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蒼巖述故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黍立足水面,雙手捧起一條杏黃絹帛,仰天默禱,真氣結成紫文丹章,在周身盤旋升沉,似在勾連肉眼難察的微妙法度。

泥丸宮中玄珠運動,趙黍項生圓光,紫文丹章化作雲梯,上達洞天,浩蕩清氣流注下降,使得杏黃絹帛悄無聲息化為一縷光華,散逸不存。

行法完畢,腳下湖水泛起一陣波濤,隨後就見蒼巖公那宛如群峰疊嶂的寬闊背殼突破水面,浣紗池中彷佛憑空升起一座島嶼。

蒼巖公長出了一口氣,大團水霧化作點點雨雪落下。

“千載悠悠下,潛居守淵默!”蒼巖公感嘆道:“真沒想到,老夫也有破封解脫的一日!”

“禁制雖然解除,但前輩日後行事務必謹慎。”趙黍嚴肅道:“千載歲月已過,往日恩怨大多平息。可既然是我主持解封,若前輩日後有興災作祟、侵人害物之舉,便是由我來解承負之責。”

蒼巖公明白:“倘若老夫果真侵人害物,請貞明侯行誅戮之舉!”

“好,我相信前輩。”趙黍重重點頭。

“貞明侯莫非也是青崖真君的弟子傳人麼?”蒼巖公忽然問道:“老夫觀你方才術法運用,神氣上達洞天,解除禁制毫無扞格。”

“大體算是吧。”趙黍修煉了由梁韜精簡的《九天紫文丹章》,但更重要的是,如今華胥國各地壇場格局漸漸鋪開,地脈真形符篆與洞天仙境勾連越發緊密。

趙黍剛才行法解除禁制,其實就是嘗試勾連青崖仙境。照理來說,封印蒼巖公的禁制是青崖真君佈下,能否解除禁制,最終只能由青崖真君做決定,趙黍不過是上表請命,不可能擅自決定。

而如今真正總制洞天之人是梁韜,趙黍從不在他面前表露自己已經知曉真君隕落之事,所以剛才准許解除禁制的,就是梁韜本人。

禁制能夠解開,本身就證明了許多事情。一是梁韜的確能總制洞天,青崖真君留下諸般權柄盡數為他所掌握;二是梁韜已經成為《九天飛玄紫氣真文寶籙》的法主,而他也承認趙黍在法脈中的地位。

“不過關於我法脈傳承一事,還請前輩為我保密。”趙黍又補充了一句,此刻他並不希望太多人知曉自己與梁韜的關係,就連為蒼巖公解除禁制,也沒讓其他人跟來,只有鷺忘機守在湖邊。

“老夫明白。”蒼巖公隨後又問:“不過除了青崖真君法脈,老夫發現貞明侯你似乎還身負別家傳承。”

趙黍知曉對方所言,祭出神虎令牌,讓虎威神將現身在旁:“前輩是說白額公嗎?”

“白額他……”蒼巖公見到虎威神將,嘆氣道:“看來他還是先走一步了。”

趙黍說:“白額公洞府距此地數百裡,他早已解化,遺蛻不存,我僥倖得了白額公幾分傳承。”

“我等妖物出身山澤,漂流生死,早有覺悟。”蒼巖公語氣中有幾分沮喪:“當年老夫與白額、黃鬃兩位道友交好,黃鬃有一位晚輩死於上景宗圍殺,於是他邀請我們,與一夥同道攻上天城山,打算討個公道。”

一群妖物進攻修仙宗門討公道,這話聽起來頗為離奇。趙黍言道:“我雖然不瞭解當時狀況,但想來前去助陣者,應該不乏趁火打劫、圖謀不軌之輩。”

蒼巖公點了點農舍般大小的腦袋:“確實如此,如今回想,甚至連黃鬃道友那位晚輩的死,也是被陰謀算計。”

“哦?”趙黍生出好奇心思,追問道:“不知當年究竟發生何事了?”

“貞明侯可曾聽說過金睛妖王?”蒼巖公見趙黍點頭,繼續說:“當年金睛妖王傳書崑崙洲各方山頭,打算一統群妖。然而此舉觸犯仙道各派,更有旁門左道從中挑撥,使得彼此攻伐不休。

老夫與白額、黃鬃皆是仰慕仙道,不欲做那等山野妖物,原本試圖調停紛爭。奈何事與願違,追隨我們的晚輩妖物一時衝動,與仙家弟子相鬥,互有傷亡。等我們上了天城山質問原委,上景宗聲稱未曾出手。

一開始雙方言辭激烈,但還未到劍拔弩張的程度。可後來不知為何,上景宗後山突然遭襲,用於示警的集仙鍾響徹方圓,兩邊再難商談,立刻演變成激烈鬥法。上景宗有護山大陣,我們很快落入下風,黃鬃道友殞命當場,老夫與白額只得匆匆逃離。”

趙黍思量道:“上景宗後山遭襲,聽起來像是有人要故意激起雙方矛盾,杜絕你們和談可能。”

蒼巖公言道:“老夫也是後來才想明白,可惜當時局勢混亂,老夫與白額逃離天城山後,一路向東,竟不斷遭遇修仙各派阻截圍攻,根本容不得我們喘息回想。”

“這路數……怎麼聽起來像是有人拿你們與上景宗設局?”趙黍說:“如果你們敗了,就一路圍追堵截。要是上景宗敗了,估計便是滅門之禍。不論如何,人妖之間衝突更盛。”

“貞明侯智慮深遠,僅是聽老夫轉述,便能想到這些。”蒼巖公說:“可惜老夫當年不曾料到這等詭譎算計,若是最初緊閉洞府、失志清修,何至於後來境況?”

“千載已過,當初涉事之人大多已不存於世。”趙黍說:“不過我見前輩生機不足,難道昔年傷勢尚未痊癒麼?”

蒼巖公回答道:“老夫雖駐世千載,但多數時候龜息深眠,不過蟄藏生機、苟延壽數。當年傷勢動搖根基,如今連化為人形都做不到。”

“那前輩不妨就在這浣紗池休養生息。”趙黍說。

“如此也好。”蒼巖公忽然想到什麼:“尚有一事,先前與你鬥法之人中,似乎有上景宗門人。莫非這個宗門傳承至今麼?”

趙黍聞言一驚:“的確,上景宗乃是崑崙中土仙道正宗,較之往日更為鼎盛。就不知前輩所言是哪一位?”

“就是御使寶珠、運發虹光那位。”蒼巖公說:“老夫若沒看錯,那人修煉的應該就是上景宗根本仙法——《三光真旨》。”

“上景三光,採日化虹?”趙黍此時才忽然想到:“難怪那人氣機純而不雜,法寶妙用亦是精湛獨到。看來他定是上景宗門人無疑了,只是為何會受王鐘鼎延攬?”

“此非老夫所知。”蒼巖公緩緩下沉。

“前輩好生休養,我會頒佈公文,讓前來附近漁民不要來湖心攪擾前輩。”趙黍拱手拜別。

離開浣紗池,返回綠珠園中,此時朝廷派來官兵正忙碌查抄清點,眾人見得趙黍,皆是紛紛駐足行禮。那些上一刻還在呼喝指揮的官吏,一見趙黍便噤若寒蟬。

“他就是貞明侯?”一名剛剛來到的年輕書吏詢問起身旁同僚,探頭探腦望向趙黍,滴咕道:“也是尋常相貌嘛,之前聽到種種傳聞,還以為是什麼殺人不眨眼的兇惡之輩。”

“不要命啦!”同僚發了瘋般捂住年輕書吏的嘴巴:“小心一個妄議上官,把你全家流放!現在蒹葭關以南正缺人手,你是不是想過去砍樹?”

年輕書吏連連搖頭,同僚這才鬆開手,低聲言道:“我以前曾在貞明侯手下辦事,他平日裡待人和善,也沒有高官顯貴的架子。但你可別把他當成不通俗務的世家公子,貞明侯最討厭辦事隨意湖弄之人。”

“朝廷這回是真要對崇玄館下狠手了?”年輕書吏左顧右盼,望見一箱箱搬出的珍貴財寶,問道:“池陽王氏可是華胥國一等一的大財主,對他們動手,整個崇玄館都會受到牽連吧?聽說拒洪關的軍需給養,也仰仗王氏頗多。”

“這是當然!”同僚感嘆道:“現在誰都看出來了,陛下派貞明侯開壇巡境,就是為了削平豪強,其中就以崇玄館仙系血胤為首!要是總讓他們把持朝野上下,這華胥國到底是誰說了算?”

“對了,我還聽說,貞明侯上書給國主,要搞什麼設科選士。”年輕書吏問:“那是怎麼一回事?”

同僚言道:“就是設下各種術法科目,經過考校選拔,才能出任公職。貞明侯說了,如今館廨養了太多術法造詣粗淺無能的修士,國家每年為了供養這些人,耗費無數錢糧。他們於國無用,而且仗著館廨修士的身份地位,貪佔無度,理應裁減。”

年輕書吏打了個激靈:“裁減?這還得了?”

同僚笑了:“所以貞明侯也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只要能夠透過重重科目考校,就能保留現有祿銀供養。要是沒透過,那就滾回去再修煉幾年。”

“各家館廨能夠同意?”年輕書吏問。

“你也不想想,貞明侯能有如今這地位,背後肯定有館廨撐腰。”同僚言道:“懷英館自不必多提,降真館、明霞館也是力捧到底。至於崇玄館和另外兩家跟屁蟲,國主本來就是要對付他們。不同意?看看仙系血胤四姓高門現在都什麼樣子了?”

年輕書吏暗自稱是,抬頭就見貞明侯拿出幾張紙,上面畫著人物模樣,對眾人言道:“你們到各處院落,詢問所有家丁奴婢,把見過此人的統統找來。”

趙黍回到綠珠園,立刻將那名上景宗門人的模樣描繪出來,下令查問其人的言行舉動。

姜茹見狀問道:“發生何事了?”

“此人是上景宗門人,很可能是有熊國派來的探子!”趙黍說。

“上景宗?!”姜茹一驚:“你擔心池陽王氏裡通外國?”

“這種事還要擔心?”趙黍發笑:“池陽王氏本來有與別國通商的慣例,就算他們自己不動心思,也有的是蒼蠅老鼠聞風而至!我就說王鐘鼎從哪招來這麼一堆修士客卿,裡面肯定有不少是從有熊國來的!”

姜茹卻有些不解:“池陽王氏在華胥國本就富貴無邊,又是崇玄館仙系四姓之一,沒必要勾結別國吧?”

“王鐘鼎此人病入膏肓,本就不能指望他效忠國家。”趙黍來回踱步,沒過多久,便有幾名奴僕被兵士押來。

“你們都見過此人?”趙黍晃著那上景宗門人的形容畫像:“他姓甚名誰?在綠珠園做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名奴僕回答說:“他、他叫錢向,是來跟王公子……阿不不不,是跟那王鐘鼎求取通商函書。”

“通商函書?”趙黍皺眉:“這東西只有朝廷能夠頒發,他王鐘鼎憑什麼說了算?”

奴僕兩腿顫軟:“函書發到地方上,被郡守扣留。郡守要把函書發給誰,也要聽王鐘鼎的。他隨便一句話,郡守縣令都要乖乖聽話。”

趙黍笑容意味深長:“這個錢向想來是獲得通商函書了?”

奴僕瘋狂點頭,趙黍又問:“那他是要做什麼買賣?”

“聽說是要採買大批絲綢。”有一名近侍回答說:“錢向自稱是有熊國三寶會的商人,跟王鐘鼎談成用米粟換絲綢的生意。而且王氏在商陵郡庫存絲綢,幾乎全都裝船,送往有熊國了。”

趙黍聽到這話,心念急轉,追問道:“船隻是何時出發的?”

“三天之前。”

“三天!”趙黍皺眉沉思,手上掐算,腦海中開始思考船隻每日行程,然後叫來統兵校尉:“你立刻派一支輕騎,沿著商水趕往邊境,所有船隻一律扣留盤查。不管對方有沒有通商函書,都給我留下!”

校尉奉命告退,姜茹見趙黍動身,問道:“你要去追回這批絲綢嗎?”

“難不成隨便放他們離開嗎?”趙黍怒道:“而且我懷疑有熊國不是單純為了採買絲綢。你再想想之前那些訴苦鄉民,有熊國這一手分明是借池陽王氏,逼得華胥國內兼併日盛。如此禍國殃民的手段,我斷不能容!一匹絲絹都不能流出華胥國!”

姜茹攔阻不了,言道:“那你追擊之時千萬小心,有熊國讓上景宗參與此事,說不定還派了高手接應。”

“鷺忘機跟我一起去。”趙黍迫不及待,直接飛騰而起,聲音遙遙傳來:“你留在綠珠園處理事務,另外召集一批修士,緊隨追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