龍攜部從側翼進軍武都,為曹軍製造混亂,增添壓力。”

“如此,曹軍軍心必亂!”

“我軍在抓住戰機趁勝猛攻,定能重創敵軍。”

一記記堅錚的話語落罷。

劉備亦是立即應聲附和道。

“孝直所言甚是!”

“就按此策行事。”

聽聞著此策,劉備更是面色越發洋溢著笑容。

隨即,他就立即差人往祁山堡行去。

雙方休整一夜。

關於白日的慘烈戰局。

曹操自然也是歷歷在目!

他此刻立於營外,靜靜的目視著遠方,思緒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今日的劉備當真是羽翼俱豐,不可與往日同日而語了呀!”

他不由浮聲感嘆著。

他知曉。

現在的劉備已經成了氣候。

不再是當初他隨意蹂躪的那個弱勢群體了。

“明日的大戰該如何應對呢?”

曹操一時間也狐疑不定。

瞧見了今日己方全面落入下風的局面後。

此時的曹操也基本上是喪失了繼續戰下去的信心。

就在他思緒萬千之際。

卻見謀臣劉曄正巧趕來拜見於他。

“曄參見丞相。”

“哦,是子揚啊,不知深夜前來,可否是還有何要事否?”

一席相問。

劉曄此刻也並未繞圈子,而是直言拱手相問著:“丞相,不知您對於今日的戰局如何看?”

“若是繼續激戰下去,可否有勝算?”

“子揚覺得呢?”

黑夜間,曹操面上不露聲色,遂問道。

一語落地。

劉曄沉吟了一陣,說道:“丞相,若是比拼戰力,我軍將士間的精銳程度其實絲毫不亞於敵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現下的情況卻是,我軍久戰於陽平關,將士們早已是人困馬乏,已成強弩之末。”

“外加上夏侯將軍不幸身亡,又給軍中將士蒙上了一層陰影。”

“致使將士們軍心也下滑太多。”

“也方才導致了我軍在今日的決戰上落於下風。”

話至此處,劉曄轉瞬之間,臉色卻是忽然鄭重了起來,遂沉聲解釋道:“我軍並非懼怕敵軍。”

“只是現階段繼續在於此與劉備軍決戰無絲毫的必要,實非明智之舉!”

一席話落。

他幹淨利落的回應著。

並未直言己方決戰此刻一定無法戰勝敵軍。

而是從側面的種種不利因素來詮釋己方無須繼續僵持。

聽聞著劉曄的一番番解釋。

曹操心下也算是初步有了底,

“對了,丞相,我軍接下來得時刻注意一下祁山堡方面。”

“早在先前,趙雲所部就控制了祁山道,掌控了漢中與隴西間的聯絡,與煽動涼州諸羌族部落起兵造反的馬超緊密相連。”

“我軍得注意一下,謹防趙雲會攜部突襲武都郡,從側翼威脅我軍主力的安危。”

“此事不可小覷!”

緊隨著。

劉曄又出言提醒著。

而有了劉曄的一番話後。

曹操之後也是下定了決心。

當天夜裡。

他就命各部漸漸收拾起了行裝。

待次日,天剛剛矇矇亮時。

曹軍各部相繼往陳倉道退卻。

等著劉備軍主力各部用過早飯。

再度大舉殺來時。

只見曹軍臨時營地已是空無一人。

須臾間。

對於劉備而言。

卻是有道不盡的可惜!

此一戰,終究是沒有盡全功啊。谷

在他的想象裡,此戰要抓住機會重創曹軍主力,然後接下來逐步掌控漢中政局的穩定。

再緊隨著。

就是以待時機,大舉縱兵出秦川,以北伐關中。

以完成還於舊都之理想。

可現在曹操撤得很快。

麾下精銳主力得以保全。

那等曹軍休養生息一番。

依然會是頭疼的勁敵。

己方出秦嶺,也會為收復隴右,關中之地增添很多難題。

但事已至此。

再多想這只是枉然。

面對著這些情況。

劉備忽然跳下的盧馬,將雙股劍緊緊插在地面上,雙目靜靜盯凝著前方的陳倉道口,許久,方才厲聲高呼著:

“此戰,只斬殺一介匹夫夏侯淵也!”

“無甚大用!”

“若不能斬殺張郃,將依然會是我軍攻取關隴大地的大敵也!”

一記驚呼。

劉備宣洩了一番心中情緒。

誠然,這也是他的憂慮之處。

當初的虎步關右,雖是以夏侯淵為主。

可張郃也是緊緊跟隨著征討涼地。

現即便夏侯淵身亡。

可若是張郃依舊鎮守西線邊陲。

劉備知道,己方攻克的難度依舊還是很大。

隨著曹軍已經退出漢中諸地。

劉備接下來也在謀臣法正的建議下。

遣張飛攜部率吳蘭,任夔等將進軍武都,陰平二地。

務必將此二地劃入版圖之中。

隨即,他方才攜部徐徐退回陽平關。

繼續命霍峻鎮守此關。

以護佑漢中全境的安寧。

隨之。

劉備大軍方才大舉退回了首府南鄭。

由於漢中新近收復。

正是權利交替之際。

郡內政局尚且不穩。

甚至是原漢中太守張魯等人如何處理,也是一道問題。

待大軍抵足南鄭。

劉備也避免大軍驚擾到城中士民。

便特意命麾下各部於城外紮營。

他則領親衛統領陳到以及白耳兵,以及文武諸人入城。

聽聞劉備到達。

臨時掌管漢中的護軍黃權也親自率漢中官員出城相迎。

雙方剛一見面。

劉備便率先笑容滿面的迎了上去,緊緊握著黃權的手說著:“公衡啊,此事翼徳都與我全權說罷。”

“言要不是有你當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恐我軍並非能夠如此順利的就拿下漢中全境。”

“此戰,公衡你當為首功矣!”

一番話落定。

瞧著主上的熱情,黃權也是頓時間感到了一陣的受寵若驚。

“主公過慮了,權不過是盡了些許綿薄之力罷了!”

“此次能夠驅逐強敵,令曹軍退卻,還得仰仗將士們拼死作戰之功矣!”

黃權此刻也是拱手鄭重說著。

“哈哈。”

聞言,劉備也不由面露笑容,遂道:“公衡過謙了,各有各的功勞嘛,我定當按功行賞!”

一言落罷。

諸文武便一齊拱衛在劉備後面入城。

途中。

劉備輕聲的與從旁黃權相問著:“公衡,聽聞漢中太守張魯先前在你的勸降下,是拒不歸降?”

“此事可否屬實也?”

此話方落。

黃權眯眼細細一思,便鄭重點點頭道:“主公所言不錯,確有此事!”

“但張魯不降於我軍,卻並非出自他的本意。”

“實際上,對於張魯來說,無論是歸順我軍亦或是曹賊,都沒有什麼問題。”

“可他麾下卻有一人極其青睞曹賊。”

“哦?此是何人?”

“張魯麾下的功曹閻圃。”

“張魯幾乎對此人是言聽計從。”

話畢,黃權頓了頓,接著說道:“也正是此人的進言影響下,張魯方才會下定決心準備歸順曹賊。”

“若不是張將軍攜部趕赴南鄭,配合於權控制全城,又在緊急時分及時掌控了陽平關,阻止了曹軍攻取關城。”

“恐怕當時陽平破關之日,張魯已經降曹。”

聽聞著黃權講述了一番番的事件來龍去脈。

劉備心下也頓時有了底。

隨即,他忽然出言相問著:“閻圃此人,才學如何?”

“啟稟主公,閻圃飽讀兵書韜略,且又極其擅長治理民政。”

“進能隨軍出謀劃策,謀定乾坤。”

“退亦能治理一郡之地,綽綽有餘也!”

“倒也是一方人才。”

“若能收之,那對於穩定漢中時局將會極為有利也!”

聽聞著黃權的一番評價。

劉備內心間也漸漸的對閻圃做起了一番評估道。

隨著劉備親自入主首府南鄭過後。

也是標誌著漢中全境正式被收復。

益州之地也終於是自張魯分裂二十餘載後,再度歸於一統。

劉備全據了巴蜀加漢川各郡。

接下來。

劉備令黃權暫時全權負責處理漢中間的政務,以及整頓吏治。

而他則親自於郡府間接見了張魯。

“張魯,不知你可願歸附於我軍?”

聞言,張魯也是坐鎮一方數十載的諸侯了,洞察時局的能力自然還是有的,瞧見即便是勢力最為強盛的曹操傾盡全力前來爭奪漢中,都無法奈何之!

他也知曉整個益州歸屬劉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此刻,面對著招降,又豈會拒絕?

“魯願降!”

“嗯?聽聞張太守先前曾有意獻城歸順曹賊爾,卻不知為何如此痛快的便宣佈歸順呢?”

一時間,劉備也是故自不知的說著。

“左將軍有所不知!”

“並非魯不降於將軍,只是魯麾下的功曹閻圃一直進言令我歸順曹賊,方才令魯遲遲猶豫不決,未做出最終決定。”

“還望左將軍明察!”

一語而落。

瞧著張魯果斷賣掉功曹閻圃後。

劉備對其僅存的一絲好感也沒有了。

隨即,他忽然面露嚴肅之色道:“本將先前瞭解了一番,聽聞汝執政漢中的多年來,雖在郡內大肆傳教。”

“倒也讓郡內士民安居樂業,糧食富足。”

“使漢中成為了一方淨土。”

“想來汝為官一方,也有數分能力。”

“不知你可否在本將治下再度治理一方呢?”

此言一過。

劉備也算是對其丟擲了橄欖枝。

可張魯卻是出乎意料的婉拒了。

“左將軍,您實屬是太過抬舉魯了。”

“魯不過一傳教之人,平素除卻傳教以外,對於為官之道卻是不甚精通。”

“魯希望將軍能恩准魯繼續傳教。”

“至於治理州郡,魯建議左將軍啟用功曹閻圃。”

“他有治世之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