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面見陛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路無言,兩人很快就進入皇城。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大周的皇城,遠比後世的紫禁城要巍峨奢華,而且,後世的的皇城也僅僅只是一片建築,只有些許象徵意義,可這裡,卻是真正的皇都,大周的中樞所在。

入眼處,極盡繁華,明淨的光照耀下來,巍峨的宮殿,門柱和地面是青玉石,一塵不染,上覆琉璃瓦,光彩亮麗。

這並不是世俗的皇朝,而是具有無上偉力,能夠鎮壓天下的王朝,此刻正處於極度昌盛的時代。

當踏入皇城的那一刻,一股龐大的壓力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彷彿一張無形的大網,壓制蘇銘的神魂,使得他體內的法力滯澀,幾乎不能運轉。

他眉頭微皺,看了前面的陳法玄一眼,只見他神色未變,依舊不徐不疾的行走,難道受影響的只有我?

蘇銘內心暗道,隨即悄悄開啟法眼,入目處只見:宮閣深深,自四面八方而來的祥瑞富貴之氣氤氳,化為龍騰虎躍,落在上面,鎮壓所有,紫青氣運瀰漫在皇城上空,將此地掩蓋同時也禁絕萬法,除了氣血武道,一切道法在這裡都要受到壓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浩浩蕩蕩的龍氣自四面八方來,在上空沉下來,演化出五彩華蓋,在上面,盤踞一尊神龍,張牙舞爪,威勢無雙。

看到這番景象,蘇銘收回法眼,總算明白了,原來,大周億兆人口的意志匯聚在這裡,形成龍氣,壓制所有的神通道術,這也是皇宮禁地由來的原因之一。

走在前面的陳法玄似是察覺到什麼,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卻沒有理會。沒有人比他們這些體制內的修士更能體會王朝龍氣的力量是怎樣的浩瀚無垠,不可抵抗。

就算是元神真人,在這宮廷之中也會被龍氣影響,神魂封禁,無法動用法力,大周之所以能鎮壓天下州郡縣,靠的也是朝廷的龍氣。

陳法玄正是要讓蘇銘感受一下朝廷的浩瀚偉力,讓他知難而退,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小心思,雖然此人看著像是與人為善,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但那些修行老怪,哪個不是心思深沉,滿肚子算計,唯有最直觀的感受,才能給他震懾。

而且,氣運有靈,在皇宮中,如果有任何對皇帝陛下不利的心思,皆會被龍氣攻擊,根本無法踏入皇城。當然,如果是朝廷內部之人有這等心思,只要不是用道法害人,氣運也無法反擊,頂多在暗中給皇帝警示。

······

三步一樓,十步一閣。

飛簷掛角,雕樑畫棟,建築上覆蓋琉璃瓦,清光一片。還有丹池裡種蓮花盛開,鶴唳清音,寶樹下霜石點綴,松蘚留痕。

宮女們穿梭期間,彩裙飄飄,鶯鶯燕燕,構成一道靚麗的景色,偶爾路過她們身旁,也有不少宮女向蘇銘投來異樣的目光,畢竟,像他這樣英俊帥氣的人不多了,更何況,他還是個和尚。

當然,也僅僅是好奇詫異,自然不會發生什麼一見鍾情的狗血事件,這裡可是皇宮,這裡的女人都是皇帝的女人,她們怎麼敢有那種大逆不道的想法。

不多時,穿過重重深宮,陳法玄將他帶到了一處宮殿。

“微臣參見陛下。”

踏入宮殿之後,陳法玄便躬身行禮,而蘇銘卻是把目光放到了大殿最上端的龍椅上。

一位發須皆白的老人正坐在那裡,穿著玄色龍袍,上面繡著的赤龍張牙舞爪,流光溢彩,龍目怒睜,極具威嚴之色,欲要破衣而出,好似活的一樣。

老人雖然鬚髮皆白,但面色紅潤,肌膚平滑,精神矍鑠,一雙眸子雖然平淡,不露威儀,但透著的卻是沉甸甸的壓力,令人不敢直視。

“平身!”

“謝陛下。”

雖然蘇銘見到此人的第一眼便知道他就是御極六十年的神武帝,但真正見到他時依舊感到有些驚訝,原本以為老皇帝是一副老態龍鍾,行將就木的模樣,沒想到會這麼精神。

之前,他就猜測朝廷要遴選國師的真正原因,什麼與國同休都是套話而已,真正的目的應該就是給上面的這位皇帝續命,畢竟,當了六十年的皇帝,權利的滋味一旦嘗過,沒有人想要失去,自古帝王者,尋求長生之道的還少麼?

更何況,這還是在一個仙俠世界。

但現在一看,是他想多了。

“你就是普度慈航真人?今日一見,果然非同一般,來人,給真人賜座。”在蘇銘打量神武帝的時候,神武帝也在觀察他。

雖然蘇銘外貌俊俏,氣度不凡,但神武帝並沒有因此而看輕,反而更加欣賞了,元嬰真人有此等風采再正常不過。

話音落下,便有兩個嬌俏可人的宮女搬來椅子,在錯身的瞬間,蘇銘微微驚愕,因為,他從她們身上感受到了強大熾熱的氣血,沒想到,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宮女竟然也是武道高手。尤其是在王朝龍氣禁絕萬法的情況下,任何人要靠近皇帝,首先就要過她們這一關。

不愧是皇城禁地,果真是藏龍臥虎。

“阿彌陀佛,貧僧不過是一個尋常僧人罷了,陛下過獎了,多謝陛下賜座。”道了聲佛號,蘇銘便直接坐下,沒有半點推辭。

老皇帝見他此舉,眼裡露出一絲笑意,隨即對一旁的陳法玄說道,“陳鏡使,你先下去忙吧。”

一旁的陳法玄眼光掃過兩個侍女,行了一禮,“微臣告退。”

在陳法玄走後,皇帝也吩咐身旁伺候的宮女退下,隨著她們離開,整座宮殿就只剩下他們兩人了。

老皇帝打量蘇銘片刻,開口道:“恭喜真人奪得天梯榜首,成為我大周國師,享朝廷氣運,就是不知,國師師承何方?”

“國師之名,貧僧愧不敢當。貧僧乃是山野之人,僥倖得了佛門傳承,這次入世也是為了救濟世人,廣傳慈悲之道,順便積累修行。”這些話,之前蘇銘早已在心裡思慮了無數次,自然是張口就來。

雖然這有糊弄的嫌疑,但這種回答比起他隨意捏造個師承要好得多,畢竟,蘇銘的出身是經不起推敲的,萬一朝廷詳細查探,卻沒有查到,那便是欺君之罪,還不如直接表明,自己就是散修,偶爾得了佛門傳承。

對於蘇銘的模糊陳詞,神武帝並未追究,臉上反而露出了和煦的笑意,“國師此言差矣,朕廣納八方修士,用登天梯的方式才選出真正能擔當國師之位者,豈有朝令夕改之理,而且,這天下,沒有比國師更適合擔任此職位的修士。所以,這國師之位,非你莫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