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想不想學功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淵也算是服了這個劉半仙了。

不過他也沒有表示出什麼不滿。

真要說起來,這個什麼劉半仙還是挺逗的。

主要是特別有親和力,這種親和力陳淵也說不上來具體是什麼。

大概就是在接觸他時,不會讓人太過牴觸吧。

“肚子有點餓了,能帶我去吃些東西嗎?”陳淵眼巴巴地望著他,倒也是不客氣。

“你倒是主動。”劉半仙笑了,轉身招手,一氣呵成,“且跟我過來吧。”

“嗷嗚。”

饅頭叫了兩聲。

陳淵再問,“對了半仙,你這裡有肉嗎?”

“你且來便是,我這裡又不是養禿驢的地方。”劉半仙頭也沒回,說話也是不客氣,這間接中就踩了和尚們一腳,陳淵覺得挺好笑的。”

陳淵這樣問也是有原因的,這道士之中,正一教可以吃肉,全真教不可以吃肉。

華夏道教分為兩支,南正一北全真,正一教是可以住宮觀也可以在家修行,平時也可吃肉娶妻。

全真教是必須要求住宮觀修行,嚴守戒律,戒素,戒葷戒酒,而且都是斷絕紅塵,不可結婚。

正一教相對來說比較寬鬆點,平時可以吃葷,允許結婚。

但是做法事起壇的時候,也是戒酒戒葷。

大雁,牛,龜,蛇,狗,以及沒有鱗片的魚類的肉類絕對不能吃。

道教分為很多派別,他們有相同的信仰,這點和佛教類似。

但在吃肉這一點上,不同的派別有不同的規定。

正一派是道教中的一支,這個派別的教徒不但可以吃肉,也可以喝酒,還可以結婚。

他們所吃的肉被稱為“三淨肉”,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己殺,這點來源於教徒不殺生的信條。

但是所有道教徒都不吃雁、狗和烏龜的肉,這三種肉被稱為“三厭”,厭是不忍心的意思。就是說道教徒不忍心吃這三種動物,原因是雁有夫婦之倫,狗有保護主人之忠誠,烏龜有忠君之意。

按理來說劉半仙應該會忌諱一點東西才是,可誰曾想他在廚房裡一頓忙活,居然給陳淵端上了一堆硬菜。

“紅燒肘子、醬板鴨、豬血丸子……好傢伙,劉半仙你真是把道士做到極致了啊。”陳淵忍不住感嘆了一聲,感情這劉半仙是出來瀟灑的,哪有他這樣做道士的啊。

劉半仙自然是知道陳淵想說什麼。

“一些小忌諱而已,還無需在意,道家講究順從自然,清靜無為,我吃它們便是順其自然,餓了,就要吃。倘若修行因為世俗就不尊從本心,又談何為道呢?”

“厲害了,我的半仙。”陳淵倒是覺得劉半仙這話在理。

好一個順從本性。

就這個氣度,已經讓陳淵深感佩服了。

這次有肉吃了,饅頭也是激動的嗷嗷叫了起來,。陳淵自然是少不了她的吃食物。

先給她喂了一些,便自己吃了起來。

倒是劉半仙似乎很喜歡饅頭,目光一直打量著這她。

“喜歡就摸摸,饅頭不咬人。”陳淵呼嚕嚕喝下一碗湯,含湖道。

劉半仙老臉一紅。

雙手不自覺地朝著饅頭身上放了過去。

饅頭沒什麼反應,如果是不認識的人,小家夥可能直接扭過脖子開咬了。

但是饅頭卻顯得相對安靜。

主要是有吃的。

這人家都給吃的了,要是還去咬別人,那不就有些不識抬舉了嗎?

透過直播間,看到劉半仙的生活這麼好,

當然了,主要也是這裡的風景和氣氛很不錯。

這個道觀裡,沒有上太多的香,就以為這這裡的空氣很清新。

不像寺廟,雖然燒的香味道不是特別難聞,可它就是有味道,讓人很不適應。

水友們打起了注意。

【那個做道士有什麼要求嗎?想和劉半仙一起上班啊。】

【對啊,我也想,感覺這裡的生活好美好哦。】

【哈哈哈哈,你們是衝著當道士去的嗎,估計是衝著吃去的吧。】

【哪有,主要是這裡和普通的道觀太不一樣了。】

彈幕裡有人說道。

【如果真的想皈依修道,也有自己的想法。來青城山是沒問題的,你們上青城山皈依就行,每一個道教名山都有接待香客的地方。都可以進行諮詢。但是如果是在觀裡的常住道士應該會有一些要求,不知道是不符合要求,具體要求根據各個地方也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目前沒有想皈依,只是單純的找一些精神信仰可以去親近一下身邊的道長,去觀裡免費結緣一些書籍先看一下。簡單的瞭解一下道教。如果覺得這個信仰確實是喜歡可以再考慮往高層面發展。到時再上青城山或者其它的山門都是可以的。】

陳淵掃了眼彈幕,“這還不簡單哪,買上去青城山的火車飛機汽車票,登門拜訪青城山的道士,問青城山的道士唄。”

“咯,我面前就有一個。”陳淵伸手一指劉半仙。

劉半仙收回了手,他自然是聽清陳淵剛才說了什麼,微微出了口氣道,“首先,你要學會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

其次,你要先到青城山。

然後,在門口大喊:掌門,在下聽聞你武功蓋世,請收在下為徒。沒人答應就長跪不起以示誠意。

最後,實在不行就往西方向走,先去華山派看看收人不,不收人再去旁邊的終南山全真教,看看那裡的師傅收不收人。都是當道士,在哪都一樣的。”

劉半仙這話倒是瞬間讓水友們哈哈大笑了起來。

“可以啊,劉半仙還真是幽默。”

不過陳淵也沒怎麼關注這些事,他的目光落在了外面的風景上。

心裡這會兒倒像是發洩了很多以前的壓力。

兩人交談過後,劉半仙也算是休息好了。

“吃飽了沒?”

他看了眼陳淵。

陳淵摸了摸肚子,鼓鼓的,“還行吧,算是吃的比較好的一次了。”

“吃完了我的飯,難道你不給錢嗎?”劉半仙忽然說道。

“什麼?”陳淵愣住了,開玩笑,

錢?

你問我要錢?

拜託,我吃白食從來不給錢的好不好。

劉半仙也只是開了個玩笑,“跟我來。”

他走了出去,沒有理睬陳淵。

陳淵雖狐疑,但還是跟了過去,

就見劉半仙帶他來到後院,這裡有一顆特別大的槐樹。

一下子就引起了水友們的注意。

“關於這顆槐樹的歷史大概是明朝建立後,剛剛經歷戰爭洗禮,中原地區一派荒涼。土地荒蕪導致糧食緊缺,百姓的流離失所導致了勞動力不足,財政收入也不足,剛剛建立的王朝根基統治嚴重不穩。

為了維護明王朝的封建統治,統治者於是採用了當時國子監的移民政策,大整經濟建設。一場歷時50年之久的浩浩蕩蕩的大規模移民運動開始了。

開始大規模的移民後,財政收入才慢慢地有所恢復,不料又發生了靖難之役。戰爭帶來的災難將之前的經濟建設毀於一旦,並且雪上加霜般的致使地區更加荒涼蕭條。

但此時的川省這塊風水寶地可謂是無災無難。

並未受到中原地區兵荒馬亂的波及,反倒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百姓日子也過得風調雨順,經濟收入也基本穩定,因此有大批的鄰省難民遷入這裡,在此安居樂業。”

劉半仙頓了頓,忽然靠著槐樹坐了下來。

“那是歷史上遷移規模最大,交流範圍最廣,最有組織的一次遷徙。在這期間前赴後繼的人們的姓氏多達1230個,約140萬戶居民。大槐樹在這近50年的時間裡來回輾轉了18個省市,500多個縣市,大規模的遷移至少18次。”

劉半仙似乎說到了整體,不過水友們有些不理解。

【都跑路了還把樹帶走幹嘛?】

陳淵忽然看向直播間道,“大規模的遷徙活動必然會導致許多居民背井離鄉,百姓離開從小生長的土地需要巨大的勇氣。大家都想尋找一個具有標記性的事物作為他們鄉愁的印記,能夠引起大家對於家鄉的歸屬感的共鳴。”

“回首之間,恰巧看到了這棵高大挺拔的大槐樹,於是就把它定義於故鄉的根。

從此以後,這顆大槐樹就被定義為了故土思念的象徵。”

當時的移民告別故土時,都會借古槐樹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愁,好像只要那棵槐樹屹立不倒,故土之情就永遠存在。

劉半仙也是長長嘆息道,“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思。幾百年來,大槐樹所養育和的華夏子孫遍佈世界各地,它慰藉了一代又一代的離鄉遊子內心深深的思鄉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今,從海外萬里迢迢跑來尋根祭祖的槐鄉後裔源源不斷,只要這顆大槐樹仍然屹立,這種家國情懷就永遠不會斷。”

這是從古至今都割捨不斷的脈脈深情,是華夏民族能夠屹立在世界東方的文化支撐,是一抹思古懷今的歷史烙印……

【好傢伙有點感動了啊。】

【聽過這段歷史,據史料記載,當有官兵逼著百姓上路時,百姓都紛紛抓著庭院中的大槐樹不放。那些無情的官兵就用刀劍砍斷那槐枝,令移民與大槐樹分開,但是移民們就是手裡只剩下了槐枝也要死死抓著不放。到了新的移民地後,這根槐枝就被移民們傾注了所有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厲害了,大受感動。】

剛好這時,一個喜鵲幼崽從樹上掉了下來。

砸在了草堆上,

喜鵲在華夏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在古代也被認為是報喜鳥,古人認為喜鵲叫意味著有客人會到訪。

看到喜鵲陳淵將它捧在了手心裡,“你老媽不在家嗎,怎麼掉下來了。”

陳淵抬頭看了看,鳥窩裡沒鳥。

不過喜鵲的出現倒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像什麼七夕鵲橋啊,傳說天帝的孫女因厭煩天上的生活私下跑下凡間,後與凡人牛郎打破天庭例律相戀,天帝發現後將織女帶回天庭,並命令她與牛郎斷絕來往。

不過牛郎織女的愛情終於還是感動了天帝,允許他們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見。但牛郎沒有飛天的本領,於是成群的喜鵲用自己的身體搭建成了一座橋,讓牛郎織女能夠透過鵲橋相會。

這種編出來的故事,就不難看出,不管是在神話傳說還是古人的記載中,人們都將喜鵲作為好的事物來看待,對其賦予了幸運、吉祥、浪漫等色彩。

所以人們幾乎不會去捕殺它們,畢竟誰會願意與吉祥物作對呢?

只是,饅頭這傢伙就有些不對勁,老想著把喜鵲一口吞。

陳淵能幹嗎?

直接一巴掌打的她嗷嗷叫喚,

【老陳喜鵲一個人在家不怕天敵嗎?】

“天敵?”

陳淵忽然笑了。

自然界中的喜鵲幾乎沒有天敵。

喜鵲身上大部分是黑色和白色的羽毛,看起來乾淨素雅,當它張開翅膀時又會看到翅膀部分會有紫色、藍色等過渡的顏色,也很好看。

跟大多數鳥類一樣,體型很小,一般體長約50cm,喜歡群居生活。

尤其是適應能力比較強,在很多地方都能存活,尤其喜歡出沒於人類生活的區域,所以經常會跟人類碰面,這可能也是古人寫那麼多關於它們詩詞的原因之一。

當然它們對巢穴的選址,喜鵲也很講究,通常會選取那些高大的樹木築巢,可能是看起來比較有安全感。

像這顆槐樹就非常不錯。

它們雖然分佈範圍很廣,但其飲食習慣都沒什麼大的改變,它們都是雜食性動物,以昆蟲和植物為主,也會食用其他鳥類的幼崽和卵。

所以其實喜鵲並不是性情溫順的動物,相反還非常兇勐,由於會飛,所以陸地上的動物都對它產生不了威脅,而空中的鳥類大都與它實力相當,不足為懼。

“要不把它煲湯了?”劉半仙忽然說道。

陳淵愣住了,“啊,你開玩笑吧?”

“哈哈哈,開個玩笑。”劉半仙忽然笑了起來,倒是換了一種比較認真的態度看著陳淵,“你想不想學功夫啊,老夫可以傳授給你一點,畢竟是看我們有緣。”

“哦?”陳淵的嘴角忽然勾起了一模笑意。

好嗎,這劉半仙算是撞槍口上了。,

教我功夫?

我用教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