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馬周(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善的臉色有些僵硬,雖然有些愧疚,但心裡還是不爽的很,馬周這是憋了一肚子氣,非要給我添堵啊!

馬周一臉憤世嫉俗的表情,對,老子就是要給你添堵,誰讓你不幹人事!

什麼理由都沒有,什麼原因都不說,直接把我扔到常何身邊,然後我就眼睜睜的看著你帶著一幫人建功立業……當年的熟人中,蘇定方、王君昊、周二郎都已經封爵了,據說這次齊老三、範十一都可能封爵,凌敬那老頭也已經是吏部員外郎。

而自己呢?!

啥都沒撈到,還被人嗤笑!

“好,好,好!”李善咬牙切齒的迸出三個好,“反正某記住了,他日必有回報!”

放馬過來就是,已經是破罐子破摔的馬周很是無所謂,但隨即整理衣著,正色道:“不知母親可還安好。”

李善也正襟危坐,“安康無虞,只是掛念賓王兄,前些時間入住新宅,伯母安置在後院一處小院中,平日足不出戶,賓王兄可有書信?”

“嗯。”馬周從袖子裡取出一封信遞了過來,嘆道:“不孝至此,不孝至此……”

至今日月潭也沒幾個人知道那位中年婦人的身份,馬周的母親一直以為兒子如今還遠在隴右道……甚至都不知道兒子在明面上已經與李善分道揚鑣。

“孝有大小之分。”李善溫聲道:“他日賓王兄建功立業,彪炳史冊,方為大孝。”

馬周臉上流露出苦澀的笑容,“借懷仁吉言。”

“絕非安慰。”李善低聲道:“此次出征前,與秦王殿下密會,盡敘賓王兄諸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馬周精神一震,“秦王知曉某?”

“不錯。”李善加重語氣道:“賓王兄當知玄武門之重。”

馬周緩緩點頭,“雖然長林軍駐紮在東宮以北的禁苑中,但東宮內建築繁多,道路狹窄,一旦東宮起事,必先取玄武門。”

“不錯。”李善分析道:“雖有羅藝、李高遷,但柴紹奉命節制北衙禁軍。”

“最關鍵的在於,北衙禁軍主力都佈置在皇城內,而不是在太極宮,而玄武門一開,長林軍就能進入太極宮……”

“一旦陛下、秦王被控制,柴紹只怕不會頑抗。”馬周補充道:“平陽公主夫婦不會為此而搏命,再加上裴寂、裴世矩,就算太子不即刻登基稱帝,只要斬殺秦王,那就大勢已去。”

“若是如此,那某也只能亡命天涯了。”李善苦笑道:“凌公今日還提到此事,秦王欲出宮。”

馬周歪著頭想了會兒,“理應如此,不過東宮應該短時間內不會有妄動。”

李善眉頭一挑,“為何?”

“涇州大捷之後,懷仁駐軍百泉縣三月有餘,難有寸進,滿朝斷言,難以速勝。”馬周解釋道:“那時候,羅藝已經回了長安。”

“難以速勝……”李善喃喃了幾句,“若是梁洛仁能堅守固原,梁軍不失蕭關……等到今年四五月份,或許都不需要那麼久。”

馬周笑道:“突厥雖然幾任可汗都敗在懷仁之手,如今又陷於內鬥,但只怕不會坐視梁師都被驅逐。”

李善點點頭,“特別是阿史那·社爾此人,頗有韜略,目光長遠。”

“所以那三個月內,長林軍內頗有調動。”馬周低聲道:“兵力未有增減,但調換了不少軍頭。”

李善脫口而出,“天節軍?”

“很有可能。”馬周嘿然道:“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妙計!”

“八成是裴世矩……”李善嘆了口氣,真不愧是三朝名臣,這樣簡單而有效的計策,還真不是尋常人想得出來的。

為什麼之前天策府那邊對長林軍不屑一顧,李世民提防也是提防長林軍迅速透過玄武門控制太極宮,而對長林軍的戰力很是不屑。

李客師曾經就對李善說過,天策府內,秦王以及諸將親衛集合起來,雖然只有數百,但足以擊潰三千之眾的長林軍。

影響一支軍隊戰力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但在裝備、後勤各個方面都齊備的情況下,在目前的禁苑、太極宮的戰場上,基層將校的指揮能力和戰鬥力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羅藝將天節軍的精銳調入長林軍,全數更換那是不可能的,但只調換軍頭卻是做得到的,雖然不能讓長林軍脫胎換骨,但戰力卻上升了不止一籌。

最重要的是,一旦起兵,羅藝能透過這些基層將校如臂所使的從容指揮長林軍。

李善呆了一會兒問:“沒人知道嗎?”

“沒有實證。”馬周一攤手,“而且長林軍歸屬東宮,調換軍頭也不用向兵部、十六衛報備。”

頓了頓,馬周補充道:“但自原州戰事的軍報入京之後,就停了下來。”

李善恍然大悟,“所以適才你才說,東宮短期內不會有妄動。”

“嗯,細細看過了,每半個月一批,正月都沒停下,但初七那日捷報入京,次日就停了。”馬周笑道:“當日捷報傳來,想必裴世矩失望的緊。”

李善有些不太放心,低聲道:“今日凌公提及,秦王殿下有意出宮。”

“情理之中。”馬周點點頭,“一旦東宮動手,承乾殿首當其衝。”

馬周隨即咧咧嘴,“關鍵還是長林軍……也不知道陛下如何思量的,總不會是忘了吧?”

“怎麼可能!”李善嗤笑一聲,李淵腦子再進水也不會忘了。

“羅藝遣派精銳入長林軍,雖無實證,但如果讓秦王殿下找個人捅出來?”

“不行。”李善立即搖搖頭,仔細剖析道:“天台山一戰之後,陛下心意大變,排斥東宮,接納秦王,但未有易儲之行……太子坐鎮東宮多年,不容小覷。”

“動搖國本,的確不可妄為。”馬周是個一點就透的聰明人,“若是聖人下令裁撤長林軍,太子必然舉事。”

“嗯。”李善心中有了些大致的謀劃,不禁笑道:“回京半月,眼前盡是迷霧,今日得賓王兄點撥,迷霧盡散,必然細稟殿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