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克己復祭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黍過往對於靈簫,儘管偶然有過言語上的頂撞冒犯,可是從未有過發自心底的質疑。

說到底,一位仙真寄寓腦宮深處,又是傳授仙法、又是指點修煉,到了孤寂憂慮之時還有人交談,排解愁思, 趙黍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可這一回他是真的接受不了,靈簫眼下並非獨立於世的高真上仙,而是寄託於趙黍腦宮,她要算計別人,註定要藉助趙黍的言行。

“鴻雪客與梁韜或許不能斷定你的狀況,但我可是活生生站在他們面前的。”趙黍質疑問道:“如果他們為了引出你這位潛藏不現的仙家高人,直接對我動手, 你又能幫我多少?”

靈簫的反駁也不客氣:“你非是仙家,自然不解此間玄妙。梁韜他們既然察覺到你背後有仙家相助, 若是直接對你動手,等同與你身後仙家為敵。貿然與身份不明、來歷不清的仙家高人敵對,恐會招致無端兇險。

一塊石頭靜置在地,無害於人。可要是將其懸於頭上十丈,任誰也要心生顧慮。張端景教過你,隱遁之妙在於留有餘地,那我現在也告訴你,這種懸石在上、變化不測,既是給你我留下轉圜餘地,也是牽制梁韜心思算計的辦法!”

趙黍則說:“我要是梁韜,肯定不會自己出手,崇玄館和永嘉梁氏這麼多人,隨便派個人來就能慢慢試探出我的深淺。甚至未來將我調到前線, 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試探!”

“奇正相生,如迴圈之無端, 孰能窮之?”靈簫言道:“塊壘木石在四時歲月流轉下尚且有變,你還能毫無一點變通麼?梁韜派人來試探,你該怎麼對付就怎麼對付, 你要是連這點手段都沒有,也別想著找回真元鎖了!”

說到真元鎖,趙黍心裡就不禁煩悶,自己來到東勝都一年了,幾乎是最初就跟安陽侯提出要找回此物。

安陽侯聲稱自己在崇玄館中有相熟之人能夠幫忙,結果一年下來什麼動靜都沒有,趙黍不得不懷疑對方是否故意拖延。

“這些話你可以事先跟我說。”趙黍語氣凝重:“如此一來,我也好做足準備,不至於應事倉促。”

“沒有親身體會,難有真正體悟,事先說了反倒不好點破關竅。”靈簫說:“鴻雪客現身那一刻,我就知道他察覺到仙真氣象。那時候我貿然出言提醒,你若是矯飾偽詐,反倒會被對方看穿。”

“你藏在腦宮最深處,鴻雪客也能發現你嗎?”趙黍訝異道。

“仙真氣象迥異凡俗,你未成仙,自然不清楚。”靈簫言道:“只不過鴻雪客應當還不能洞察實情, 梁韜法力雖廣,但境界還差一線, 他估計是在瀛洲會上才察覺異狀。

至於張端景, 他尚未能發現我的存在,但他應該能聽出你的矇騙話語。無非是身為尊長,他沒有深究到底,給你留下餘地。”

趙黍默不應聲,他在老師身邊這麼多年,自己那點心思話術,估計還真不能瞞過他。但老師確認自己沒被邪祟附體之後,卻選擇了不再追問。

……

在羽衣閣待了大半天,趙黍終於等到國主召見的旨意,他稍稍整理衣冠,跟隨宦官進入宮城,來到一處避暑水閣中面見國主。

國主坐在竹榻上,儀態寬鬆,示意趙黍不必行禮,問道:“等了許久吧?”

“陛下召見,微臣理當肅正以待。”趙黍回答。

國主搖頭微笑:“總歸是讓你空耗時辰,你我君臣單獨相見,就不必扯那些文縐縐的話了。這次找你,就是想問問,你是否願意前往蒹葭關?”

同樣是邊關軍鎮,蒹葭關可不像拒洪關,彼處山窮水惡,每逢春夏兩季煙瘴瀰漫山林,天色昏暗之際更有精怪妖邪出沒,為禍鄉野,防不勝防。

因為蒹葭關境況惡劣,當地戍衛兵卒有不少是犯罪充軍的刑徒,館廨修士若是有所派遣,都不樂意去蒹葭關一帶。

“陛下,如今蒹葭關一帶戰況如何?”趙黍沒有立刻回答。

國主也沒有責怪,而是從手邊抄出一份邸報,遞給趙黍說:“不太妙,蒹葭關牆高溝深,暫時能夠守住。但現在已經有豕喙民翻越山嶺,襲擾關城後方村寨的訊息。”

趙黍這才知道,真正的戰事遠不是梁韜那套兵法推演如此輕鬆隨意,不會一上來就是雙方兵馬擺開架勢相互廝殺。

“如今最麻煩的還不是九黎國襲擾,據探子來報,九黎國兵馬大部仍屯駐在武羅鎮。可是蒹葭關那幫充軍刑徒,似乎存有不軌之心。”國主皺眉道:“萬一刑徒成群作亂,讓九黎國捉到可乘之機,華胥國南方大門赫然洞開,屆時將生靈塗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黍點頭不止,說道:“既是如此,應當對刑徒嚴加管束。而且朝廷要另外調派兵馬進駐蒹葭關,彈壓亂局、重整防備。”

國主臉上浮現出欣賞表情:“廷議最後也是這個結果,朕已經讓韋將軍率領新軍趕赴蒹葭關了。哦,你興許還不知道,新軍正式定名為武魁軍,取武中魁首之意。”

“好寓意,陛下文思斐然,微臣敬服。”趙黍趕緊說。

“你這馬匹可拍錯了。”國主笑道:“武魁軍此名是大司馬想的。”

趙黍臉色一僵,只得苦笑以應。

“你還沒回答朕的問話。”國主又說:“你是否願意前往蒹葭關?”

趙黍拱手回答:“陛下有命,微臣定當遵旨!”

“你這是把皮球踢回來了。”國主搖搖頭,手執團扇遙指趙黍:“朕是問你自己是否願意,不要扯什麼君命聖旨。”

國主的寬和倒是出乎趙黍預料,於是回答:“微臣還是願意去的。”

“哦?這是為何?難不成覺得金鼎司執事這個位置不好出人頭地?”國主問。

趙黍笑答:“倒也不是,只是九黎國都打到門前了,難道還要視而不見嗎?為國殺敵、為民紓難,身為館廨修士,深受國恩,此事責無旁貸。而且……”

“而且什麼?”

“東勝都雖然富庶,卻也過於安逸了,容易讓人不思進取。”趙黍不好意思明言都城之地人心雜亂,在這裡待得久了,肚子裡就剩下朝堂間的心思算計,連趙黍自己都煩了。

國主微微嘆氣:“確實啊。瀛洲會上梁驍公然冒犯,朕雖不喜,卻也覺得像他這種人才有昂揚向上的意氣。你想要去邊關,朕很欣慰。”

趙黍低頭拱手,也不敢多言。國主笑道:“不必拘束。你既然想去蒹葭關一展拳腳,那金鼎司的公務怎麼辦?你身為執事,也要給朕一個辦法,否則不能放你走啊。”

“陛下,金鼎司開設近一年,章程已備,有沒有微臣居中執事,其實並無太大差異。”趙黍說:“而且武魁軍既然開赴蒹葭關,軍中所用的符兵符箭若要補充,最好也是就近安排人手處置,微臣隨軍前往,把金鼎司公務帶過去,也算恰如其分。”

“這樣也對。”國主頷首道。

“另外還有一事,要稟告國主。”趙黍說:“微臣在東勝都遠郊的那一處田莊,實在是照應不來。但是想到金鼎司也需要很多匠人協助,於是微臣打算將那處田莊獻出,專為金鼎司而備。一來田莊佃客能多一項生計,二來田莊所產也可充實國帑,補貼司內修士祿米俸銀。”

國主聽到這話,盯著趙黍眨眼半天。

“陛下,微臣難道說錯話了?”趙黍問。

“我華胥國還沒有過一位把田莊土地吃進肚子裡,還能吐出來的人。”國主不由得感嘆道:“公忠體國這話,放到你身上感覺都不夠用了。”

趙黍則回答說:“陛下,那些豪門巨室之所以能夠霸佔田地、大肆兼併,有賴於遠近族親群聚而居,人多勢眾,田產莊園也能由族親照料看顧。

而微臣孤身一人、舉目無親,就算得了大片田莊產業,也無暇照料,何況還有金鼎司的公務。”

國主沒有太關心田莊,聊起別的事情:“你這舉目無親可不行,還是要成家立室,也能有人為你分憂、料理家務。你是否有心怡女子?若是對方尚未婚配,朕也能出面做主。”

“陛下。”趙黍趕緊回答:“微臣無心於此,就不必耽誤他人了。”

國主沉默良久,隨後頷首:“也罷,你既然這麼說,朕也不強迫。田莊的事情朕會安排專人妥善處置。你這幾日就稍作準備,待朕擬定旨意,派遣修士前往蒹葭關,你也當位列其中。”

趙黍躬身告退,片刻後朱紫夫人現身水閣之中,國主輕搖團扇,說道:“老師,趙黍此人確實難得。多加栽培,將是我華胥國的棟樑之材。”

朱紫夫人則輕輕嘆氣:“趙黍的確是可造之材,但萬一日後心懷異志,我們恐怕沒有節制他的辦法。這種舉目無親之人,牽掛亦少,作亂為禍更是毫無後顧之憂。”

國主皺眉道:“老師為何對趙黍懷有如此疑慮?他是張公的學生,足可信任。”

“趙黍此人與張端景一樣,忠於理而非忠於君。”朱紫夫人提醒說:“張端景尚且要照顧懷英館,而趙黍則變本加厲。他能盡舍田莊財帛,於紅塵俗利一無所求,其人所圖定然不小。”

國主則說:“聽辛臺丞說,趙黍祖上是天夏朝的贊禮官。我記得贊禮官要求檢束身心、剋制性情,方能在祭禮教法一途上有所成就。趙黍顯然是得了真傳的,加上張公嚴苛施教,他無心塵俗之利,不足為奇。

趙黍這種人強求不得,倒不如順著他的求道忠理之心,讓他效力奮命。既然趙黍自己願意前往蒹葭關,朝廷也正好缺少率先垂範的館廨修士,那就讓趙黍去吧。這種不用豐厚賞賜便會奮命的人,可是難得良材。”

……

“世侄你要前往蒹葭關?”

趙黍正在貞明侯府內中收拾東西,提前得知訊息的安陽侯匆匆趕來詢問。

“邊關戰事告急,韋將軍已經率武魁軍先行開拔,我作為金鼎司執事,也總不能一直留在東勝都吧?”趙黍回答說。

安陽侯搖頭道:“武魁軍那邊如果要人幫忙,金鼎司額外派人就好,又何必讓你去?”

趙黍則說:“金鼎司祭造符兵符甲,本就是與武魁軍匹配,將士在前線廝殺,軍器兵甲若要修繕維護,我這個金鼎司執事若在近旁,自然能免去許多麻煩。

另外,前線可能需要用到的法物靈材,我已經列出清單,還需世叔在東勝都做好籌備,派人往前線送去。”

趙黍遞出好幾本簿冊,另外言道:“石火光會留在都中,但他不擅人事往來,希望世叔幫我多加照拂。”

“這我知道。”安陽侯連連嘆氣。

此時就見石火光從一旁捧來木匣,上面貼著符咒封條:“這裡面有一塊靈文神鐵,已經在館內百器院的五方迎靈壇祭煉了足足一年,採攝周天氣數,氣機靈韻圓融完備。”

趙黍當初在鐵公飛昇後帶走的一批靈文神鐵,放在懷英館中一直沒有處置,當時他讓石火光幫忙料理,自己幾乎要忘了還有這檔子事。沒想到一年過後,石火光真的拿出了成果。

“五方迎靈壇本來就是你祖父來到懷英館後所設,也契合你的修煉根基。”石火光解釋說:“神鐵祭煉完備,你或許可以試著以自身氣機勾連靈文。此物好比尚未成型的坯料,若要將其煉成法寶,還要你繼續用功。”

“我記得了。”趙黍接過木匣,手上心底都感覺沉甸甸的。

“你真要去蒹葭關?我聽說那裡很兇險。”石火光不免擔憂問道。

“戰場自然是兇險的,可若是人人都龜縮不前,待得未來局勢糜爛得無可救藥,所有人都要身陷兵災之中,那時候兇險更甚,局面更難挽回。”趙黍長舒一口氣:

“如果是以前,我估計也不會有這種心思。這兩年經歷得多了,明白有些事情,總歸要有人去做。我並非被誰強迫,而是自己主動請纓。”

石火光聽到這話,老邁面容浮現一絲惆悵:“你……越來越像你的父親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