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最佳導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現在是什麼時間?

現在是幻想……不是,現在是飆演技的時間。

小時光戀曲曾經說過,你演技最牛的時候,不是你拿獎的時候,而是你沒拿獎的時候。方沂此刻悟到了這個理,他是又驚又喜,還帶了些失落。

喜的是他竟然要拿更重的獎項,失落的是,他怎麼會沒拿到影帝呢?

像是輸給其他人也說得過去,怎麼就爆這麼一個巨大冷門?《秋喜》那片子怎麼樣咱先不說,票房接近於零的男主演拿影帝,是否合適呢。

郭天王人都恍忽了,機械的在那拍掌,估計打死都沒想到是這樣輸的,另幾個男演員也展現出了自己從業以來的高水平演技,將落寞的鼓掌拍出了一種喜慶,試圖在茫然中帶出快樂的感染力。他們的眼角下垂,但是臉頰的肌肉被強行拉扯起來,就給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拿到了東影節影帝的王乾元大眼瞪小眼,用力拍掌,旁邊的女演員秦海露不時偷瞄他的表情,生怕他繃不住。

——方沂這邊更是炸開了鍋。

劉天仙可不知道韓三坪給方沂“託夢”過啊,只以為他這次的獎沒了,湊過來安慰他。她顧不得眼下的攝像機,伸出長脖子回頭朝方沂笑。

她也不知道該幹什麼,就只好笑了。

但是笑的比落選了那幾影帝可難看多了,從這就看得出來,劉天仙的演技實在是不夠用。

等孫醇在那念感言了,鏡頭離開了,方沂安撫人心:“可能會拿後面的獎。”

憑什麼這麼篤定呢?

憑韓三坪的承諾。

韓三坪沒被查前,到了一個什麼程度?有一次金雞獎頒獎禮上,他親自參加了,而且落座在第一排。於是每個拿到獎的從業人員都不敢略過,特意繞道來找他,說“感謝三爺”。

新畫面的張維平,也就是和張一謀合作的那投資人,他看不慣這事兒,就給韓三坪取了個“座山凋”的名號。

座山凋是生死一句話的土匪頭子呀,他用來形容韓三坪。

靳冬並不知道這些內幕消息,齜牙咧嘴,感情大事不妙,郭凡可能是從哪裡聽到過風聲,反而臉上沒啥表情。

果不其然,五分鐘後,更大的新聞誕生了。

這是新聞,而不是冷門:方沂拿到了最佳導演。

他的位置安排在了第二排的正中間,所有人都起來和他擁抱,劉天仙喜極而泣了,覺得委屈的小方得以報仇雪恨,她原本氣急了,想講幾句孫醇老前輩的壞話,現在也全拋往腦後,目送方沂慢慢離開她,好久才坐下去。

方沂一路走上去,才發現這簡直是央戲名人堂啊,《鋼的琴》劇組全主創是央戲的,《我們天上見》導演是蔣文麗,央戲教師;《最愛》劇組除了郭天王全員央戲……到處都是央戲的熟人,現在連導演獎都是央戲在拿。

本屆金雞獎,從組委會主席到組委會成員,同樣是央戲幫佔據大多數。

央戲新世紀來的十年尷尬期終於結束,到方沂以演員身份反拿導演獎,這兒達到了一個新頂點。今年學校可以暗搓搓的鄙視另兩校了:

你們都是地方院校,只有我是直屬教育部的高校。

重鑄央戲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之所以是大新聞,是因為拋開那些野雞獎,方沂是華人圈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最佳導演得主。“最年輕”這個名頭,以前他並沒有能比得過同校的師兄夏宇。在那場最年輕的影帝爭霸戰中,夏宇憑藉著《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精湛表演,創造了一個寫小說也很難開的掛。

17歲拿到A級電影節影帝。

這個記錄,很可能再過五十年一百年,都沒有人能破掉,它根本就是一個無後者的記錄。

但方沂今天終於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記錄,把他的名字拔地而起,形成一道無人攀登的山峰,這裡沒有任何人敢於挑戰——演員尚且有極具天賦和靈性的早早脫穎而出,從而接近於夏宇的17歲影帝記錄。

而導演卻從來不是這樣。

因為導演不是一個人玩的閉關遊戲,它要的遠遠不止是天賦。

這一屆的最佳新人導演陸陽,從小耳濡目染,從轉行那一剎那開始就沒有任何停滯,他從導演助理、執行導演、處女作……升級打怪的每一個階段都極其順利,如果沒有方沂,他絕對是眾人最羨慕的那一個物件。

陸陽走得比盧川、寧昊這些順得多,早得多。

方沂陰差陽錯的沒有拿過最佳新人導演獎,所以實質上這就是他的第一個導演類獎項,他走了一條和傳統導演們不一樣的路,跳出了升級打怪的線性流程,他稍作觀摩,選擇直接跳到了最後一關,單刷最終BOSS。

然後無傷通關。

正如郭凡時常安慰自己的話一樣,“我才31歲,在導演這個行業,我實在還算是很年輕,不應該著急……”

但到了這個時候,當郭凡看到臺上發光發亮的方沂時,他自己也忍不住感慨了,而且又嫉妒、又憧憬,到底要一個怎麼樣的怪物,才能把這些做來顯得毫不費力。

教科書以後要怎麼說他這一段?

他是萬里紅中的一點青,雲層裡壓不住的一束光,實質上再也誕生不了另一個方沂;還是從此再也沒有老實線性升級的導演?大家都瘋了,以為自己是下個一步到位的“天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郭凡不知道,所以他嫉妒、憧憬。

但想的太多似乎十分掃興,現在也只有享受這一刻了。方沂得到的掌聲比任何時候都要更大,眾多從業人員心中和郭凡一樣,嫉妒、豔羨、甚至是憎恨和害怕,又不得不真心欽佩……原來人的感情能夠這樣複雜:

比起這一屆鬧劇百出、平乏無味的頒獎禮,至少有這麼一個人的加冕,是值得他們花上一個多小時端坐著來見證的,無論是來自哪個地區的電影人,絕不會感到無聊。

他們真的不知道這一刻是好是壞,但冥冥中意識到恐怕會是一個轉折點。想必過了很多年也會記得心中的感受,說不定比方沂還要印象深刻,畢竟方沂看上去並不激動,他拿了金雞獎和燙金證書,就隨手捏在一起,另一只手調整話筒,準備說話。

因為不知道是哪個獎,方沂沒有提前準備臺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