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人會疑問,那為什麼在歐美動畫電影不是主流呢?問出這句話的就可笑。

隨便看一看世界票房前一百的作品,有多少真人電影?

又有多少動畫電影?

只不過,雖然動畫電影的票房高,可製作成本也高。

相對而言,真人影視劇的成本就不高了。

這是實話。

哪怕是在好來塢,2000萬美刀的片酬,也是行業公認的上限。

也就是說,哪怕你是馬蘭·白龍度再世,你的電影片酬也只能最高達到2000萬美刀。

而且這個費用是定死了的。

而國內呢?

前世的國內最高的片酬是8000萬紅鈔。

乍一看好像很“少”。

但實際上,這個片酬在整個華娛之中,也只有一次。

而且還是一個德不配位的流量藝人拿到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還引發了國內的限薪令的出臺。

至此,所有明星國內票房的上限就被定格為了4000萬。

雖然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片酬仍舊高得離譜,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製作人、投資人、編劇、導演……

一系列掛名之後,一名藝人的頭銜多了許多,可他的收入卻並沒有下降。

如此才能,也是讓人唏噓。

不過動畫電影的費用雖然高,可他的續作成本卻並不高。

和真人影視劇正好相反,動畫電影的續作往往成本會降低許多。

究其原因,其實還是在於動畫電影本身的特製。

任何一部動畫電影的第一部都是最困難的。

也就是如何創造一個全新的IP。

只要創造成功,這個動畫電影的續作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最基本的,就是角色定型。

其實只要稍稍關注過任何一部動畫電影的製作,基本上就明白,一個動畫電影的主要角色們,全都是需要經過多個版本的更迭最終確定最終的造型和形象的。

這個確定的過程,往往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遊戲也是如此。

而當主要角色的造型和形象確定之後,這部動畫電影就會變得相對“容易”一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畢竟不用再討論主要角色的造型問題,最少也能夠節省出一個月以上的現實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往往續作的製作時間,要比首作的製作時間短很多的原因。

而真人影視劇,卻因為演員成名之後,本身的片酬就會提升,那些本公司的藝人倒是還好,可是如果是那些沒有和公司簽約的藝人,你想要找他拍攝續作,那麼費用方面就會提升好幾倍。

就比如當年拍攝的《隱形守護者》的時候,劇中就有一位名叫黃佳的女藝人。

她就是因為這部戲紅了之後,身價暴增好幾倍。

偏偏那個時候又不想被昊天“連累”,直接選擇了離職。

當然,如今嘛……

昊天已經成功上市,公司旗下的藝人也大多數都成了當紅花旦、小生。

而昔日的黃佳……

過得不能說差。

也是當紅小花。

可是不論是咖位,還是資源,又或者是知名度,對比昊天旗下的女藝人們,卻差了太遠。

尤其是當初和黃佳一同入職的周雅文。

雖然在公司一直都十分低調,且在那之後也沒有拍過什麼公司的劇集。

可就是因為“聽話”、踏實,所以趙昊就也沒虧待人家。

如今已經成為圈內的實力花旦,手裡也有著兩部代表作,也有了其他代表角色。

有代表作,和有代表角色是兩回事。

前者只是你運氣好。

後者才是你最值得炫耀的事情。

而黃佳呢?

她到現在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角色,還是當初昊天的《隱形守護者》。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切呢?

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她個人的原因。

離開昊天之後,她似乎就直接就和緋聞牽扯不開。

今天和男主角秀恩愛,明天和富商曖昧。

要麼就是各種豔壓群芳的通稿。

結果兜兜轉轉了半天,拍得影視劇都是傻白甜。

而造成這一切的第二個問題,其實還是因為華娛的女藝人的總體環境趨勢。

在中、日、韓三國裡,女藝人真正的黃金期都是在15歲到25歲之間。

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女藝人雖然最受歡迎,但是她們的業務能力卻是最差的。

而一旦超過25歲,那麼隨著她們的業務能力的提升,自身的人氣、熱度卻會大幅度下滑。

黃佳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就已經二十歲了。

離開了昊天,她背後雖然有人捧她,但是劇本這東西是講究緣分、運氣的。

四大花旦何其威名?

可在不可描述那一年之後,也不是照樣出演綜藝的出演綜藝,拍電視劇的拍電視劇麼?

為什麼?

一方面自然是因為錢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本子。

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

大家對於好劇的闕值也在不斷提升。

你說你是好演員,那是為什麼你是好演員的?

自然是代表了資料。

在圈內人士若有若無的引導中,很多人往往就忽略掉了一個關鍵因素。

那就是其實藝人和明星,是兩種職業。

是的,聽上去很奇怪,但這的確是兩種職業。

具體的區別,就跟氯化鈉和食鹽的區別一樣。

雖然都是同樣的演員。

但其實雙方還是有著些許去別的。

首先,明星這個概念最早出現的藝人,就是四大天王。

從這四個人之後,藝人才會擁有“明星”這個概念。

之所以現在的人將其混為一談,是因為四大天王本身的實力還是不錯的,也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

屬於齊頭並進的型別。

這才讓人們忽略了四大天王其實本身單純從演技來說,只能說在同時期的藝人之中處於中上層的情況。

是的,他們幾個就連頂層都排不上。

不過想一想同期藝人的頂級演員都是誰也就明白了。

雙週一成就不說了,哥哥、偉仔也不是他們幾個能夠比得上的。

也正是從這之後,明星這詞才徹底走進人們的視野。

當然,如今這兩個職業的區分已經不算太大了。

但是雙方的具體資料要求卻還是有著些許的不同的。

首先,藝人中,歌手看中的是實體專輯的銷量以及現場表現。

演員看中的是具體的表演。

當然,在千禧年左右,還要看影視劇的收視率。

而其次,明星看中的卻是人氣。

這之中也包含了演員和歌手兩種。

換句話說,對於明星來說,人氣的具體表現就體現在各方面的資料上。

是能夠具體到字面意義上的資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