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紅笙資本學習初體驗(求追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松林在很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獲得什麼之後,方向性也就愈發的明確了!

這邊週末的兩天在學習中很是快速的過去;

第二天早上從溫暖的被窩裡醒來,因為要趕往紅笙資本,所以他放棄了早上的鍛鍊專案。

從學校到達目的地要至少兩個小時,九點鐘上班六點鐘下班,中間一個小時午餐時間。

這樣緊湊的時間安排,無法使李松林再維持之前那樣的作息規律就是了!

生活哪裡是什麼都能讓你如願的,很多時候不過是我們磨掉稜角圓滑去適應生活而已;

早上六點半起床洗漱,隨意吃了個早餐也就坐上了從學校到紅笙資本的地鐵。

還不到七點的時候,地鐵卻已經擁擠了起來,瞧著那人擠人的架勢,李松林就莫名愁了幾分。

畢竟,自己就這麼一身西裝,弄皺了還好解決,可有些人帶著早餐啊!

一杯豆漿接直接GG,都不需要其他;

因為這些他格外的注意地鐵人群,儘量讓自己遠離這些。

就這傲人的身高,稍微動動就很惹眼,關鍵是他能夠感覺很多人有意無意的湊上來。

-_-||

除了能夠明面上阻止一些過分的舉動,貌似也不能太過情緒。

畢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男生被佔便宜好像普遍意義上並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在地鐵的擁堵時段,這只能熬過去,真要鬧起來沒準變成一個笑話。

嗡嗡嗡~

各種喧鬧的聲音響著,不時間還夾雜著手機來電的鈴聲,亂成一片;

這個時候,李松林完全沒有玩手機的慾望,一隻手就剛好撐在那地鐵站點顯示圖板塊上。

看著這一幕,在場的不少女生更是不自覺的代入到了這是自己男朋友的氛圍中去。

中途下來轉了兩趟地鐵,才將將八點四十分出站,最後一路小跑的在五十分的時候到達了公司大門。

或許是沈楠笙先生的細緻,他才剛到一會兒,那頭上次見過的助理小姐姐也就迎了上來。

“李松林,早上好!”

“姐姐,你好?”

“先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是沈楠笙先生的私人助理李秋月,弟弟有問題可以找我解決;”

一邊說著,一邊兩人還很是融洽的交換了微信,加了好友。

這邊很快來到了九點,這棟紅笙大廈也就更加的忙碌了,人影開始竄動著活躍了起來……

李松林被助理帶到了五樓,財經編輯部所在的區域。

這片區域裡,看到的是大家穿著比較簡約的一個風格;

沒多少人西裝革履的一整套正裝工作,這麼說他是不是可以下一次也穿得休閒一些?

在小姐姐的介紹下,他被主編留在了身邊,然後被帶到了屬於他之後半個月的工位處。

一臺惠普的筆記本,看著蠻新的,也不知道輪到他是幾手了!

可能是總裁這邊交待過還是什麼,所以杜主編便直接給他說起了財經編輯的主要工作內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類似於主要的發表平臺和使用產品什麼的,一一向他道來。

公司這邊的資料擷取,也是有特製的自有資料庫APP的,且分為內外兩版。

他們手裡的自然是內部版本,可以拉到的資料許可權是能夠分人調整的。

基本上,你處在什麼工作的位置,那麼你的資料許可權就在哪個範圍。

這樣可以很好的控制住公司自身資料的安全性,不至於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而帶來巨大損失就是。

他作為一個萌新,跟在主編的身邊記憶學習著這些東西。

半個月時間,沈先生預測的是能夠發表相關投行的文章,並且對於金融行業有一個自己的體系化瞭解。

今天是12月31號,從明天開始也就是中賽的啟動日了!

登入清北投行APP,進入到比賽模式,那時他也就只能更忙碌。

“這裡,我們的紅笙資料庫匯出和拉取檔案是這麼操作的,需要給你留點時間消化嗎?”

基本上,這邊杜編是一個個流程帶著他去熟悉的,整個過程格外的快速。

令主編感到驚奇的是,他好像她解說完看一遍也就能拿過來操作了!

一般情況下,她帶的新人基本上都會經歷一週的適應期。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她發現在李松林這裡就完全不會有這種新手適應期的問題存在。

這孩子很聰明,一點就通,能夠較為熟練的操作了好像;

完全看不出來才剛剛十八歲,就這接受能力直接由著她帶著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成為初級編輯;

不開玩笑的說,這怕不是一個小天才吧,當然不能和老闆比。

雖然這上手實在是快;

可老闆沈楠笙對這座大廈和這家公司來說,則是有著創造性的意義。

基本上進公司的,就沒有不瞭解老總的,也能夠被他的履歷所征服。

屬實是個人能力和魅力的單向碾壓了,比較不得。

“嗯,……這樣……然後……最後……就可以了對嗎?”

噠噠噠~

李松林這邊在杜編的問話下,用鍵盤敲敲打打出一篇簡略文章也就直接展示在了對方的面前。

什麼拉資料,對比其他對家文章的風格,以及所用到的編輯上傳軟體。

直接用她交給自己的那一套演示了一遍,整體上看下來沒有問題。

而且好像到了可以嘗試著寫宣傳類文章的地步了,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她不由得瞪大了雙眼。

最後她若有所思的丟給了對方一些關於公募私募的書籍,讓他有不懂亦或是模糊的定義的時候去翻翻看,不要應付了事。

當然,完整的看完是最好的,不看完也沒什麼問題,畢竟是他自己的事兒。

這一套書籍,基本上是透過面試她要帶的新人,她都會給予的一套。

學習完或是不需要的時候在返還給她,可是說是為她的教學節省了不少的時間。

效果還是不錯的,一本本都是她針對目前的一個財經板塊所需要的定義概念找來的。

事實證明,只要你肯花心思有可能那一套就能很有效果。

僅需要不定期的增減書籍即可,對於教學和自己編寫文章都有一定的建設性作用。

李松林在學完一整套編寫發表流程和操作後,也就抱著書回到了為自己準備的工位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