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堅持到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朝陽,輕風,五萬大軍氣勢磅礴,浩浩蕩蕩。

遠觀五萬人的大軍陣容,可謂是遮天蔽日,陣容齊整,舉目望去,如火如荼,可謂是一隻雄師。

事實上也差不多。

曹睿上位之時,便已經著手安排,派遣朝廷重臣在幽、冀二州招兵十萬,他派心腹重臣練兵,到現在已經有一年有餘,又有田豫、梁習、牽招等地方重臣的全力支持,編練出的軍隊已經兵強馬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時,他將這十萬大軍分成兩部,一部號“雁門軍”,由梁習統領,抵禦橫行幷州的馬超,另一只號“虎步中軍”,交由曹彰指揮,南下黃河解救洛陽。

天子曹睿親自率鄴城文武百官為出征軍隊送行,為壯行色,也為了讓曹彰豎立權威,天子曹睿親讀詔書,很是誇獎了曹彰當年為國征戰北疆的赫赫神威,並勉勵眾將士追隨任城王、司隸校尉曹彰,奔赴沙場,殺敵報國,建功立業。

大軍開始踏上征程,看旌旗飄揚,將士們士氣高昂,曹彰也不由得意氣風範,對前將軍胡質說道:

“人說劉禪勇猛無敵,所向披靡,在我看來,不過是土雞瓦狗爾。”

“大王不可輕敵。”胡質道。

“我當然不會輕敵。”曹彰說道。“劉禪能佔領隴西,攻克長安,進逼洛陽,當然是第一流的統帥之才,這一點我還是知道的。”

曹彰捋了一下他的黃鬚,目光如鷹:“洛陽城兵精糧足,司馬懿又非常人,劉阿斗率十萬大軍圍洛陽數月而不下,如今天氣炎熱,瘟疫橫行,此時應該退兵,以圖來年再戰,但他卻繼續頓兵堅城之下,只怕此刻早就師老兵疲,我大軍一到,必定破其鋒,絕其勢,將他十萬大軍,一個不剩的留在洛陽。”曹彰緩緩說道。

他說的乃是至理名言,用兵之道,胡質為官多年,也在實際之中領略了兵法之道,對於曹彰的話語十分贊成,便點了點頭,道:“大王說的極是,不過劉禪此人勇冠天下,當年陽平關致函斬殺了徐晃,隴西會戰又斬殺了張,數月前親手擊垮了宜城侯張虎的幷州飛騎,陣斬張虎,其勇武之名,無人可擋,大王萬不可輕視。”

“呵呵!”曹彰冷笑一聲:“一個不知當機立斷的統帥,便只能吹噓個人武勇了!依我看,他統兵之能只怕是假的,想必有人在他身邊代他指揮大軍,他無所作為,便只能吹噓他的武勇了!”

曹彰嘴上這麼說,心中卻在想:“孤若不表現的這麼粗魯狂妄,你豈不是會忌憚於我,暗地裡給皇帝說我壞話?”

作為一個被監禁了數年的王爺,曹彰早就磨礪出了一個新面孔,完全可以在胡質面前表演出一個武夫的性格來。

“阿斗雖勇,戰績也足夠輝煌,但可敢與猛虎相比?我少年之時,搏殺過的猛虎,不知凡幾,殺一個區區二十歲的武將,不過舉手之勞而已,想當年我攻打烏恆無臣氏,斬殺過得草原猛將也有不少,豈會在意劉阿斗!”

說著這話,曹彰嘴角間露出一絲冷笑。

“大王,還請小心,徐晃、張、呂蒙、韓當、周泰,卻都被他陣斬,我軍決不可輕敵。”

胡質說道。

“當然!自我征戰以來,從來都是我追亡逐北,對手只能等待死亡的到來!”曹彰伸手一揮,指向五萬大軍:“我大魏江山,必將永世傳承!”

“承大王所言!”胡質也慢慢感受到曹彰的自信,重重點頭。

曹彰意氣風範,恨不得仰天長嘯,看著麾下五萬精銳如長龍一般,眼中閃耀出一道光芒。

“五萬大軍,是我重整大魏河山的開始!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劉阿斗!”

……

洛陽城北,邙山大營。

中軍大帳之內,文臣武將齊聚,便是駐守其他關隘的偏軍統帥也趕了過來,召開軍事會議,研究下一步行動。

“陛下,天氣逐漸炎熱,漸有瘟疫橫行的局面,就昨天一日,便有五十八個士兵拉肚子,眾人士氣萎靡不振。”行軍主薄馬謖拱手道。

“哦?”封舟道:“後勤司,將士們的草藥備好了嗎?”

負責後勤的官員傅彤連忙道:“啟稟陛下,草藥齊備,,已經發放到將士們手中,但仍有不少士卒生病,臣以為是天氣太過炎熱的緣故。”

“這樣啊,那麼這段時間就好好休整,暫緩攻城。”封舟道。

“陛下!”後將軍吳班拱手道:“如今天氣炎熱,我軍士氣萎靡,又有瘟疫的跡象,眼看洛陽城依舊城高池深,兵精糧足,難以攻克,臣請暫且班師,來年再戰。”

陳到也踏前一步道:“陛下,臣以為後將軍言之有理,聽聞曹睿已經派遣任城王曹彰率五萬大軍南下,一旦他們渡過黃河,兵臨洛陽,內外夾擊我軍只怕會損害慘重!”

“曹彰!”封舟輕輕地念出這個名字,臉色平靜。

馬謖踏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曹彰乃是曹操嫡子,曹丕之弟,自小武藝過人,曹操問諸子志向時自言“好為將”,因此得到曹操的讚賞。其鬍鬚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須兒”。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過人、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率軍征討烏桓,又降服遼東鮮卑大人軻比能。曹丕即位後,曹彰與諸侯就國。黃初二年(221年)進爵為公。次年被封為任城王。”

“這麼說來,他已經沉默了六七年了。”封舟說道。

“是。”

“鎮東將軍何在?”

黃權連忙踏前一步,拱手道:“臣在。”

“你的軍隊駐守孟津,隔絕大河,分出一部,有你統帥,禁軍成皋,駐守虎牢關。”

“諾!”黃權拱手行禮。

“曹彰勇烈,又擅長統軍,這一點朕是知道的。但虎牢關也是天下險關,他能渡過黃河,卻未必能攻克虎牢關,不必過多關注,大家說說洛陽之戰應當如何?”

“陛下!”行軍長史向朗上前道:“臣贊同後將軍、鎮威將軍的意見,我軍頓兵城下數月,洛陽依舊兵精糧足,堅不可摧,這天氣炎熱,士氣低迷,不如暫且退軍,以待來年。”

向朗老成持重,是蜀漢集團的老人,一向很有威望,他說出此言,也是綜合考慮多方人士的結果。

他都這麼說了,那就代表軍中有許多人想著回軍。

但封舟當然不會回軍。

他站起身來,說道:“司隸一帶城池,已經盡落我手,洛陽已經是一座孤城,司馬懿窮途末路。所以才會有曹彰千里救援,只要積蓄力量,必定能一戰而克之。否則魏人必定被士氣高昂,聯合江東和北疆,多路夾擊,使我軍疲於應對,最終奪我大漢統一之勢。所以……”

他頓了頓,看向群臣:“洛陽未破,師必不還,敢言班師者斬!”

皇帝之威,頓時籠罩在整個中軍大帳,眾多文臣武將立刻感受到大漢天子的決心和剛烈,趙雲、王平、姜維、吳彤、張聞等人立刻踏前一步,拱手叫道:“臣等願隨陛下,克定洛陽,死不旋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