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沉重的烏托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淵倒是有些意外自己身體的變化。

所以說看起來系統給他帶來的體質果然確實好,

不過說到底,他所能對抗的免疫的也只變異熊體內的輻射力量,如果是正常一些的動物,還是會對他造成傷害。

陳淵很果斷的將自己那些傷口給掩蓋了起來,畢竟他也不能直接讓觀眾們看到傷口的變化,要不然他也不好解釋如此玄幻的事。

而那頭熊他還想試圖去攻擊他。

但是陳淵果斷的掏出手槍在天空鳴響。

似乎直接嚇到了這只大熊。

他很快跑走了。

但是同樣這槍聲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早政策釋出之前,這裡就向普通遊客開放,就有一些獵奇的國外網友冒險進入,紛紛在ins上拍照打卡這座空城。

時尚博主當然不能放棄跟風,用獨特的造型吸引更多的點贊。

有些人來到切爾諾貝利,千辛萬苦找好特定的位置,等到陽光從防護網裡透出來,然後凹個造型。

攝影師卡地一下,酷炫風的網紅照片又出了一張。

站在標誌建築物摩天輪底下,比著“OK”的手勢的合影。

健身達人靠在破舊的公交車上,妖嬈的按下快門,彷佛在某個知名景點打卡。

頹廢青年拿一瓶啤酒,坐在禁區上,彷佛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是切爾諾貝利最靚的仔。

在他們手裡拿著的輻射測量儀,更成了炫耀的工具。

明明是數字越大,代表輻射量越大,對人的身體傷害就越大,可在這些人的眼裡,反倒成了數字越大,點贊的人就越多。

老爸居然還帶著孩子過來,在鏡頭前開心地合影……

所有的擺拍,只為加一個#obyl#的標籤,只要加上這個標籤就會比平時的點贊多很多。

網紅們為了博眼球在這裡作秀,甚至有些人無視相關的禁區規定,直接深入核反應區。

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躲避警衛、翻越柵欄,悄悄潛入切爾諾貝利周圍的禁區。

有的是為了刺激,有的是為了偷盜,有些是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而躲進無人區的罪犯,還有的僅僅是好奇。

當這些人聽到槍聲之後,都被嚇了一跳,而之前的那個金髮碧眼的記者也是朝著陳淵這邊趕了過來。

“發生了什麼事?”那名記者急忙關心問道。

陳淵擺了擺手,“沒事,剛才遇到了一隻奇怪的熊。”

“是發生變異了嗎?”那個記者問。

陳淵點了點頭,“看來你也遇到了。”

“嗯,我也遇到了一些長相比較奇怪的動物,估計都是輻射造成的。”

實際上輻射確實能夠影響生物的生長,但是也並不會太過玄幻,他們可能是少了一隻腳或者是變成了畸形。

但這只是生物的外表上發生的變化,基因卻沒有絲毫的改變。

“你打算直接往裡面去嗎?”那個記者問道。

陳淵說,“沒錯,我打算去裡面拍一點東西。”

“可是你不怕輻射嗎?你現在什麼都沒有穿。”

那個記者顯得有些緊張。

“厄,這有什麼關係呢?我現在不還是好好的嗎?”陳淵張開了手。

可是那個記者頓時啞然了。

她實在是不好說什麼。

眼前這個男人實在是太瘋狂了。

忽然陳淵發現在圍繞禁區的圍欄設有一個檢查點,有一群人試圖從那邊翻越過來。

“那是潛行者。”

那名女記者忽然說道。

“潛行者,那是什麼?”陳淵對這個詞顯得很陌生。

記者解釋道,“這群試圖進入切爾諾貝利的人與電影中的潛行者簡直一般無二,因此當地人就乾脆把他們叫做潛行者。”

“但隨著切爾諾貝利可以再次利用的物資越來越少,闖入無人區的潛行者的目的也發生了改變,由為財變成了尋求刺激。”

“非法潛入無人區在烏國成為年輕人的時尚,他們不知道在探險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但是他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普里皮亞季鬼城。”

那些潛行者走在隔離區的邊界上,他們的目的地是普里皮亞季鬼城

大多有一套統一的裝束,迷彩服和一個大大的揹包。

他們很少單獨行動,至少都組成兩、三人的小隊,藏匿在切爾諾貝利的廢墟中,設立自己的小據點,儼然成了這裡最後的居民。

進入鬼城必須要穿過一個60公里的樹林,他們在趕路的同時還要小心避開警察的巡邏,同時還有可能有野生動物出沒。

累了的時候,他們就在廢棄的村莊或者帳篷裡休息,渴了就喝一點沿途找到的水,至於幹不乾淨,根本不會顧及。

來的時候就有潛行者在進入普里皮亞季禁區前,落腳在一個廢棄村莊內喝茶取暖

在這個探險的過程中,他們會隨身攜帶一個蓋革計數器,當輻射超額時,蓋革計數器就會報警,但這些無畏的潛行者的處理辦法,卻是將報警值提高。

普通遊客來到這裡,都會很小心謹慎,生怕碰到這裡的任何東西給自己帶來傷害,而這群人,他們不僅隨意走動,翻動廢墟中的物品,甚至還吃生長在強輻射區的果子,蘑孤等。

來到鬼城,他們儼然忘記了這裡曾經發生過什麼,在這裡生火做飯,睡著。白天到處亂逛,參觀。

有的人甚至打算在這裡長期定居,他們把房間重新粉刷,打造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據說,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在普里皮亞季找個大樓登上樓頂,醉醺醺地俯視這座落日下已死的城市。

陳淵和那名記者來站在了在普里皮亞季的制高點,站在這上面往下看去,給人一種廢土氣息的感覺。

“如果是要拍那種末日喪屍大片,或許在這裡選景非常不錯。”

那記者忽然笑了,“你很幽默,不過我也我也這樣覺得。”

“你叫什麼名字?”

陳淵忽然問道,從一開始遇到她就似乎沒有問過名字。

“我叫卡薩,你呢?”

對方伸出了手。

“我叫陳淵,你也可以叫我老陳。”

陳淵臉色也是古怪。

卡莎這名字好像他玩過一個遊戲的名字。

“哦,好的老陳。”

聽到陳淵的名字後,卡莎顯得並不意外,似乎這個金髮碧眼的大波妹,並不認識陳淵。

當然了陳淵也不怎麼感到意外,畢竟世界人口如此之大,不知道自己的人也正常。

卡莎伸手指了指遠處的一撮人。

“看,他們玩得很開心。”

“對於潛行者來說,這裡就像是一個私人遊樂場,在這裡,可以擺脫生活上的煩惱,享受被世界獨立的感覺,甚至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為了利益,烏國有很多家旅行社組織了切爾諾貝利之旅,可以參觀切爾諾貝利市和一些廢棄的村莊,參觀死於核輻射的消防員的紀念碑。

當然了為了滿足冒險者的需求,他們還會提供一些定製服務。“

“鬼城”、“世界末日”成為抓人眼球的賣點,吸引了很多遠自各國的讓,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理由,有人是極限旅遊的粉絲,有人是歷史愛好者,大多數都只是單純好奇,想親眼看看核事故的後果。

對於潛行者,政付只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切爾諾貝利區域太大,又是開放的空間,無法進行管控。

大多數潛行者會遵守規矩,不會將輻射區的東西帶出去,把自己製造的垃圾隨手帶走。

少部分的人卻對此不管不顧,不論是災區裡的物品,還是其他潛行者的補給,都隨意拿取。甚至有些潛行者還在切爾諾貝利引起森林火災,幾乎每年切爾諾貝利都會出現火情。

說到火情,卡莎頓了頓,“今年4月份,切爾諾貝利發生了一場一場持續兩週的大火,而起火的原因就是人為導致。這不單對於遺址是一種破壞,也可能導致輻射物質的擴散。”

“除了這些破壞者,如今,還有一些許多當年的原住民,已經自願選擇回到切爾諾貝利隔離區居住。一些老人想在故土安度晚年,落葉歸根,便偷偷返回居住地。他們在禁入區內種菜、捕魚和飼養家畜,但產品只能供自己食用。

目前禁入區內生活著約600名老人。蒼穹之下,常常有鳥鳥炊煙從隔離區荒涼的村落升起。繼續生活下去,是人們在大災難之後的選擇和勇氣。“

陳淵聽後倒是有些嘆息,“他們的災難值得我們反思,而不是以將它變為賣點,甚至成為我們尋求刺激的地方。”

“34年過去了,核輻射還在,有些東西不該被遺忘,有些過往不該被調侃。”

卡莎點了點頭,“對於人類而言,切爾諾貝利應該是永遠的痛。而多年來人們一面哀嘆這座城市的悲慘遭遇,一面也無法抑制探索鬼城的好奇心。”

陳淵也是頗為認同,“實際上在我來的時候在烏國街頭,隨處可見關於前往切爾諾貝利探險的廣告。事實上,這些年核電站探險之旅在烏國年輕人中很受歡迎,有一些甚至於會特意冒險,前往遊客限制區,在毫無遮擋的高樓邊緣拍自拍。”

“其實我這次來也猶豫了很久,在朋友們連日積極分享照片的攻勢下,最終還是參加了一個探險行程。畢竟,到烏國旅行的遊客,有哪個不對切爾諾貝利好奇呢?”卡莎忽然笑道。

陳淵倒是愣住了,他還真的不知道卡莎是跟著旅遊團過來的。

“在切爾諾貝利,遊客只能在已開放區域活動,並且需要跟隨嚮導的指示進行行動。我的嚮導是一個年輕但看起來經驗豐富的烏國女孩,她再三強調,不要觸碰任何東西,尤其需要小心塵土。所有參團的遊客也知曉輻射的危險性,所以都按照要求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盡可能少地露出皮膚。”

“但是後面因為想拍一些更深入的東西,所以我就脫離了隊伍。”

卡莎忽然從兜裡掏出了一個計數器,看了一下上面的數字。

“這是什麼?”陳淵問,雖然他已經猜到了。

“計數器。”

“嚮導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個蓋格計數器,如果輻射值過高就會發出警告。這也導致整個旅程中我和同團的幾個年輕人一直在熱衷於到處測輻射值。計數器發出警告的次數並不少,有些地方的數值非常之高,輻射殘留的危險可見一斑。”

“那你要和我一起去其他地方看一下嗎?”

陳淵發出了邀請。

“當然可以。

不過你確定就你現在這樣可以到處走嗎?“

卡莎還是比較擔憂,畢竟沒穿防護服可開不得玩笑。

陳淵聳聳肩示意她不要在意。

在出發前一直祈禱千萬不要下雨,總覺得那些輻射塵經由雨水打到身上會更危險,結果行程到一半就遭遇了兩場雷陣雨,使兩人被困在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廢棄幼兒園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室內不少牆壁已經破敗坍塌,並且十分昏暗沒有光線,需要打手電筒才能行走。

屋內散落著各種殘肢斷腿的布娃娃們,可以想見當時的撤離急促而混亂。

小朋友們都沒能帶走自己的隨身物品。這個地方實在讓人覺得太沉重。

兩人站在幼兒園小小的標牌前看著雨沉默著。

水友們有些感嘆。

【我似乎看到了當時悲慘的一幕。】

【對呀太可惜了。】

【這一場災難奪走了多少人的生命呢。果然核輻射這種東西開不得玩笑。】

切爾諾貝利是有食堂可供就餐的,就在離四號核電站不遠的地方。

但是現在去不了了。

陳淵站廢墟的外頭望著大雨滂沱的周圍很不是滋味。

或許這裡確實值得探索。

但當他對這裡的環境以及各種事物更加瞭解之後,心中的那種不安,以及沉重感會更加的深刻。

如今已經被廢除的普里皮亞季曾是蘇國最先進的城市,當時只給高階工程師和知識分子以及他們的家人居住。

儘管建於二十世紀70年代,但這座城市的理念非常超前,每個公寓樓都配備了醫生和管家,社群會配有園丁,兩個學校之間配一個泳池,所有人互相之間都認識,據說是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

普里皮亞季的城市布局十分緊湊,中心區是個環形,分別是劇院、飯店、電影院商場和咖啡館,目的是讓人們下班後立刻能找到想做的事情,保證人們都主要生活在中心區,安分地待在城市裡。

如今想來,這樣高度秩序化、標準化的生活,感覺很像反烏托邦電影裡的情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