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天下皆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以普渡慈航的修為,即使打不過先天靈寶,也能夠安然脫身,可現在,他卻硬生生用自己將先天靈寶封印,這不是費力不討好,損人不利己麼?

天下間,所有的元神修士爭的是氣數,也是命數,兩千年一到,天人五衰,元神之劫降臨,任你天資絕世也要化作灰灰了去。

偶有天材地寶或者奇妙術法,不過也只能苟延殘喘,拖延些許時間,終究要塵歸塵,土歸土。

千萬年來,能爭得天命,超脫此界者不過五人而已,餘者皆是網中之魚,即使今生踏入仙道,轉世之後是否為人都是兩說。

現在超脫之機即將到來,短則幾十年,長則數百年,對於元神修士而言不過是一次閉關的時間,現在這個時候,普渡慈航不為自己做打算,反而拉著一件先天靈寶陪葬,這算什麼?

況且,先天靈寶先天而生,凝聚本源,哪裡是那麼容易被封印的,遲早有一天會脫封而出,到那時候,黃花菜早就涼了。

他到底想幹什麼?

血不染猩紅的眼眸閃過思索之色,將此戰前前後後的線索理清,才有些回過味來,他是想藉此脫身,離開凡俗王朝?

普渡慈航是大周國師,身上揹負了大周氣運,雖說可以藉助氣運修煉,但卻也和大周緊緊聯絡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現在天下局勢漸漸紊亂,普渡慈航行此險招,也許就是為了償還因果,以自身鎮壓靈寶,一方面離開旋渦中心,一方面養精蓄銳,為超脫之機做準備。

若非如此,則無法解釋此人的真正目的。

當初大周即將社稷傾覆,神器移位的時候,此人就參與其中,現在解了南疆之危,救下永州百姓,可以說是活人無數,挽大廈於將傾。

他若不趁此機會斬斷自身與大周氣運的聯絡,以後恐怕就跑不了了,五濁惡世即將來臨,人世變得汙穢不堪,各種妖魔鬼怪隱藏其中,但這都抵不過人心的惡念和慾念,即使是元神修士也無法除淨,因為這是人的本性使然,被環境放大之後就會覆水難收,愈演愈烈。

哼!

理清其中的關係利弊,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步絕佳的好棋,踏出這一步,日後就是海闊天空,超脫之道各憑手段了。

果然老奸巨猾!佛門的人沒一個好東西!

血不染暗罵一聲,便將其忘卻,拋到腦後,現在普渡慈航出局,魔教也該收穫果實,將大周覆滅,擷取這人道氣運當中最後的果實。

······

事實上,不僅是他,佛道兩宗的高層以及其他的元神大能也是這麼想的,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三宗的高人在扶龍庭之後隱退的例子不勝枚舉,只是普渡慈航之前做的那些事讓大家都以為他是真的想要普度世人。

畢竟,他修為提升的那麼快,肯定是藉助了大周的氣運,不然為什麼他能在短短時間內就能達到如此境界。

只是,氣運之道,一飲一啄,接了就得還,而普渡慈航之前所做的一切也差不多算是還了債,他和大周之間的因果牽連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

“哈哈,他居然用自己封印了陰陽磨盤,任你再厲害,難道還能敵得過先天靈寶不成!”大殿上,莫厲海得知蘇銘以自身封印陰陽磨盤的訊息,先是一愣,隨即放聲大笑起來。

願本他都已經決定要迴轉魔教閉關修煉了,沒想到普渡慈航居然來了這麼一招,實在是意外的驚喜。

他整個人都放鬆下來,癱在座椅上,面上滿是得意的笑容,好半晌才平靜下來,目光重新變得深沉內斂。

“沒有你,這大周還有何人能與我魔教抗衡。不管你什麼算計,等你重新出現在世間,恐怕這大周已經是昨日黃花了,大勢已去,任你再厲害也只能當縮頭烏龜。”

······

在蘇銘封印陰陽磨盤,遁入芥子空間之後,永州之上的天空才漸漸沉寂下來,天空裂開的口子隨之關閉,破碎的空間逐漸凝聚恢復,永州的百姓們恍忽間只感覺自己好像是做了一場夢。

但是,永州邊境破碎的城池卻實實在在的高速他們,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了。

尋常的老百姓們或許沒有什麼感覺,但現在整個永州的官員們卻知道,有大事要發生了。

因為,國師普渡慈航不見了。

······

在蘇銘消失之後,南方的戰局也到了尾聲,魔教的人沒有再插手戰局,玄鏡司暗衛與龍族水軍拼殺了無數次,雖然沒有地利,但卻逐漸佔據上風,逼得龍族水軍潰逃。

而天空之上,龍虎相爭則成了一邊倒的局勢,小白最終還是將那元神蛟龍擊殺,在感知到蘇銘的氣息消失不見之後,她只來得及將蛟龍的龍珠吞服,丟下屍身便消失在戰場上。

天空,暴雨傾盆,大江之水緩緩平復著,兩岸崩潰的河堤也被雙方派遣修士修復,順便打掃戰場。

這場大雨,將洗清一切的血腥,待到與國天晴之後,又是一場新的戰局。

······

“什麼!你再說一遍!”尖銳的聲音帶著幾分不敢置信,大殿內氣氛十分低沉,一副風雨欲來的架勢。

永安帝李婉兒立在丹陛之前,一張嬌俏的容顏冰冷無比,鳳眸含煞,此刻,她正冷冷的盯著身前跪著的玄鏡司暗衛。

就在剛剛,她得知了國師普渡慈航失蹤的訊息,才有了現在的場景。

那暗衛身子一沉,彷佛承受了不可名狀的強大壓力,艱難的將訊息重複了一遍。

“你先下去吧。”

正當他快要承受不住這偌大壓力的時候,這道聲音在她耳畔響起,頓時他身軀一震,如臨大赦,“謝陛下。”

行禮之後,他連忙起身,這才發現,自己的內衫已經被汗水浸溼,手腳冰涼。

等到他走後,大殿內只剩下李婉兒一個人。

良久之後,她恢復了平靜,抬頭望著大殿穹頂,目光幽深,喃喃自語,“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為什麼消失了?”

與此同時,這一戰的訊息很快就在整個修仙界傳開了,無論是那些世家宗門,還是佛道魔三宗都對此議論紛紛。

畢竟,修仙界很久沒有出現這樣的勐人了,上一個引起廣泛熱議的修士還是魔教的教主血不染。

當時,他還不叫血不染,後來因為殺得敵人太多,衣衫血紅不染塵,所以才被稱為血不染。

但現在已經過去幾百年了,陳年舊事誰還會記起,時光會讓這些記憶慢慢塵封,而現在,居然又出現了這樣一位勐人,一人一劍,殺掉了妖族十一位元神修士,百萬妖兵,後來更是在圍殺中反殺了十多尊元神修士,更拉著一件先天靈寶自封。

這樣的事,無論哪一件落到別的修士身上都能引起爭論無數,更何況這些事都發生在一個人身上。

即便是龍族和妖族遭受重創,也無人笑話他們。

隨著整件事的詳細細節被推敲而出,有修士直接跑到之前大戰遺留的戰場,這些修士才真正明白,普渡慈航有多強。

光是遺留下來的氣息都讓人感到神魂戰慄,散落的佛光,陰陽之氣每一道都蘊含著極致的殺伐之力,即便是元嬰修士被波及也要當場飲恨。

被戰場遺留的氣機波及了不少修士之後,他們深刻地意識到這裡究竟發生了怎樣的一場大戰。

當然,也不乏天資絕世的修士在這些痕跡中悟道,修為更進一步。

······

凡俗世界中,有一些人敏銳地意識到天下的大局即將發生變化,其中尤以世家為首,世家大族歷來都是牆頭草,多方下注,所以不會輸。

現在大周正面戰場失利,玄鏡司也沒能佔得便宜,更重要的是,大周國師消失了。

在這個世界,力量所帶來的隱藏影響是非常大得,而且蘇銘在大周的地位是任何修士都無法取代的。

即使是同樣有元神修士被封為國師,也達不到蘇銘這樣的高度,更別說他擁有的人望和民心。

這樣絕頂的一位人物消失,將引起軒然大波,震動的不只是修仙界,凡俗人間也將迎來劇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前線戰場而言,修士之間的戰鬥與他們無關,之前,他們先鋒軍失利,是因為叛軍投入了很多兵力才會慘敗,但也僅僅只是如此了,這場大戰中,大周水軍未損,主力未失,相比於叛軍來說還佔據極大的優勢。

而且,如果論及損失,玄衣軍所受的損失可比大周要慘得多,只是為了戰報好看他們才如此宣揚。

得到蘇銘消失的確切資訊之後,臨近南方的世家們率先有了舉動,之前,他們還盡心盡力的幫助大周籌集糧草輜重,隨後,他們態度發生變化,雖然說沒有耽誤戰事,但暗中卻是與玄衣軍搭上關係將大周的軍情傳遞給玄衣軍。

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態愈演愈烈,朝堂各方勢力也有了不同的反應,只是現在前方戰事尚未失利,所以他們暫且按住沒有發作,這些人有魔門安插之人也有保守派,也有改革派。

他們的目的很簡單,也只有一個,玄鏡司的兵權。

誰都知道,玄鏡司在重建擴充之後已有了昔日神武帝在世時的幾分風采,之前的軍情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在沒有地利的情況下依然能擊潰異族水軍,這樣一股決定性的軍事力量任何一方都不會放過。

現在國師消失不見,玄鏡司雖說有掌鏡使,但明眼人都知道女帝肯定會換上自己的心腹,重新認命。

但是,上京城的局勢在蘇銘消失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暗流洶湧,波雲詭譎,有不少探子都曾想要窺視京城虛實,但都被鎮守的元神修士發現,這才沒有使得京城騷亂。

只是,這樣做並不長久。

魔教尚未發力,他們所能調動的元神修士遠不止這些,一旦他們下定決心,投入更大的力量,在天下各地引發動亂,危及百姓城池,到時候京城的防禦肯定會下降。

更重要的是,上京城的法網雖然已經修復,但龍氣源自於民心,大周氣運源於萬民意願,蘇銘消失,京城之中有不少他的信眾,這些人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從而使得法網的力量開始變弱。

······

南疆地底深處,避天棺中,一個身著道袍的中年男子睜開雙眼,漆黑的眸子閃過一絲血色,隨即隱而不現。

他開啟避天棺,起身將玉棺收好,身形便消失不見,他便是蘇銘的化身逍遙遊,在蘇銘本尊封印陰陽磨盤,意識與陰陽本源糾纏陷入沉睡的時候他就已經醒了。

只不過為了吸收那股龐大的血神之力,他才沒有出關,現在,外面天下亂局將顯,他也該重新回到世人面前了。

他一步一踏,身形遁入空間,一步千里,不多時便消失在南疆。這趕路的過程中,他拿出一枚黑色玉佩,神念探入其中,得到許多資訊。

這枚玉佩中有一枚魔種,可以接受魔念傳遞的訊息,至於用無我梵音度化的修士,他也並未安排逍遙遊接手,因為這樣容易被有心人察覺,唯有完完全全的撇清關係,才能讓人信服,不然還怎麼唱戲?

逍遙遊吟唱著詩號,循著冥冥之中的感應,消失不見。

與此同時,在凡俗遊歷的清虛道人似是有所感應,他從儲物戒中取出一枚玉簡,循著氣息的指引追索逍遙遊的行蹤,而在他身後,還有玄明真人安排的長老壓陣。

少林寺中,菩提樹下,年輕的無心和尚向悟道大師辭行,想要遊歷人間,參悟佛法,在悟道大師的指點下,他準備前往大戰的地方參悟蘇銘留下的印記。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下山的那一刻起,佛門的勢力也悄然發生了變動,開始運轉起來。

大周,崑崙,少林,魔門,妖族,龍族,六方勢力齊聚,人間與修仙界牽扯不斷,未來一片迷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