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吃衣服的蟲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另外就是水源。沒有水,人自然就無法生存下去了。沙漠化現象嚴重是我國一直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而在古時候,沒有更好的防治沙漠的辦法,無法保護水源,河床一步步在萎縮,太陽光的壓榨,讓樓蘭古城的最後一滴水也乾涸了。

沒有辦法,人們只好開始遷徙,去尋找有水的地方繼續活下去。久而久之,這裡沒有人居住,也沒有了水,流沙慢慢吞噬了曾經的家園,讓它們都沉睡到了地下。”

但是陳淵覺得這個說法不太靠譜。

“另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就是,當時的樓蘭古城出現了疫情,由於來勢兇勐,當地並沒有高明的醫生,讓瘟疫開始肆無忌憚的蔓延。

按照有些野史記載,當時的樓蘭古城活著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南北朝在這個時候完全放棄了這些“流民”,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普通百姓,只能帶著孩子老人去尋找更適合生活的地方。

而樓蘭成了空城,就連重要的文獻資料樓蘭王都沒有帶走,流沙就這樣掩蓋了它們。”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是,為了迎合北魏時期的發展需求。在北魏時期,當朝者對於遠在塔里木盆地的古樓蘭並沒有多少興致,相反他們希望能夠速戰速決,解決掉這個曾經的巨大威脅。

不管是哪種原因,最終樓蘭古城消失在了地球上,而從挖掘出來的一些物品經過考古學家的判斷:當時逃離這裡的人們應該都是非常倉促的,因為大部分重要物品都遺漏在了廢墟之上。

【老陳知道小河公主嗎?】

水友忽然問道。

“這個知道一些。”陳淵點頭。

早期一支探險隊為了要尋找隱藏在庫姆河流域的樓蘭女屍,來到樓蘭附近進行探索。兩個月中探險隊在一次次的搜尋中都徒勞無功,就連他們自己本人都猜測,古墓可能讓十幾年間新形成的河流水域給淹沒了,或者被強烈的黑風暴從新埋葬,這是隊員的一種安慰。

直到月底,探險隊朝羅布泊荒原西南的綠洲靠近時,他們發現了一條流向東南的河流。河流寬20米,總長約120公里,只見水流很遲緩。小河的東岸不遠處,有一個渾圓的小山丘。他們走進山丘,發現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尹、骷髏、被支解的軀體和厚毛織物碎片。

在一個船型木棺材中,有一位靜躺的女子,揭開覆蓋在面部的朽布,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雙眼緊閉著,嘴角微微上翹。她的身體用嚴密的裹屍布纏繞著,一碰紗布就風化成粉末了。他們發現的這具儲存完好的樓蘭女屍,傳說是樓蘭公主。她的發現是在小河附近,人們也把她稱之為小河公主。\

這具樓蘭女屍已在沙漠中沉睡了3800多年,目測身高不到1.6米的她,雖然身材嬌小,但還是很漂亮的。在160平方米的山頂,有彩繪的巨大木樁,還有精美的木柵欄,屹立著真人一樣大的木凋人像。由此,專家認為這個墓地絕不是普通的樓蘭人修建的,這是一處重要的陵墓。

只是關於墓穴的各種訊息,還是缺失不少。

【老陳你覺得會不會在這裡發現新的墓穴?】

“這個嘛……”陳淵倒是認真了起來,“我覺得可能性不大,羅布泊雖然大,而且寬闊,但不同於其他地區,沙漠化的土地讓這裡環境非常復雜,人雖然站在上面,但不知道底下埋藏了什麼,關於距離是無法得知的。”

可能很淺,也可能很深。

而且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這才是最讓人頭疼的。

“咱們還是先離開這裡吧。”陳淵轉身看向劉燁,現在這裡不適合繼續停留,之後讓專業團隊過來就行,兩人若是還呆在這裡,肯定會遇見其他危險。

而且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找到散欣月。

她的生死還是個謎。

最好的結果就是受傷,如果散欣月生命遇到了威脅,這是很多人不願意看道的。

只是兩人在甬道裡摸索時,劉燁忽然抓繞起了後背,“嘶……等一下老陳,我身上好癢。”

“癢?”陳淵關心起來,如果是癢那可不會是平白無故的,只少在這裡必須要得到重視。

他來到劉燁身後,發現衣領上的面料已經缺失了不少。

像是被蟲子撕咬了一樣。

“那東西要像在我身上爬。”劉燁忽然有些驚慌。

“冷靜一點快把身上的衣服全都脫了。”陳淵說道。

劉燁不敢猶豫,立馬把上身脫了個精光,甚至還要脫褲子,被陳淵一把攔住,“不用了,脫衣服就好。”

等衣服脫完,陳淵看到劉燁後背有些發紅。趕忙從揹包裡拿出噴霧,在後背上噴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很快有黑色小蟲子掉在了地上。

還有些從頭髮裡爬了出來。

這些蟲子體型非常小,呈現暗色,密生鱗片與毛,有點像甲殼類的蟲子。

【我擦,這是啥蟲子,屍鱉嗎?】

【拜託小說看多了嗎,你見過這麼小的屍鱉?】

“這叫鉤紋皮蠹屬於皮蠹科的昆蟲,這一類蟲子在民間被叫做蠹蟲,經常危害到人們的衣物、糧食等日常必需品。在家裡、不加注意的話,毛料衣服也許就會被皮蠹蛀得千瘡百孔。皮蠹在我們國家有一百來種。”

陳淵解釋道。

但是他無法理解為什麼這裡會出現如此多的蠹蟲。

這種昆蟲是一個典型的懶蟲。懶惰得很的懶蟲,不飛,也不跑。就藏在那個衣服縫裡邊,藏在皮革裡邊,人把它帶走。

最主要的是產地問題,要知道鉤紋皮蠹在幾十年前才由美洲傳入英國,而我國在漢代不可能與美洲有貿易來往。在華夏歷史上,出海遠航的記錄、是鄭和率船隊下西洋,距今不過六百年左右。

美洲與華夏隔著茫茫太平洋,在兩千多年前,人類的力量還不足以建造越洋的大船。如果兩個大陸在當時沒有人類的交流,原產美洲的鉤紋皮蠹又怎麼能跨過大海、出現在了華夏呢?

劉燁也同樣有這樣的疑惑,“這東西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陳淵點頭,“讓我想起來馬王堆漢墓。”

【什麼意思?】

水友有些好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