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做好自己,成就自己(4k)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一次次的在群裡被各種同行艾特,李松林早已經習慣了下意識的遮蔽群訊息。

以前還有那個閒心和興趣多瞭解,多參與一下聊天,現在是徹底的沒了這方面的慾望。

一天到晚的群提示,群震動,又都是一些如同復讀機一般的吹捧和聊天,半點營養沒有,完全就是在裡面浪費時間。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一直在其中活躍,不用想都知道極其容易被影響,對自己的心態無疑會有很大的影響。

明明現實中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他怎麼可能還會在那上面耗下去呢?

自己也並不是一個傻子,怎麼取捨還是懂的;

沒有誰的時間希望這樣被浪費。

除去極個別玩的比較好的,比較聊得來的,他也就慢慢的在寫手圈子裡神隱了起來。

不是沒有聽到群裡面一些別樣的聲音,不過是下意識的忽略而已,他們想怎麼想完全是他們的事。

當然可笑的觀點也不再少數。

“他這麼傲的嗎,現在大家艾特都已經不回覆了!再繼續下去,怕不是要直接退群了吧……”

“想要大老的章推,如果能多寫點評論,加個書架就更好了!大老你能不能幫個忙啊!(?_?)……”

“絕了,想想剛剛進群的【星辰】再看看現在這副模樣,這人果然有了成績之後就變得不同了起來,整個人都支稜起來了,這怕不是飄了吧?”

“沒那麼誇張吧,你們這未免也太酸……”

“酸個屁,難道我們說的不是實話?”

“這還能洗,實錘了,好吧!”

……

每個人對於每一件事兒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見解,對於人的感觀更是不同。

總不能奢求誰都理解,不是?那未免就有些過於強人所難了!

居然閉不了那些人的嘴,那自己選擇不看也就沒有可以。

當然除去那些酸言酸語的人之外,他亦收穫到了不少碼字認識的朋友們的祝福。

凡事有利有弊吧~

倒也沒有過於介懷,轉換一下思路這不就相當於給自己一個清掃朋友圈機會嘛?

在瞭解了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之後,自然可以更能把控好自己的交際圈。

隨後李松林退出了一個個不必要的圈子,只保留了那一部分還可以聯絡的即可。

“呼~”

靠在椅子上,看著那不斷推進的敵方駕構本身就是一個比誰這都正向的影響。

吐出一口濁氣,他緊緊閉著雙眼休息了片刻。

果不其然,在訊息公佈之後的影響,終究還是自己小瞧了!

一個兩個的找不愉快也就罷了,居然還一堆人在瘋狂的艾特自己。

這麼一弄,一些重要的資訊勢必會注意不到,可仔細想想也是,群裡面主要的功能是什麼的他還是知曉的;

完全就是一個吹水扯犢子的地方,又哪裡有那麼多的重要事情呢?

這麼一想,倒也很受自然的屏蔽掉了這些聲音。

“松林,你這邊不需要管群裡的事兒,好好碼字更新就好,別被那些人搞了心態去……”

大熊真的很怕因為一些原因,寫手的作品寫崩,所以直接私下找到李松林給他做心理建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說寫崩了,前期的一個時間投入也就意味著告破,最後面臨的一個結果也不過是重開一本。

要知道在.asxs.這邊,再開一本的週期成本還是挺高的,無論是前期資料、推薦競爭,亦或是寫手本身,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

“哥,不至於,我對於劇情走向還是按照原本計劃來的,在說我們不是有一直有聊過相關的發展問題嗎……”

看著大熊編輯那急忙來給自己做心裡建設的模樣,不由得一抹笑意躍於面上。

共事兩年多了,仔細說來饒是一開始,小說成績不是很好的時候編輯也沒有放棄過。

還是讓他儘可能的吃上多一些的推薦在上架,後面成績上去了,也一直沒有斷掉給到自己的資源投入。

不然,第一本不可能會是那樣的一個資料流量。

然後,新書的準備大熊這邊更是出了不小的力度。

雖然不知道別的編輯如何,但毫無疑問李松林真的特別滿意自己的編輯。

兩人的合作一直都很是融洽,以至於還完合約之後他也沒有調換過編輯。

對於一手把自己從茫茫人海中撈出來的人,他自然是心懷感恩的;

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李松林自認為自己的心理抗壓能力還是挺強。

大熊看著這位年少成名的少年寫手,內心滿是感慨。

明明也沒有老,可看著自己的寫手無論是在小說這個行業,還是學生這個職業,都有很好的兼顧。

更新還如此的給力!

這樣的寫手就算是籤再多,他都不會嫌棄,巴不得再更多一些。

“能消化就好,這一行就是這樣,誰都想一書成神,不過看到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之後就會心態崩盤……”

之所以和李松林聊這些,就是擔心他把控不好自己的心態。

無論是大神約,還是目前第二本的成績,亦或是他的學習,大熊編輯都不希望他放棄。

這種心態無疑是貪心的,可卻也寄託了大熊對自己手裡的這枚新秀寫手的由衷祝福。

一路走過來,身為編輯自然是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寫手的更迭。

年少成名,後期一本不如一本的更是不再少數。

在此過程中,很多人放棄了學業,放棄了工作,一心一意的寫小說,最後卻溫飽都做不到。

市場的需求變化實在太快,快到很多人還沒來的及轉變,就已經被限制在了裡面。

所以,除開小說之外,大熊這邊更希望他能有其他的事業。

一門心思鑽研一個行業固然可以,但寫出來爆款的往往又都是那類把小說當成副業的作者。

這事情說不明白,不過相應的,他希望李松林能夠發展更多樣化一些,為自己多留一些路。

再有,經過一定的瞭解,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小子的優秀呢?

從三本插班到復旦大學,這期間又是備考又是寫小說,其中還參加了比賽獲得了冠軍,參演了短片拍攝……

這一步接著一步,妥妥的逆襲文男主,異常的勵志,整個起來的過程也就這兩年不到的時間裡。

別看平時不聲不響,透過這一系列的所作所為,不難看得出他是一個對自己要求的人。

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分析所得,也因為李松林走得實在太順暢,讓他不由得想要多提點幾句。

人有失足,馬有失蹄;

提醒一下總歸是沒有錯,畢竟也是出於好心。

但凡換個人,他也不至於如此,很顯然李松林已經成為了他心目中頭牌的地位。

按照第二本成績的螺旋上升,再加上那優越的手速和質量,決計差不到那裡去。

大熊這邊自然知道,自己能做的也差不多也就僅此而已。

李松林聽著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自然明白他想要表達什麼。

“嗯,謝謝哥!”

打包票就免了,用自己的成績來證明無疑更合適。

在說,李松林也從來沒覺得自己是一個成不下新的人。

這一年半以來的學習和積澱,早已經讓他更加自律的生活模式,又哪裡是那一兩句話能影響到的;

當然,這一切他並不會大赤赤的和別人說道。

很多時候,沒有人會在意你過程中有多麼的不容易,只會看結果如何。

成功你可以吹噓、自傲,失敗顯然只能自己承受。

那種熬過去,就哭訴自己有多麼多麼不容易的人真的很容易讓人反感。

尤其是在演藝圈裡,這類自揭傷疤的事情更是多到爆炸。

一個訪談節目,莫名的一個節點就哭了起來,然後娓娓道來自己一路走來的不容易、人生有多麼的不順遂。

人均作者,人均奧斯卡,最後即有了收視率又有了流量,很顯然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我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蹲著吃盒飯…夏天要穿棉衣…在BJ奮鬥到今天連房都買不起……”

每一次看到這類訪談節目的時候,李松林都直接寒毛直立。

不過很顯然對方的粉絲是吃這一套的,一個個不斷的奔向告走,一派要為自家本命正名的架勢看著說不出的好笑。

她們單純得令人不知該如何評價,不過大多可以用“熱血”來形容。

不管成名與否,但凡這樣做的明星,他真的就一點好感不會有。

無論之前有多麼的喜歡,最後都會直接好感度清零。

與其有那個閒工夫來自揭傷疤,賣苦求同情,還不如好好的提升自己的軟硬件實力。

身上沒有貨,又哪裡能和那些努力拼搏的同行比?

賣慘不過是弱者的行為;

真正的強者,就算談起過去的不易也多是詼諧釋然,雲澹風輕的就此揭過。

單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李松林的一個態度,其實也並不需要擔心對方受影響。

這邊因為簽約的公示和編輯聊罷,他就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自己的各項事宜中去。

忙碌且充實!

一點點的將自己每日的預設任務完成,多餘時間也分配好。

勞逸結合,以更加高效的狀態去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倒也沒覺得累,相反時間在這樣的節奏下過得很快。

快到他怕自己不好好珍惜,一天就那麼過去了!

別到頭來,明明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最後卻在遺憾裡渡過自己的人生。

周圍的師生朋友,看著這樣的李松林,自然也是認可和佩服的;

這樣一個學術氛圍濃郁的學校裡,沒有幾人是不努力的;

能來到這裡已經是過五關,斬六將的一個結果,又怎麼可能會不珍惜呢?

大二下學期的學習生活就此展開,李松林也很是自然的步入了正軌。

相較於大二上冊的忙碌和陌生,很明顯在這一個學期已經能夠很好的適應了!

無論是課業還是同學間的交際,都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

適應之後,自然也就能有更多的時間來自行分配。

李松林能夠去聽不同老師的課程,會去瞭解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總之就是一整個大活躍。

也許會有人問這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忙碌,有什麼用呢?

這些他可不在乎,只管按照著自己的節奏來。

不得不說,復旦大學的授課老師那真的是乾貨滿滿的存在。

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課程,你知道沉下心去聽,也能夠有所收穫。

畢竟,他們也並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很好的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趣味性很足。

上課的過程中大家能暢所欲言,整個課堂也無疑是更加活躍的;

成果老師的人生哲理,秋子墨老師的語言魅力,梁佑年老師的古今中外……

無一例外,都讓他有了不一樣的收穫,都讓他很是喜歡。

當然,這些課毫無疑問也都很受復旦學子的喜愛,基本上是一個座無虛席的狀態。

在這樣的氛圍中,李松林很明顯的感覺到了自己知識儲備的豐富,越來越明白在學習這條路上自己的淺薄。

越學習,越是謙遜,這好像成為了一個常態。

“松林,一起去上孟潔老師的課嗎?”

“成啊,這就起來,等我一下下。”

剛剛睡了一個午覺,該說不說人還有些迷湖,但聽到張浩的話他還是麻熘的起來了!

孟潔老師的課可不好蹭,得快些去才是,不然後面沒得位置坐。

除去李松林,大家也有著各自喜歡的不是自己課程任務的課。

不是為了學分,而是發自內心的自己喜歡的課,這樣做的從來不是一兩個。

一份學費,學到這麼多的知識,怎麼可能會不好好珍惜呢?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顯然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打算。

別的姑且不說,但就學生這個身份而言,他們無疑是合格的;

學校巴不得他們多看多聽多學。

畢竟,將來他們這些學生是都從復旦大學走出去,無一不代表學校的形象。

輸送到社會上的學生越優質,大眾對學校認可度無疑會更高。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