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二章 秦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秦觀忐忑不安地跟著李芳進到雅間裡,看到趙似,猛地一驚,手忙腳亂地作揖。

“微臣見過陛下。”

“少遊先生不必多禮。今日我微服私訪,兼會友論事,你不必拘謹,叫我十三郎, 或是趙官人即可。”

“喏。”

等到秦觀坐下,趙似打量著這位蘇門四學子之一。

他的那首《鵲橋仙》,跟東坡先生的《水調歌頭》一樣,屬於絕世之作。也就是他們寫了,後人再寫都超越不了。不過一個是七夕的天花板,一個中秋的天花板。

後世傳說, 秦觀是蘇軾的妹夫, 尤其是“蘇小妹三難秦觀”,更是不絕於各種故事書上。

其實,秦觀真不是蘇軾的妹夫,只是受過蘇軾的指點和舉薦,亦師亦友。

“少遊先生,剛才樓下發生的那一幕,不知看到了嗎?”

秦觀答道:“趙官人,在下見到了。”

“那位向衙內,有念你的《鵲橋仙》,你可聽到?”

“微臣的詞句從那廝嘴裡念出,真是辱沒了。”秦觀忿忿地說道,“此人不過好色之徒,裝成情深意切的樣子罷了。”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長嘆一口氣,“唉,可是這世上, 堪破皮相的又有幾人呢?”

趙似笑了笑,又問道, “少遊先生,朝華娘子, 可曾接回來?”

“接回來了,已經從尼姑庵裡接回來了。”

什麼回事?

明朝霞看向趙似,眼中的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燒。

秦觀也看到了,苦笑一聲答道:“還叫朝霞娘子知曉,邊朝華是微臣的妾室。那年臣在蔡州任教授,朝華便跟在我身邊。那年她十三歲。過了幾年,微臣進京做了太常博士,便收了她做妾侍。當時她十九歲。只是世事多舛,微臣被貶斥前,不想連累她,便把她遣回家...”

“幸得陛下恩澤,赦免召回。原本想著,五六年過去了,說不定早就改嫁了,不要自尋煩惱,也不要驚擾人家的日子。不想朝華在報紙上看到微臣的訊息,遣其父來京,對臣說,‘念君乞歸’。”

說到這裡,秦觀忍不住捂住臉,後背聳動,淚水從他的手指縫裡流出。

趙似的臉上滿是欣慰。

蘇東坡被召回,現在小日子過得非常滋潤,起碼還能活到古來稀。秦觀也被召回,看他這臉色神態,應該也無大礙,不會像歷史上一樣,客死在偏遠的藤州。

還有黃庭堅等等...

這些人,被搬除了身上的政治束縛,重新獲得尊重,可以憑藉詩詞文集的版稅,過上優渥的生活。

經過這些年的坎坷起伏,想必已經看透世事人情,通達見明。肯定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文學和書畫作品來,為璀璨的華夏文明再添一筆。

你們創造,我來守護!

趙似心裡一片空明,笑著問道:“少遊先生,我聽東坡先生說,你博學多才,不僅詩詞了得,還寫過兵書農書?”

秦觀抬起頭,有些自傲地說道,“微臣不才,涉獵廣泛,確實做過一些遊戲之作,不想能入陛下法眼。”

“《安都》、《將帥》、《奇兵》、《辯士》、《謀主》、《兵法》、《邊防上中下》,《進策》三十篇,有十二篇論及軍事。《晁錯論》、《李陵論》、《諸葛亮論》、《李泌論》、《王樸論》,《進篇》二十篇,有五篇論及軍事。少遊先生,你確實是東坡先生的好學生啊,熱心國事軍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秦觀傲然自得,可是猛然間想到,坐在對面的官家年紀雖輕,卻是公認的兵法大家。

輕騎巡邊,定下計策,然後兵如神降,彈指間斬首十萬,俘獲十五萬,立下大宋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大捷。

自己在他面前,有什麼好自傲的?

秦觀虛心地請教道,“請問陛下,微臣的那些軍事策論,還可否?”

趙似笑道,“你們師徒都是一個樣子。立足雖高,實用不足。你們,終究沒有親臨過戰場。其實毛病都一樣,跟其它治政策論一樣,陳義雖高,可是要拿出具體措施時,卻只能‘條去取之科,列輕重之目,此則有司之事,臣所不能知之’”

說罷,趙似仰首大笑起來,笑得秦觀臉色黑紅,無比地慚愧。

笑完,趙似看了一眼秦觀,發現他雖然沮喪,但沒有氣餒失落。然後目光又一一在李綱、趙鼎、朱勝非身上掃過,語重深長地說道。

“這世上,能找出問題的人不少,但是能找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把它執行到位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諸位都是一時人傑,當以自勉。”

李綱忍不住問道,“陛下,我們如何才能不僅可以找出問題的癥結,還能找出辦法,加以執行,把它徹底解決?”

“這就是你們進成均大學學習,進秘書省實踐的原因所在。”

李綱三人若有所思,沉默不語。

秦觀看到這一幕,心頭一動,猶豫掙扎了一會,最後還是開口了。

“陛下,太學那邊有人在暗中串聯煽動,說是要聯名上書,請求官家給哲廟先帝和崇恩、隆佑皇后上尊號。”

趙似猛地轉過頭來,盯著秦觀。

秦觀猛地感覺被一隻金雕給盯上,自己成了一隻老白兔,在鷹眼利爪下瑟瑟發抖。

“微...微臣兼任太學教授,有幾位學生想要微臣聯署。微臣覺得不妥,便沒有同意。”

趙似突然一笑,身上的鋒芒一收,秦觀如釋重負,彷彿從生死線上逃得生天,後背出了一身冷汗。

“少遊先生,你為何覺得不妥?”

“陛下,此前的詔書說得明明白白,陛下是承神廟先帝大業,繼哲廟先帝大志。大業和大志,是不同的。跟太祖和太宗皇帝的兄終弟及也是截然不同的。”

秦觀說得很直白,但是事實也確實不同。

大宋江山是太祖皇帝打下來的,太宗當然是從他手裡繼承的基業。

但哲宗是從父皇神宗皇帝手裡繼承基業,紹聖未半而中道崩殂,於是趙似就接茬上。歸根結底,大寶皇位,還是從神宗那裡傳下來的,所以說趙似堅持“承父皇大業、繼皇兄大志”也沒錯。

可是這樣卻壞了某些人的算盤。

“少遊先生,找你的人是不是越州上虞的李光李泰定?”

秦觀嚇得心肝一抽抽。

難怪大蘇、小蘇先生等人皆言,當今官家,威嚴堅韌似太祖,峻厲剛毅卻遠出歷代先帝。

看到秦觀沒有答話,趙似繼續說道:“李泰定此人,最是守禮。其父李高去世時,李泰定還年少,居喪盡禮如同成人,有人送來財物,他都謝絕了。到下葬時,禮節非常合乎禮法,為世人稱讚。入太學後,以學識淵博、頗有古風,被諸多太學生奉為領軍人物。”

“這樣的人物,張繹張思叔找上他,當然是一拍即合。張繹出身酒保,見多了人情世故,遜言恭色,練達事體,比程門其餘的那些老夫子,強多了。”

聽到這裡,秦觀的冷汗沿著後背的脊椎往下流,熱烘烘的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

看到秦觀的樣子,趙似笑著說道:“少遊先生看上去不大自在啊。正好我們也有事,要出去轉轉。少遊先生還請自便。”

“微臣告辭!”秦觀如獲大赦,連忙唱了個無禮諾,慌忙離開。

“好了,我們繼續,待會呂元直(呂頤浩)來跟我們會合。屆時,由他帶著我們,一一察看開封城市政工程的第一項——下水管道網改造。中間有任何疑問,直接問出來。”

聽了趙似的話,李綱、趙鼎、朱勝非連忙應道:“喏!”

明朝霞在一旁遲疑地問道:“官人,太學那邊,不去看看?”

“時日尚早。等看完下水管道工程,還有時間的話,我們再去太學看看。”

趙似話一說完,幾個人的神情有些陰晴不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