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我望雲煙目斷遠(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似回到後宮正陽宮,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兩更已經敲過,正要敲三更天。

得了趙似的暗示,曾淑華一直在宮裡等著。

“皇后果真還在等著我。我剛剛跟大伴說了,朕在聖慈宮裡的那個眼神,皇后一定是看懂了。”趙似站在那裡, 向兩邊平舉雙臂,由著曾淑華脫下公服,換上“內居服”。

曾淑華笑著答道:“這兩天,臣妾一直覺得官家心裡有事,所以官家從聖慈宮離開時,臣妾就注意到了。”

“有件大事, 朕要與皇后商議。”

內居服已經換好,是貼身又柔軟的棉綢布製成的,寬鬆又不臃腫。趙似緩緩坐在榻上, 身子一歪,倒在靠枕上。右手撐著頭,歪歪地看著還在整理公服的曾淑華。

曾淑華把硃紅色的羅裳衫袍理順掛好,又端上一碗花生銀耳羹。

“官家喜歡清澹的,臣妾就叫他們早早準備下這花生銀耳羹。”

趙似擺擺手,“娘子,先放下,我有話說。”他在旁邊的空位上拍了拍,然後順勢躺下,仰望著殿梁屋頂。

曾淑華遲疑了一下,把羹放在旁邊的桌幾上,揮揮手,讓宮女都退下, 然後和衣躺下。剛躺下, 趙似左臂就摟住了她,往懷裡抱。

曾淑華順勢輕輕地貼在趙似的懷裡, 兩人默不作聲,輕輕的呼吸聲,就像夜裡吹過花木的風,細膩而溫存。

“娘子,朕要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曾淑華哦了一聲,似乎並不過分驚訝。

“你是一點都不驚訝?”

“官家說要把天捅個窟窿出來,臣妾也覺得不驚訝。”

“哈哈,朕要領著朱雀旗出征漠北,需要你在開封城裡監國。”

曾淑華勐地一驚,要起身來時,被趙似的左手一用力,又按住了。

“娘子,剛才還說不驚訝,現在又大吃一驚的樣子。難道朕出征漠北,比把天捅個窟窿還要讓人詫異?”

曾淑華默然了一會,突然笑了,繼而幽幽地說道:“漠北,在臣妾想來,可是比天邊還要遠的地方。”

“娘子不勸朕?”

“不勸,因為臣妾覺得勸不住,還是不要枉自徒勞吧。”

“娘子也是果敢的人,所以朕才放心讓你監國。”趙似把自己的安排詳細地說了一遍。

曾淑華敏銳地察覺到其間的問題, “官家覺得你出征期間,會有變故發生?”

“希望沒有,但是必須要做最壞的打算。”趙似抓起曾淑華的右手,放在自己胸口,然後右手指頭在她的手心上寫了一個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

趙似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秘書省諮情檢校處是個要緊的位置,各情報機構的訪單會彙集在那裡。有了它,你就不致於兩眼一抹黑。原本是由玄明先生執掌,他跟隨朕出征後,朕就讓大伴執掌。皇后,好好利用它。”

“臣妾知道了。”曾淑華默然了一會,又問道,“官家是要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現在的漠北,一片混亂。名義上的共主-遼國國主荒誕昏庸,其國力又大損,已然無法掌控。對於朕而言,是最好的時機。”

是的,現在的漠北草原,稍微大一點的勢力,從西往東數,有金山(阿爾泰山)的粘八葛部,謙河(葉尼塞河)中游的的吉利吉思部,上游的斡亦剌部,杭海嶺(杭愛山)到不兒罕山之間的以克烈部為首的阻卜九部,北海以北的豁裡和禿麻部,北海以南的蔑兒乞部。

北海以東的八刺忽部,不兒罕山以東、斡難河流域的蒙古博爾濟錦部,呼倫湖和貝爾湖的塔塔兒部,也裡古納河(額爾古納河)札答刺部,大興安嶺以西的弘吉刺部和合底斤部。

在軍情偵查局的清單裡,漠北草原能夠上桌面的就是這十二家勢力。他們互相之間或親或仇,時友時叛,上百年來一直廝殺不休。

按照歷史,會一直殺到七八十年後,這群狼裡殺出一隻狼王-鐵木真,然後再一次統一了漠北草原。

所以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曾淑華幽幽地繼續問道:“官家,一定要去嗎?”

“娘子,天啟元年,朕的新政剛剛開始,就出現了敦輿山等一系列的叛亂。要不是朕在西北凝聚的軍心,建立的威信,恐怕要被他們打得手忙腳亂。兩年過去,各處的叛亂被一一鎮壓。可是...”

趙似深吸了一口氣,又徐徐吐了出來。

“接著往下推動的新政,會遭遇更大的阻力。朕需要凝聚更堅固的軍心,需要建立更大的威望,才能壓制住這股巨大的阻力!所以,漠北朕必須要去一趟,而且要大勝回來。”

曾淑華轉過頭來,看著趙似彷佛刀噼斧砍的臉龐,還有如刀劍一般的眉毛,如深淵一般的眼睛,一時痴迷了。

雖然身為趙似的正妻,曾淑華有很多這樣近距離看自己夫君的機會,可是似乎從來沒有如此仔細認真地看過。

她忍不住伸出手去,輕輕撫摸著趙似的臉。

“官家的這個天子,當得真累。”

“是累啊,需要不斷地權衡,不斷地決策,不斷地調整。其實朕也想算了,就按照那些名士大儒們所提倡的,以德治國。以三綱五常定規矩,以天理道德治萬事。不需要繁瑣複雜的法治,不需要勞心勞力的創造,省心省力。可惜,這是一條會讓大宋和華夏陷入萬劫不復的不歸路。”

趙似眯著眼睛,享受著曾淑華纖纖玉手的撫摸,嘴裡繼續說著話。

“又或者乾脆躺平,一切交給百姓去決定,萬民做主,皿煮嘛。可是世人看到的只有腳下的路,今天的收益,很難看到遠方的路,明天乃至明年的收益。他們的心,就像河水海浪,起伏不定,難以捉摸,又容易被人引導扇動。”

曾淑華笑了,“官家就是其中高人啊。”

“哈哈。”

兩人並躺在床榻上,靜靜地看著殿梁,輕聲說著話,享受著這難得的溫馨。

“這次不帶貴妃去了?”

“不帶她!她吹噓的越女劍法,大家心裡都有數。不過你可千萬不要戳破她,傷自尊啊。她現在忙得很,她現在在以前的朝霞衛、女子救護隊的基礎上,成立女子自強會,忙得很。”

“官家盡寵著她,由著她胡來。外面多少衛道士在抨擊她,甚至都告到聖慈宮去了,娘娘也很是不滿,暗地裡跟臣妾說過好幾回。說貴妃一點婦德樣子都沒有,叫臣妾勸勸官家,好好約束下她。”

趙似笑了,“找錯人了。她的這些行為,都是朕慫恿的。現在大宋到處缺人,農田、工廠、商號、運輸社、海商...婦女也是勞動力,她們可以入棉布、紡紗、織綢、絲繭等工廠,既可以為家裡掙下養家湖口的錢糧,讓家人生活過得更好,又能緩解大宋的勞力緊缺,為天下多創造出一份財富來。一舉數得。”

“偏偏有些衛道士,看不得女子們出來自力更生。這些酸儒,面對強人,一味地要以德服人。對於比他們弱的女子,卻是刻薄惡毒。”

“所以官家暗中慫恿貴妃去成立這個女子自強會,在女子間推動自信、自強、自立,為了就是增加勞動力這個目的?”

“是的,就是為了這個利國利民的目的。”

“嘻嘻,難怪如此。現在德妃(李清照)對貴妃所作所為是敬佩不已,完全成了她的跟班。現在在女子自強會里擔任副理事長一職。一個有膽識魄力,一個聰慧過人,一文一武,配合得極好,把女子自強會搞得好生紅火。”

“哈哈,”趙似得意地笑了,他摟著曾淑華的左手又緊了緊。

“等我從漠北回來,就帶著你們四處巡遊天下,去河東河北,去齊魯江淮,登五嶽,觀滄海...”

“一言為定!”

“君無戲言,一言為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