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秋收之前搶攻燕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盧俊義在大乾武將當中的身份地位,要更為超然一些。

但是這並不代表,盧俊義就真的能夠壓服所有人了。

最起碼魯智深和林沖兩人的身份地位,就完全不在盧俊義之下。

他們兩人,同樣也是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是位列內閣的重臣。

論及修為實力而言,他們倆亦是先天的武道境界, 僅僅只是稍稍弱於盧俊義一線而已。

“盧大人,你先前已經跟隨在陛下的身邊,與遼國大戰了一場,總不可能一點戰功也不給其他兄弟留下吧!”

幾乎就是盧俊義口中話音落下的瞬間,魯智深直接就跳了出來,他粗著嗓門呼喊道。

隨即, 只見魯智深朝著周寧躬身一拜,高聲呼喊道:“陛下, 臣魯達願意為陛下您滅了燕雲十六州之內的遼狗, 為我大乾開疆擴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與此同時,林沖亦是不甘示弱地站了出來,他同樣是朗聲請命說道:“陛下,臣林沖請戰!”

如果有可能的話,其他大乾武將,甚至是那些文臣,也希望能夠成為此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統帥。

場中的文武百官都不是什麼傻子,他們自然清楚此戰背後能夠帶來的收穫是什麼。

要知道現如今的大乾王朝之內,可是沒有任何爵位出現呢。

倘若可以參與到大乾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過程當中,那麼待到未來周寧敕封爵位的時候,必然會獲得到十分巨大的加成。

王爵他們是不敢奢望, 但是最起碼一個侯爵,那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再加上其他的功績,甚至是國公之位也並非不可能。

也正是因為如此,滿朝文武對於收復燕雲十六州一戰, 可謂是趨之若鶩。

眼見的麾下朝臣皆盡是一副戰意盎然的景象, 周寧的嘴角也不禁泛起了一絲弧度。

“擬旨,抽調羽林衛三萬精騎,以及龍驤衛所有兵馬出征燕雲十六州!”

微微頷首,他稍稍斟酌了一番,沉聲開口說道:“魯智深統率羽林衛為前軍,盧俊義統率龍驤衛為後軍!”

說到這裡,周寧將目光落在了林沖的身上,他繼續出聲說道:“至於虎賁衛,並不參與此次收復燕雲十六州一戰。

不過林卿你的任務也並不輕鬆,朕要你駐守在宋庭與大乾接壤的邊境上,務必保證宋庭無法趁火打劫!”

因為虎賁衛皆盡乃是由步卒組成,所以周寧並沒有動用林沖和虎賁衛的打算。

憑藉龍驤衛之內的步卒,已經足夠應對這一戰了。

自家皇帝陛下已經乾綱獨斷,殿中那些文武官員自然不敢有任何的其他意見。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隨即,周寧麾下的一眾朝臣,齊齊躬身行禮應命道。

大乾靖安元年,秋!

乾帝周寧欽點盧俊義和魯智深為帥,龍驤衛和羽林衛所屬部將陪同,展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爭。

此戰, 大乾攏共出兵十萬。

其中騎兵五萬, 步卒五萬。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出兵,是因為周寧準備趕在秋收之前,徹底將遼國的勢力驅逐出燕雲十六州之外。

今年的北境還算是風調雨順,使得使得大乾王朝,乃至北方的燕雲十六州地界收成不錯。

莊稼長勢喜人,漫山遍野黃澄澄一片,猶如撒了遍地黃金。

值此秋收之際,周寧準備一舉拿下燕雲十六州這片被遼國佔據了百年的風水寶地。

而燕雲十六州境內,原本屬於大遼國的稅收,則是被周寧視為了日後征伐遼國的資源。

魯智深和羽林衛那三萬輕騎,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輕裝簡行殺入燕雲十六州之內。

保證大遼國的軍隊,無法帶走燕雲十六州當中即將豐收的莊稼。

至於盧俊義的兩萬騎兵和五萬步卒,才是後面真正用來佔據燕雲十六州的力量。

燕州。

大遼國駐紮在燕州城內的守軍,大部分已經被召回到了遼國後方。

就如同當初那位燕州城守將所預料的那般,大遼朝廷已經放棄了對於燕雲十六州的防禦。

絕大部分兵馬,其中有一半已經被抽調到了遼國北境去防禦金國。

另外一半,則是拱衛在京都周邊,防備周寧那位大乾皇帝再次發什麼瘋,重新來一次御駕親征,直接達到遼國京都去。

至於剩下那一少部分兵馬,則是留在燕州境內,準備搶收莊稼。

“動作都麻利一點,大乾的兵馬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殺過來!”

“所有人趕緊多少一些糧食,抓緊時間後撤離開!”

“就算是放棄燕雲十六州,也萬萬不可能將這些糧食也留給大乾!”

燕州城周邊方圓五十裡內,一支支遼國軍隊,正在監督者燕州的百姓們搶收秋糧。

他們是大遼朝廷留在燕州的最後一批軍隊,人數僅僅只有千餘人罷了。

他們遺留下來的任務,就是在大乾出兵以前,帶走燕州城附近的新糧。

對於大遼國來說,今年當真是一個多事之秋。

為了順利滅掉北境叛亂的金國,遼國派出使臣想要與宋庭聯盟。

達成盟約以後,遼國甚至出動五萬鐵騎,準備先替宋庭剿滅了周寧所建立的大乾王朝,以表自己的誠意。

結果遼國那五萬鐵騎出了燕州,剛剛來到大乾邊境,就被乾帝周寧御駕親征,以摧枯拉朽的形勢徹底剿滅。

五萬鐵騎,幾乎全軍覆滅,最終成功逃回遼國境內的兵馬,竟然僅僅只有千餘人。

直到這個時候,大遼朝廷方才清楚了周寧的恐怖,以及他麾下兵馬之精銳。

所以在周寧明確表示出準備收復燕雲十六州以後,遼國君臣經過了多次商議,最終還是決定捨棄掉燕雲十六州。

畢竟在遼國朝廷看來,周寧和大乾王朝,只是外敵,屬於是皮膚之患。

而北境的金國,則是內亂,是心腹大患。

所以遼國君臣在多次商議過後,最終選擇了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

在遼國君臣看來,大乾王朝畢竟剛剛立國不久,哪怕是放任他們佔據燕雲十六州。

他們在短時間之內,也根本無法威脅到大遼的安危。

唯有那個不似人間的大乾皇帝,方才是他們真正感覺到畏懼的地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愛吃糖三角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