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像屎的果子,九月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北鄰山脈》紀錄片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找到神秘古蹟,陳淵之前還發愁上哪找,沒想到誤打誤撞有了頭緒。

這樣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

聽到陳淵也要進叢林,科考隊的大部分成員心裡都很高興,老陳的本事他們見識過,有了他的陪伴或許一路上會安全不少。

幾名女研究員都一臉花痴看著陳淵,還沒從剛才他的颯爽英姿中回過神。

網友們很愛看熱鬧,同時也愛分享,有關陳淵單挑狼群的影片被發到了各大社交平臺中。

影片裡的陳淵表情從容,看不到一絲驚慌,揮舞著木棍儼然閉關而出的大師,一招一式,打的狼群落花落水。

就連一個回眸轉身,都是那麼溫柔。

尤其是他抱著小家夥時溫柔的一幕,俘獲了不少少女心。

“這主播太厲害了吧,他真不是武當高手?”

“就這棍法,別說狼群了,我感覺單挑二十個成年大漢都輕而易舉。”

“難怪老陳敢隻身一人走遍大自然,沒想到自身本領如此強悍。”

“我老公太棒了,在床上估計也很厲害!!!”

在女粉絲看來,老陳的床上功夫肯定了得。

不過也沒人試過,有不少網友開玩笑說這事得問呆妹。

陳淵沒怎麼去看網上的事,他走到越野車駕駛室,冷冷地看著高建江,“還呆在這幹嗎,是要我抱你下來嗎?”

高建江趕忙推開車門,連滾帶爬地走到隊伍裡,科考隊的同事似乎對他的好感少了許多,畢竟大難臨頭只想著自己,這樣的人也算是徹底無地自容了。

陳淵將能用到的工具都裝在揹包裡,便率先走進了叢林,見狀劉常青他們也跟了上去。

進到叢林,猴哥就像回到家一樣,在樹與樹之間來回蹦躂,踩著樹幹上,抬起右手放在眉心,觀察著遠處的情況,發現沒有問題,便朝著陳淵招手。

陳淵現再可以無條件信任猴哥,畢竟這些時間的相處下來,這只猴子別的本事沒有,但確實聰明的很。

一路的走走停停,一行人穿梭進了一片曠闊的灌木叢當中。

這裡的樹木低矮,雜草不多,反而都是一些剛長成的花草樹木,放眼一大片綠色蔓延至腳下的土地上,給人一種世外桃源之感。

直播間裡的網友頓時被吸引住了。

【哇,好美,沒想到這片叢林裡別有洞天啊。】

【這應該算是花海吧,現再這個季節居然還能開出這麼多花,簡直太神奇了。】

【如果能在這裡舉辦一場婚禮那該多好。】

科考隊的那些女人也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如此絕美的一幕怎麼能錯過呢。

小家夥估計是很久沒見到這麼柔軟的草地了,撒丫子在草地上亂滾。

小眼睛忽然瞥見一顆垂下來的樹,上面結著一大顆類似芒果的黃色果子。

湊過鼻子聞了聞,腦袋一搖一擺的。

耶,這是啥。

爹,這能吃嗎?

小家夥回頭傻乎乎地看著自己。

陳淵蹲在她身邊,摸著腦袋瓜笑道,“你呀,終於知道先問我能不能吃了,看來是這一路上亂吃東西給吃出陰影來了。”

劉常青也好奇地湊了上來。

將鏡頭對準黃色果子,陳淵對觀眾解釋道,“這叫九月黃,因外表和果肉的樣子也有叫牛卵坨,成熟果子比較硬又叫預知子,是藥食同源的野生好果實!”

九月黃的外表一般呈腎形或長橢圓形,稍稍彎曲,成熟的表皮黃紫帶點紅色。

“這裡的九月黃挺多的,估計是其他小動物將種子帶了進來。”

陳淵當著觀眾的面將果子掰開。

黃色外皮內的果實居然是黃綠色的,長得跟一坨屎一樣。

軟塌塌的。

【嘔,這東西也太奇葩了,跟一坨屎一樣。】

【我靠,這東西能吃?】

【不行了不行了,我還在吃飯呢,差點反胃。】

“當然可以吃了,和普通水果沒什麼區別,成熟的果籽比較堅硬,一般都是吃肉吐籽。”

陳淵掰成三瓣,給小家夥和猴哥分了。

自己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砸吧兩下嘴,滿意地點頭,“果肉像百香果,但比百香果成型,味道像軟熟的甜柿子,還算不錯。”

陳淵不禁笑了起來,嘴上還殘留著黃色汁液。

尤其是猴哥,吃完後連嘴都沒擦,那模樣跟剛吃完屎一個樣。

直播間裡的觀眾,差點奔潰了。

【天吶為什麼老陳可以吃的這麼津津有味。】

【不敢看,不敢看啊。】

科考隊的那些人對這種東西也很抗拒,主要品相真不咋地。

但是陳淵用保證的語氣說味道真的不錯,這種野生的九月黃數量稀少,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他們這才有些猶豫的嘗試吃了起來,唯獨高建江死要面子,沒有行動。

等果實入嘴後,眼睛一亮。

“嗯,太好吃了,又甜又軟,簡直比柿子好吃一百倍。”

“這東西不比百香果差啊。”

散欣月也在吃完一個後吃起了第二個,十幾個人在一瞬間都迷上了這種長得像屎一樣的水果,高建江不禁吞嚥起了口水,有些後悔自己的選擇。

“喜歡就多摘幾個揣兜裡吧。”陳淵說道,旋即走到一處較為溼潤的土地,用手指在地上按了一下,然後放到鼻尖聞了聞,又放入嘴中感覺起泥土的味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次抬頭目光鎖定了東邊的方向。

“古蹟應該在那了。”

陳淵喃喃低語。

劉常青湊了過來,從兜裡拿出一張詳細地圖,當著陳淵的面展開,低聲道,“但是老陳,根據我們之間的調查,古蹟的方向最可能在北邊。”

他的聲音很小,而且是一種建議的意思。

畢竟陳淵之前的表現讓他不敢託大,現再完全就像個指出老師錯誤的學生。

“你仔細觀察一下兩邊的泥土。”陳淵指著兩處方向,示意道。

劉常青不解,但還是照做。

和之前陳淵的做法類似,用手感受著泥土的溼度。

“東邊和北邊的泥土有什麼不同?”

陳淵淡淡問道。

“前者的土比較溼潤,後者略幹。”劉常青頓了頓,和他對視著,“東邊的方向有河流,但這和遺蹟有很大關係嗎……”

兩人的對話被網友盡收眼底。

【好傢伙,這還是科考隊的領隊嗎,和老陳說話這麼小心翼翼,生怕被老陳批評一樣。】

【為啥一直看你們嘲諷這個領隊,感覺他沒什麼架子啊。】

【呵呵,前面的你是剛進直播間吧,這老頭敢有架子嗎,他要是再擺架子,估計別想走出這片叢林了。】

陳淵瞟了眼直播間的彈幕,只是笑了笑。

劉常青作為科考隊的領隊,他的能力其實沒什麼好質疑的。

而且專業科考隊尋找遺蹟出動的不止是高科技儀器,還有很科學的推斷方式。

但他們忽略了最樸素的判斷方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