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沈楠笙先生的建議(求追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不是寬泛的聊,而是針對他一整個經濟體系認知的評價。

也許現在說這個都還太早了,畢竟他才剛剛大一,不成體系也是正常現象,時間長了也就好了!

初賽考試考核的是大容量的一個儲備記憶,當然除去經驗更重要的還是積累和記憶。

一個三本院校的學生,先是被老師選擇,然後是一整個金融高校的選手的脫穎而出,再到師妹求到他面前來。

一環扣一環的,能到這一步也決計不僅僅是運氣了,沈楠笙能看出對方是有東西在身上的。

雖然他自己沒說,可一路走過來的沈楠笙又哪裡能不知道這路途的艱難?

包括自己,都是一點點熬出來的,他不也在國外艱難度日的時候刷過盤子打過生活;

人生哪裡能夠一步登天?

縱使是從小被稱為天才記憶超群的他,一個擁有著數學和奧數的相關獎項的亮眼存在的他,亦有過不如意的時候。

所以,李松林這裡的事情其實算起來並不難以克服;

這不還有上海這邊的插班生考試嘛,就是一個能很好解決他目前窘迫的途徑。

到了好的學校,屬於他的賽道自然也將會是更加的寬闊明亮。

倒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這孩子把握好這個機會即可;

和大批量985、211的同齡人競爭,那麼勢必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行。

如果一味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該瞭解的我們都已經對過了,那麼接下來小夥子要加油了!”

“嗯,我會的沈先生!”

“叩叩叩~”

正當說得差不多的時候,領他們進入辦公室的女士帶著三份包裝精緻的盒飯和飲料拿了進來。

“進!”

“沈總,這是您吩咐的餐點,您可以同您的朋友享用了!”

“嗯,麻煩小李了,你也早點吃午飯去吧!”

“是!”

“聊了那麼久,要不我們先吃個飯,如何?”

“那就謝師兄的款待了!”

王靜怡本來的打算是這邊聊清楚帶學生去吃午飯的,但是這邊既然師兄準備好了,在這裡吃也不錯;

這個時候的李松林,安靜的坐在沈楠笙先生的對面,回味著對方帶來的對於自己的思考。

其實在這忙碌的大一上學期,他確實沒有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

也可能考慮不充分,並沒有像先生說的那樣形成一個成體系的知識儲備,更沒有仔細設想過自己的未來。

有了系統之後,一直都在為了提升自己的基礎屬性而努力的學習,壓根就沒有時間好生的停下來認真覆盤過自己的生活。

因為從一開始,也確實是他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以愛好作為副業,寫小說;努力學習攢屬性,加點;認真的準備插班生考試,學習……

這些事,幾乎佔掉了他的絕大部分時間;

同時也不會有沈楠笙這類前輩給他做總結,引導著他以更加全面的視野去看待自己的未來。

猛的來這麼一下,這個聊天亦是給他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縱使李松林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但他確實是該好好的考慮和規劃了!

短線和短期目標是有了,他目前缺乏一條可以長期堅持的路線。

再有,沈楠笙先生認為他時間安排得是緊湊,不見得是合理的。

多開闊自己的視野,學校可以學習,但大學你得多去充實自己的生活才是。

並指出了李松林沒有學會放鬆,寫小說也好,早鍛鍊也罷,這些都不是能讓他真正放鬆下來的東西。

還得找找,純粹的興趣是一點點的豐盈點綴,是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質量的一個路徑。

像沈楠笙在大學裡面幾乎是將感興趣的活動都參加了個遍;

在大學裡,他積極參加各類社群活動,演講、辯論、唱歌等等,只要感興趣、有收穫,他都來者不拒,樣樣嘗試一番。

對方也是這麼建議的李松林,讓他給自己一點純粹愛好的時間,不在乎得失,只需要考慮是否喜歡即可。

一個人在世上,應該要學會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而不是一味的繃著自己的那根弦。

努力學習是沒錯,可難道學生真的就只剩下了學習?

不,當然不是,他們有時間可以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過任何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然前提是他們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後。

大學並不是沒了自我支配的時間,而是有太多了!

多到你會覺得生活無趣,多到你不知道該怎麼去做。

所以在和這對師生聊天的過程中,多方也有在下意識的一個引導和瞭解。

確實是優秀的一個學生,但要是想繼續向前進,他需要多去嘗試才是。

人不應該只是在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生活而生活,得有自己的調劑才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邊聊得差不多之後,他們便開始用起了自己面前的午餐。

盒飯是正統的一葷一素一湯,味道聞著也頗為清淡。

不是那種直接霸道的香氣,而是特別的家常菜的味道和搭配。

仔細看去無論是包裝,亦或是食材,還是能夠感覺內裡的不同。

邊吃邊聊,這一整個聊天很是收穫滿滿。

李松林作為直接受益人,更是多了對於自己人生的一個思考。

不同於一般人,他有外掛可以藉助,可他也應該好好的規劃才是……

沒有長久的總目標,只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走著,總歸有一天審慎覆盤自己的過往、計劃自己的未來時會感覺到茫然的。

拿沈楠笙來說,他本人就見過不少那樣的例子。

都是聰明的人,都有著或這或那的天賦,可最後就好似變成了流水線的產品一般,失去了本該展露的風彩變得暗淡。

所以他一直以為,在成年以後,每個人都該去審視自己的道路。

不要一味的死努力,那樣的努力傳統意義上來說只不過是對於自己的不負責任而已。

也許有人靠著鑽研一樣東西獲得成功了,可大而化之又真的有多少呢?

為什麼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群中幾乎不存在的極少數呢?

面對這樣一位有著光明前景未來的孩子,單憑著他和師妹的交情也該指點一二的。

所以沈楠笙的一番話,也是發自內心的作為一個前輩的建議。

當然,聽不聽在李松林自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