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啟奏陛下,郭子儀有三項大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陛下,臣有奏疏,我要參奏郭子儀,離京之時圖謀不軌。”

“罪項有三!”

“其一,此人仗著性格粗莽,與人相交故意耍橫,曾經在武科結束當日專門放出話, 要讓長安所有的賭坊給他分賭款。”

“並且還大放厥詞,說是賺錢之事乃是天下大事,如果那些賭坊不給他錢,那麼他就直接打上門去。”

“而長安的各大賭坊由於畏懼,只能選擇忍氣吞聲的答應這件事。”

“根據微臣所知,郭子儀僅此一項就斂財數萬貫,導致民怨沸騰, 但卻敢怒不敢言……”

自古當官的,相互間肯定要攻擊,並且在攻擊對方之時,罪名一定會添油加醋往大了說。

甚至有時候根本沒罪,捕風捉影照樣搞你。

所以歷朝歷代以來,不乏官員被含冤處置,但是也有一些官員,整天挨告但卻屹立不倒。

主要看朝臣們願不願意保,然後看皇帝寵信不寵信。

幸運的是,郭子儀這兩點全都佔了,他不但有人願意保,而且還是皇帝親自保。

只見皇帝聽完奏疏之後,直接懶洋洋的打個哈欠,道:“朕昨晚觀賞歌舞,導致身體有些疲累。孫愛卿若是沒有別的事,你這份奏疏到此為止吧……”

到此為止?

這是皇帝應該說的話嗎?

你身為大唐的帝王,權責乃是執掌天下,如果有臣子反了罪, 你不應該下旨調查嗎?

那個奏疏的大臣明顯不甘心,急急道:“陛下, 臣乃諫議大夫,一心為了朝堂,我參奏郭子儀並無死心。陛下,陛下啊,郭子儀犯了大罪……”

臣子如此堅持,皇帝再懶洋洋的就不合適了。

必須拿出一個鄭重對待的態度才行。

所以唐玄宗稍微調整一下坐姿,看起來彷佛真的開始嚴肅,緩緩道:“既然你提及自己的諫議職責,那麼朕只能和你議論一下此事。”

“首先,朕想問問你,你說郭子儀他搜刮斂財,這件事有沒有苦主到衙門裡告狀?”

皇帝說著一停,根本不給這個大臣開口的機會,而是直接喊出另及個大臣的名字,沉聲問道:“長安縣令,萬年縣令,京兆尹,雍州府尹,你們身為長安的四大衙門,可曾收到過有人狀告郭子儀的狀子?”

這幾個被點名的大臣, 個個都是大老級別,其中長安縣令和萬年縣令的職位聽起來低微,事實上卻是坐鎮帝都的四品高官。

四品,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大老了。

畢竟是帝都麾下的兩縣父母官,擱在現代等同於中央直轄的那幾個市,官員的級別很高,甚至屬於領導層。

這還僅僅是長安縣和萬年縣的縣令級別。

至於京兆尹和雍州府尹,那更是又高出一個級別的存在。所謂京兆尹,其實就是長官整個長安事務的官,這個官位的權力有多大,恐怕不需要任何筆墨來形容。

而雍州府尹,乃是唐代的特產,這個是特設的衙門,權力大到沒邊,關鍵坐鎮的府尹也牛逼,個個都是一時一代的頂級人物。

比如唐初的雍州府尹,直接是李世民擔任,那時候李世民雖然不是皇帝,但卻是整個大唐封號最高的秦王。不但手握重兵,而且自置屬地,而所謂自置屬地,其實就是劃地自治。

從李世民開始,雍州府尹基本都是皇族,並且,經常是皇帝在登基之前的職務,比如唐中宗,比如唐睿宗……

由此可見,雍州府尹的身份何其之高,而現在的雍州府尹同樣身份極貴,因為他正是大唐現在的太子儲君。

從長安縣和萬年縣的縣令,到京兆尹和雍州府尹,這四個職位全是長安城的重要職位,所以擔任的人選肯定是皇族派系。

而既然是皇族派系,肯定要隨著皇帝心思……

果然只見這四位官員被點名之後,紛紛站出來向著唐玄宗行禮,各自道:“啟稟陛下,吾等並未收到狀告郭子儀的訟狀。”

皇帝哈哈一笑,這才轉頭看向剛才那個大臣,道:“孫愛卿,你聽到沒有,朕連續詢問了四個衙門,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衙門有人告狀。”

姓孫的大臣面色難堪,他沒想到皇帝竟然來了這麼一手。

但是他身為諫議大夫,退步是肯定不能退步的。今次他之所以站出來攻擊郭子儀,不用想也知道乃是派系利益。

他是派系推出來的出頭鳥,必須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諫。

“陛下,臣知道這些衙門沒有接到狀子,但是臣要說的是,這正是郭子儀的兇很導致。由於他發出惡言,嚇的賭坊不敢爭辯,心中雖然委屈,但卻沒人敢站出來當苦主。”

很不錯的詭辯。

然而皇帝再次哈哈一笑,像是很有趣的道:“是嗎?長安城裡開賭坊的竟然這麼膽小?僅僅一個武狀元的恐嚇,就嚇的這些人敢怒不敢言?哈哈,朕怎麼感覺你在說笑啊。”

皇帝說到這裡,目光看向朝堂重臣,勐然又開始點名,繼續剛才的手法:

“壽王,你回答朕,你名下那座賭坊,可曾送給郭子儀錢款?若是送了錢款,是否因為畏懼郭子儀的兇狠?”

朝班中連忙走出一個青年,急急行禮道:“回稟父皇,兒臣正要訴說此事。兒臣的賭坊確實給郭子儀送過錢,並且送的還是一筆高達兩萬貫的巨資。”

“但是兒臣要專門解釋一下,兒臣並沒有收到郭子儀的威脅,之所以送錢給他,乃是按照商賈規則進行分潤。”

這位皇子說著停了一停,面色故意裝出羞赧,道:“今次武科之中,兒臣發了一筆小財,由於郭子儀橫掃全場,導致下賭之人全盤虧空,所以,兒臣換了足足六萬貫。”

“我賺了六萬貫,肯定不能全都塞進腰包裡,所以第一時間拿出兩萬貫錢,送進皇宮的內務府中,此乃孝敬父皇,屬於兒臣的一番心意。”

“然後兒臣又拿出兩萬貫,當做賭坊利潤分給了郭子儀,畢竟是因為他的緣故,兒臣的賭坊才能全盤通吃。父皇一直教育兒臣,做人要懂的知禮感恩……所以,兒臣挺感恩郭子儀的。”

皇帝哈哈大笑,像是十分欣慰,讚許道:“你總共賺了六萬貫,卻捨得拿出四萬貫。不但給郭子儀分潤,而且還給朕的內務府。朕問你,你甘心嗎?”

壽王連忙義正言辭,道:“兒臣孝敬父皇,乃是天經地義。分錢給郭子儀,也是理所應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皇帝點了點頭,目光再次看向朝班,然後,笑呵呵又點了一個人的問話:

“恆王,你也回答朕,你名下的那座賭坊,是否給郭子儀送過錢?如果送過錢,是否因為畏懼郭子儀的兇狠?”

幾乎一模一樣的問題,皇帝刻意問了兩遍,在場所有大臣都能看出來,皇帝這分明是在打那個諫議大夫的臉。

恆王身為皇族,而且還是有望爭奪皇位的皇族,這時候肯定要討皇帝歡心,所以回答問題的方式極為巧妙。

只見這位皇子同樣急急走出,拱手行禮道:“回稟父皇,兒臣的情況和壽王哥哥一樣。”

一樣!

既可以理解為出發點一樣,也可以理解為送錢的數量一樣。比如他也給郭子儀送了兩萬貫,同時送進皇宮內務府也是兩萬貫。

皇帝像是越發感興趣,笑道:“如此一來,朕豈不是坐收兩筆財富?兩個兒子送來四萬貫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哈哈哈哈。”

皇帝顯得很開心。

而壽王和恆王則是再次行禮,鄭重其事的道:“孝敬父皇,天經地義。”

“好好好,甚是好,朕感受到了你們的孝心,也感受到了你們的作風。你們能分給郭子儀錢財,顯然是把守住了貪婪的心關。很好,非常好。”

皇帝的親口誇獎,讓兩位皇子面色帶喜。

唐玄宗卻把目光再次看向那個大臣,澹笑問道:“孫愛卿,你聽清楚了嗎?關於你參奏郭子儀仗著兇威斂財之事,兩位皇子已經用事實給了你解答……他們並未收到郭子儀的恐嚇,而是心甘情願的分潤錢財。”

那個大臣深深吸了一口氣,道:“感謝陛下,讓臣得知了原委。原來郭子儀並沒有恐嚇賭坊,而是賭坊按照商賈規則給他分錢。”

皇帝澹澹‘嗯’了一聲,道:“事情已經水落石出,孫愛卿應該可以退下了吧?”

哪知這大臣眼神一堅,勐然大聲開口又道:“陛下,臣暫時還不能退。剛才臣已經說過,臣要參奏郭子儀三項大罪。即便他沒有恐嚇過賭坊這個罪,但他還有其餘的兩項罪……”

唐玄宗的臉色微微陰沉,緩緩道:“既然愛卿如此堅持,朕就繼續聽聽你的奏疏。”

說都能聽出皇帝語氣的不悅。

但是那個大臣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

“啟奏陛下,臣參奏郭子儀的第二項罪:此人在離開長安之前,大肆購買各種物資,組成一直巨大商隊,光是牛車就僱傭了足足一百車……”

這次根本不需要皇帝開口,武陽郡王已經冷笑出聲,道:“做生意有罪嗎?你這個諫議大夫是不是管的太寬了點?若是做生意有罪,滿朝文武有幾個能逃的?大家誰也別說誰,家家都有商隊做生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