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暢通無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連對自己於家軍自信百倍,對自己兄長的實力深信不疑的於雲祿,此時此刻,也不得不接受了這殘酷的事實,整個人都陷入了匪夷所思當中。

“那荊辛又是何人,竟能擋住于禁三將的進攻,這等武道簡直已超越了呂布,世上有些奇人,孤怎麼會一無所知!?”

曹操拳頭擊打著案几,厲聲喝問道。

左右眾手下們提及此事,又是一陣驚歎,個個臉上都湧動著不可思議的表情,一瞬間的功夫,荊辛這個名字在他們腦海中的形象,已經形如魔鬼一般。

那劉曄卻嘆道:

“這荊辛只是默默無名而已,不想會在這麼關鍵的時候,跳出來相助廖賊,那廖賊的運氣也實在是好。”

劉曄這一席話,非但沒能平伏眾將們心中的狐疑,反而對他們的精神又是一次沉重打擊。

不少人的腦海中,有那麼一瞬間,迸射出了這樣一個念頭:

莫非,那蜀國劉備當真是天命所在,有廖化這樣的人去輔佐?

我們輔佐魏帝,與蜀國鎮東將軍廖化作對,難道真的是在逆天而行嗎?

若不然呢,如果廖化不是天命所在,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奇人異士,竟前赴後繼的跳出來,去投奔廖化,為廖化賣命?

難道那些奇人異士,都是傻子嗎?

一片驚歎,一片沉思之中,郭嘉站了出來,默默道:“魏王,于禁已敗,蒲坂津失陷已成定局,潼關再守下去已無意義,速速兵退長安吧。”

兵退長安!

這個字,如刀子一般,狠狠的扎在了曹操的心頭,扎到他一陣的心痛,感到心都在滴血。

潼關啊,大魏門戶,賴以拱衛國門的根本所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曹操就算是作夢也沒曾想過,潼關有一天會被攻破。

事實上,潼關也確實沒被攻破,卻是被他不戰而棄,被敵人不戰而破。

原因,僅僅是因為他比拼詭詐拼不過廖化,丟了蒲坂津這個看起來沒潼關重要,實則卻比潼關重要萬倍的關隘。

“潼關一失,蜀賊就能從弘農大道,暢通無阻的入關,大軍直逼長安,你打算叫孤怎麼再禦敵?”曹操語氣沉沉,瞪向了郭嘉,目光中難掩幾分怨色。

正是郭嘉獻計,叫他抽調蒲坂津之兵南援潼關,儘管最後做決定的是他自己,但曹操內心深處,豈能不能郭嘉獻計失誤,存有幾分埋怨。

郭嘉心也在被刀割,卻只能佯裝淡定,拱手道:“長帝乃帝都所在,魏王經營數載,城牆堅厚,遠勝於潼關數倍,且城中糧草充足,足可支撐數年之久。”

郭嘉的語氣突然間豪邁起來,繼續道:

“今我軍雖敗,但實際上主力仍未受到根本打擊,依舊可聚集起近六萬步騎,背靠長安堅城,跟廖賊打一場鏖戰,只要能鏖到吳國大軍南下,我大魏便可轉危為安。“

郭嘉沒有明說,但言外之意已明了,那就是再請曹操派人前往吳國,向孫權求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前番為了儲存顏面,曹操不肯去向孫權發出求救,但到了這個地步,顏面什麼已不重要,保住大魏江山社稷,方才是重中之重。

大堂中,眾手下們都默然不語,到了這個份上,已沒有人再反對。

曹操沉默了下來,拳頭緊握,深陷的眶眼中,流轉著不甘的怒火,顯然心理在經歷著一場激烈的思想鬥爭。

心潮糾結了許久,曹操深深的嘆了口氣,拂手道:“罷了,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棄卻潼關,向長安退卻吧,孤再修親筆書信一封,再派毛遂往建業,去向那孫仲謀求救吧。”

當天,駐紮於潼關五萬多魏軍士卒,棄卻了堅守已久的潼關城,一路匆匆忙忙的向著長安城方向退卻而去。

魏軍大軍一走,關城內外的細作,便將訊息傳往了關外的蜀軍。

甘寧蔡冒等大將們,在得到了廖化的授權之後,當即盡起大軍,對潼關城發動了進攻,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這座關中門戶重鎮。

潼關一破,大蜀將士也不用再北渡黃河,可以直接走潼關大道進入關中,糧草也可可暢通無阻的一路由中原,經過潼關運往關中前線。

而蒲坂津一線,廖化在擊破了於禁的鐵騎軍團之後,為防塞北的鮮卑人對幷州一線趁機發動進攻,當即命太史慈和甘寧兩員大將,率一萬步騎大軍,星夜兼程趕回晉陽增防。

廖化本人,則以荊辛和王成為將,率一萬大軍繼續北上,攻破臨晉等馮翊郡東面諸城,再南渡洛水,幾天後與進至華陰一線的蜀軍主力會合。

至此,蜀軍二十萬步騎大軍,正式越過了潼關天險,進入到了關中平原地帶。

廖化大軍攻入潼關之後,繼續沿著向西的大道,浩浩蕩蕩的向長安進發。

因是曹操已決心集中主力,固守都城長安,故長安以東的大部分城池,都被曹操棄守。

廖化遂是一路暢通無阻,連破鄭縣、新豐、霸陵等諸城,二十萬大軍不日進抵了長安以東。

經歷了數月之久的拉鋸之戰,時年冬末,廖化終於看到了巍巍長安城。

這座漢朝的西京所在,這座經歷了戰火多次洗禮的古都,終於又一次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是繼續成為魏國的都城,還是變成大蜀的一座陪都,就將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決定。

廖化進抵長安城外後,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即刻對長安城發動進攻,而是對長安一帶的敵軍,進行了詳細的偵察。

根據情報,曹操已命自己的長子曹昂為監國,以統帥的身份率三萬魏國步軍精銳駐紮於長安城,以大魏王夏侯惇、老將曹彰,宗族小將曹真為副將,固守長安城。

而為了確保長安城不被二十萬蜀軍圍死,變成一座孤城,曹操本人又會合于禁等敗軍,率三萬多步騎精銳,於長安城西北一帶的渭橋一線設下大營,與長安城形成犄角之勢。

廖化深知長安城之堅固,非集中大蜀所有的紅衣大炮等重型攻城武器,方才有希望攻破。

且前番蒲坂津一役,曹操只損失了不過一萬鐵騎,至於更早的弘農一役,損兵的五萬鐵騎也都是羌人部隊,曹操自己僅損失了七千蜀藉步軍而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