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貞明覆現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報!林校尉在廣陽縣外遭遇亂黨伏擊,死傷數百!”

“將軍,振武軍派人傳信來到,說虞江水勢暴漲,暫時無法渡江,目前正在打造浮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壘金塢遲遲不肯出兵,王塢主說除非朝廷冊封他為安南侯,並且將虞江以南的六個縣另設一郡,由他管轄。”

聽著一項項訊息傳來,羅希賢眉頭緊鎖,盯著面前輿圖,代表多支兵馬的棋子散落在各處,形成一條犬牙交錯的戰線,一旁是堆積如山的軍情邸報。

“壘金塢這是什麼意思?”羅希賢抬眼望向回報訊息的幕僚:“他這土皇帝當了十幾年,朝廷從不過問,還嫌不夠麼?現在要他出兵,結果卻如此搪塞推託,他是真不怕朝廷日後清算麼?”

負責出使的幕僚說:“壘金塢或許也探聽到南邊的訊息,以為朝廷無法在短期內蕩平赤雲亂黨,因此抱觀望之態。卑職與之商談時,他們居然還聲稱,如果朝廷不趁早加封,便要去投靠亂黨。”

“找死!”羅希賢一掌拍在桌桉上,下方地磚裂痕延伸,整座廳堂也微微一顫。

一眾幕僚軍吏紛紛低頭,羅希賢咬牙切齒道:“姑息多年,卻換來這個結果。看來這壘金塢是留不得了,調集兵馬,將他們一併剷除!”

“將軍!”立刻有幕僚出言勸阻:“壘金塢三面環水、易守難攻,若想儘快拿下,恐怕需要上萬兵馬。眼下我等實在湊不出多餘人手了,不如暫時應允他們,送去冊封印信。”

“我問你,如果給王塢主加封官爵,可他還是不肯出兵,你打算怎麼辦?”羅希賢喝問道。

幕僚只得回答說:“像這些地方上的塢堡主,之所以有恃無恐,便是藉著亂黨勢大,朝廷無法分兵征討,他們可以在兩邊坐守漁利。如果我們能給亂黨以迎頭痛擊,這些塢堡主必然忌憚,將會主動歸附。”

“廢話連篇!”羅希賢額頭青筋勐跳:“我要是能重創亂黨,哪裡會讓這些鼠輩放肆?”

一眾幕僚軍吏相顧無言,赤雲都作亂多年,與朝廷對峙偌久,至今不見轉機。而日前更有謠言風傳,說當年那位貞明侯死而復生,施展大法力為赤雲都消災祈雨。

東勝都劇變後,華胥國上下人心離亂,儘管大司馬勉強維持住局面,卻無法扭轉日漸頹唐的形勢。

而且不知從幾時起,華胥國的民間鄉野有人在傳唱貞明侯趙黍的過往功績。最初朝廷以為是亂黨派人散播的妖言,可查問過後方才得知,當年貞明侯開壇巡境,不少百姓曾受其恩惠,他們見如今華胥國昏亂不堪,難免生出追思之情。

大司馬聽聞此事,甚為不悅,當即派人大力宣揚趙黍乃是東勝都劇變元兇禍首之說,並且以捉拿亂黨賊眾的名義,將頌讚貞明侯趙黍之人盡數梟首。

好不容易將那些風言風語壓下去,結果趙黍死而復生的訊息一經傳開,朝野上下大為震驚。

原本大家還是半信半疑,可是當懷英館首座石火光忽然“失蹤”,朝中各方便立刻明白,趙黍當年並未死在地肺山。

但東勝都劇變已經過去十多年,當初親歷之人或死或隱,按說沒什麼好怕的,然而一項變數卻讓眾人不得不留意。

當年風頭一時無兩的武魁軍,因為沒有參與地肺山一役,得以完整保留。而且後續參與了圍剿拒洪關的梁氏兵馬,被朝廷視作忠心可嘉。韋修文將軍早年間又是大司馬羅翼的部屬,如今自然得到重用。

然而武魁軍中大量校尉曹吏,都曾與趙黍共事,許多百什長更是得趙黍親自調教傳授,可謂有半師之誼。如今不少人得到提拔,遍佈軍中上下,他們也得知趙黍死而復生的訊息,使得軍中人心浮動。

“將軍。”長史前來遞上一份名冊:“卑職在軍中明察暗訪多日,這裡面都是心向趙賊之人。”

羅希賢揮手讓其他人退下,他趕緊翻開名冊,掃了幾眼,臉色難看:“為何有這麼多?”

長史言道:“趙賊擅長籠絡人心,在蒹葭關時便常有賞賜財帛之舉,此事卑職早有耳聞。”

“賞賜財帛?我們又何嘗少過?”羅希賢心中不甘與嫉恨混雜一塊。

長史解釋說:“或許還跟趙黍傳授術法有關。”

“這些泥腿子懂什麼術法?他們也配?”羅希賢咬牙切齒。

“將軍是打算拿下他們麼?”長史提醒道:“眼下正是用兵之時,他們不少人還在前方戰場,貿然換將,恐怕於戰事不利。”

“萬一他們是故意拖延戰事呢?”羅希賢反問道。

長史沒再反駁,羅希賢敲著桌桉說:“好了,你先下去,此事我自有打算。”

等幕僚曹吏都離開之後,辛舜英才從後堂走出,她見羅希賢如此,不由得面露憂色:“你是擔心那些將士會因為趙黍,臨陣倒戈投靠亂黨嗎?”

羅希賢沉吟片刻後搖頭說:“應該不至於,他們家卷都在後方,就算有些昔日恩情,也遠未到要因此投靠亂黨的程度。我只是擔心他們在戰場上不肯出死力,趁機鬆散懈怠,壞了大局。”

辛舜英沒有說多餘的話,而是言道:“太霞道人回來了,你要去見他麼?”

“現在就去。”羅希賢收斂性情,儘管很不情願,但如今朝廷所能依仗的修士高人,大多也是從東海而來,即便是自己,也要給他們好臉色。

“太霞道長,你總算回來了!一路上是否平安?”羅希賢來到安頓眾修士的別院,上來便拱手問好。

就見一身墨綠交綃袍的太霞道人斂衽微笑:“讓驃騎將軍掛心了,貧道此番掩藏形跡,未被亂黨匪首察覺。”

想要深入敵境、刺探軍情,除了尋常斥候探子,最好便是請修士出手。修為高深之輩往來無拘,不受山川險阻所礙,而且比尋常斥候能刺探到更多敵情。

可若是敵方也有修煉高人,這種刺探行為也同樣兇險,若是不慎觸及禁制,引起敵方高人察覺,那便要面臨多方圍殺,等閒修士也不願犯險。

“這是貧道探查到的亂黨佈防要地。”太霞道人取出一幅輿圖,上面星星點點寫滿小字。

羅希賢接過仔細端詳,指著其中一處問道:“秀寧川一帶為何會有這麼多兵馬?那裡不是因為地裂,方圓數十裡杳無人跡了麼?”

“驃騎將軍有所不知,自從那趙黍投靠了赤雲都後,便在各地開壇行法,將地裂重新彌合、化消濁氣。”太霞道人言道:“貧道趁著他行法完畢後,曾到其中一處查探,發現大地不僅恢復如常,而且生機恢復、百草滋長,只要稍加開墾,恐怕又是良田萬頃。”

羅希賢聽聞此言,與妻子辛舜英對視一眼,臉色凝重,問道:“那趙黍……真能做到這種事?”

“不會有假。”太霞道人思忖片刻後言道:“這趙黍所施展的科儀法事極不尋常。據貧道所知,科儀法事無非調攝一時天地氣數,久旱求雨、久雨祈晴。

哪怕是天夏朝的贊禮官,每年輔左皇帝的郊祭,也是迎請五方五氣,以求安定寧和。但趙黍如今行法,卻是直接改易天地氣數之序,實在大大超出貧道預料。”

“改易天地氣數之序?”羅希賢懷疑自己聽錯了:“這種事果真能夠做到?”

太霞道人解釋說:“自從東勝都劇變後,山崩地裂,濁氣沖天,天地間氣數之序已然大變。這不是一時風雨變化,即便修為法力再高,也不可能徹底扭轉。國中各處地裂,我們也只能設下禁制加以封堵,已經散逸流行的濁氣,我們不可能消弭化解。”

“但趙黍就是做到了。”辛舜英神色肅然。

“對。”太霞道人點頭道:“貧道猜測,或許趙黍在科儀法事上已有超越贊禮官前人的見地,已不能用常理揣度。”

羅希賢問道:“那道長覺得,要如何對付趙黍?”

太霞道人微微一怔,露出幾分難色:“這……驃騎將軍實在是高看貧道了。”

“東海之中人才濟濟,道長何必自謙?”羅希賢語氣中帶有幾分催促。

“貧道可以試著去請幾位閉關隱修的同門前來。”太霞道人言道:“但是如今的趙黍,並非尋常手段能夠對付,正面鬥法恐怕要付出慘重代價。”

羅希賢則說:“本將軍會做好安排,就先勞煩太霞道長奔波了。”

與太霞道人告別之後,羅希賢臉色鐵青地扶額沉默,久久不言。

“你打算怎麼辦?”辛舜英坐到一旁問道。

羅希賢揉著眉額說:“沒法辦,我看太霞的樣子,彷彿死而復生的不是趙黍,而是梁韜。他剛才一句重話都不敢說,幾乎都在吹捧趙黍。尚未真正交鋒便士氣盡喪,我還怎麼指望這幫東海修士?”

“畢竟當年梁韜也曾威服東海,各家水府宗門不敢造次。”辛舜英輕聲嘆道:“就是沒想到,這才十幾年,趙黍便有如此成就……恐怕他並非死而復生,應該是躲在某處閉關潛修了。”

“死而復生不過是以訛傳訛,誰會當真?”羅希賢敲著額頭說:“我現在擔心的是,趙黍極可能與有熊國往來密切,若是有熊國也插一腳……”

辛舜英很清楚,即便是在十多年前,有崇玄館坐鎮的華胥國,在國力上就不如有熊國。經過這十餘年磨耗,華胥國頹勢更顯,有熊國若是大舉進攻,華胥國只怕要丟城失地,根本守不住。

“要不然,我們去跟趙黍單獨談談?”辛舜英問道:“如果可以,將他拉攏過來,豈不是一件幸事?”

羅希賢扭頭望向自己的妻子,苦笑幾聲:“你怎麼還跟當年一樣,想著耍這種不入流的小心思?”

辛舜英臉色一僵,羅希賢連連搖頭:“我們現在早就無法罷手了,當年以為趙黍身死,就乾脆將所有罪責扔給他和梁韜,自以為這樣便能高枕無憂。結果人家根本沒死,這等仇怨早就化不開了,你以為光憑幾句話就能說動他?石火光被救走,可見趙黍已經將我們視為大敵!”

辛舜英無言嘆息,想到過去種種,自己面對趙黍時總是犯下錯誤,占候師望氣識人的本事,為何就不能預料到如今這種境況呢?

……

“我對你的預料,好像總是出錯。”

何輕塵看著一輛輛滿載兵甲的馬車運往前方關城,心不在焉地對身旁趙黍說:“消攘災氣不夠,還要修補地裂,接下來是做什麼?重立木德大君神祠麼?”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我不介意這麼做。”趙黍答道。

“你是誠心不讓我好過啊。”何輕塵譏笑道:“你出手給赤雲都化解了諸多難處,加上這批兵甲,華胥國這回算是遭殃了。我要是那位大司馬羅翼,估計氣得飯都吃不好。哦,還有你那位同門羅希賢,如今是驃騎將軍,主持清剿赤雲都,眼下怕是愁得頭暈眼花了吧?”

趙黍笑不出來,問道:“你已經跟赤雲都談妥了?”

何輕塵點頭說:“景明先生通情達理,一番唇槍舌劍,說得好像把大批兵甲交給他,還是我自己賺了一樣。”

日前趙黍護送景明先生來到有熊國東南的湖陰郡,與何輕塵商談事務,雙方很快便達成合作,有熊國承諾將大量兵甲軍器送往赤雲都。

“有赤雲都牽制華胥國,你當然是獲利了。”趙黍見識過景明先生的口才,連仙家都被說得近乎啞口無言。

“可是被你這麼一搞,赤雲都歸附卻變得遙遙無期了。”何輕塵望向趙黍:“而且我聽景明先生說,你還要留在赤雲都一陣,幫他們對付東海修士?”

“目前華胥國正在調集一批出身東海的高手,他們就是來對付我的。”趙黍說:“我打算將他們順勢除去。”

何輕塵好像看出了什麼,問道:“你這麼幫赤雲都,不完全是因為過往恩情吧?是不是有人讓你這麼做的?”

趙黍回頭望向何輕塵,對方趕緊言道:“你不方便說就別說,但是我勸你動作利索一些,九黎國已經開始有動作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