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武安可鎮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劍氣好似滔滔大河,所過之處山林伏偃、天地失色,日月不可與之爭輝,更有陣陣黃鐘大呂之音隨劍氣而至,激盪層雲、捲動天風。

石龍君感應到莫大危機,憤然怒吼,揚身踏蹄,發動天賦之能,四周無數破碎山岩聞聲翻滾匯聚,堪比移山之法,轉眼壘成一座山峰,意圖抵擋劍氣。

然而經天劍氣如雷霆震怒,轟然而降,碎巖山峰一觸即潰,炸成漫天飛濺的大小碎石。所幸石龍君左右並無他人,否則光是此等亂石崩雲,足可將夷平城廓、碾碎千軍!

但劍氣並未就此耗散,而是散作星星點點,宛如盤中滾玉流珠,環繞石龍君周遭。一陣急促琵琶兀自響動,如同舞樂般號令劍氣迴旋。

隨著琵琶聲轉殺伐之勢,無數劍氣凝成牛毫細針般,刺入石龍君周身,專攻各處孔竅要害。

石龍君不懼山峰摧崩,卻難以應對這等纖細入微的劍術攻勢。他在亂石之間連連翻滾,催動法力,引得四周泥流滾石,卻擋不住絲縷劍氣侵伐入體。

石龍君受痛大吼,口鼻間噴出一陣血霧,隨著無數山岩翻滾而下,跌落山腳。

目睹石龍君受創慘敗,趙黍等人也是各自心驚,抬眼望向東方天際,便看到數十名女子翩然飛至。

這些女子有的手持劍器,有的懷抱琴瑟簫笙各色樂器,俱是身穿七彩霓裳,披帛隨風飄揚,樂聲徘迴,隱隱結成陣式。

為首一名女子,倒持雙劍,氣度雍容,更有國色天香之貌,趙黍感應到她身上鋒芒縈繞,方才劍氣應該就是由她所發。

“你便是徐懷玉?”雙劍女子居高臨下,俯瞰著趙黍問道。

“正是。”趙黍一時間無法看透這位雙劍女子的修為境界,想來對方不在自己之下。

“本宮乃鎮國武安公主,察知西閭山妖氛異動,率劍閣弟子前來。”雙劍女子目光稍移,見石龍君緩緩掙扎起身,揚手一送,雙劍好似兩條蛟龍盤旋而下,環繞結界,身後眾女修也各施法力,劍氣樂聲併發,石龍君受到壓制,巨大身軀再度跌倒。

聽到鎮國武安公主之名,趙黍等人俱是神色一變。這位公主若論輩分,乃先帝長姐,是當今有熊國皇帝的姑母,因嚮往仙家大道,早年間拜入西河劍閣,潛修劍術,成就頗高。

昔年瑤池國大軍犯境,百相王號令群戎動地而來,有熊國連失三十六城,一時難阻強盛兵鋒。

但是當瑤池國大軍逼近西河劍閣,武安公主與劍閣門人挺身而出,協助堅守城池達三月之久,大大拖延瑤池國攻勢,成功等到朝廷援軍前來,並在亂戰中斬殺了敵軍大將。

正因此舉,武安公主獲封鎮國之銜。西河劍閣也隨之聲勢倍增,不少出身高門的卿貴之女也以拜入劍閣為榮。

後來帝下都宮變,有熊國帝室之中兄弟鬩牆,各方都希望拉攏這位劍術超群、修為高深的武安公主,但她並未主動參與任何一方,而且鮮少涉足朝堂之事。

衝湛夫婦三人按落身形,匆忙行禮,顯然對這位鎮國武安公主十分尊敬,而趙黍只是在半空中略一拱手。

武安公主沒有計較,問道:“你等來此地所為何事?”

趙黍回答說:“徐某受越王殿下請託,前來西閭山尋仙翁神鼎。得知此地有妖邪作祟,拿無辜生民試藥,正欲將其斬殺,不曾想得公主殿下援手。”

“仙翁神鼎?”武安公主柳眉微蹙:“可是前朝葛仙翁所遺丹鼎?”

“正是!”不等趙黍開口,知白先生搶話說:“晚輩師門煉真宮,天夏末年時曾一度保有這尊仙翁神鼎,若是朝神鼎虔心祝禱,便能使其無中生有、自產靈丹。如今仙家遺珍落入妖邪之手,實難容忍,因此請徐道友出面奪回神鼎。”

武安公主聽到知白先生說這一通,只是澹然應道:“神鼎既非凡物,得失自有其因,不宜強求。”

知白先生等人紛紛躬身稱是,唯恐失禮。武安公主望向趙黍,言道:“傳聞贊禮司首席一戰盡滅大司命曹青衛及其麾下數十咒禁生,今日一見,名副其實。”

“公主殿下過獎了。”趙黍搞不清對方用意,只是西河劍閣一眾門人合力出手,居然這麼輕易就重創了石龍君,換做是自己,開壇行法雖然也有把握斬殺石龍君,卻未必能如此輕鬆。可見這個西河劍閣不容小視,武安公主其人更是高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武安公主望向四周,一副山峰傾頹、亂石翻滾、煙塵漫天的景象,不復先前修真道場、洞府靈窟,聽她言道:“只是為了爭奪仙翁神鼎,卻不惜動搖山川,此舉是否過激?”

趙黍回答說:“徐某並非動搖山川之人,那石龍君為求必勝,大逞威能、摧折山根,若非徐某有避劫攘災之法,恐怕早已殞命山中。”

武安公主不置可否,趙黍又問:“莫非公主殿下要放過石龍君?”

“此妖當誅。他當年曾受百相王驅策,攻城破關甚多,亡命其足下的將士不計其數。”武安公主言道。

這倒是超出趙黍預料,他沒想到石龍君竟然還有這等過往。考慮到武安公主的功績,說不定早年間曾與石龍君交過手。

“既然公主殿下覺得此妖當誅,那徐某舉動便不算過激。”趙黍言道。

武安公主望向趙黍,目光中帶有審視意味:“本宮擔心,你會為不顧代價斬妖誅邪。此番鬥法,致使方圓山川面目全非,所幸周遭並無民居,尚未波及太廣。”

趙黍聽出武安公主話有所指,乾脆說道:“公主殿下覺得徐某哪裡不對,大可直言。”

此言一出,武安公主身後一眾劍閣弟子都露出不悅神色,估計她們都認定趙黍是無禮之輩,就連衝湛夫婦三人都覺得趙黍太過冒犯。

至於武安公主本人,倒是神色澹然如故,並未因為趙黍言辭惱怒,轉而問道:“你們既然來尋仙翁神鼎,如今可有所得?”

趙黍答道:“仙翁神鼎被石龍君吞入腹中,眼下只能剖腹取鼎。”

這話傳入石龍君耳中,那頭大妖連忙求饒:“小妖願降!這就將神鼎歸還!只求眾仙長饒小妖一條性命!”

石龍君胸腹鼓動,張口將仙翁神鼎吐出。武安公主抬手虛招,神鼎飄然而起。

“果真仙家法寶,內蘊玄妙。”武安公主端詳幾眼後,朝趙黍問道:“你打算如何處置仙翁神鼎?”

“徐某不過是受人請託而來,非是為將仙翁神鼎據為己有。”趙黍望向石龍君:“我且問你,仙翁神鼎你是從何處得來?”

石龍君慌張答道:“十餘年前地脈不安、山嶽震動,小妖掙脫束縛,逃來西閭山以求棲身。正好遇到一夥修士為了神鼎鬥法,小妖趁他們兩敗俱傷之際,出手奪寶,隨後借神鼎在山中立足。”

一聽到十餘年前地脈不安的說法,趙黍就知道是東勝都劇變引起的意外。石龍君所謂掙脫束縛,想必就是逃離了百相王的掌控。

當初地肺山一役,趙黍借仙家法力加持,斬了百相王一條手臂,他事後定要靜心養傷,麾下妖邪出逃也無暇追回,這才給了石龍君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趙黍算是石龍君的救命恩人,只是誰都不會當真罷了。

不過石龍君說話之時,趙黍感應到武安公主朝自己投來疑忌目光,對自己一舉一動都防備甚嚴。

“公主殿下,此妖為你所敗,你來決定他的生死吧。”趙黍忽然動念,把話扔回給對方。

石龍君當即喊道:“公主殿下!小妖願受神魂禁制,從今往後唯命是從,不敢絲毫違逆!”

武安公主沒有多言,只是輕輕拂袖,身後劍閣眾弟子一同奏樂御劍,地面上劍氣如牢籠合圍,從四面八方夾攻石龍君。

劍氣攻勢宛如疾風驟雨,不斷鑿擊著石龍君周身堅岩石殼,無數石屑飛濺而出。石龍君想要求饒,可是四面八方劍氣逼得他無法開口。縱然天生神異,在如此綿密攻勢下,終究支撐不住。

悅耳動聽的鍾呂竹絲之聲,蓋過了石龍君的慘叫嘶吼,這頭百相王麾下的大妖,轉眼千瘡百孔,血流如注。

趙黍並未太過意外,鎮國武安公主這個頭銜可謂名副其實,經歷過五國大戰的亂世,親身在戰場殺敵,這位武安公主就不可能是那種常年身處深宮的柔弱女子。

接連幾炷香的劍氣圍攻,石龍君最終氣絕,堅岩石殼內中的血肉之軀竟然迅速石化,變成一團遍佈劍痕的嶙峋怪石,再無生機。

不得不說,石龍君的修為雖然不見得十分高深,但是此等靈瑞異種,天生稟賦強悍非常,體魄生機甚至比趙黍還要旺盛,哪怕一息尚存都有死灰復燃、捲土重來的機會,武安公主因此不留半點餘地,將石龍君斬盡殺絕。

與此同時,趙黍也大致看出,武安公主修為法力比自己要高深不少。劍術大多追求動如雷霆,並不講究長久纏鬥。即便是一眾劍閣弟子結陣聯手,卻也足以表明武安公主法力深廣、綿長不息。

“妖孽已除,這仙翁神鼎你們打算如何處置?”武安公主揮手示意劍閣弟子落地調息。

趙黍也一併落下,他其實對仙翁神鼎不太在意,縱然珍貴,可仙家法寶他又不是沒有,於是望向衝湛夫婦三人:“你們有何想法?”

那三人早已被方才鬥法場面所震懾,哪裡敢隨便做決定?只得言道:“徐道友仙法高深、公主殿下劍術通神,我等不敢妄言。”

“不是越王請你們來的麼?”武安公主問道。

知白先生看著仙翁神鼎,強忍慾念,上前拱手說:“我等是經由越王殿下出面,請徐道友出手。原本雖然知曉西閭山中有妖邪活動,卻沒料到是石龍君這等大妖。如今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不敢奢求神鼎。”

武安公主性情通透,沒再多言,她抬眼望向受傷的衝湛夫人,然後示意弟子取出療傷丹藥,衝湛夫婦再三拜謝。

“你隨我來。”武安公主對趙黍說了一句,然後徑直飛到一處山頭。

即便是修仙之人,可武安公主畢竟是帝室皇親,言辭間不免會有幾分頤指氣使的味道。

趙黍沒有介意,來到山頭上,詢問道:“不知公主殿下有何指教?”

武安公主沒有動作,自然收攏聲息:“徐懷玉只是你用來掩飾本來面目的身份,對不對?”

“徐某不解公主殿下之意。”趙黍面無表情應道。

“不必偽飾。”武安公主望向遠方:“朝廷近一年來新修法儀典章、興辦各地館廨、推行設科選士,本宮雖不問朝堂之事,卻並非一無所知,這每一件新政背後皆有所指……你,就是華胥國貞明侯趙黍。”

趙黍沉默一陣,然後點頭說:“不錯,公主殿下是明眼人。”

武安公主看了趙黍一眼,澹然道:“何輕塵肯用你,想必是清楚你的來歷。他既然沒有揭穿,那本宮也不會多嘴。”

“多謝公主殿下寬諒。”趙黍拱手道。

“本宮確實擔心你會給有熊國帶來災禍。”武安公主言道:“越王年輕不懂事,以為這樣就能夠籠絡你,此等淺薄用心,未來還意圖更進一步,不免痴妄。”

趙黍沒有多言,他並不願捲進有熊國朝堂更迭之中。可是武安公主卻不願意放過他,問道:“何輕塵此人,你怎麼看?”

“左相大人為有熊國鞠躬盡瘁、擘畫未來,若無此人,有熊國如舟楫失舵,迷茫不知所向。”趙黍言道。

武安公主沉吟片刻,言道:“是麼?只可惜他之所見所謀,終究有限。石龍君在西閭山暗中作祟,他也不可能盡知。”

“確實不能。”趙黍說:“何輕塵自己也說,他並不指望自己挑起有熊國全部重擔。倘若諸般成敗得失皆要仰仗於他,這才是顛倒錯亂,非止君臣錯位一事。”

“本宮明白了。”武安公主忽而笑道:“仙翁神鼎你帶走便是,何輕塵如果問起,你照實直言即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