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隊肚子餓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以前有老外曾三次搜尋這只蠕蟲。

在第二次探險中試圖用高能炸藥引誘蠕蟲露出沙漠,但未能成功。2004年,他重返戈壁灘,這次他採用低飛技術來拍攝廣袤的沙漠。

但在這次探險中,他未能用相機捕獲到蠕蟲的任何蹤影。

在裡蒙遊牧部落中流傳了數百年的怪獸激起了科學家和業餘研究者的興趣。人們展開了眾多探險,他們總會在某次探險中收集到能夠證明這只蠕蟲存在的證據,這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州國探險家羅尹·查普曼·安德魯斯在1926年出版的《追尋古代人的足跡》使得這種生物第一次受到西方關注,他在書中寫道:“儘管現在的人們很少見到‘死亡之蟲’,但是當地人對‘死亡之蟲’的存在表現得非常堅定,而且那些目擊者的描述竟驚人地相似。”

州國的古生物學家們也從當時裡蒙官員的聚會中聽到這種怪物的故事,在場的人以往沒有見過的生物,但各種蛛絲馬跡證明它的存在。

“其實關於死亡蠕蟲究竟只是一個富有神秘色彩的傳說,還是活生生的荒涼戈壁沙漠中怪異的生物?這一直還是件不確定的事。”

以前有探險家發現裡蒙地下有大量的鈾,死亡之蟲可能就是被輻射變異的巨型馬陸。

這是唯一可能的真相。

不過是不是確實的,並不能直接蓋棺定論。

【所以那東西到底長什麼樣?】

陳淵想了想,“外形像香腸,體長大概0.5米,如同男性胳膊一般粗細,類似於牛體內的腸蟲。它的尾端很短,就像是被刀切斷一樣,尾端不是錐形。由於它們的眼睛、鼻孔和嘴的形狀很模湖,乍一看無法具體辨識其頭部和尾部。”

“至於整體呈暗紅色,與血液、義大利臘腸的顏色十分接近。爬行方式十分古怪,它要麼向前滾動著身體,要麼將身體傾向一側蠕動前進。”

“經常生活在荒無人煙的沙丘之下或炎熱的戈壁山谷之中,通常目擊者看到死這些蠕蟲都是在每年天氣最炎熱的6月和7月。其他的時間它會鑽進沙丘中過著冬眠般的生活,除非戈壁沙漠喜逢降雨。”

沿途中陳淵一路向水友們解釋有關蠕蟲的事情,儘管許多水友表示懷疑,但卻忍不住期待起來。

在路程中,首次讓陳淵看到希望的還是散欣月的見證,畢竟這丫頭以前應該不知道這種東西存在,既然她能形容出來,那就表示真的見過。

神秘的蠕蟲無疑成了直播間關注的亮點。

陳淵為了能獲得更多準確的資訊,一直在讓散欣月仔細回憶當時的細節。

不過在過度驚慌下,她也沒記下多少。

只是隨著時間的過去,這種好奇愈發激烈。

在半路休息時,陳淵大概推測出蠕蟲經常出沒的地點,通常是環境乾燥陰暗的位置。

他和水友解釋道,“死亡蠕蟲雖然在6、7月的降雨後出現,但這並不表示它們喜歡雨,只是因為雨水潛入沙子裡,讓它們感到很不舒適,所以想出來透氣而已。而且在這類蠕蟲出現的地方,通常會有劇毒的蜘蛛和毒蛇。甚至它們從不畏懼人類的出現,會向入侵自己領地的人類發動致命攻擊。”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陳淵來到一個據稱從未到達的區域。散欣月說就是在這附近看到了蠕蟲。

依據獲得的資訊和資料,陳淵決定自己碰碰運氣尋找蠕蟲的蹤跡,他們在三個蠕蟲大概可能出沒的地點“安營紮寨”,並決定在每天不同的時間段搜尋蠕蟲。

陳淵凌晨搜尋兩個小時、早餐後和午餐後各進行兩小時,在傍晚由其他兩人四處搜尋,但是一天天過去了,每天搜尋六七個小時,仍未尋找到它的蹤跡。

【難道蠕蟲根本不存在?】

【小姐姐你是不是看錯了?】

水友們也沒了耐心,畢竟這種事也不能光靠嘴說,如果當時有拍照或許會更有說服力。

散欣月表示自己不可能看錯,她能夠保證自己當時精神是正常的,確實看到了所謂的蠕蟲。

只是它出現的位置到底在哪,就算是目睹後的她也說不清楚。

畢竟蠕蟲不會一直在一個地方待著。

這點陳淵可以理解。

咕嚕——

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

有人肚子餓了。

“劉隊,餓了吧?”陳淵看向劉燁凹下去的肚子。

劉燁尷尬一笑,雖然確實很餓,但現在這種情況也不好多說什麼。

“這地方上哪找食物去,沒事,不用擔心我。”

“如果你真的餓了可以直接說,有我在不會讓你空肚子的。”陳淵起身道,知道劉燁不好意思,他四處看了看,找了個潮溼的地方開啟了手電筒。

“這裡剛好有一些蘑孤,看起來經常有動物路過這裡,說明一直有地方是通往外界的。”陳淵分析著。

他所見到的巴楚蘑孤在那些荒漠裡比較多見,它一般都是在地下萌芽,不然就是在胡楊樹葉下,想要找尋並不容易。

其官方名字是“皺柄羊肚菌”。其組成是白色菌柄以及開裂菌蓋,菌蓋的顏色呈現黑色,和木耳十分是相似,整體來看就是將蘑孤放在木耳之上,聞起來沒有什麼氣味,不過將其脫水後,菌味就比較重了。

陳淵將鏡頭聚焦,蘑孤的菌蓋開裂成3-4片,呈現暗褐色或黑褐色,菌柄的長度為2-7釐米,其粗度為1-1.8釐米,為白色,呈現空心狀,表面覆蓋粉末,在那些胡楊林比較多見,一般在4-5月份,春雨降臨後的10-15天,巴楚蘑孤才會迎來瘋長,之後生根於楊樹之下,因無懼風沙以及乾旱,對水分也沒有太多要求,就算在荒漠依舊可以很好的的生長。

只是這裡是封閉的地下,相對來說個頭沒那麼大。

不過巴楚蘑孤倒是非常珍貴,因為它無法進行人工的栽培,一年也只能採收10萬噸,將其加工成幹品或許就是2萬噸,可以說產量太少,也正因此它也成為珍稀菌類,毫不誇張的說,它是有錢也很難買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