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內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叫方德,方圓的方,道德的德。與一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同名,嗯……確切的說是與他老子同名。

不過這不重要,我自然有我的過去——美妙的或者不堪回首的……但那同樣不重要。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想當年!唉那就別提了。人得往前看,嗯,是往錢看……

你只需要知道,我是個靠玩遊戲混日子的,而且,我最近恰好很無聊——

————————————————

半年來各大媒體都在炒作一個詞彙——“資訊載體”,正是我那次在火車上無意看到的那則報道的後續(見外篇——我的前半生)。

這種以研究出的科學家命名的新材料“歐姆塑膠”據說容量是現在最常用的同類材料的N倍。看得多了,我也零零碎碎的知道,這並非我所想的那樣僅僅表示硬盤空間放大N倍,而是透過什麼點陣什麼上限迴圈之類亂七八糟噼裡啪啦的理論,可以實現“理論上的無限”。

我不懂什麼叫理論上的無限但我記住了他們舉的那個例子,大概意思就是說,現在的網絡遊戲中最出色的也只是地圖夠大夠複雜,主機雖也有AI但始終保持在人工設定的水準,想要增加NPC或者新的地圖怪物就得人為新增,也就是遊戲更新。並且因為硬體所限,地圖的大小總是有個極限,到了極限就沒法再擴大了。但如果全部換成這種新材料的話就有可能實現無限大的地圖,擁有自我情緒的NPC,懂得吃一塹長一智的怪物等等等等。當然,僅僅是理論上。

我相信看到這個例子所有的玩家都會跟我一樣激動不已。雖然現在的腦神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現有的遊戲中那些所謂的智慧NPC其實只是說話會拐彎而已,也就是它們的目的已經由系統設定好,然後可以從自己的信息庫中選擇合適的方式去完成目的不死不休,而沒有真正的思考能力。據說最主要的障礙就是主機核心的物理特性。而真正的智慧NPC應該有可能因為理性的分析或者情感因素等等,選擇放棄既定目標,甚至是叛變。

當然這一新技術帶來的不僅僅是網遊界的變化,在各行各業都掀起不小的風波。但我關注的只有網遊界的情況。歐美老牌遊戲公司BL傾盡全力以天價拿下了歐姆塑膠在遊戲裝置方面的應用專利,各大遊戲公司紛紛自危,豈不知華夏的SHD公司給BL來了招釜底抽薪,趁BL剛剛買下專利資金緊張之際直接對BL公司所屬的WD集團發起收購,股市上殺的天昏地暗,最終SHD險險獲勝,世界遊戲界兩大最具實力的遊戲公司合併,重組上市,改名為盛雪公司。

我心想,還真符合SHD的一貫作風——你有技術是吧?你有人氣是吧?都不要緊,等你技術成熟了,人氣旺盛了,老子直接把你買過來就行。當年HF交易平臺就是這樣被SHD買來的。

得到老對手BL公司的大量技術儲備,與自己原有技術互補之後,閃電重組後的盛雪公司又閃電般的在一個月後宣佈,以新材料為主機的核心技術攻關已經完成,並且新型以歐姆塑膠為核心的遊戲頭盔已經可以量產,將在原BL公司已經製作了一半的一款遊戲基礎上加以修改完善,最遲將於4個月後開始公測,並將在2個月後提前發售各種型號的新式通用頭盔及部分型號的新式養生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業界頓時如同被捅了蜂窩,各中小遊戲公司有的投入盛雪旗下,有的重組聯合以自保,有的改行。

但玩家並不關心那些遊戲公司的死活,只關心自己有沒有好遊戲玩,我也是。

四處打聽詢問都沒有發現任何關於盛雪的新遊戲何時內測的訊息。難道他們不內測了?要說象傳聞中那樣真有敢不內測直接上市的白痴遊戲公司我是不信的,這麼說就一定是封閉的內測。從哪找到門路去參加內測呢?

苦惱幾天想不出什麼辦法索性不想了,反正閒著,去找張老頭聊天打屁好了。

一番悠哉悠哉的廢話之後,張老頭靜候我對他新理論的評價。

“從你話中我終於發現了哲學的本質。”我嚴肅地告訴他。

“哦?說說看。”張老頭喜笑顏開。

“哲學的本質就是——扯淡!”

“。。。。。。。”

“對了,聽說你還有個什麼侄子啊?”我晃著二郎腿糟蹋著鐵觀音隨口問。

“嗯。”老頭子沒好氣的哼了一句,顯然對我上述回答懷恨在心。

“聽說還是個什麼大公司的老大?大款啊。”我繼續跟他胡扯轉移話題。

“是總經理不是股東,是個叫什麼來著的遊戲公司。”

“哦?哪個遊戲公司?”我一聽跟遊戲有關,來勁了。

“讓我想想,嘴邊上的名字怎麼就記不起來呢?老了啊,唉。”

“……快想快想。”

“就是最近改了名字的那個,新聞上經常播的那個什麼來著。你們年輕人應該知道的。”

“SHD?盛雪?”我的心絃被撥動。

“對對對,就是那個,以前叫SHD,現在叫盛雪。”

“哈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我突如其來的癲狂讓張老頭嚇了一跳。

我用盡軟磨硬泡72般武藝,終於迫使張老頭點頭了。老頭子告訴我,其實他侄子前不久剛剛來找過他,說公司希望出高價請張老頭出馬參與新遊戲的文化和世界觀設定,但張老頭看出他們只是想藉助自己哲學界泰鬥的身份增加一個炒作題材於是自恃身份拒絕了。

“幫你要那什麼內測名額的話,少不得就只好答應他們的趁機要挾了。”張老頭還有點不情願的抱怨。

“嘿嘿,就借個名聲給他們好了,反正你也是閒著,順便看看這所謂文化設定世界觀設定有什麼新鮮的嘛。”我有點那什麼’恃寵生驕’的德性,老頭子無子無女,唯一的那個侄子似乎又不大對他脾胃,因此有那麼點把我當作他兒子的意思……好吧我承認,或者是孫子……

於是我如願成為了《沉淪》遊戲的500名內測人員之一。簽訂了一系列相當於賣身合同的保密協議之後,被告知,兩個月內只能待在SH市郊那個盛雪指定的內測基地中。

透過張老頭的侄子,我隱隱約約的瞭解到,除了我和另外3個跟我一樣找門路進來的外部人員(華夏特色哈,總有人能找到後門的),其他496名內測人員全部是盛雪公司員工,測試後是不能參與遊戲也不能洩密的。當然我也被要求不能洩密,但這東西誰說得準呢?

之所以只有500名內測人員,是因為盛雪對伺服器和資訊通道的容量十分自信,不需要透過玩家人數來檢驗主機的負荷能力,內測的主要目的是技術測試,找BUG,使劇情和任務設定更合理等等。

後來據說又增加了一個變成501名,就是好奇心起的張老頭,不過他純粹是看風景釣魚,還害得盛雪公司派了兩個人服侍著,萬一這老爺子在盛雪內測中出了什麼差錯,盛雪可就背定這大黑鍋了。

我一進遊戲,根本不關心新技術帶來的高仿真度什麼之類的感受。迫不及待的開始蒐集自己有用的資訊,這可都是錢啊。當然也試圖尋找和我一樣的另3個外部人士,但我的交流渠道居然被遮蔽了!盛雪說關於聊天系統組隊系統公會系統什麼的一切玩家互動方面的測試都由那496名內部人員完成。我們4個走後門的在裡面全部無法溝通,就相當於在玩一款單機遊戲,鬱悶。

人還是知足的好,能參加測試就不錯了。我選的是戰士,胡亂取名123,之所以選戰士是因為生存能力強,而我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跑地圖。不過在瞭解到地圖的實際大小後我立刻放棄了東奔西竄的舉動,我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跑得完。而且內測之後使用過的地圖可能會有所變化才公測。

得知內測期間無法換職業之後我立刻轉換目標為更實際的熟悉任務和操作方式,熟悉怪物特徵。

未完待續,預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http://www..com> 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