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把自己拿去泡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到這一幕網友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我的天啊,這是什麼鬼,居然還爬到酒水裡面了,這是專門把自己給當白酒泡了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6666.第一次見到這麼厲害的蛇,居然把自己泡酒,哈哈,這是太聰明了還是太蠢了。】

【話說這蛇會喝醉嗎?】

第一次見到如此笨的蛇也引起了水友們的好奇。

不過相比之下,網友們更加好奇,這條蛇在酒缸裡會不會喝醉。

陳淵只是搖搖頭說道,“這個就不需要擔心了,它們是不會喝醉的。”

要知道以前就有人用毒蛇泡酒達到治病的目的。

然而這些年來,因為蛇酒喝出事的人不在少數。

“以前我遇到過一個朋友,喝了一杯22年前製作的蛇酒,沒成想第一次開喝,就喝到眼睛迷湖,看不清眼前的東西,過了幾個小時之後才慢慢恢復。”

“我那朋友當時是偶遇年輕人從鄉下抓來8條野蛇在自家附近售賣,想到自家藏有很多白酒,而蛇酒又有保健功能,於是將其全部買下。而這8條蛇中有不少是竹葉青、金環蛇等毒蛇。”

陳淵說道這裡,水友們都目瞪口呆了。

【我的天,這種毒蛇都敢碰,是真的不怕死啊。】

陳淵有些無奈地攤了攤手,“誰知道呢,當時買來之後他用半斤白酒給蛇洗澡,之後再將其泡入到酒缸之中,多年以來從未開封。

隨著時間的推移,蛇酒顏色越來越深。22年後,再次開啟蛇酒,不料只喝了一杯就出了問題。”

但是水友們也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陳淵想了想,說道,“之所以飲用蛇酒後出現眼睛短暫失明,有很多種原因。”

首先是蛇被浸泡在白酒中22年,如果儲存不當,蛇酒瓶子漏氣,那麼蛇酒很容易變成“蛇屍酒”。

要知道的是,高濃度白酒雖然可以有儲存遺骸的功能,但是使用的酒精度數不夠高,或者是儲存不當,導致酒精揮發,都可能會降低蛇酒的防腐功能。

其次,一般普通人在炮製蛇酒時,很少會對蛇進行徹底消毒殺菌,蛇身上可能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另外,蛇的腸道內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儲存不當,蛇身上所攜帶的微生物就會大量繁衍,導致蛇身體腐敗。

22年的浸泡時間,足以能夠讓蛇酒變成“蛇屍腐敗液”。在未經專業檢測條件下飲用,有中毒的風險。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少見多怪的事了。

以前也有人開啟了自己浸泡10年的藥酒,只喝了大約40毫升左右,第二天就出現全身痠痛、疲乏無力、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的現象。

幸運的是經過及時救治沒有生命危險,只是從此落下了病根,之後的日子裡,病人時常會感覺胸悶呼吸困難經常發作。

有人買了兩隻雞做實驗,結果發現雞喝了10毫升藥酒之後都死了。而經過專家辨認發現,藥酒中有:海蛇、海龍、海星、鹿鞭、黃狗鞭、蛤蚧、四腳蛇、靈芝、黃芪、人參等。

雖然這些藥物都非常名貴,但是浸泡10年已經變質了,所謂的藥酒中已經含有了多種毒素。

陳淵提醒著水友們,“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千萬不要迷信蛇酒的保健功能,要知道酒精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和菸草同一個級別,因此在平時生活中,能少喝酒就少喝酒,能不喝酒就不喝酒。”

“其次,許多野生蛇屬於保護動物,非法抓蛇泡酒是違法行為,或將受到相關法律的懲罰。

還有,毒蛇的毒性較強,在酒精中難以分解,往往需要長達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徹底分解。而如果在製作蛇酒過程中儲存不當,消毒不徹底,那麼蛇在酒精中浸泡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變質,導致蛇酒變成蛇屍體腐敗液,飲用時有中毒的風險。”

“還有,千萬不要迷信蛇酒存放地越久越好,如果儲存不當,將會導致蛇酒變質,蛇酒中的微生物滋生,飲用時有中毒風險。”

陳淵說的這些並不是空穴來風。

在民間中,人們認為蛇酒沒有保質期,只要酒精度數足夠高,密封地足夠好,無論存放多少年都能喝。

但實際上,每個人的操作環境不同,存放條件也不同,使用的白酒度數也不同,所以不同人製作的蛇酒保質期也不同,如果一定要喝,也要少量飲用,確保無誤之後再飲用。

不過腦迴路清奇的水友們也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既然蛇酒泡得越久,越有可能會變質,那短期浸泡蛇酒可以嗎?】

陳淵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他輕輕咳嗽了一下,“其實短期浸泡蛇酒也有風險。首先是蛇身上有可能會攜帶寄生蟲,如果使用的白酒度數較低,浸泡時間又比較短,將可能會導致寄生蟲進入人體,造成人類生病。

而毒蛇的毒液又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分解,短時間浸泡有可能導致蛇毒未能充分分解,造成人類中毒。”

【我國江蘇曾經有一例蛇酒中毒事件,一位女士聽信蛇酒可以治療風溼病,於是使用4條毒蛇泡酒,泡了大約4個月開始飲用,結果半年後發現左手無力,經過檢查發現,該女士的胳膊橈神經支嚴重損傷。】

直播間裡忽然有相關專家說道。

陳淵也是點了點頭,“其實醫生經常就說,蛇毒是一種活性蛋白酶,它能夠在酒精下被降解,但是降解速度比較慢。浸泡的毒蛇數量較多,浸泡時間又比較短,那麼長期喝下去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

總之陳淵就一句話,“蛇酒危險重重,最好不要迷信蛇酒保健功能,如無必要,最好不要飲用蛇酒。”

水友們開始把正能量打在了公屏上。

而當陳淵去看那條蛇時,發現這傢伙在裡面泡的還挺舒服的。

“好啊你,這麼悠閒是吧。”

陳淵也不想理這條蛇。

他總不能蹭著人家休息的好好的然後把它給從酒缸裡拔出來吧。

那樣也太不地道了。

不過就在陳淵準備出去的時候,它忽然就發現了一隻鼴鼠。

這傢伙似乎沒注意到自己一樣。

老鼠這種生物一直被人類認為是一種害獸,雖然老鼠的視力很差,但人類卻很難捉住它們,因為它們的嗅覺很靈敏,尤其對人的氣味更是熟悉。

只要一聞到便遠遠地避開,其中有一種鼠類被稱為瞎老鼠,幾乎看不到眼睛,卻能用嗅覺看見東西。

就像陳淵現在看到的這種瞎老鼠也就是鼴鼠。

“一般在南方看到的一般是家鼠、田鼠等老鼠,鼴鼠在南方比較少,但在北方比較常見,也是一種比較大的鼠類,體型比較矮胖,體長10釐米左右,最讓人害怕的還是它的破壞力。”

也就是專門啃食莊稼和破壞草原,對農業和畜牧業都是一種害獸,一種鼠災!

鼴鼠的活動場所主要在地下洞穴生活,具有很強的挖洞本領,破壞農作物的草根,傷害農作物,對農業有害。

同時它們很少出到地面活動,很少用到眼睛,所以眼睛深陷在皮膚下面,視力完全退化,但它的嗅覺非常靈敏,能在狹長的黑暗的地下隧道自由地奔來奔去。

曾有科學家為了瞭解鼴鼠的嗅覺能力,封住鼴鼠的眼睛,而鼴鼠用時不到5秒就找到獵物蚯引位置,當分別堵住鼴鼠的左右鼻孔時。

用時長了很多,但最終還是能找到獵物,用這樣實驗說明鼴鼠具有不同尋常的嗅覺,能夠辨識立體空間方位的不同食物氣味,是一種具有立體嗅覺感的哺乳動物。

鼴鼠因為長時間棲息在地下,眼睛非常小,非常害怕強光的照射,由於鼴鼠經常不見天日,已經很不習慣陽光照射,一旦長時間接觸陽光,鼴鼠的中樞神經就會混亂,各器官失調,以致於死亡,所以在地面很難發現鼴鼠的蹤跡,它們害怕強光。

陳淵看著眼前的鼴鼠想去摸摸它,不過卻被這傢伙一下子熘走了。

鼴鼠往往被認為是害獸,但小家夥皮毛細密柔軟並具有光澤,有一定利用價值,同時肉類也可食用。

但鼴鼠長期潛伏在地下很少走出地面,洞穴又非常隱蔽,要捕捉它們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它們的商業價值並沒有很大,加上它們超強的繁殖能力,所以鼴鼠種群數量很大,依然在破壞農作物,破壞草原生態!

不過看到有網友說想要把鼴鼠當寵物養,陳淵趕忙搖頭道,“鼴鼠這傢伙你養不了寵物的。”

無外乎鼴鼠長期生活在地下,不能夠適應人類的家庭生活環境;而且鼴鼠視力退化嚴重,不能夠長時間見陽光;另外一個就是鼴鼠是重點保護動物,在森林生態中扮演重要角色。

說到底鼴鼠已經習慣生活在大自然中,它們並不能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

“所以,鼴鼠並不能夠飼養在人類生存的環境之中,我們應該保護它們,讓它們生活在大自然中。”

陳淵也不打擾這只鼴鼠,和它擺了擺手,然後就走出了洞穴。

只是在途中路過許多草地,也讓陳淵拍到了一些驚喜的照片。

主要就是一些珍惜的花草。

要知道的是野外特別是大山之中天然生長著各種奇花異草,有時人們就會管不住手隨意採摘。

“這裡我先堅決抵制此類行為,一方面,它們或許有毒,可能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其中不乏一些瀕臨滅絕或者珍貴的植物,比如我們剛才看到的植物。”

陳淵在相簿裡翻了一張照片出來,“剛才走的太急沒來得及和你們介紹,這個叫無柱蘭,屬於蘭花中比較稀有的一種,十分珍貴。”

“只有在某些大山深處才有生長,現在已被正式列為我國二級保護植物。雖說因為無柱蘭的稀有程度,人們能夠在現實中偶遇它們的機率較小,但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畢竟人與動植物間的緣分,誰又能說的清呢。”

不管是出於遵紀守法的考量,還是單純珍惜它們的存在,都不應再去隨意進行採摘。

而無柱蘭的株形普遍不高,很多都會貼地生長,盛開時的花朵形狀宛如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

陳淵將鏡頭移動了有一下,水友們看到了一株野生石斛蘭。

野生石斛蘭在直播間裡可算是常客了。

而且平時人們於家中養殖的基本都是人工培育出的石斛蘭,其雖然僅和野生石斛蘭有著兩字之差,但無論外觀還是實際價值皆有著巨大的差異。

“石斛,俗稱還魂草,有的地方還稱其為不死草,理論上它們是一種生命力極其旺盛的植物。”

【既然能夠生長於惡劣的野外環境,又怎麼會瀕臨滅絕而成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呢?】

水友們還是有點文化的,陳淵忍不住拍手叫好。

他說道,“原因主要出在人們身上,由於野生石斛十分有益於身體健康,所以早年間前往山林中採挖它們的朋友很多,這才逐漸導致了石斛的消亡。”

“至於之前我們看到的野生映山紅。正如歌中所說滿山開遍幼映山紅,映山紅確實是生活中非常多見的一種花卉。

但和石斛的情況類似,野生的映山紅和家養的映山紅在外觀上存在明顯的差異。野生版本的映山紅因為生長速度較慢的關係,雖然生命力頑強,但同樣數量較為稀少,不至於像石斛一般,但也需要人們將之好好的保護起來。”

陳淵其實也是想告訴水友們,自然界中生物們普遍遵循的生存準則即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它們既然能夠在和自然條件的鬥爭中取勝就有著其存在的必要性,人們需要尊重物種的多樣性而不應就為一己之私而大肆的破壞它們。

而水友們也能夠理解陳淵的良苦用心。

實際上對於人類來說大自然還是未知的,很多的未知性。

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讓人們對這個世界瞭解的非常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