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穩定局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只見那飈射的玉簪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兩個侍衛,一個直接出手抓向玉簪,另一個則是牢牢守在老皇帝身邊,然而,那玉簪在半空中突然斷成兩截,一截朝著皇帝射去,另一截拐了個彎,竟然朝著太子的脖頸刺去。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人防不勝防。

但自始至終,老皇帝都是面色如常,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看到這一幕,蘇銘心中嘆了一口氣,緩緩起身。

“大哥,小心!”危急一刻,齊王李念臉上露出驚駭之色,想要阻止,但已經太遲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刺殺,李賢躲閃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玉簪朝他刺來,他甚至能看到玉簪上面鐫刻的花紋,但就是動彈不得,反應不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在他以為自己將要命喪於此的時候,眼前一花,一道身影突然擋在他身前,即將刺入他脖頸的玉簪也被兩根修長的手指夾住,半分不得寸進。

“呼~”

李賢瞪大眼睛,一滴冷汗從額頭滑過,頓時松了一口氣。

而在另一側,那侍衛並沒能在第一時間攔截下那只玉簪,手掌直接被穿透,刺入他的身體,他迅速,鼓動身上肌肉,硬是將其夾在身軀裡面。

在刺客出手的過程中,蘇銘卻發現了另一件有趣的事情,太子李賢有些不對!或者說,他和齊王都有些不對。

這倆兄弟並非是看上去那麼簡單。

在刺客出手的剎那,他們身上的氣運出現了波動,先是李賢,籠罩在他身上的紫青之氣當中,除了一條氣運蛟龍之外,還有一本古樸的書冊若隱若現,上下浮沉,浩然之光顯現。

而在這女刺客轉而將目標換為李賢的時候,齊王身上也出現了相似的變化,在他頭頂的氣運之中,一條氣運蛟龍,環抱著一柄長戈,透著一股殺伐之氣。

也就是刺客出手,才讓他們的心緒出現了變化,從而讓他們身上的氣運出現了波動,才能讓蘇銘窺破他們身上的變化,將一切盡收眼底。

就算他不出手,這玉簪也未必傷得了他們。

將玉簪收下,蘇銘緩緩轉身,輕聲道,“殿下,貧僧救駕來遲,還望恕罪。”

此刻,太子李賢已經恢復如常,頭頂上的那本書冊也隱現不見,聽到蘇銘所言,他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多謝國師救命之恩!”

“此乃貧僧分內之事。”說完,蘇銘便不多言,退在一邊。

現在,大殿上的紛亂已經平息,隨著武將勳貴們全力出手,殿上的霓裳少女們不敵,用以成陣的薄紗被撕成碎片,隨後便被武將們拿下。

而衝上丹陛的女刺客,則是在一個照面就被侍衛拿下鎖住,面對神武帝貼身的暗衛,她並沒有反抗的餘地。

然而,剛被擒住後,這些少女眸光一滯,身子開始顫抖起來,隨即七竅流血,眼睛化為灰暗,陸續沒了聲息。

在她們的識海當中,一隻漆黑小蟲瞬間爆開,將她們的神魂泯滅一空。

短短剎那間,在場的霓裳少女們全部死亡,沒有一個活口。

這場鬧劇就此平息下來,但帝座之上的神武帝卻是面色微沉,眼中怒火更甚,“真是荒唐,沒想到幾個小小的舞女居然就將朕的千秋大宴攪得一團糟,此事,刑部與玄鏡司務必徹查到底,將幕後之人揪出來。”

“另外,將教坊司奉鑾打入天牢,教坊司上下一律嚴查!”低沉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傳入每一個官員的耳中。

刑部大臣從朝臣中出列,“微臣遵旨!”

神武帝再次掃視群臣,察覺他的目光,那些文臣武將們將頭低得更深了,唯有內閣首輔張道之紋絲不動,目光堅毅,似是有話要說。

但神武帝只是掃了他一眼,並未給他說話的機會,丟下一句話,便離開了。

“朕乏了,爾等自便!”

皇帝一走,殿上的群臣們便開始爭吵起來,本來好好的一場千秋大宴,出了這等事,令本來圓滿的大宴變得虎頭蛇尾,成了一場鬧劇,更讓神武帝顏面無存。

即使這些刺客都是教坊司出身,也是神武帝安排的,但諸位朝臣卻沒人敢將陛下牽扯進去,畢竟這次刺客要殺的的是陛下和太子,或者說,她的目標本就是太子。

就在群臣爭論之際,蘇銘暗暗散出神魂之力,探查她的死因,在半步元神的神魂之力前,她身上的一切都一覽無餘,也得知了她的死因。

“大哥,你沒事吧?”丹陛另一側,齊王李念一臉陰沉,他走過來關切的問道。

“二弟,多謝提醒,我沒事。”李賢搖搖頭,面色已經緩和下來,今天的這次刺殺太過突然,他差點就沒了。

他也知道李念為什麼面色不虞,縱然他不會因為被刺殺就懷疑二弟,因為,他沒那麼蠢!

皇位的競爭從來都是血腥殘酷,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但這都是隱藏於水面之下,不會破壞規則,對於朝臣而言,他們更願意看到片天家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齊王想要爭大寶之位,太子也巴不得陛下立刻薨逝,但這只是他們私底下的一廂情願,並不意味著他們能真的付出行動,他們年紀都不小了,大家都在等對方熬不住,這也是共同的默契。

像今天這樣的刺殺,手段太過粗糙,絕難成功,李念不會不知道,也不會那麼蠢。

但從某種方面而言,幕後之人的謀劃也成功了,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挑撥離間,將朝堂的和睦表象直接撕碎,雖然神武帝,太子,齊王知道這是挑撥離間,但並不代表他們手下的官員們也會這樣想。

隨著神武帝越發年老,朝堂的局勢就會越發糜爛,即使他看上去越來越年輕,也阻止不了朝臣們這樣想,自古以來,沒有長生的帝王,是人,總要死的。

而今天的刺殺,就算明知道不是齊王所為,一些人也會潛意識的以為這是齊王指示的,畢竟太子一死,他得利最多,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不需要證據,只需要他們心裡這樣想就足夠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