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端午(外一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沈越突然搖搖頭,說:“青玄長老,晚輩不是不殺逍遙侯,只是覺得,這個時間節點不對。”

青玄長老詫異道:“殺人還要看時間節點,這倒是稀奇了。那你倒是說說,是什麼時間節點,不能殺人?”

沈越伸手撓了撓頭,道:“因為,因為今天是端午節。”

“端午節?什麼鬼東西?”青玄長老黛眉蹙起,問道,“老身怎麼都沒有聽說過?”

沈越有些尷尬,說:“前輩沒有聽說過,也正常。這端午節,不是我們天武大陸上的。它來源於神州大陸。”

青玄長老聽沈越這麼說,不由起了興趣。道:“想不到,你還知道異大陸的事,趕緊給老身說說。”

沈越撓撓頭,說:“我也不知道,這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神州大陸上,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也很多。”

青玄長老雖然活了一百幾百年,究竟還是小女兒心態,便催促沈越,講這端午節的故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沈越無奈,便一樁樁,一件件講了起來。

在神州大陸,端午節的日子,是固定的,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所以又稱五月節、重五節等。

但是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就很多了。

官方傾向於把端午節,說成是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屈原是誰?他是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的一個大官。

後來,因為皇帝不信任他,剝奪了他的官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標榜自己品德高潔,擔憂國家滅亡的詩篇。

後來,他的國家,被鄰國打敗了,屈原就在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這天,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河死了。

青玄長老聽到這裡,表情有些不悅,道:“這不就是一個懦夫嗎?有什麼好紀念的?”

沈越表情尷尬,說:“官方標榜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青玄長老說:“這個傳說,老身不喜歡,說第二個吧。”

沈越撓撓頭,說第二個,也是官方比較推崇的,說是紀念一個叫伍子胥的。

青玄長老道:“這個伍子胥,也是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麼?”

沈越說:“這倒不是。伍子胥是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國都城。當時殺他父兄的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

青玄長老說:“這個人,快意恩仇,倒是條漢子。不過,他跟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沈越解釋說,吳國後來跟越國有了矛盾,伍子胥建議吳王,應徹底消滅越國。吳王不聽,賜死伍子胥,將他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就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青玄長老困惑道:“這神州大陸,倒是奇怪。屈原是愛國,伍子胥是叛國。他們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屍體在水裡。難道是,神州大陸的圖騰是水?”

她想來想去,想不明白,便讓沈越,說說民間的。

沈越說,民間對端午節的傳說,一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曹娥只有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第二個神仙麻姑座下的兩個童子,因為譏笑麻姑長了滿臉的麻子,被罰下凡歷十世情劫。

十生十世,愛得死去活來,卻都不能配成夫妻。

歷盡情劫之後,男的被罰,化作一種水邊的菖蒲,女的被罰,化作山間的艾草。只許每年農曆五月五,在民間的大門口見一次面。

青玄長老聽到這些,眉頭緊皺,說:“難怪你懵懵懂懂,傻裡吧唧的。看來都是看神州大陸上的傳說看的。你看看那神州大陸,不管官方,還是民間,紀念的都是些什麼人?屈原、伍子胥、曹娥,不都是愚人麼?”

沈越聽青玄長老這麼說,撓撓頭,解釋說,實際上,端午節是神州大陸上,一個氣候的節點。

從這一天開始,天氣便開始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

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要十分小心。大家彼此提醒,注意安全,才形成了這一個節日。

青玄長老這才開顏,說:“那我們也提醒一下,神州大陸上的書友們,要防五毒,注意安全。”

沈越笑道:“晚輩正有此意。祝《天武丹王》的讀者諸君,節日快樂,人人平安。”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