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軍鎮舉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秦大方帶著孫二娘在大理境內遊山玩水度蜜月之時,秦凌雲坐鎮大理城收到了來自李大毛的信件。

與李大毛看到的不同,同時這麼多勢力對王超發起刺殺偷襲,這事情本身就十分的不尋常。

不論有什麼樣的理由,刺殺一名皇子,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那些人難道就不怕?

他們憑什麼認為王珏查不到他們身上去,還是他們已經認定了王珏不可能再醒來,刺殺王超只不過是為了穩固太子的地位?

同時,王珏昏迷的訊息不是被宮中封鎖了嗎?這些人如何能這麼快的得到訊息並佈置一切?

若不是自己的特種隊跟著,很有可能就讓這些人得手了。

這種種現象在秦凌雲看來就只有一種結論,這所有的勢力,全都是一夥的!

是與那下毒毒昏王珏的勢力一夥的,有可能他們本就是一股勢力,只是在表面上做出分屬不同陣營。

一想到這,秦凌雲的背後的冷汗就噌噌冒出。

這麼大一股勢力,居然能不聲不響的在自己與王珏的眼皮子底下搞風搞雨,在這之前沒有一點風吹草動的痕跡。

一經發動目標直指關鍵,弄倒王珏。

當即他便有些坐不住了,這種敵人在暗而且手段如此高明的對手,讓他如鯁在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立即招來彭巍囑咐道:“立即召回蘇文林及北邊的部分人手,全數灑入乾朝,配合李大毛將這些名單上的人調查個底掉。

同時大理境內的所有潛伏人員也發動起來,一旦發現有與這些紙張上的人有勾結的官員或者勢力,立即重點監控。”

他將李大毛給他的信件遞給了彭巍,然後便沉默不語。

待到對方看完這些資料,一顆心同樣沉了下去。

“東家是擔心這些人的觸角已經伸入了大理?”

“不是擔心,而是一定的,只是不清楚伸入得有多深,勢力有多大!”

彭巍點點頭,若不是這次乾朝事發突然,同時又被李大毛察覺到了貓膩,恐怕如今的秦凌雲還矇在鼓裡。

“切記一點,只需密切監視,不要打草驚蛇!要動,我們就要一網打盡,不然打蛇不死反被其噬。”

秦凌雲再三叮囑,大理是他的根本所在,決不允許有任何不可控的勢力潛伏其中。

這一次藉著乾朝的風,他也要好好的清理一遍自家了。

彭巍點頭表示明白,然後快步朝外走去。

蘇文林要調回乾朝,同時在西北地區的特種隊也會跟著有相應的調整。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調派人手,而是龐大的佈局。

所爭的,不過是明與暗的轉換。

如今敵人在暗,他們在明。等到特種的調整完成後,明暗關係便會完全調換過來,變成自己在暗,敵人在明了。

至於乾朝,秦凌雲也寫了信快馬送給李大毛和王超等人,先虛與委蛇,儘量拖延時間。

不可逼迫太急,一定要提防對方狗急跳牆。

在沒有好的辦法解決王珏中的毒之前,一定不能輕舉妄動。

隨著信件一起去臨安的,還有大理的三名醫生。

這些可都是大理的寶貝,若不是事情關係太大,秦凌雲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這幾人走出大理的。

如今大理的醫學成就,靠的就是那麼十來人日以繼夜的研究。

少一個他都會心痛半天,一下子派出三個,還不一定會有效果,可見秦凌雲對於乾朝的事情又多上心。

毒藥這玩意隨機性太大了,這年代又沒有顯微鏡之類的玩意,驗血就更別提了。

想要找到相對應的解藥,使得王珏康復醒轉過來,難度之大,堪比登天。

派這三人前去,不過是因為他們對於毒藥這一塊的研究比較深,而且做過大量的各種毒藥實驗。

在這個前提下,派去臨安也許能瞎貓撞上死耗子也說不定。

反正秦凌雲是抱著買彩票的心態將人送過去的,王珏可不是小白鼠,會任由這三人做各種實驗。

起碼那暗中的敵人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定會加以阻攔。

給李大毛的信件裡也說了,為這三個人瘋狂造勢,說是能解天下百毒的神醫。然後派出大量的人手對三人進行保護。

同時觀察各方反應,看看能不能打草驚蛇,然後順藤摸瓜。

而王超的任務則簡單了,盯著宮中,保護好王珏就行。

暗中他不讓李大毛有大動作,不去查那些勢力的跟腳。

但是明面上確實大張旗鼓的吹響號角,告訴那些人,老子送來了神醫,馬上就要治好王珏了。

現在就要看看對方能不能沉住氣,但凡露出蛛絲馬跡,定會被李大毛他們發現,並順藤摸瓜揪出幕後黑手。

這樣一來,對方必然心急,只要急了,就會亂,一亂就容易露出破綻。

有了破綻的敵人,那便好對付多了。

可事情的發展遠遠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秦凌雲千算萬算,確實漏算了另一股影響乾朝生死的勢力——軍隊!

就在李大毛剛剛造勢大理派出了神醫過來為王珏治病的同時,東南沿海的一處軍鎮舉旗造反。

本來一個小小的軍鎮只有不到一萬的人馬,可是僅僅三天時間,他們居然聚集起了四萬多人,一路向北打去,目標直指臨安。

四萬多人的隊伍勢如破竹,連下數城,短短十天時間就打到了慶元府。

知府劉翔親自帶領府兵守城,靠著數千人與百姓死死堅守。同時救援的信件瘋狂往臨安傳遞。

慶元府一破,臨安府可就徹底的裸露在叛軍的面前了。

這只四萬人的隊伍並不是唯一的造反勢力,同一時間乾朝各地的一些小型軍鎮同時舉旗。

小到千餘人,大到萬人的軍隊紛紛打著清君側的名號朝臨安而來。

要知道這些軍隊在以往只是鎮守一地,防止有山匪強盜聚眾襲擊城池,其戰力並不怎麼彰顯。

根本不受朝中文武百官的重視。

可是此時乾朝能打的軍隊盡數在北邊一線,這就成了壓死駱駝的稻草,轉眼之間情勢急下,眼看著乾朝就有傾覆之險。

而此時再想從北邊調集軍隊回援,已是來之不急。

別說是北邊,就是大理想來救援,也完全做不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