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被寄居了藤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對啊老陳,要真照你這麼說,虎鯨這麼高智商,還不會攻擊人,為什麼它會估計船呢?】

水友們說的其實沒錯,不僅如此,還真有虎鯨在海洋裡掀翻了帆船的記錄!

確實,像海豚被譽為“領航人”,因為經常聽說有海豚為船隻領航的事件,海豚和虎鯨一樣智商都很高,出現了虎鯨掀翻帆船的情況就無法解釋陳淵說的那些話了。

水友們也在直播裡發出了彈幕,裡面就有一條虎鯨掀翻船隻的新聞,一群虎鯨在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岸附近瘋狂攻擊帆船,撞毀船舵,撕咬落水物品,這和陳淵解釋出虎鯨的性格完全不符合。

這次的目擊者見到的虎鯨後正是以為不會攻擊他們,當時他們正駕駛這一直長約14米的帆船準備交給客戶,結果就遭遇到了虎鯨的攻擊,而且還將帆船撞得走出了很奇怪的路線,船舵受損,落下大的物品被虎鯨哄搶。所幸的是船隻沒有被全部毀壞,而是撕咬一陣後揚長而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沉秋看了一眼陳淵,表示看你怎麼解釋。

這個問題其實真算不上什麼問題。

陳淵坐在地上,很快給出了解釋,“致虎鯨攻擊船隻原因的罪魁禍首可能就是船隻的螺旋槳。”

【只是螺旋槳嗎?】

“是啊,”陳淵說道,“因為虎鯨被螺旋槳擊傷後,螺旋槳就成為了它們攻擊的目標,因此受損最大的就是船舵,最後直到螺旋槳停止為止!這也正能證明了虎鯨的智商之高!”

聽陳淵這麼一解釋,水友們還真覺得是這樣。

“其實虎鯨攻擊大白鯊是生物鏈上競爭的一種表現,專家都講了,大白鯊遇到虎鯨都要繞路!但是虎鯨攻擊船隻就能看出來人來的生產和生活已經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或許有一天它們真的會將攻擊的矛頭直接指向人類!因此,呼籲為了子孫後代,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這翻話倒是引起了水友們的共鳴,紛紛在直播間打出彈幕,

【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陳淵微微點頭,接著轉頭看向一邊的虎鯨,心中暗自驚歎著,不過這時候陳淵突然注意到一件事情,“這頭虎鯨的尾巴怎麼好像被什麼東西給纏住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

陳淵揉了揉眼睛仔細一看,果然,那條虎鯨的尾巴竟然被大量海草給纏繞住了。

“難怪它一直沒走,看起來是想讓我幫它。”

陳淵立刻跳入海水中,一把抓住鯨魚的尾巴,使勁向外拉扯,但是陳淵怎麼用力也拉不出來,反而還越拉越緊,就好像橡皮筋綁住了一樣。

於是繼續用力,並且動用了匕首,終於將那圈海草給弄斷了,但是隨之而來的一股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陳淵撞進水裡,陳淵在水中憋著氣浮了出來,陳淵剛剛從水底浮出來便看見那條虎鯊已經離他越來越遠了。

“真是厲害啊,這虎鯊果然不簡單。”陳淵心中想著,剛才貌似虎鯨只是晃了下尾巴自己就被衝開了。

他向著鯨魚追了過去。

不久之後,陳淵便發現,那條虎鯨正在向著陸地方向飛快地遊去,而在它身後,還跟著一群巨大的魚兒,這些魚兒都是一群臭肚魚,身上的鱗片閃爍著寒光。

臭肚魚也叫泥勐魚,喜歡啃食附生在礁岸的海藻,因此細長的腸子裡,經常塞滿尚未消化的海藻,每當漁人捕撈上岸清理魚肚時,一股臭腥味便撲鼻而來,因此臭肚之名不逕而走。

由於喜群遊,常成籃被捕獲,大陸稱它為籃子魚。

它們的體形像一粒側扁的橄欖球,乍看有點像刺尾鯛,但它上唇較下唇寬,口略朝下,形似兔唇,此刻魚群追趕著虎鯨,成片的數量讓人往而驚歎。

當身後的魚撞在陳淵身上時,都能感覺有些疼。

“這虎鯨到底要做什麼啊,為何要逃跑呢?”陳淵一邊跟著鯨魚向前飛奔,一邊疑惑地想著。

很快,這只虎鯨便停了下來,而它停下來之後,

陳淵退後幾步,然後看著那群巨大的魚群,這些魚群數量至少在上百隻內,臭肚魚圍繞在那條虎鯨周圍,一直在往它的身上撞擊。

並且不光如此,那虎鯨也在撞擊暗礁。

【所有這頭虎鯨跑這麼快就是為了撞暗礁?】

【不對,你們仔細看看,它好像是在用腹部去摩擦暗礁。】

【它肚子下面有東西?】

水友們很快注意到這個問題,並且發出了疑問。

陳淵當下決定潛水去一看究竟。

他憋了口氣,直接潛了下去,並且和虎鯨儲存了一段距離。

畢竟現在虎鯨看起來情況很不好,並且特別急躁,如果陳淵貿然上前,估計它會六親不認。

很快,陳淵發現虎鯨下方佈滿密密麻麻的藤壺,這是他一開始在岸上沒有發現的。

對人類來說,海洋中存在著很多可怕的動物,比如虎鯨和鯊魚,它們看著就很兇勐,肚子餓的時候連抹香鯨都會吃。還有眼睛會發光的大王酸漿尤,即使海底再黑,也能憑著自己發出的光芒,捕捉到自己想吃的獵物。

這些動物確實很可怕。

但如是眼前虎鯨一樣存在,也是有天敵的。

那就是連海洋生物都很討厭的藤壺。

生活在海洋裡的很多動物都因它而死。

藤壺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鵝頸藤壺通常也被稱為佛手螺或者海雞腳,它屬於龜藤壺科,長相非常怪異,看上去很像貝類,但卻長著類似寄居蟹的爪子,還有長長的彎曲的中空梗節,簡直就是一種四不像的生物。

鵝頸藤壺通常都生長在礁石的縫隙內,或者海流交換頻繁的海岸線邊上,這些地方都很溼滑,採摘起來很不方便。但因為藤壺的售價實在太高,很多人還是會冒著危險去採摘它們。

通常,人們都需要利用潮汐退漲的空隙時間,穿上防滑鞋,藉著繩索類工具的力量,才能將生長在礁石縫中的鵝頸藤壺採摘回來。採摘的難度大,產量自然會比較稀少。

而另一鍾藤壺是海洋動物討厭的藤壺,並不是這種美味的鵝頸藤壺,而是它的親戚隱鯨藤壺。

它們的生長位置,和鵝頸藤壺完全不同,大都寄生在鯨魚、海龜和遊速較慢的海洋動物身上。

當身體成為其他生物的寄居之地,這些海洋動物自然會覺得難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