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戰(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403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戰(四)

第403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戰(四)無極有甄氏

PS:有點事,剛到家,傳的晚了,見諒。(手打小說)

如何說服文丑、張燕、郭聞贊同攻略冀州的計劃呢?郭嘉苦苦思索。

恰在此時,突然奔來一名傳令兵:“甄貴妃親屬侯在轅門之外,請見司馬大人”

“甄貴妃?”郭嘉微愣三五秒之後,突然面露喜容:“是無極甄氏?嗯,若是以無極甄氏為誘餌,我攻略冀州計劃必然能順利進行。”

=====

卻說。

青龍元年七月十五日,劉杲於長安篡位登基為大漢天子之後,宋都又喜上加喜,應時傳來她懷孕為人母的喜訊。十月懷胎之後,宋都於今年春上安然產下一男嬰。母憑子貴,因為這個與新漢同歲的男嬰,宋都遂在群臣擁戴之下,被劉杲策命為皇后,成為劉杲的後宮之主——新漢第一位皇后。

董卓橫行西京長安時,為威逼劉杲,曾將宋泓以及與京兆宋氏與宋泓有關的直系,盡數投入牢獄。未幾,王允與呂布合謀共殺董卓,宋泓又因劉杲岳父這層身份,被王允委以重任。待而後,李催、郭汜反叛,為董卓復仇,反攻長安,危機之刻,李催、郭汜又被劉杲雲陽鐵騎乘勢擊破,繼而收服。因為此間種種,這數年,宋泓以及京兆宋氏雖然一直走在刀刃上,卻終未有實質性損傷。如今劉杲登基為帝,熬過重重苦難的京兆宋氏,瞬間飛黃騰達,成為新漢第一權貴豪門,似宋泓,他更被劉杲捧至大將軍高位。

一時間,京兆宋氏,內有宋都為皇后,外有宋泓為大將軍,且宋氏又是紮根京兆尹數百年的老牌世家,此時真可謂要權有權,要名有名。關西長安各派勢力,不論是跟隨劉杲打天下的從龍名臣,冀州顏良、文丑、趙雲、郭聞等等這批老**,還是涼州系、長安系、幷州系、勳貴系、前漢系、黨人系,皆無比慎重對待京兆宋氏。若非皇位坐的是劉杲這位強勢天子,宋泓這個大將軍還真敢與數年前的何進比拼一下誰的權勢更大。

與眾星捧月的宋都相比,先於宋都被劉杲娶為平妻的甄姜,卻恍若一枚黯淡流星,走出長安皇宮,再無幾人知曉。

之所以產生如此強烈對比,主要是甄姜在朝外無有家族勢力,引之為外援——這也是甄姜的選擇。

昔日,劉杲為並州牧時,有意徵辟甄姜兄弟甄豫、甄儼兩人為厚爵閒職,甄姜聞訊之後,卻反而質問劉杲:“夫君若是覺阿兄、阿弟有實才,可安撫幷州諸縣,自當徵辟為重職,依之為左膀右臂;彼倘若無才,又何必勞煩人心徵辟?時局混亂,無才之士陡據高位,是禍不是富。”

劉杲仔細想想,舉得甄姜說的也是那麼回事。再說,真實歷史上,無極甄氏雖有甄洛緊密聯系袁紹、曹操,他們家中卻始終沒有出現過任何名人,想來甄氏這一代的確沒甚能人。既然甄姜不樂意他徵辟甄豫、甄儼,劉杲也就放下那個念頭,反正無極甄氏一脈與甄姜彼此聯絡也少,甚至關係相當僵硬,憐愛甄姜的劉杲,卻也不願過多理睬無極甄氏。

青龍元年七月,劉杲投機長安時,留守晉陽的甄姜,因顧忌其他軍閥脅迫家人來逼迫劉杲站隊,遂暗遣錦衣衛、職方司以及各色戍兵,前去冀州迎接趙國洪波亭侯一脈以及無極甄氏族人。可惜,無論是洪波亭侯劉恭,還是無極甄氏,他們都不願遷家至關西。

劉恭回覆劉杲的信,只有九個字:“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

劉恭雖留戀故土,不忍遠離,但是他卻愛惜兒女性命,將謫長子劉卓、長女劉寒、次子劉泰,悄悄送至幷州,躲避兵災。

無極甄氏亦是乾脆利落的拒絕甄姜好意:“雖王莽亂世,甄氏亦不曾遷徙避難,況乎今日?且,幷州亦非安穩之地。”

雖然拒絕的乾脆利落,甄姜的母親張氏,卻也有心分拆家族以避亂世,遂準備令與甄姜關係比較好的二兒子甄儼,投往幷州劉杲。奈何恰逢甄儼的妻子劉氏懷孕,不便遠行,至於拋妻棄子投依幷州,甄儼又做不來。於是,甄氏投依幷州的事,就被拖下來。待青龍二年春上,田豐誘降田壯、策反劉彌,截斷幷州與冀州的交通要道後,甄儼再想去幷州避禍,也去不成了

近一兩年來,冀州局勢混亂,先是袁紹、韓馥之爭,後是袁紹、公孫瓚之爭,而後又是呂布縱兵太行山,但是作為穩紮中山無極數百年的本土豪門,甄氏卻反而愈加強盛。

王莽亂世,無極甄氏站錯隊伍,似甄豐、甄邯、甄尋、甄阜等新朝四甄,都是王莽的鐵桿親信。因此,光武皇帝劉秀中興之後,無極甄氏陡然陷入衰敗。不過,說它衰敗,也只是相對於新朝四甄那般滔天權勢來說,甄氏無論如何衰敗,總歸還是世吏兩千石的河北名門望族之一。

用後世話來說,無極甄氏雖然有所衰敗,但是兩百年來,甄氏卻代代都有地級市委書記人物——不是普通寒民能夠比的。譬如,甄姜父輩,其父甄逸僅僅爬到上蔡縣令,便因為突然爆發的黃巾之亂,死於兵災亂賊之手。但是,與此同時,甄氏卻還有一個爬至執金吾的甄舉,支撐著家族繁榮。當然,隨著甄逸、甄舉的相繼死去,甄姜這一代人,陡然出現斷層危機,顯露出衰弱氣象。

有道是,猛虎雖死,餘威尚在。甄氏之家,雖然陡然出現斷層危機,但是,它在中山郡,卻依然是個龐然大物。袁紹、公孫瓚交兵以來,冀州饑荒加重,百姓皆賤賣金銀珠寶,以換取活命口糧。依仗良田無數,囤積大量糧食的甄氏,遂趁機居奇提價,將本該三四十錢一石的糧食,沽高至三四千錢,才肯裝作好人模樣,向外界賣出一二。饑荒亂世,反而成為甄氏大發其財的好時機。

顯而易見,甄氏與此時其他的大族一般,都是些黑心的糧商,壓根不顧饑民死活的大量搜刮金銀珠寶,聚集沾滿鮮血的無數財富。關西糧荒危機時,似甄氏這樣的大族,因被朝廷幾番警告依然不知悔改,不知多少家名門望族,被劉杲藉以其他名義殺戮歸罪。也是冀州政治混亂,無論是韓馥、袁紹,還是公孫瓚,都無法鐵腕維持冀州秩序,才能令類似甄氏大族瘋狂兼併財富。對於甄氏來說,這筆黑心財不賺白不賺,自己賺總比別人賺好。

為防備亂兵侵襲搶糧,甄氏又呼聚鄉黨,訓練出兩三千族兵,畢竟,唯有武力保證,一家一族才能長存於亂世。本就是穩紮無極縣數百年的望族,又有兩三千人族兵,即便不考慮劉杲這層關係,袁紹、公孫瓚也必須正視無極甄氏的存在。

韓馥為冀州牧時,舉薦甄逸長子甄豫為孝廉,大多是看在劉杲的面子上;待時局日漸混亂,袁紹繼任冀州牧時,再舉薦甄逸次子甄儼為孝廉時,已經不僅僅視無極甄氏為劉杲枝屬,更多的想考慮如何從劉杲手中搶回這一筆力量。就好像真實歷史上,身為袁術姐夫的楊彪,卻不支援袁紹、袁術,反而扶持曹操一般,聯姻並不一定與其政治態度契合。在袁紹眼中,儘管無極甄氏這一代長女甄姜嫁給劉杲,但是無極甄氏依然是一個可以爭取的力量——尤其是無極甄氏這一代家主甄豫,與劉杲、甄姜的關係很僵硬。

不過,就在青龍二年夏季,無極甄氏反感劉杲一系的代表人物甄豫,卻突然患病死去。

繼任甄豫,成為甄氏本代家主的,是與甄姜關係比較好的甄儼。隨著甄儼的上臺,無極甄氏風向頓時更改,轉為徹底投向劉杲。前時呂布為常山太守時,無極甄氏唯恐呂布放兵抄略,立即串聯鄉黨,裡裡聯保,縣縣結盟,將中山郡打造成鐵桶江山。且,漢末名門望族之間還有不成文的規矩,父子效力不同勢力的,兄弟效力不同勢力的,比比皆是,似諸葛亮、諸葛謹、諸葛誕更是一門三方為冠蓋,各方軍閥卻不能因此而禍害其家族。

正是因為如此,袁紹、呂布雖忌諱無極甄氏萬般,在沒有徹底掌控局勢之前,卻也不敢明火執仗的圍攻無極甄氏——那會惹眾怒的

=====

中山郡,無極縣,甄氏主宅。

甄儼拜見郭嘉歸來之後,立即來尋母親張氏,彙報他與郭嘉交流成果。無極甄氏雖遭斷層危機,但仍舊未倒下,卻是多虧張氏這位老夫人及時扛下家族繁衍的重擔。八年前,她丈夫甄逸死於黃巾之亂;八年後的今日,她大兒子甄豫又陡然死於疫病,這些苦難非但沒有將張氏壓倒,反而令她快速成長為一位持家女人。早在她大兒子甄豫為家主時,甄氏家族的權力,就已漸漸被張氏抓在手中。

內堂裡聚集著張氏,以及二子甄儼、三子甄堯、三女甄道、四女甄榮等人。除了業已嫁出的二女甄脫,便是才十餘歲的小女甄洛,也涅著張氏衣袖,聚集在內堂。

這卻是張氏主持下的特色家族會議。

甄氏這一代,長子甄豫已死,中子甄儼、次子甄堯皆無成名資質,至於其他甄氏旁枝,也沒有出現聰慧可以依靠的大才。適逢亂世,甄氏之家卻無人能夠抗鼎立功,封侯拜相,實在是一種致命的遺撼。“家中無男兒,便須謀嫁女”,甄氏如今不得不如此來保證家族傳承。膝下這些女兒,在張氏眼中,都是未來可以輔助甄氏的外力,所以,每逢議論關乎家族未來的決策,張氏都勒令這些女兒必須在場,參與議論,即便給不出主意,也要增長見識。

甄儼說道:“妹夫此次東征冀州,派遣來的將領是張燕、文丑,負責安撫冀州的文臣則是郭聞。張燕是常山真定人,文丑是河間樂成*人,郭聞是趙郡邯鄲人,妹夫既遣冀州人東征,應該是想一舉攻克冀州……”

張氏不耐煩的打斷甄儼的敘述:“說重點軍國大事,不是我們能夠參與的,我們也不必參與姜兒之所以傳來書信,不是要你分析天下大勢的……你若真能夠分析天下大勢,我早令你去關西,跟隨你妹夫打天下去了對於你們來說,關鍵是能立下什麼功勞?類如協助徐榮將軍安撫中山諸縣,這些小事,才是你們應該做的”

甄儼尷尬的回覆張氏:“我按照母親的囑咐,向郭嘉申明我願意率族兵三千,輔助幷州軍攻打袁紹。不過,郭嘉卻說,幷州軍伍因為糧食限制,能少不能多,養不起太多散兵。與其我率三千族兵參戰,還不如運去三千石糧食。”

“不行”張氏搖頭否決道:“你必須參戰。一旦擊敗袁紹,你妹夫就十有**將成為當世光武皇帝帝王之家無親情,即便姜兒再被劉杲寵愛,也挺多封你一個可有可無的爵位,唯有軍功,唯有你率軍參戰,才能真正發揮姜兒的影響,進而封侯拜相,中興我甄氏。這是我甄氏大機遇,萬萬不能錯過。”

甄儼面露羞慚:“我也堅持過要率兵參戰,但是郭嘉隨後引領我,巡視幷州軍訓練。母親你不知道,我今日才知妹夫為何能以少勝多,擊敗董卓,登基天子高位。他帳下兵卒一個個都無比強悍,勝那袁紹兵、呂布兵十倍,更遑論咱們草草聚集起來的家兵郭嘉是看不上我們這些湊數用的家兵”

張氏不通軍事,聽見甄儼這麼說,也有些猶豫,不過她還是堅持說道:“不行你一定要立下軍功。咱聚集起來家兵,一個個都是棒小夥,即便打仗比不過你妹夫的百戰精兵,但是運輸糧草,總該可以”

甄儼點頭贊同:“若是運輸糧草,郭嘉倒是沒話說。不過,我該送去多少糧食?若是太少,顯不出功勞,若是太多,族內其他旁枝怕是不滿。”

漢世名門望族的力量之所以龐大,就是因為他更代表無數七大媽八大姨的支脈。平素間,這些支脈各自生活,挺多見面打個招呼,但是一旦遇到大事,這些支脈將會迅速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漢世,朝廷的統治止於縣,縣以下基本都是大族自治,鄉親彼此的矛盾衝突,很多都是委託名望宿老聚集群眾公審。

漢世門閥大族的權力,來源於對基層民眾的控制。門閥大族用什麼來控制基層?對內和解,對外安撫。就好比如今天下大亂,糧食緊缺,甄氏可以哄抬糧食,搜刮錢財,但是他卻不能黑心搜刮聚集在甄氏周遭的核心族人,非但不能搜刮,甄氏反而會向他們有條件的提供糧食供應。

糧食,尤其是對於亂世的大族,亦是件異常重要的武器。譬如,魯肅就因為隨手捐獻三千石糧食,而引起周瑜的重視。

張氏猶豫許久,勉強道:“不如按照三千兵卒口糧折算。一名兵卒一月耗費兩大石口糧,三千兵卒一月耗費六千石,半年則耗費三萬六千石。你且送去三萬六千石,若是前軍嚴重缺糧,再補三萬石。”

甄儼正準備聽令去置辦糧草,豈料偎依在張氏懷中的小甄洛,卻突然抬頭勸諫道:“手有萬錢,贈人一錢,此為施捨之恩;手有萬錢,贈人百錢,此為投機之賭;手有萬錢,贈人萬錢,此乃共患難之情。若是姐夫真是光武復生,其視我家,定非無極甄氏,而是大姐之家。二兄若非大姐之兄,三萬六千石糧食可否換來爵位?吾家之於姐夫,全在婚姻之情,二兄若想封侯,亦必須從情處著手。當此之時,若想姐夫高看我甄家,我甄家唯有傾盡家財,助姐夫一掃**今日低買高賣糧食所得錢財,比之姐夫一統中國後的封賞,疏輕孰重?”

張氏一愣,繼而柔著甄洛的頭,嘆道:“卻是我糊塗了儼兒,咱家如今總共有多少糧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甄儼奇異的望了甄洛一眼,才回覆張氏所問:“自前些年姜妹勸我積累糧食,以備今日亂世後,我家五萬七千畝良田全部及時耕收。除去前些日子的消耗,我家最少也藏有四十萬石糧食。”

張氏肅然點頭:“四十萬石糧食,你盡數都送去真定前線若是無極縣有人不服,要鬧事,你就向郭嘉借兵鎮壓另外,聯絡其他縣的大族,看能不能勸說他們貢獻出存糧”

======

決定捐家支援劉杲征伐冀州之後,張氏又留下甄儼單獨談話:“姜兒身邊的婢女,悄悄給我傳個話,說劉杲很寵愛姜兒。劉杲雖立宋都為皇后,但是外人卻不知,後宮真正主事的卻依舊是姜兒,若非宋都幸運懷中龍子,立為皇后的必是姜兒,而不是宋都不過,自古帝王皆是無情人,一時的寵愛,並不代表永遠的寵愛,譬如光武帝少年時,何等迷戀陰麗華,但是最終卻冷落陰麗華,改立郭通為皇后。若不是陰麗華生下明帝,陰麗華焉能衰而復興?”

“姜兒嫁給劉杲七八年,卻終未生育一男半女,想來或許有絕育之患。洛兒聰明伶俐,又有大智慧,相面先生亦說她有富貴之象,我有意將她也送入宮中,你以為如何?”

甄儼頓時拉下臉:“姐妹共娶一夫,這不好?姜妹也絕不會同意。”

張氏卻擺手否決,道:“有甚不好的。昔日,娥皇、女英共嫁舜帝為妃,不亦是一樁美事你仔細考慮考慮,我覺得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