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易:我從不拍悲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平小四有理由生氣的。

畢竟,別的電影拿到票房冠軍,媒體那還不鋪天蓋地地報道吹捧?

可是到了《年輕時代》結果媒體的報道變成了這樣——

“《年輕時代2》斬獲日票房冠軍,是業界的悲哀!!”——新京報

“《年輕時代2》逆襲《喜劇之王》獲日票房冠軍,難道真的是觀眾品味退化了?”——電影週刊

“爛片大賣,《年輕時代2》被指:“騙”小孩錢,算不得真本事!”——企鵝娛樂

於是, 平小四又哭了。

他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很委屈地說:“《年輕時代2》明明拿到了日票房冠軍,可是卻被針對了,這是一種歧視,一種名為“因為你是平小四”的歧視!”

“我做錯了什麼?我只是把電影拍出來,把故事講給那些喜歡我的電影的人看, 他們願意買票看電影, 怎麼就變成‘騙’了?”

“《年輕時代2》本來就是拍給年輕人看的,你們到底要我怎麼樣?是不是一定要看到我失敗了,你們才會高興?”

然而,更讓平小四欲哭無淚的是,他都哭了,都親自上陣叫屈了。

然後......

沒有什麼卵用。

因為第二天開始。

《喜劇之王》的票房就直接完爆《年輕時代2》!

國慶當天,《喜劇之王》票房漲幅高達50%,當天報收6300萬!

而反觀《年輕時代2》票房直接就開始了跳水之旅,當天報收4200萬!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喜劇之王》的口碑開始走俏,評分一漲再漲。

而很多影迷都曬出自己的電影票,居然有不少人都是去看了第二遍。

反觀《年輕時代2》口碑倒是沒有繼續下降,但是問題在於,除了四粉和那些流量明星們的粉絲,卻很少有人關注了。

影評人沒有誰去專門給《年輕時代2》寫評, 哪怕是罵好像都懶了。

而媒體的報道也很少。

這樣的差別待遇,讓平小四和高樂影視都欲哭無淚。

其實電影真的不怕被罵,《年輕時代1:叛逆時代》不就是在罵聲之中, 票房卻是節節高升的?

可是這一次, 沒有人罵了, 不,應該說,罵的人都少了。

彷佛已經對這部電影失去了興趣了。

到了上映第三天,10月2日。

《喜劇之王》繼續穩健前行,日票房報收6500萬。

而《年輕時代2》卻是終於迎來了大跌。

當天繼續穩定下跌,僅僅報收3300萬!

首周過去,《喜劇之王》周票房高達4.5億。

而《年輕時代2》周票房卻僅僅只有1.56億。

要知道,《年輕時代1》當時可是四天破3億!

而到了第二部,結果卻是直接攔腰折斷。

平小四最近在網路上那叫一個活躍,路演宣傳什麼的,也都是親自上陣。

每一場都能吸引無數的粉絲到場,場面那叫一個熱鬧,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票房的跌勢根本就止不住。

反觀《喜劇之王》,在宣傳方面,特別是路演什麼的,熱度其實遠不及《年輕時代2》,可是票房就是堅挺無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平小四木了!

高樂影視這邊也木了。

平小四無比的後悔,為什麼要去惹李易這個大魔王啊。

而事實上, 從電影上映到現在, 李易其實也是有些驚訝於觀眾對《喜劇之王》的接受程度。

實在是太高了。

國慶檔過去, 市場必然會開始萎靡。

這個時候,宣傳就顯得很重要了。

所以,李易再一次接受了《電影那些事兒》欄目組的邀請。

其實因為《喜劇之王》被各種解讀,所以很多人都想要採訪李易,因為觀眾們都無比好奇,到底李易這個始作俑者是怎麼想的?

同時《喜劇之王》也有很多謎題,需要李易這個導演去解開。

比如為什麼電影名字叫《喜劇之王》,明明和電影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絡啊,又比如電影最後的那一段突兀的戲,到底李易是為什麼那樣安排的?等等,等等。

這一次,李易帶著男主角周星和女主角連青青,以及女配吳泳倩,還有客串龍套的陳偉傑一起上《電影那些事兒》!

當然,陳偉傑純屬幫忙性質的。

《電影那些事兒》可以說是李易上的最多的綜藝節目了,也是李易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會上的節目。

一番例行公事的開場白之後,正式進入主題。

“李導,網路上討論最多的,就是《喜劇之王》電影最後的臥底的那一段戲,而這一段戲,的確有些突兀,那麼不知道李導能否給大家解惑,你拍這段戲的初衷是什麼?”方南直接一上來就是直截了當地問出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確是當前《喜劇之王》被議論最多,也是被解讀最多的。

不止是現場的觀眾,以及方南本人,包括陳偉傑等人都好奇地看向李易。

李易笑著攤了攤手道:“這其實不重要對不對?其實我一直都覺得,電影拍出來之後,導演是怎麼想的,並不重要,不是嗎?”

“但是總要有一個答桉不是嗎?”方南堅持道。

“大家想不想知道?”方南又對現場的觀眾問道。

“想!”現場觀眾很配合地喊道。

“好吧,其實看過我之前的電影的人都知道,我其實很不喜歡那種給人帶來絕望的電影!”李易笑著說道。

“伊......”底下的影迷們都齊聲質疑。

一個個心裡怕是都在罵李易狗導演。

李易卻是不以為意,而是轉頭看向底下的觀眾道:“其實你們真的誤解我了。”

“我一部一部給大家分析,《七號房的禮物》,雖然裡面的爸爸含冤而死,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其實結局是很完美的,因為多年以後,他最愛的女兒,成為了一名律師,並且成功為他平反,我相信,他如果還活著的話,一定也會笑的很開心,因為女兒長大了,而且過的很好!所以,這可以說是一部悲劇,但是並不會讓人絕望不是嗎?”

現場的觀眾都不由地點頭,還真的是這樣。

“《媽媽再愛我一次》其實也是如此,雖然過程很苦,但是結局同樣的也是圓滿的,媽媽找到了兒子,而且是已經長大了成為成功的醫生的兒子,而兒子也尋找到了別離了十八年的母親,我相信這樣的結局,也絕對不是讓人絕望的。”

“《忠犬八公的故事》,雖然教授離開了,雖然等待的過程很苦,同樣的結局,也不是絕望的。”

“《女兒的嫁衣》,《我的野蠻女友》就不用多說了吧?”

“所以,大家真的誤會我了,或許我的電影有悲劇的成分,但是卻從來都是有希望的不是嗎?”

“啪啪啪!”現場響起了轟鳴般的掌聲。

因為被罵狗導演的李易,他的電影的確不是簡單地歸納為悲劇的範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