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興平四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四、音通事。興平四年似乎也正印證了這個讀法,因為今年註定是個多事之年。

豆娘陪著可兒去幽州處理小舅子的事了,宋清為了儘快趕過去與他們會合,不得不在新年伊始就召集群臣商議有關紙幣的事。

錢幣這東西同糧食一樣,都是當權者最為關心的事之一。

其實在宋朝的時候,紙幣已經在蜀中出現過,但由於連年的戰亂,使得紙幣變得跟開腚紙差不多。

宋清在剛入蜀中的時候,曾見過這東西,他也知道這種東西運用好了,實在是利國利民的。但就當時的情況來說,根本不適合恢復紙幣的發行。

而且當時北宋朝廷也只是將蜀中做為一個試點,其中未嘗沒有用這種東西搜刮蜀中之意。

現在時過境遷,蜀中之地已為梁山治下。而且梁山政權實力雄厚,遠洋貿易財源滾滾,是時候將這件事提上日程了,可以說馬濤的想法與宋清不謀而合。

馬濤作為江南財閥,當然也早知其中的利弊,以他的財力來說,開設錢莊發行紙幣,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紙幣這種東西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穩定的政權,不然發行出去,還是同廢紙沒什麼區別。

另外就普通百姓而言,還是金銀這種實物用著放心,所以想要推行這種紙幣,就必須有個強硬的政權才行。

許多官員都不明白大過年的,王爺將自己找來幹什麼?當然也有消息靈通的,還以為王爺召集眾人同這件事有關,卻沒想到王爺對金國發生的事連提都未提,而是要大家討論關於發行紙幣的事。

紙幣這東西關乎國計民生,是個磨嘰活,卻不是梁山好漢的強項了,於是幾乎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在柴進和陳東的身上。

柴進沉吟片刻道:“臣覺得王爺的倡議是好的,而且這東西也確實有利於國家財政,不過難就難在如何發行上,百姓以金銀之物等價交換所需物品,這是千百年養成的習慣,王爺突然提出改變,恐怕不容易啊!”

陳東也點頭道:“柴大人言之有理,臣也擔心百姓不認可,而且臣還擔心這東西一旦發行,會不會為不法之人所乘?大肆做假,這樣豈不是起到反作用了嗎?”

朱武點頭道:“一紙可抵千金,而節省下來的金銀可作為國家戰略儲備,王爺這個想法好。其實要我說這也沒什麼可難的,萬事都難在開頭,只要我們開個好頭,百姓就會跟進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待眾人說完,宋清才道:“既然大家都想不出好法子,那還是本王說吧!首先,我給紙幣定名為銀票,再有,待銀票印製出來後,首先我們所有官員的俸祿都將由銀票代替銀兩發行,換句話說,也就是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給百姓開個頭”

陳東忍不住插口道:“千歲,恕臣直言,王爺將銀票當做俸祿發給我們,可我們該去那裡用呢?”

是啊!銀票若兌換不了,讓我們喝西北風啊!這句話可以說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了宋清身上。

宋清笑了,道:“這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首先江南財閥馬家會承接我們第一筆兌換,而且我已經與他定好,將來還要陸續在各地開設錢莊,主要的業務就是以兌換為主。同時還要請柴大哥籌建可以涵蓋中原各地的梁山錢莊,錢莊的用處大家都知道,本王也不會幹出那與民爭利的事來,此舉的最終目的不外乎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至於陳大人剛才說有人會假冒之事,這就要看地方官府的力度了,如果有人想知道本王的刀夠不夠鋒利,那就不妨站出來試試。曉諭各地官府,對待這種人,就一個字,殺”

宋清是笑眯眯說出這些話的,可所有人還是感受到了一股殺氣。敢情這件事王爺早就定好了,召大家來,不過是通知一聲而已。

眾人不由又看了看朱武,這老家夥一臉道貌岸然,說什麼只要開個好頭就行,恐怕早就同王爺商量好了吧?

不管下面的人怎麼想,宋清都要把這項利國利民的事推行下去,正如朱武所言,這件事就是開頭難,待百姓官員們嚐到其中的甜頭後,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它了。

同時貨幣的統一,也有助於將來對江南等地的管理。梁山控制著遠洋貿易以及北方的各種物資,可以說梁山政權一直在引領著中原地區的經濟。

貨幣統一之後,接下來就是讓梁山錢莊在中原大地開花,控制了經濟命脈,那將來甚至都不用出兵,就直接可以讓江南的趙宋政權癱瘓。

當然這只是隱藏在宋清內心的想法,搞金融他也許不在行,但在那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什麼樣的案例沒有?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嗎?

說完這些,朱武看了看吳用,卻見吳用微微點了點頭。兩個老家夥什麼事都會事先通氣,所以也知道彼此心中在想什麼。

朱武乾咳了一聲道:“千歲,臣聽聞王妃因金國皇帝駕崩之事去幽州了,臣斗膽問一句,千歲可是想對金國用兵?”

這件事宋清原本就沒想瞞群臣的,點頭道:“可兒是去幽州了,不過現在還不是對金國用兵的時候”

朱武點點頭道:“臣斗膽再問,千歲是想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

自從公孫老道回梁山靜修之後,屬朱武的問題最多。

其實這件事在宋清心中早有腹案,不過今天朱武既然提出來了,他也想聽聽群臣的想法。

於是饒有興致地道:“哥哥怎麼看這個問題?”

朱武昂然道:“先南後北,只有一個穩定統一的中原,千歲才適合出兵北伐”

陳東皺了皺眉頭道:“千歲一直信奉大義,若按軍師的說法,我們該以何名目統一中原呢?”

吳用笑著插口道:“名目這東西,想有的時候隨便都能找出一堆來,關鍵還是看千歲怎麼想”

宋清心中明白,說來說去,這幫傢伙還是想攛掇自己當皇帝,不是自己裝清高,實在是不到時候。

微嘆了口氣道:“大義這東西摸不到,看不著,卻又實實在在的存在,以我們目前的實力,想滅趙宋,不過彈指間的事,可趙宋在中原畢竟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已經在百姓心中生了根基,現在雖說已經日薄西山,但若想將之徹底從百姓心中抹去,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我這麼說,大家一定是以為我要出兵北方,現在不妨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我的下一個目標,是西夏”

宋清的思維跳躍性太大,剛剛朱武先提到金國,而後宋清又提的趙宋,現在突然又跑到西夏去了。

有人想問為什麼,不過宋清顯然不願就這個話題談下去了,他在召集群臣來的同時,已經知會馬濤加緊印製銀票,待他看了滿意之後,就會開始著手推行。只有把這件事徹底敲定,他才能安心去幽州。

打發走群臣後,宋清命人把燕青叫了過來。燕青在梁山中的地位雖然不低,但像剛才那種議事還是沒有他的份。

現在還屬於國人傳統的春節期間,安照宋清的想法,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會在入秋的時候展開對西夏的全面進攻,這就是為什麼他把岳飛留在太原的原因。

時間不大,燕青就趕了過來。今天他是巡城的值班武將,是傳令的侍衛從街上把他找來的。

讓燕青坐下後,宋清與他閒聊幾句後才問道:“你的夫人有沒有問過你,本王什麼時候可以出兵替她報仇?”

燕青略顯尷尬地道:“沒..沒有,她現在很少和我提及此事”

傻子都能看出燕青在說謊,宋清笑了笑道:“你們夫妻去麟州吧!先想辦法同一些拓跋族中還能聯絡上的人聯絡一下,內衛在那邊雖有人,但總不及你們的情報準確,搞清狀況後,立刻報與我知”

燕青驚喜地道:“千歲要對西夏用兵了?”

“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想法,待有確切的訊息後,我會派人通知你的”

還有什麼能比這個訊息更讓燕青高興的,要知道為了這事,他沒少和李雪兒鬧彆扭,現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日月了。

高興地答應一聲,告辭離去了。

宋清決定出兵西夏,當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不出兵趙宋的原因自不必說了,如今大理已經被納入治下,而金國雖然戰亂不斷,但整體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所以宋清對待金國的政策仍是以攪亂為主,那麼周邊就只剩西夏一個國家了。

其實嚴格說起來,出兵西夏也毫無藉口可言,但就如吳用說的那樣,想找藉口還不容易嗎?

另據內衛從大漠傳回的訊息,耶律大石在金國手下接連吃敗仗後,目前已經向更西的地方退去。

更西的地方是那?除了內蒙就是新疆了,那裡也曾是大漢的國土。拿下西夏,就可以打通河西走廊,貫通與西域的交通。

宋清的野心並不大,只希望能恢復到強漢時期的國土就可以了。

而出兵西夏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練兵了。

宋清記得有人說過,一個國家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中原人不是好戰的民族,但若不能時刻保持著最佳的戰鬥狀態,早晚還會被異族所乘。

所以入侵西夏,就當是一次最好的練兵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