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龜寺剪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手足骨肉。一味的,貪贓枉法設陷阱,甘做那,侯門奸佞搖尾狗;糟踐的,平民百姓似下流。嘆小人得勢,天下恨悠悠。

而今泥腿做江山,可笑豪門權貴,潯陽江上弄扁舟。一把魚叉,兩支船槳,三世輪迴幾易手。煙波浩淼,雲帆點點,撒網何上層樓。驀回眸,月如勾。

——《潯陽曲》

武大郎高聲徵求萬民的意見:“呼!朕以為龜甲比較適宜擔任內閣首相一職,同意的請跺腳,不同意的請打自己嘴巴子。”

“呼!”眾百姓一齊跺腳,沒有一個打自己的嘴巴子,無一例外地表示堅決擁護這一英明決策。

龜甲萬萬沒想到皇上會選中自己,真是受寵若驚,感激涕零:“呼!臣等肝腦塗地,也要效忠天子,萬死不辭!”龜甲把甲魚村入圍的另八人龜華皮等,連他自己組成九人內閣。這就是傳說中的九個小矮人幫武大郎立國的故事。武大郎授予他們全權處理一切政務,他自己樂得清閒,終日吃喝玩樂,花天酒地,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過著神仙般的生活。

九個小矮人一開始還有點縮手縮腳,覺得自個兒是地道的漁民,天生不是當官的料,誰知幹起來並不像想象的那麼難。人,都是練出來的。什麼叫會做官?只要烏紗帽一戴,誰都可以人五人六耀武揚威指手劃腳一通。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有權就有理。龜甲覺得只要皇上滿意就行,至於是對還是錯,對老百姓是福還是禍,只有管他娘的,早忘了自己也曾是老百姓。所以只要武大郎交代要辦的事,就是天塌下來,也得先辦。這不,武大郎指示要宣傳烏龜,不到半天,全國大街小巷、車站碼頭、山鄉漁村,到處貼滿了標語和神龜圖案。為討好皇上,龜甲還別出心裁花了整整一星期的時間,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座神龜寺。今天舉行落成典禮,龜甲特來請皇上前去剪綵。

武大郎正和美人們玩得開心,聽說這事,有點懶得動身。

柳葉兒是島國第一美人,不懂什麼孔孟之道和三從四德,也不懂什麼男女大防,避嫌之類,她只知道自己喜歡武大郎,願為他做一切事情。島國女孩子的美麗、單純、率真、溫柔、熱烈很快俘虜了武大郎的心。武大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能有如此豔福,倒是有點害羞、自慚形穢。然而柳葉兒這位前國王的公主,毫無貴族子女的驕氣和嬌氣,倒是有江湖女孩子的俠氣。對武大郎就像對不懂事的弟弟那樣不厭其煩地教他一些島國風俗和宮廷規矩。對他的生活起居又像對兒子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呵護。武大郎雖對柳葉兒早已一見傾心,但自覺不配,所以表面上始終不動聲色,甚至儘量躲著她、避著她。越是這樣,柳葉兒越覺得他酷,追求得越緊。最後拔出柳葉劍,割發相贈,以明心跡。武大郎只得半推半就,勉強答應,其實內心早就樂開了花。

武大郎選了個黃道吉日,將柳葉兒立為皇后,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大典。柳葉兒這天上身著粉紅玫瑰緊身窄袖上衣,下罩逶迤拖地翠綠煙紗散花裙,腰間用金絲軟煙羅系成一個大大的蝴蝶結,一頭黑髮挽成高高的美人髻,大大的銀耳環在陽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更襯托著她面似芙蓉,眉如弱柳,比桃花還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魂,鮮紅的嘴唇微微撮起,吹氣如蘭。眾大臣與宮女及各方嘉賓無不被皇后母儀天下的氣質風度而傾倒。

為了一掃前半生的晦氣,武大郎也是峨冠博帶,攜皇后坐彩車巡遊京都,沿街軍民歡聲雷動。在京都梨花城萬人廣場擺了3000桌流水席,大宴群臣,與民同樂。

夜色漸深,萬籟俱寂。宮中羅賬低垂,銀燭高燒;窗外碧空如洗,皓月當空。武大郎細看柳葉兒比白天更為不同,眼蕩秋波,臉泛桃紅,最令人銷魂的是那櫻桃小嘴,如嗔似怨,吐氣如蘭,越發嬌媚可愛。武大郎在柳葉兒的目光鼓勵下,大著膽子伸出了粗礪卻頗有勁道的大手,將柳葉兒的纖纖玉手輕輕握住,柳葉兒渾身酥軟半倚在武大郎懷中,武大郎的心狂跳不已。此時,宮漏無聲,月色如銀,花香襲人。柳葉兒親奉一杯酒與武大郎道:“花前月下,如此良辰美景,雖天上仙境妾也不羨慕,只願與子白哥永相廝守,不要辜負了妾的一片深情。”武大郎接過酒,一飲而盡,也倒一杯酒遞與柳葉兒:“最難消受美人恩,朕有何德何能,蒙公主錯愛,如在夢中。愛還愛不來,豈能辜負? ”兩人越談越歡,酒也不知不覺飲了半葫蘆。武大郎酒壯英雄膽,再無顧忌,輕微挑逗;柳葉兒面現酡紅,風情畢露,更覺旖暱可人。二人只顧把盞歡飲,不覺月影西沉,繁星滿天。二人又起來到花園賞了一陣梨花,數了十幾顆又大又亮的星星,這才並肩攜手,同入寢宮。寢宮中早香薰蘭麝,錦被玉枕,兩個人寬衣解帶,恩愛有加。一個是苦盡甜來、一步登天、恣意瀟灑本我的新王,一個是情竇初開、乍承恩澤、初嘗愛情甜蜜的新後,你感我的恩,我愛你的情,嬌鶯雛燕微微喘,雨魂雲魄暗暗酥。直到雞叫頭遍,方才雲收雨歇。武大郎滿心暢美:“今日方知為皇帝的快活!”柳葉兒低頭嬌羞不語,暗忖:“難怪七仙女、織女思凡下凡,原來這人間有許多妙處。”

第二天與柳葉兒共騎一隻長頸鹿,三軍護送,周遊全島,盡興而歸。

這兩天正與柳葉兒如膠似漆,沉醉在溫柔鄉中,哪想去參加什麼剪綵。

柳葉兒好熱鬧,哪能放過機會,見武大郎不肯去,她嘟起了小嘴:“呼!子白哥哥,你好傻喲,人家做官的都喜歡剪綵,你為啥不去?這可是有吃有拿又風光又露臉的輕巧活兒,再說臣妾也想去瞧瞧熱鬧嘛。去嘛去嘛。”武大郎於是戴上太平冠,換上龍袍,蹬上驢皮靴,攜柳葉兒坐狗兒車出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狗兒車又是武大郎的一項發明。車型與馬車相似,只是小了一號,也矮了許多,拉車的三匹馬換成了九隻狗。這狗一個個膘肥體壯,毛短腿長,都經過全國特級馴獸師專門訓練,拉車是節奏統一,步調一致,既快又穩。前面還有一隻領頭的狼狗,通體漆黑,搖著尾巴走在前頭,別小看這只骨瘦如柴的傢伙,對圖謀不軌者能明察秋毫,超前應對,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兇猛無比,對車主卻忠心耿耿,極其溫順。武大郎最喜歡這一群比人可靠百倍的東西,尤其鍾愛這只叫“黑箭”的狼狗,它曾救過武大郎的一條命。

那是武大郎有一次為了討美人們的歡心,帶她們到紫楓山斷頭崖玩“高空彈跳”,到了第三輪時,一不小心,還沒蹦呢,就一落千丈,從崖頂摔了下來,那在崖底負責將人接住的宮女猝不及防,手忙腳亂,接了個空。眼看武大郎就要摔個粉身碎骨,命赴黃泉,說時遲,那時快,一道黑影如離弦之箭射向半空,輕靈而又穩穩當當地接住了這位剛當了八十三天的島國新皇帝。它就是這條後來被武大郎賜名“黑箭”的大狼狗,它是當地威震江湖的“西山獵神”巴託的愛犬。聰明的讀者馬上就會聯想到當年從海上把武大郎救上岸的獵犬,正是“黑箭”。也是機緣湊巧,巴託那天正好帶著他的愛犬到紫楓山打獵,從天柱子峰打了一些山雞、野豬歸來,路過斷頭崖,見城裡人把山裡的日常活動當做體育活動,還美其名曰“高空彈跳”,感到好奇,就在一旁看熱鬧,沒想到愛犬居然有此驚人之舉,來一個“義犬救駕”,自己也和皇帝交上了好朋友。皇帝當即任命他為一品帶刀侍衛兼御林軍統領。巴託常年上山打獵,一向閒散慣了,哪願去受宮中規矩,但一則聖命難違,二則皇帝允諾將做龜元壽的思想工作,讓龜貝貝嫁給他,他才勉強答應。皇帝也不食言,回京後,就親自作伐,為巴託和龜貝貝主婚,在京城最豪華的得月樓為二人舉行了隆重的婚禮。龜天壽就是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也不敢抗旨不遵,但眼看自己的女兒跟魔頭的兒子結了婚,心中總不是滋味,就在婚禮的前一天,悄然回甲魚村了。巴託也就知恩圖報,安心做起了京官,愛犬也隨皇帝進京護駕,“黑子”成了御犬“黑箭”。

閒言少敘,言歸正傳。卻說武大郎坐在這狗兒車上,比做那馬車又有不同,武大郎高踞狗上,顯得鶴立雞群,威風凜凜。緊隨其後的一品帶刀侍衛兼御林軍統領巴託,身高九尺,虎背熊腰,更像天上下來的巨靈神。江湖上的人物誰不知道“西山獵神”的厲害,都早已退避三舍,洗塵讓道。沿途竹林遍地,棕櫚搖曳,芭蕉婆娑,風光無限,目不暇接。轉眼間來到靈龜山,但見古木參天,白雲繚繞,山道彎彎,盤旋而上。沿路兩邊,處處是奇形怪狀的石頭,吸引人眼球的奇花異卉,俗世間罕見的飛禽走獸。約一袋煙功夫,就到了半山腰的長生湖,湖平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山峰林木,尤其顯眼的是湖濱的一座紅牆綠瓦的寺院,這便是神龜寺。

武大郎一行來到湖濱停車場,龜甲等一班大臣及當地郡首縣令早就恭候多時,一見皇上駕到,慌忙跪拜迎接。在兩個宮娥的攙扶下,武大郎懶洋洋地下了狗兒車,攜柳葉兒徑自往前走,龜甲趕緊一路小跑過來引路,其他大臣一班人等一個跟著一個屁顛顛地跟在皇帝皇后後面。

但見神龜寺巍峨*,足有五層樓那麼高。武大郎看到一位身著紅袍的白胡子老和尚,雙手合什,恭敬地站在寺門前,口誦法號:“阿彌陀佛。小僧不如歸來恭迎陛下。”武大郎奇道:“呼!這和尚,你叫啥名字?”方丈道:“不如歸來。”武大郎道:“呼!瞎扯啥呀,羅——嗦!朕問你的名字。”柳葉兒悄聲道:“不如歸來,這就是他的名字。”武大郎笑道:“他奶奶的,和尚的名字就是怪。”他指著方丈身後一個綠袍花白鬍子的和尚:“呼!你的,叫什麼名字?”綠袍和尚道:“小僧叫不如歸去。”武大郎大笑:“呼!好一個不如歸去。”指著站在寺門內的一個黃袍和尚問:“那——他又叫啥子呢?”方丈答道:“回陛下,他叫不如歸隱。”武大郎聽了哈哈大笑:“呼!真逗!都叫不如龜。不如龜來,不如龜去,不如龜影。好極,妙極,登峰造極。”

在方丈不如歸來的引導下,武大郎跨過低低的木門檻,走進大雄寶殿。殿堂內用純金雕鑄了一尊三米高的神龜,那神龜四足靈活,頭一伸一縮,似乎十分得意。武大郎看了不禁暗暗好笑。早有人備好了文房四寶,不如歸來請皇帝題字。武大郎似乎胸有成竹,御筆一揮,題了四個歪歪扭扭的大字:“忍者神龜”。眾人見字都掩口暗笑,龜甲把眼一瞪:“呼!笑什麼,真乃無知之極,這是大宋大書法家王曦之的狂草(想必讀者也能看出來安東笑笑生的行文風格,因是荒誕小說,故意張冠李戴處比比皆是,倘如實寫東晉就沒意思了,絕無誤人子弟之意,此前此後類似行筆不再說明),不慚愧自己的孤陋寡聞,還笑呢。”瀛洲人都被鎮住了,因為在這之前,從未曾見過行草隸篆,只會寫正楷,書法遠沒有成為一門藝術。從此爭相模仿武大郎的歪字,歪打正著,竟真悟出了書道,這是後話,不提。當下,眾人都喝了一聲彩。武大郎命人把寫好的匾額掛起來,十分開心。心想早早晚晚練了十幾天,能收到如此奇效,也算值得。他們哪裡知道俺鬥大的字不識一個,更不用說寫了。不一會,匾額掛好了,寺前廣場上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龜甲拍馬屁道:“呼!陛下的字蒼勁樸拙,瀟灑飄逸,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沙皇天皇,稍遜風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流芳百世,萬民景仰。現在請皇上闡述建立神龜寺的偉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武大郎心想:俺哪懂什麼狗屁意義。但見眾人都眼巴巴地望著他,只得乾咳一聲,說出一番奇談怪論來。

正是:忍一步天高地厚,讓三分海闊天空。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