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姍姍來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暴雨整整下了一天,將襄平附近變成了巨大的泥沼,雨勢直到第二天才逐漸減弱,變成了了淅瀝瀝的小雨,然而雨勢大小,對於如今的交戰雙方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

幾乎所有人都病了,打不動了。

關羽滿臉糾結地看著面前的粗瓷大碗,兩條濃眉緊緊扭在了一起,他嫌棄地看看大碗裡滿滿的黑色液體,再抬起頭來,無奈地看著對面老神在在的華佗,“華先生,不喝行嗎,我感覺自己已經好了。”

春雨性寒,漢軍將士在雨中苦戰一日,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感冒的症狀,個別病情嚴重的甚至發起了高燒,華佗率領的醫護隊伍不停地熬煮藥物,照顧病人,忙得不可開交。

長時間淋雨導致體溫降低,引起人體免疫力下降,潛伏了許久的病毒開始肆虐,連關羽這樣鐵打的漢子都沒有倖免,好在他體格遠比常人強壯,只是流鼻涕和全身乏力而已。

這不,連華佗親自給熬的柴胡湯他都皺著眉頭不想喝。

“雲長啊,城外可還有數萬高句麗人呢,若是你們不能儘快痊癒,萬一高句麗人再次攻城怎麼辦?”俗話說牛不喝水強按頭,換成其他的病人,直接捆起來往嘴裡灌藥就行,但對面這條大漢可比牛要厲害多了,估計十幾個人是按不住的,華佗只能採取別的辦法來讓他喝藥。

關羽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見華佗用正事來壓自己,只好恨恨地端起大碗,咕咚咕咚地把整整一碗柴胡湯灌進肚子,“嘶--,啊--,苦煞我也!”

華佗見關羽面目猙獰,五官都皺在一起,心中突然沒來由的覺得好笑,“要是被人知道我遼東的好漢,大漢的猛將關雲長居然怕喝藥,估計連牙都要笑掉了。”

“我不是怕,只是不喜歡喝藥。”

“怕就是怕,好多娃娃一喝藥就哭,還得用糖哄呢,不稀奇。”華佗搖頭笑道。

“我真不怕。”關羽這人最好面子,被華佗當面一嘲笑,頓時覺得臉上掛不住了,索性一擼衣袖,將自己粗壯的胳膊露了出來,“來來來華先生,你也別說怕不怕,找把刀子切我胳膊,關某若是皺一下眉頭,叫一聲痛,我就不姓關!”

沒等華佗接話,門簾被掀開了,之前帶人去城頭巡邏的張煥把腦袋伸了進來,“能不能消停點兒啊,大老遠的就聽你叫喚了,有力氣是嗎,有力氣就去城頭上罵高句麗人去。”

“城外情況如何?”

張煥嘿嘿笑著走進了屋子,來到火爐旁脫下蓑衣烤起火來,他感受著熱量傳遍全身的美好感覺,愜意地眯上了眼睛,“你是沒見啊,高句麗的營寨現在整個都變成沼澤了,他們紮營的地方裡大梁水不遠,地勢低,水退得慢,估計這兩天都吃不到熱飯了。”

正如張煥所說,此時的高句麗大營中到處都是大水窪和泥潭,士卒們只能擠在地勢稍高的地方瑟瑟發抖,這兩萬多人如今已經完全不像一支軍隊,反倒像是流浪的難民,他們眼神迷茫,不知道該如何擺脫眼下的窘境。

所有的帳篷、所有的木柴都被雨水浸透,沒有東西遮風擋雨,沒有辦法生火取暖。寒冷、飢餓帶來絕望的情緒,並且不斷蔓延。

伯固身份尊崇,他的王帳在大營中地勢最高的地方,然而再尊貴的身份現在也換不來一碗熱水,原本就在雨中受了涼的高句麗大王此時縮在帳中,身上不停地顫抖,就算裹著他平日裡最愛的虎皮也無濟於事。

“拔奇,你去安撫,安撫一下我們的戰士,阿嚏!讓大家再堅持,等大梁水能過船,我們就撤軍。”伯固臉色發青,眼睛裡佈滿了血絲,在寒冷和疲憊的打擊之下,這位高句麗大王也不例外,發燒了。

拔奇就跪坐在伯固不遠處,聽到父親的吩咐之後只是應了一聲,身子卻沒有動彈。

他活了二十多年,從未見過自己父親如此衰弱的樣子,再想想那些戰士們,他們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吃到熱食了。

種種負面情緒交雜在一起,拔奇鼻子一酸,兩行熱淚忍不住從眼眶中簌簌而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到拔奇無助的樣子,伯固心中的怒火不禁一下子湧了上來,他努力支起身子,伸出手臂指著自己兒子低聲怒喝起來,“勝敗乃兵家常事,你哭什麼?我們沒有敗給漢人,我們是敗給了這瞎眼的老天!高句麗人什麼事沒經歷過,但那些失敗過去打不垮我們,現在,以後,同樣打不垮我們!這個時候你要站出來,你是未來的大王,不能讓你的子民看見你軟弱的模樣!現在給我出去,讓你的戰士看見你,看著你充滿鬥志的樣子!”

“兒臣遵命!”父親的訓斥讓拔奇瞬間清醒了許多,他抹去眼淚,用力吸了一下鼻子,向伯固重重磕頭,然後大步走出王帳。

守候在帳外的隨從馬上為拔奇撐起了雨傘,卻被拔奇一把推開,“戰士們都沒有傘,我也不需要。”

邁著堅定的步伐,拋開了往日裡努力塑造出來的高貴模樣,拔奇就像是普通的高句麗軍官一樣,來回穿梭在每一個士卒聚集的地方。

皮靴裡已經灌滿了泥漿,華麗的袍服下襬也已經滿是泥濘,但拔奇恍然未覺,如今他的眼裡只有忠誠的戰士。

伯固的怒喝不斷地迴響,不斷地激勵著他。

我是高句麗未來的大王,要讓戰士們看見我充滿鬥志的樣子!

“英勇的高句麗勇士們,我們這一次的出征失敗了。”面對士卒們,拔奇坦然地承認了失敗,而他的話語也讓惴惴不安的將士們松了一口氣,畢竟沒有人願意拖著酸痛不已的身體再去進行徒勞的攻擊。“我已經派了人去看大梁水的水位,只要洪水過去,我就立刻帶你們渡河,回到國內城。”

“多謝大王子殿下,多謝大王子殿下!”高句麗士卒們早已被寒冷和失敗折磨得失去了鬥志,如今聽到喜訊,他們終於歡呼起來,雖然聲音有高有低雜亂無章,但足以讓拔奇冷峻的臉上露出笑容,在這一瞬間,他突然間明白了伯固的用意。

高句麗人已經無力組織進攻,退軍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但是,在這絕望籠罩,惶惶不安的氣氛之下,誰能帶給他們活命的希望,誰就能在這些士卒們心中積累恩德和威望。

小手段,但是有用。

有了信心之後,拔奇的聲音越發洪亮,“大王說了,他看到了我們高句麗人的勇猛和忠誠,他也說了,我們沒有敗給漢人,只是這老天不作美。我們這一次失敗沒有什麼大不了,等到高句麗人積蓄起更多的戰士,我們會再次來到遼東,將最肥沃的土地納入麾下!”

“大王萬歲,我等一定誓死追隨大王和王子殿下!”一名將領在人群中率先振臂高呼,在他的帶動下,士卒們也整齊地舉起了手臂,一遍一遍地呼喊起來,在這一瞬間,高句麗人似乎忘記了身體上的寒冷和痛苦,心中重新被美好憧憬所充滿。

若是沒有能力帶給人們實質性的好處,那麼就給他們希望。

就在此時,在襄平南邊幾十裡外,一支漢軍部隊正在泥濘的道路上奮力前進,這支部隊有一千多人,正是劉備親自率領的遼東漢軍主力。

“幸虧前天在新昌向百姓們要了許多蓑衣,要不然咱們可就都成落湯雞了。”張飛一邊走著一邊樂呵呵地說著,對劉備的先見之明讚不絕口。

新昌這邊從前天開始就下起了毛毛雨,為了以防萬一,劉備就用軍糧和新昌的百姓們換了他們家中的蓑衣,結果派上了大用場,昨天雨勢開始變得大了一些,但有了蓑衣的庇護,漢軍前進的腳步沒有受到多大的阻礙。

劉備抬起頭看著遠處,再走幾十裡就是此行的終點襄平城了,“不知道襄平那邊有沒有下雨,也不知道雲長他們和高句麗交戰得怎麼樣了。”

“大哥放心吧,有二哥在,高句麗人來再多都不怕。”張飛信心滿滿,隨後就扭頭向著身後的隊伍大聲喊叫起來。“都加把勁,咱們就快到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